有关古厝的作文

【篇一:我爱家乡的古厝】

我的家乡——泉州,是一座具有古典韵味的城市,也是一座包容性强的城市。博众长,取精华是它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反映在我们的建筑上,我家所在的亭店村的红砖房—杨阿苗故居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就是对“杨阿苗故居”的最好描述了。它有着一切闽南建筑的特点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古厝的内部处处展示着主人家的精致和品味。美轮美奂的石雕,彩绘随处可见,汇集中国古代大师名作的艺术作品让人流连忘返,古典建筑的美学令人叹为观止。

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经常到里面去玩游戏,从一间房跑到另一间房,上蹿下跳,嬉笑声飘扬在天井上空,可开心了。每当妈妈说起在古厝的童年往事,我不禁十分羡慕。现在古厝已经不允许别人进去了,里面的美景被那一扇大门隔离开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阿苗的故居也越来越破旧,似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这让我觉得很遗憾。这座古厝是我们的宝库,存着我们闽南的文化,我们应该好保护它,让它焕发生机,永远地保存下来。

【篇二:读《泉州古厝》有感】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多少雄伟事迹,俯视泉州,看到无数古厝,虽然如今有些破旧不堪,但我仍然能看出古时每一座大厝的繁荣,让泉州充满了浓郁古老的气息。

双眼在一遍遍地不厌其烦地注视着这一本蕴含了所有泉州古迹的《泉州古厝》,望那吴氏大宗祠、蔡清故居曾经的雄伟,看那缺角进士衙、钱头状元第背后的一个个故事,望不断古厝的尽头,先祖们曾经的荣誉令我惊叹,每一座古厝,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体会到了金埭“马尼拉铁业大王”黄念忆身在国外不忘家乡建了一座又一座似大海一般雄伟的古厝,为家乡建了许多自来水厂、电厂,令我至今仍然十分敬仰他对家乡的热爱。

泉州呀!我温馨的故土,似阳光一般温暖着我,每一座曾经雄伟的古厝经历了多少世事沧桑,泉州的古厝,有的虽已破旧,但在我的眼里,风采依旧、交相辉映,成为一道泉州特有的风景线。它们典雅气派、中西合璧,表现出我们泉州人对家乡的恋土情怀。

细细地品赏完这本书,我不禁为我们泉州一座座奇光异彩的古厝而喜出望外,并且还为我们泉州人的奋发图强、善良的性格而自豪,泉州的古厝,是泉州的象征,它在泉州不知坚守了多少年,不知曾经有多少辉煌的故事。静静合上《泉州古厝》,心中的思绪如千万米的绳子缠绕在一起无法解开,泉州的古厝,太令人痴迷。

每一座古厝,都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我慢悠悠、静悄悄的,体会泉州与人的纽带——古厝。这条纽带,将永远绵延不断。

【篇三:故乡的味道】

夕阳的余晖如金子般星星点点的洒落在古厝上。长辈们早已在厨房中忙得热火朝天,阳光透过纱窗,照亮了他们脸上的汗珠,也将他们欢快忙碌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我独自和朋友诉说呆在老家龙门的苦楚。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空调,只有窗外聒噪的蝉鸣和长辈们唠家常的声音。没有她居然有些生气,“应该是你没发现它的美吧!”可我仍是认为故乡的一切都如夜空中的星星那样渺小平凡。

夜晚,漫步在古厝与古厝之间的狭窄巷子中,用手轻抚石墙上的粗糙墙面,那古老的砖石似乎在诉说每个家庭的繁锁小事和它们的兴亡盛衰,双脚叩击凹凸不平地面。那份乡村独有的安谧竟让我对故乡产生了些许好感。

与妈妈走街串巷于亲戚之间,我无聊坐在人家家门场地上,享受夜风的温柔。仰望星空没有月亮可一颗颗渺小的星星组合起来,编织了美好的银河,纺织了我对故乡的美好印象。

“蕾蕾,过来吃面线糊喽!”我迟疑地走到老姨家的餐桌前,浓郁的香味钻进我的鼻子,那翠绿的葱花,那湿润绸缎似的米线,和那若隐若现的肉丁,让我忍不住垂涎欲滴。含一口热汤,一股热线直通肚里,尝一口面线,清淡又不失单调乏味的香味在舌尖绽放,软而不腻,一如曾经小时候对故乡的感觉。

