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专的作文

【篇一:我的初中生活作文】

我的初中生活,始于一场“战争”,终于一次打工,而连缀其中的,却是三年难忘的年少时光。

九月未至,八月未央,年少的我扛着锄头,挎着帆布书包,走过一条长长的壕坝,穿过一个叫作“大田家洼子”的村庄,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活。

我的初中校园,是一所有着浓郁的田野气息的原生态校园,远处望去,一南一北,两排红瓦砖房,毫无遮拦地暴露着,和农家的田地毗邻。用于划分界限的,是一条长长的、浅浅的沟堑。顺着西侧的低矮的校门进入校园,迎面是一个不大的领操台的背面。水泥墙壁上,是用红漆涂写的属于那个年代的关于教育的宣传语。而转向正面,在岁月风雨的侵袭下,领操台上红砖毕现。处于两排红砖瓦房中间的,是泥沙碎石铺就的操场,此时,经过了一个暑假的恣意生长,已是芳草萋萋。扛着锄头去上学的我们,开学第一课就是锄草。

进入所在班级,班里已经坐满了和我同龄的孩子。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大多数都是临近乡屯的农家子弟。还有一部分铁路职工子女,因为,我的初中靠近一处火车站。

当时的我,眼睛已经近视了,上了初中,刚配了一副眼镜。羞于戴,就放到了衣兜里。我径直走到后面,找了一处靠墙的位置坐下,把锄头倚在教室后墙上。

教室内很是嘈杂,相识的,不相识的,都在唠着嗑,说着话。当我正和一位同伴聊天的时候,从前排站起一位个子矮小,瘦瘦的男同学,走到教室后面,拿起一个锄头,就“当当当”地刨起了地面的红砖。我一看,他所拿的,正是我的锄头。我很是生气,于是,站起来,让他把锄头给我。我可不想锄头被他刨坏,回家被父母亲责备一顿。

可这个男生却不给我,还一副无赖的样子,说:“一个破锄头,用一下能怎么地!”我愈发生气了,伸手去夺我的锄头。可那位男生却把锄头往旁边一移,躲开了。然后,挥舞着拳头,向我而来。因为我的眼镜还在兜里,怕被弄坏了,就一只手握着兜里的眼镜,然后,伸出另一只手,抽个冷空,拽住了那位男生的衣领,用力把他推到后墙上。他好像是被我的勇力吓住了,嚣张的气焰不见了。于是,我顺手把锄头抢了回来。

那位男生缓过神来后,又挥舞着拳头,叫嚣着,“你等着,等放学的,我找人收拾你!”

这时,有人忽然喊道:“老师来了!”顿时,教室内归于平静。

班主任是一位瘦高的中年男子,三十多岁,斯斯文文的样子。看着他和蔼的样子,我喜欢,而他的英语课也是精彩的,我也喜欢。

我一直觉得,沉默寡言的我,在老师的眼里不会留下什么印象。可是,和同学的一次闲聊,我竟然得知,老师在其他老师的面前夸我,说我文质彬彬的样子,一看就是学习好的孩子。为了不辜负这句话,我努力地学习着,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我的父母,为了我的理想,老师的夸奖,无疑助推了我的努力。

在学习上,我是优秀的,可是,却又不是最优秀的。这样也好,我可以躬下身来,努力向前,赶超在我前面的同学。而有一名男生和女生,成绩总是在我的前面,我不服气,就回家悄悄地努力,争取赶超,可效果并不明显,因为,我在努力的同时,他们也没有松懈。现在,这两名同学,男的在北京,成为了IT精英,女的在长春,已经成为了一所学校的副校长。

那时候的我,虽然在学习上属于用功的学生,可是,仍然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玩耍。和同学们课间玩耍,疯闹得把桌椅弄翻,引来老师的斥责;体育课上打篮球,高大的白杨树旁的篮球场,是我们最爱的地方;放学后,骑上自行车向家疾驰,享受着速度带来的激情。最喜欢的,是在炎炎夏日里,去临近的水库中游泳。其实,并不是游泳,只不过是和水的嬉戏。在水中打两个“狗刨”,扎两个“猛子”,瞅玩伴不注意,学着电影中的武林高手,化拳为掌,激起高高的水花,当玩伴满脸水滴的时候,放肆地大笑。而引来的,是同样的回击。可现在,水库已经消失了,区域已经被一位城里人买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鱼塘,供悠闲的人垂钓。据说,如果城市规划,此地被占后,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那时的我,心无杂念,所想的,只有学习和玩耍。当学习和玩耍相碰撞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发生。记得一次下午自习课上,写完作业后,我和同桌无事可做,就在座位上掰腕子玩。双方用力地掰着,投入地玩着,没想到,被走过窗前的班主任发现了。我们很害怕。心有所惧,身显瑟瑟,被班主任叫到外面。“你俩干啥呢!不应该啊!”班主任和蔼地说。我们不敢应声,错误都犯在眼前,还能说什么呢!“你俩作业都写完了?”我们回应着写完了。班主任并没有说什么,而是交给我俩一个任务,去镇里给他领生活补助粮。我感到很是新奇,就乐颠颠地骑着自行车,和同桌向镇里飞驰而去。领粮是要凭票的,我不懂,可我的同学的父亲以前是一位教师,据说因为一些言论,被免职了,可红本的身份仍在,他知道怎样领粮。领完粮,我们并不着急,优哉游哉地,一边玩着,一边回校。有时候想想,那时候的老师虽然工资低,但工作应该是舒心的,不管是淘学生还是乖学生都很听老师话。而家长也是尊敬老师的,在家长的眼中,老师是有学问的“先生”。而现在呢?老师心惊胆战地工作,谁敢大着胆子让学生上学期间出校门啊!现在的学校都很重视安全,可是,又太重视安全了!

转眼上了初三,学习的科目新加了物理和化学,学习愈发紧张了。更让我紧张的,是同年的两个班级,都来了几个新同学,这些新同学,都是往届生,有复习一年的,有复习两年的,甚至有复习三四年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当时吃香的中专。因为,考上中专就意味着脱离了农门,农家子弟,最大的梦想就是“鲤鱼跳龙门”了吧!“复习军团”来势汹汹,战斗力强,每次考试都牢牢占据着前几名的位置,我也更加努力地学习了。漫长的冬天过去了,当春暖花开,新学期开学后,紧张的初三复习开始了。我内心里是希望考高中的,可父母亲还是期望我考上中专,毕竟这是跳出农门的捷径。可中专那仅有的几个名额,早已经被“复习军团”虎视眈眈地盯着了,和他们竞争,胜算不大。那时的复习资料很是奇缺,不像现在,各种材料应有尽有。那时的老师是敬业的,每日里用蜡纸刻题,把一张张散发着油墨香的试卷发给我们。而当时的“中考秘籍”,类似于现在的考纲的“黄皮书”发下来的时候,就成了复习冲刺阶段的主攻项目。我一页一页地做着,不会地就去问老师。上完晚课,回到家中的书屋,父母亲为我独辟的学习场所,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每每夜深人静,我的书屋仍是灯影幢幢。学累了,趴在桌子上歇一会儿,有时,这一歇,就睡过了头。当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却已在床上了。我知道,在我学习的时候,父母亲一直没睡,时刻地在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

终于,中考来了,又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让人心绪难平的等待成绩公布的时刻。可这样提心吊胆地等待也不是回事啊!于是,就和一位同学商量,到附近的砖厂去干活,成了那里最小的童工。工作很累,也很辛苦,可为了挣钱,我坚持着。十七岁的年纪,力气是有了,可是,耐力却没有。工作时间长了,确实是有一点吃不消。尤其是遇到晚班的时候,需要工作到后半夜,我困啊!可是,砖窑的工作是一道道工序接着来的,耽误不起。我只能是趁着机器坏的时候,师傅检修机器,我躲在旁边放木板的藏房里,眯上一会儿。正要入睡的时候,工长的一句开工了,立刻把我从睡梦中叫醒。

一日,在工作的时候,一位熟识的同学把中考分数条送来了。我的中考成绩还是不错的,可是,和我竞争同一个名额的“复习军团”比我高了几分,我只能上高中了。而我内心并不沮丧,这正是我想要的结果。可内心里,隐隐地,对父母却产生了愧怍之情。回家后,当我把结果告诉父母后,父母亲也并没有露出失望的表情,他们鼓励我说:“上高中好好学,只要你想学,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供你。”