心房蓦地颤了一下,年幼时的我总喜欢张大嘴巴品尝奶奶亲手下的一碗面线糊。我喜欢寻找面线糊中奶奶留下的气味,喜欢品尝故乡面线的温润柔软。“奶奶,我喜欢吃面线糊!”幼时稚嫩的童音让奶奶难得笑成了一朵花。曾经的我喜欢奶奶淳朴无修饰的手艺,喜欢故乡如面线般的温暖味道┄┄

或许故乡只如夜空中的星子那般平凡,但它并不自卑,而是尽自己微弱的光为夜空添一抹美丽。此时的我终于感悟到了故乡的味道。

是的,夜空即使广褒,也需要星星的点缀。做回自己,我依旧喜爱故乡安谧的味道。

【篇四:喜看家乡新变化】

月儿将我们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我们的笑声回荡在乡间的小路上。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姨婆来我们家做客。晚饭过后,老爸提议去新坝上走走。路上,爸爸调侃姨婆:“姨,以前用大轿请你都请不动。”姨婆舒展开眉头笑着说:“现在我是不请自来。”

我问爸爸:“为什么姨婆不来?”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以前,咱们村三面环山,那时没有路灯,晚上七八点时,路上就没什么行人了。村子一片黑暗,静极了。你姨婆胆子小了些,所以一年都来不了一次。不像现在,灯火通明的,晚上十一二点,还有人在路上走着。”姨婆听了乐呵呵直点头。

“还有那古厝。”爸爸意犹未尽地说道。“那时古厝,住着一大群人。每家只分得一间房,冬天还可以,人多还能取暖。可一到夏天,一群人挤在一起,就苦不堪言了。最害怕碰上雨天。一下雨,屋外是大雨,屋里也下雨,夜不能眠啊。你看现在,家家户户都住在宽敞的房子里,真是好安逸啊!”

“是啊,”姑姑接着说,“当我们像你这么大,每天得早起,帮爸妈整理蔬菜,把蔬菜搬到推车上,推去官桥卖。那时,山路不好走。要是遇上雨天,那路就更泥泞了,一个不小心都会摔成个狗啃泥。你瞧瞧现在,家门口就是大马路,进出有小轿车接送,真是太方便了。”

爷爷感叹道:“这几十年,农村变化真的太大了。咱们家门口有自己的大学、高铁……我真幸运,活到这个年岁能见证农村的发展!”

是什么让落后的山村变得越来越美呢?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富裕呢?没错,是党和政府,还有那些默默奉献的工作者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篇五:美丽的古村落】

古色古香古大厝,这是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古村落。它,在闹市中安静地存在着,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得到人们的喜爱。

走进一条小路,一阵阵悦耳的古典音乐传入耳中,使人听了心旷神怡。一棵古老的龙眼树,枝繁叶茂,为人们遮挡了大片炎热。它,不仅为人们乘凉提供了大片场所,树上还结满了许许多多的果实,就像一串串金色的珍珠。

突然,一个大鸟笼吸引了我的注意!在这鸟笼外,有几只蝴蝶停在那里休息。鸟笼旁,有一条小路,小路中央用一排“引路石”砌着,石头上还画着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蝴蝶。蝴蝶用它的美,把我们引进蝶园,里面有一个用石头砌成的花盆,形状就是一只大蝴蝶,里面种着黄色的、粉色的鲜花,样子长得跟杨梅差不多,好像给蝴蝶穿上了一件绚丽多彩的衣裳。

这里不仅有一条条伴着“鸟语”、散着“花香”的小路,还有一座座散发着“古早味”的房屋!这些房屋的门是由木头做成的,墙是由各种形状的石头和砖砌起来的,房檐是由红瓦片组成的,窗户不是用玻璃挡住的,而是用砖交错摆放,形成闽南独特的风景线。虽然经过现代的修缮,但是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古风,它们身后的高楼大厦更凸显了这些古厝悠久。这些房屋的四周种满了花草树木,把这些古厝装扮得更加引人注目……

这就是有着生活气息和时尚元素的古村落——灵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灵水正是以它的纯真质朴养育着无数心灵真善美的闽南人,而我,也愿意做这样一个“灵水人”。