临近开学的时候,我又一次回到了初中校园。此时的校园,树木繁茂,疏条交映,操场上杂草丛生。回想着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不禁心绪难平。

终于,我的初中生活真正地结束了。可三年时间里,初中校园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却镌刻在我的脑海中,永远留存,因为,那属于我的芳华,人生中只有一次的青春岁月。

【篇二:怀念父亲】

父亲又进入到我的梦中来了。

不知多少次想提笔写写我的父亲,却又不知从何写起。因为我对父亲的这份感情,不是轻易用笔可以描述得清的;因为父亲对我的爱,也不是用寥寥数语就可以表达完全的。最近大家都在谈论“高考”这一影响莘莘学子命运乃至人生的热门话题,不禁勾起了我对当年读书生涯的回忆,想念父亲的感情也日趋强烈,浓浓地糊在心头,回忆便不知不觉在笔尖流淌……

初三那年,一次体育课上,我因跳马导致膝盖半月板受伤,整条腿用杉树皮固定绑着,不能动弹。按富阳有名望的骨伤科医师汪木英说没有半年是好不了的,于是我不得不休学了。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每隔一个星期都要带我去新登中医骨伤科医院转方。家到新登六十余里,父亲用他的大自行车载着我,踏上一个又一个陡坡。每次骑到最陡的坡——岩石岭,实在骑不上去了,父亲就下车拉,我则坐在后座上。只见汗水顺着父亲的脖颈往下流,浸湿了父亲的后背,双臂因用力过猛而鼓起的肌肉和青筋在汗水的浸润下显得更加黝黑发亮。终于拉上了坡,佝偻着的背直起来了,我的父亲。转过身来了,我的父亲。忧愁而焦急的眼神望着我,我的父亲。

瘦小的背影穿梭在贤德往返新登那条遥远而艰难的路上半年多……

医治了半年后,我的膝盖终于有些恢复了,但是医生千交代万交代不可以再剧烈运动。我因休学一年退到了下一届。再读初三,我更努力了,心理压力也更大了:总想着必须考上中专,才对得起我的父亲(那时的招生体制是先招中专再招高中。考上中专相当于是“鲤鱼跳龙门”,就可以脱离农民的苦海,成为居民户口,拥有了“铁饭碗”)。

一年很快过去,转眼中考近了。学校组织模拟考,包括30分的体育也在内。命运总是捉弄人,我在跳远时不慎又扭了曾经伤过的膝盖,落地困难。为了不落下课,我依旧住校读书。父亲则每天凌晨四点多就从家里出发,骑车一个多小时为我送来母亲熬的中药。三天,五天,十天……父亲每天早上六点前肯定把药送到学校传达室,等着我去取。中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父亲也来得越来越早了,把药放在传达室后就匆匆离开了。也许是怕见到一瘸一拐的我,会增添他的焦虑,增添他的愁绪。

正式体育加试时,同学们在努力拼搏争取每个项目多考一分时,我却让医生开了“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证明。30分的体育分可以弥补文化课中的多少失分啊,可是我却无能为力。中考前的一周,同学们在教室里紧张地复习,而我则躺在寝室里吃药。

结果是令人心酸的,我仅以2分之差,与中考分数线失之交臂。庆幸的是那时规定:在低于中考分数线的某个范围内,仍然有机会就读中专,算作“代培生”,但是要比上分数线的同学多交8000元钱。1994年,那年家里正造新屋,所有积蓄都用于造房子了。对于本来就家境贫困的我们来说,“八千”真可谓是个天文数字。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八千至少相当于现在的八万。

自从知道我中考分数的那天开始,家里的气氛变得异常了。母亲开始唉声叹气,父亲走进走出也是一声不吭……愁绪笼罩着整个家。有些亲戚开始劝父亲:“放弃吧!女儿反正要嫁人的,何必倾其所有培养女儿?家里还有两个儿子,还要造房子呢。”