【篇六:海峡两岸亲情作文】

在爷爷的房间里,挂着张中国地图。小的时候,他常常坐在摇椅上,紧紧地盯着地图东南方向的一座岛屿。我知道爷爷又在想念姑婆了。

姑婆是爷爷的长姐,从小最疼爱爷爷。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难得的好吃好喝的物件都要留给爷爷。60年前姑婆一家奔赴台中港,两天两夜,行程悲壮。而今,姑婆80多岁了,行动不便。去年暑假,为了宽慰姑婆的思乡之情,我们一家搭乘飞机,来到台湾探望老人家。80多岁的姑婆,满头银发。他俩一见面,便是紧紧地握住双手,老泪纵横。姑婆用生硬的家乡话说着:“阿弟,六十年了,六十年了,终于有老家的亲人来看我了……”一路上,爷爷奶奶关心地问起了姑婆这些年在台湾的生活。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的眼角有种进沙的感觉。

接下来半个月,姑婆家的小叔带我们游历了充满人文气息的台北市,风光秀美的阿里山和藏着动人传说的日月潭。每一处的风景都令人流连忘返,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姑婆家所居住的小镇——“鹿港”。

小叔叔说这个小镇是当年泉州居民迁徙来台的最早落脚点,号称“小泉州”。是啊,红墙燕尾的古厝,熟悉的闽南话,卖着香火的小杂货店,香烟缭绕的妈祖庙还有香案前虔诚叩拜的老妇人……这一切都给了我一种“家乡”的感觉。姑婆还告诉我,台湾人也过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不论是春节舞龙舞狮,还是端午节吃粽子,都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

虽然来的第一天就做好分别的心理准备,但那一刹还是泪眼婆娑。

“阿姐,好好照顾自己!”

“阿弟,有机会还要来看阿姐!”

姑婆长长的交待我已记不清了,但我记得的是,我们生活同宗,血脉相连,文化同根,我永远思念着在海峡对岸的姑婆。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浪花朵朵,就像爷爷和姑婆之间的浓浓思念一样连绵不绝。浪花终究会拥抱海岸,台湾何时回到大陆的怀抱呢?我们期待着真正的团圆。

【篇七:推荐一个好地方】

【那儿真是个好地方】

陈茂涵

深沪镇的松柏山真是个好地方。松柏山是深沪镇海拔最高的山,站在松柏山上,美丽的深沪湾景色尽入眼底,美得令人陶醉!

向东边望去,海天相连无边无际,浩瀚蔚蓝的海面上船帆点点;往西边远眺,沿海大通道公路如同一条长长的银蛇,睡卧在陆地和大海之间。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公路上亮起的路灯闪耀着黄色的光芒,连成一串金灿灿的项链,点缀着深沪湾美丽的夜色,真有点夏威夷美景的味道!

山上还有明代抗击倭寇的“烟墩山烽火台”,“烽火台”由三个高耸的烟囱组合在一起。虽然年代已经很久远,它却依然巍峨,像三个巨人风雨无阻地守护着深沪镇的平安。

松柏山更是一个休闲、健身、呼吸新鲜空气的好去处,新修的木头栈道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间延绵,看不到尽头。如此美景,每天都吸引着很多人到山上游玩。

我爱美丽的松柏山,那儿真是个好地方!

【美丽的南京】

陈可芯

我非常喜欢南京!

南京人杰地灵,山水景秀,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等。

我喜欢南京,南京的美在它的风景怡人,也美在它的人文和历史底蕴浓厚。我喜欢南京的夫子庙,玄武湖……也喜欢南京每一个季节开的花,每一种花都非常美丽,都充满了浓浓的花香。我尤其喜欢在紫金山上远眺,在高高的地方看这座城市,看远处红似火的晚霞,还有大大小小的街景,街道上人山人海的,热闹非凡。

南京的美也美在它的美食丰富。如果大家来南京玩,一定要去吃南京的特色小吃哦!南京的特色小吃可是色香俱全的,都非常好吃,有牛肉锅贴、赤豆元宵、鸡汁汤包等,你绝对会赞不绝口,一口气全部吃完。而且吃了还想吃,一看见别人在吃,口水也会流出三尺来。

南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风景优美,历史文化丰厚,还有许许多多的美味等着你来发现和品位,你一定会感受到南京的美。

我特别喜欢南京!

【尼亚加拉大瀑布】

张铮煜

在我一生当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那是一个巨型瀑布。

这个瀑布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大悬崖上,看着十分庞大,是由于八个瀑布连在一起,才如此壮观。

我们那时乘车快两个小时才到达,刚下车,还没看到瀑布,就先听到了瀑布倾泻而下的响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般,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们快步地向传来瀑布响声的地方走去,突然有人说,你看那就是瀑布啊!我抬头一看,当瀑布出现在我眼前时,我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到了。巨大的水流飞奔而下,溅起千千万万的小水花,形成一层薄薄的水雾。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时,眼前的瀑布不正是像银河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还有水雾蒙蒙,仿佛我们是到了人间仙境。

如果可以的话,我下次还想再来这,欣赏那水花四散飞溅的美丽景色,这里真是让人百看不腻的人间仙境啊!

【红砖古厝——五店市】

陈芳巍

在晋江青阳有一处古建筑群,那就是五店市。五店市的建筑群多为红砖古厝,保留了明、清、民国等各时期的建筑。这里的街道是用月石条铺成的,一进五店市,便沐浴在这古香古色的民居之中。

我漫步在五店市的街道上,恍惚间,就像穿越到了古代,街道两旁是古味浓厚的传统建筑,有蔡氏宗祠,石鼓庙,这里也有中西合璧的洋楼、别墅等,真是别具一格。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寺院,寺院的墙上刻画了许多鸟、龙、植物等图案,其中那头龙刻画得非常精细,惟妙惟肖。屋顶用的朱红的瓦片,两旁还有几只石狮子,真是好看极了。

到了这,你不光能欣赏到独特的建筑风格,还能品尝到一些泉州的特色美食,如土笋冻、石花膏等,那味道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啊!当然,这里还能观看高甲戏,木偶戏,也可以欣赏到传统文化南音。

来到五店市,你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

【篇八:追寻渐远的兴化古韵】

你从点点溪流汇成一江春水,在兴化平原上缓缓淌过,淌过我心上。承载的是一方净土,孕育的是如此烟雨江南……

不染秋水不染尘

流过栽满枇杷树的山坡,一路循着柚子的清香,你就这样娉娉袅袅地来了。如一位明眸皓齿的小小伊人,身着淡淡的衣衫罗裙,手拈纤巧的荔枝花,清澈澄明的眸子中映着晨曦,步履轻盈地漫步在兴化古朴温软的小调中,走过满山翠绿的壶公山,走过水阡陌畔的寻常百姓家。

沿着老古的青石板路,循着尘封的记忆,我追寻着你,寻到了悠远冗长的兴化古韵——台上的戏角用莆田话咿咿呀呀地吟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抬神供佛的巡游祭祀传来阵阵锣鼓声铿锵;摆渡的小木舟从石桥下缓缓而过,泛起圈圈涟漪;河岸边孩童嬉戏打闹,入水的石阶上大人洗衣打水……

红砖红瓦的古厝,虽无江南水乡青砖黛瓦的马头墙那般清丽隽永,却凝聚着最普通、最简单的淳朴。你与此般兴化古韵相依相偎,静静地流过,从不为谁而停留。

半分行迹半分踪

古厝在风雨侵蚀后无情倒下,河畔的龙眼树也在春冬交替中无言衰老。钢筋水泥筑成的巨兽一点一点吞噬着这片土地,唯有你——依然不染红尘,仍寂寞无声地孕育着这里。只是你的眸子不再如从前那般澄澈,不再如从前那般风姿绰约。

沿着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踏着喧闹下的黄昏,我追寻着你,脚步一点一点变得沉重。再来寻那夹岸的荔枝花,再也没有了,再来寻那曾经为之沉醉的兴化古韵,也伴着斗转星移渐渐消融。再也没有河边打水嬉戏的身影,再也没有悠悠泛过的小木舟,再也没有河边葱葱茏茏的荔枝树……

为何你的眼中常含泪水,只有我知道,因为你对曾经相伴百年的兴化古韵爱得深沉。你缓缓流过,从不为谁而停留。

这人海风起云涌,我追寻着你,追寻渐远的兴化古韵。(公众号:涵城语文)

【篇九:浇灌创新之花】

举步踏入晋江五店市,拾掇闽南的古颜新姿,探寻传统古厝在现代文明中的激撞,在融合中的复苏……

绵延红瓦对青天,家家古厝越千年。回首再望,雕梁画栋绕柱而生,繁华不过一刹,出砖入石燕尾脊,廊深埕广,氤氲着儿时的烟雨旧梦。细雨斜飞,落出圈圈涟漪,青白的石板路,参差不齐,沿路是间间风格迥异的创意小店,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古厝里木桌石椅,亭台轩榭,与创意商店、咖啡酒吧相融,心中不由感慨这现代娱乐与传统古厝的完美交融。