一天饭后,母亲终于忍不住开口跟父亲商量了:“要不,让志琴去学裁缝吧!这书读不起了……”父亲蹲在门口一声不吭,吧嗒吧嗒使劲抽着烟,眉毛拧成了疙瘩。我不敢看父亲的脸,更不敢看父亲的眼神,只感觉胸口像有一团棉花塞着似的。我多想跟父亲说:“爸,我爱读书,我想继续读书。”可是因为我的“过错”要让父母多花那么多钱,我心里内疚得酸痛,我怎么能,我怎么好意思再开口?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上涌……冲到房间,用被子把头深深地埋住,用力地埋住,我不能让我的父母听到我的抽泣声,我不能让他们为难……

然后,父亲却咬咬牙狠下心来了,开始去亲戚朋友那儿借钱。两百,三百,五百,八百……挨家挨户,借了十余户人家,终于凑足了8000元。就这样,我带着感动,带着深深的愧疚念完了师范。

工作之后,总想着要好好孝顺我的父亲。然而,天不遂人愿,我还没怎么好好尽孝时,我的父亲病倒了。病魔折磨了父亲一年多,我为我的父亲失眠一年多……最后,瘦小却坚强的父亲终究扛不住癌细胞疯狂地肆虐……

那晚,我们守着父亲。听着父亲的呼吸声越来越急促,我嘶声力竭:“爸——”。父亲用最后一口气回应了我……看着父亲脸上的最后一点血色如潮水般退去,我的泪珠滚落一地……那一刻空气凝固,世界崩溃。我失去了我最爱的父亲,我失去了这一生最爱我的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无数个梦里有你,我的父亲;无数个梦中为你流泪,我的父亲!梦里依然会有你责骂两个哥哥的声音“你们就这么一个妹妹,怎么还总是欺负她”;梦里依然有你自己不舍得买,只有到周六才买的我最爱吃的鱼;梦里依然有你载着我在陡坡上拼命踩单车的背影……

【篇三:生命中的一抹阳光】

一个下雨天,老师正在教室里发成绩单。

从老师手里拿过成绩单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心想怎么会这么差呢?一下子掉队这么远?回到座位上看着成绩单,眼泪早已肆无忌惮地流了出来。

这时,手机振了一下,看着屏幕上显示的“笑容妹”,心情才稍微好转,原来是她发给我的短信。“紫色王,中专生活也要过得很充实哦!要像上学期那样,保持一个好成绩,假若失误了也没关系,你的基础很好嘛!记住,阳光,不需要很多,只要零星几点跳跃在眉间,只要让你有足够的勇气坚持下去,在世上,我们最舍不得的,就是阳光。还有,不要忘了我们之间的约定。”

放学后,再也忍不住了,待同学走后,插上耳机,听着我们曾经最喜欢的一首歌——《知足》,那熟悉的旋律,萦绕在耳边,“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要怎么收藏要怎么拥有,如果你快乐,不是为我,会不会放手才是拥有。”初中时的回忆原来她一样会记起。她就是我口中常说的“阳光型笑容妹”,她那干净,清澈又无瑕的笑容,就像刚刚流淌下来的冰雪融化,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所以才会有这么一个称号。曾经想用相机拍下她的微笑,框在相框里,像是一种拥有,吝啬地独自霸占。

耳麦里不断重复着那首歌,不由自主地回忆起了我们初中时的经历,我说过,她的微笑是我生命中一抹永不消退的阳光,她只是回敬给我一个灿烂的笑容,但我已很满足了。

初三那段和她在一起的经历不时让我从回忆的匣子里取出来细细品味。虽然那段时间很累也很苦,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可正是由于有她的陪伴,我才不觉得孤独,不觉得累,也才使我在复习阶段保持一份好心态,更重要的是,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她曾在我的同学录上写过也说过:无论学习多苦多累,我们都要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太阳般的微笑,同时也要送给对方,那便是我们心中的阳光,并且也要每天淘汰自己,努力精进!

这便是我们之间的约定,这朴实的话语,一直激励着我,让我明白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在初三那段时间,每天都坚持着,就这样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非常感谢她。

可现在,我来到师范学习,身边没有了她,一切变化都太快了。在中专生活,由于技能课很强,而我又不擅长,每天都在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因没有取得成绩而着急。每天都忘了淘汰自己,所以才会导致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失败,不过,我很庆幸这次失败是她的短信让我及时反省了,让我及时改过,及时努力去追寻属于我们心中的阳光。

回到家后,雨还在下。看着凌乱的卧室,刺眼的分数,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梦见老师表扬我考了第一。可我还是在清早被闹钟惊醒了,梦的岛屿还是被现实的海洋吞没,一切还是那样,凌乱的卧室,刺眼的分数,我拉开窗帘,天放晴了,一缕阳光射进我的卧室,像梦一样美丽,我终于不负“笑容妹”的期望,感悟到生命中的阳光要靠自己拨开乌云才能看见,我开始整理卧室,让阳光照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篇四:令我感动的一个故事】

在我读过的许许多多个故事中,最令我感动的故事是《一盒假饭票》。

当"我"收到中专录取书的同时,父亲也被稻田里的收割机卷去了一支手臂。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家。是老实巴交的父亲守着贫穷的村子抚养我长大的。上中专时,每天中午只吃一毛钱的酸辣土豆丝,不是因为他更好吃,只是因为他更下饭。一天上课,一元的饭票在我手里直冒冷汗,是花一元钱吃一次美味的粉蒸肉,还是再吃酸辣土豆丝。但是,回想起父亲血淋淋的断臂,一元终究换成了一角。这时有人说,文学社的人找我,我不小心将文学社公章印在了饭票上,突然间,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脑海里生成了,学校饭票管理制度不严格,我只要拿一块硬纸壳当饭票,用蓝色笔写上金额,至于公章,我再拿一块大橡皮雕刻上那些字,印油一盖。不久后,我的面值一元的饭票诞生了,第一次用会不会被发现?打饭一共有四个窗口,其中三个窗口都是凶神恶煞的中年妇女,只有2号窗口打饭的是个聋哑男人,他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根据口型判断你要的菜,他盛岀的饭量只多不少,所以面前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我还是在2号窗口下手吧,就算被他发现趁他说不岀话的一时半会儿我也可以溜走。到我了,我说:"两份粉蒸肉"他拿着我的饭票迟疑的看了我两眼,最后还是为我打了饭,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学期。身体瘦弱的我慢慢变得圆润起来。有一天我径直奔向2号窗口,却意外发现换了人,在我回教室的路上,门卫给了我一个饭盒,里面竟然是我花出去的假饭票和一封信。还有60张一元的餐票,那个残疾人在信中写道:"别在花假饭票了,被人识破就不好了,我要回大别山照顾母亲,以后不再回来了,我把这60张饭票送给你吧,以后偶尔加加餐别总吃土豆丝了,身体会跟不上的。我在校报上看到你的故事,好好努力学习吧!"

我的眼泪流下来了,一个残疾人滋养一个青春女孩15岁为起点长长的一生,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善良、宽容、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篇五:影响我的一个人】

她,影响着我的一生。她中等偏高,头发随意一扎,细细松松。不停向你眨眼睛,目中有话。她轻轻微笑着,露出两个小酒窝。用她纤细的手,抚慰着你的脸庞。

她,平时温文尔雅,不失表态;温柔大方,心思细腻;有时,当她忙完所有家务后,有空陪我一起玩游戏,就像个大孩子,常常与我联手戏弄我的爸爸,我们常常打闹一团。或者,当我在学校受到委屈,心情不好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她那温暖的怀抱时。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在上学期我经受的那次班级同学“民主评议”,当时我的内心倍受挫折,回到家,看见她时,我顿时泪流满脸,听完我的“遭遇”后,她并没有急于为我讨回公道,温柔地把我搂在怀里,轻轻抚摸我的脸,非常细腻地分析这件事情发生的始末,让我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经得住别人的评判,哪怕是片面的,偏激的,要从中吸取教训,要感激同学们的坦诚和批评,并且鼓励我一定要参加第二天学校组织的秋游,鼓励我要一如既往地友善对待发起“民主评议”的同学,现在,我和这个同学已经是好朋友了。