视线中,一块古朴的匾额吸引了我,举步进入,里面布置竟是简约大气的风格,与外表的婉约古朴截然不同。排排木质书架相对而立,包罗万象的书籍排列其中,几张异形的餐桌,一道道佳肴,尽享舌尖上的美味。原来,外是古厝,内却是吃货的驿站,别具一格。而后我们继续在古道上漫步,感受着古老和现代的交织,中西合璧的番仔楼;别有滋味的闽南小吃;陶瓷和木雕等技艺重新扎根;古庙、宗祠等民间信俗持续传承。古朴原味的街区在现代社会中蝶化得年轻时尚。创新让如今的五店市在新兴潮流中稳步前行。

【篇十:研学活动】

人生的路途,或风雨如海,或风和景丽,既然踏上了这段征程,我们就应不畏风险地走下去。坚定不移是一种走法,踉踉跄跄也是一种走法,漫步前行是一种走法,险象环生也是一种走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周五上午,老师匆匆赶到教室,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周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研学活动,大家可以自愿报名!”顿时,教室炸开了锅。老师走后,继续上课,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同学们瞬间像吃了兴奋剂似的,激动不已。

周日早上,同学们准备好“行李”早早地来到学校期待着活动的开始。过了许久,期待万分的主角——大巴车终于到来。

登上大巴,就到了我们班想队名的时候了。讨论了许久,仍未想出个大家都同意的队名。这时,从前面传来了一声一班的同学的声音:“我们是‘独秀队’”“那我们的队名就叫‘大钊队’吧!”“那口号呢?”“吊打独秀!”一路上说说笑笑,到达了目的地。

在盐场,体会了山腰盐场的壮阔,学会了制盐的五大工序:纳潮、制卤、结晶……在土坑的百万大厝里,面对占地面积1739平方的大宅,只能用两个来概括:有钱。听小米老师介绍,百万大厝的主要特征是:三进五开间三护厝。站在古厝的门口,一眼便能看见在大门的两边,共竖立着14对旗杆。古厝的结构大致呈对称形,符合当时古代的建筑特点。入门口的两堵墙上,分别雕刻着精美的鹤和鹿,让人不禁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术。

研学中的重头戏下是下午红星生态园中的丛林探险。但是在我们班开始丛林探险前,又进行了一项活动,就是将自己印象中的百万大厝画出来,那结果可想知,这将是百万大厝被毁得最惨的一次了!

重头戏开始了!在上“战场”前,我们的“晴天”教官“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讲解了安全设备的正确穿戴方法。在我们要进行挑战时,教官又一个个地仔细检查了我们每个人的设备。

检查完后,女生该上场了。在排队时,原本毫无波澜的心里瞬间紧张起来,再看一边从铁索上滑下的同学,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看着前面的同学一个个地上去了。心里默默地在祈祷着,希望前面的同学速度放慢点。终于,到我上去了。底下的几位同学在为我加油着。我于是迈开步伐,大步地走了上去。

前几关闯得还算较为顺利,到了攀岩的那关时,在最后一步快到岸时,左脚毫无落脚点一步踏下去,竟然踩空了,顿时,我的双手紧紧地抓住木板的边沿,诗韵也急忙地伸出双手,快速地将我拉了回去,我才避免跌落下去,功亏一篑。在后面的闯关中,这次的经历在我心里落下了一个大大的阴影,使我原来平静下来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最后,在同学的鼓励下,成功地闯关了。

曾有一位船长说:“大浪来时,千万不要躲,必须直挺挺地站着,抓住固定物,任由大浪打在背上,否则容易受伤。若蹲着找掩蔽物,反而会因为冲击太大,撞破头,撞断牙,甚至撞断鼻梁。船只遇到台风天,不能往后逃,船头要对准浪头,正面对决,只要船一偏,就会翻覆,所以要不眠不休对着浪头,一个疏忽就会没命。”正如这次的丛林探险,应鼓足勇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若中途胆怯,也只能够在上面吊着等待,还会留下遗憾。

在人生路途中,无论风和日丽,还是大雨如注,都应鼓足勇气走下去。

热门推荐
1母爱
2试卷发下来之后
3站在的门口作文
4描写小狗的作文
5妈妈夸我真棒
6四季之美
7有趣的一堂课
8成长
9记忆的窍门
10打开一扇窗
11手机控的妈妈
12我和妹妹的“战争”
13毕业了
14一夜青春,十载生活
15尝试一次,再尝试一次
16家乡美景
17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8那一次我懂得了遵守时间
19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20童年的梦
21奶奶的玫瑰
22人生第一笔稿费
23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
24乡村风光
25欢乐中华
26风雨中
27一堂心惊胆战的课
28学会放弃等于懂得拥有
29尘埃里的花朵作文
30坦然面对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