她心情不好时,脾气异常暴躁,像只老虎,和平时完全不像同一个人!就在这学期期中考试前,我连续三次数学单元测验都考得非常不理想,并且是以5分的幅度下降,每一次,她都帮我认真分析错误所在,可以看出她已经是非常生气了,因为我的错误基本是在计算,因为我不用草稿纸,一次一次的错误,一次一次地考验着她的耐心,终于,在临考前的那个星期六,她安排我做一份数学期中试卷,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做法,她粗粗地看了我的卷子,问我要不要订正,我还不以为然地说不用,就看她拿着红笔,一个一个“Ⅹ”地批在了我的卷子上,脸色越发阴沉,终于,她爆发了,把卷子一摔,把我像小鸡一样拎过去,痛揍了一顿,要不是我外婆跑过来劝、拉,恐怕我的屁股要挂彩了。当然,晚上爸爸回来,也是一顿严厉的批评。不过,事后,我才知道,她为了我的“恶习”,非常诚恳地求助朱老师提醒和帮助我。

在日常生活中,她喜欢蓝色,纯洁高雅的蓝色;她喜欢红色,热情爽朗的红色;她喜欢黑色,沉着稳重的黑色。她是个几乎追求完美的人,为此也是遭受千疮百孔,她成功过,她在中考前、高考前的提前招生中,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很好的中专学校,但是,因为岁数小,外公外婆不舍得她早早工作,不同意她去上。她失败过,她告诉我,她考了两次大学,我为之惊讶,她告诉我,因为家里连续两次不同意她去读中专,心里很不开心,因为她这么做是为了早些工作,好分担家里的负担,影响到她在高中都不是特别地专心读书,第一次高考只是考取了普通大专,她非常沮丧,坚持不去读这个不理想的学校,坚持补习要参加第二次高考,可是因为已经有两个哥哥连续读大学,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她的母亲有意让她放弃第二次考试,她不肯,据理力争,最后上帝向她送来成功的喜悦,她顺利地考取了大学。

她的事,我知也;她的心,我懂也。她是谁?如此重要?是我的母亲!一个高贵的人!

她也会错怪我一些事,我恼火,我愤怒,我不甘心,心想,长大一定报复你!但我现在发现,我错了。她是为我好,一心想让我成功,不要像她一样辛苦。她酷爱文学,她酷爱艺术,她领导我一直向太阳前进。

她就是那样一个变幻莫测的人。

女儿的心,您懂得吗?亲爱的妈妈!

【篇六:我的初中生活】

初中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初中生活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初中生活是一首诗,充满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初中生活是我们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提升素质的黄金阶段,是未来生活的垫脚石,我们应把握好自己的初中生活。

七年级,刚进入初中的我还不怎么懂什么叫“努力”,只知道怨天尤人,抱怨作业太多,休息时间太少,只知道如何延续小学的童年时光,对于作业只是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看见别人学习到深夜认为那是一种傻到极点的行为,唉!我多想长大,长大了才不会有这么多的作业,整天自由自在,多好!似乎苦、累、困成了我的初中生活的主旋律,抱着这样的心态终于苦熬了一年。

到了八年级,在老师们的强有力管教下,我才逐渐适应了这一繁忙的初中生活,每天固定的几件事已成了我生活的习惯,我便会感到不安。那时,班主任规定我们一个星期只有星期三吃晚饭后可以在操场上活动,其余时间他要监督我们做作业。(班主任)真了不起!他说到做到,每天准时到教室督促我们学习,有时,我们刚进教室大说大笑时,才发现他在教室后面睁大眼睛望着我们:“怎么来这么迟?现在几点了?……”于是,每个星期三下午便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光了,日复一日,八年级那有规律的生活也便这样度过了。

眨眼间,九年级了,再也没有时间去遐想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了,每天的作业堆得像山一样高,这一科没写完,那一科便毫不留情地来了,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压力,确实,我们需要压力,没有压力的生活是无味的、不充实的。记得有位老师说过:“现在到了春季,学校很多人患了流感,但是,为什么那些认真学习的同学都没有生病呢?因为他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去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生病,换句话说就是你不想生病便不会生病”。这可能有道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临近中考,我们在初中生活的最后一学期只有脚踏实地地搞好学习,才会在中考那一天展现一个全新的自我。

我的初中生活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要结束了。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写下了自己的志愿:是报考中专还是继续深造?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在这最后的三个月内吃苦耐劳,拼搏进取,或许有些人会报考中专学门技术或不报考直接外出打工吧,虽然不认同他们的决定,但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选择,因为这是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而做下的决定,对他们自己而言,或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我们必须明白:追求不同,选择就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就不同。

初中三年即将结束,但在我心中会永远记得这一宝贵的时期,我会永远记得那朗朗的读书声,那难忘的同学情、师生情,在这即将逝去的初中生活里,我会努力拼搏,为自己创造一个辉煌的明天。

【篇七:我家的读书故事】

一个人的故事只是故事,一千个人的故事就是历史,而我们一家人的故事,也是一千个故事中的一个。今天,我就来讲一讲我家里的读书故事吧。

在奶奶像我这么大的时候,生活很苦,没钱买书,好多孩子都在干活,村子里只有几十个同龄人上过小学,奶奶上小学的时候,她妈妈让她退学回来干活,奶奶不要,大喊:“我要读书!我不要干活,我就是要读书!”她妈妈这才让她继续读书,后来她一直读到了高中。村上同龄人读过初中的只有两个人,读过高中的竟然只有奶奶一个人了!其他人都在干活,他们都没读过几年书便退学了。

在妈妈像我这么大的时候,生活比奶奶好一些,但还不是很好。妈妈上到中学都很好,但没上过高中,而是上了中专,这是她一大遗憾,因为她的成绩很好,总是名列前茅,但她考中专时体育差了一些,因为她跑步时鞋子飞掉了,但还是得到了六百多分的高分,这个分数完全能考上高中。还有一点:她其实可以上高中,可父母不让她上,因为她有弟弟,上中专可迁移户口。

我就要好多了,现在我的房间里有三个书柜,大书柜比人还高,中书柜跟我一样高,小书柜只比我的胸矮一些。我想要看书的时候,随便抽一本就看起来,比妈妈的生活好多了,当我看书看到入迷时,一会儿被逗得开怀大笑,一会儿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可见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喜欢读科学类的书,比如《少年百科全书》,我翻了一遍又一遍,都不觉得厌烦,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这就是我家的读书故事,一千个故事中的一个故事。

【篇八:努力的意义】

我有一个哥哥,从小就很疼我。从我记事起,哥哥就穿着六中的校服,每天天不亮就背着很沉重的“麻袋”(书包)去上学。

即便如此,哥哥还是中途辍学了。

他虽然很聪明,但是没好好努力,连高中的大门都未能敲开。所以他的打工生涯,从初中毕业就开始了。

一开始,他是自我放弃的,天天在家闲着。后来爸爸妈妈见他的样子,觉得不是个事。哥哥还年轻,正是似水年华,该到社会上长长经验。于是爸爸就开始托人帮哥哥找工作。

先找了一份洗车的工作,哥哥当时可能在家蒙坏了,表现得很乐意。不问青红皂白,就跟着去了。

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后,他给自己买了部手机,享受着收获的乐趣。但好景不长,后来他又换了许多份工作,还在电影院当过检票员。

检票员做了不久,哥哥又说出了一件事。

爸爸妈妈听完后商议了一下,欣喜地点着头。那也是我头一次在爸妈脸上看到他们为哥哥的事而喜上眉梢。

原来哥哥想去当兵,想去历练一下自己。可是哥哥不是高中以上的学历,所以这个兵对他来说不好当。妈妈看着哥哥坚定的表情,心里也实在觉得对于现阶段的哥哥来说,当兵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妈妈让哥哥曲线救国,先念个中专。边读中专边碰机会。

哥哥的幸运之处是,在中专学校没呆多久,他真的辗转找到了机会。

终于,在2017年的夏天,哥哥等来了消息。

一开始,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尽管他的存在在他在的时候体现不出来,但是听说他要去很遥远的地方,我就忍不住想落泪。

在哥哥走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全家在饭店吃了个饭,并照了一张大合照,那是见证他成长的一张合影。

合影刚画上句号,哥哥就穿着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看似是个非常开心的时刻,哥哥却流下了不舍的泪。感觉他闪动过一丝后悔的表情,又悄悄擦掉了眼泪,最后还是笑着踏上了前往青海的军旅生涯。

那是2017年秋天的事,距今已经过去了两年。

现在哥哥已经成为特警部队的一员了。

从他当兵那天,我们家就挂上了光荣军属的称号。看着挂牌,就好像看到哥哥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的模样。

如今,哥哥回忆说:“我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如果我能够努力考上高中,再努力考上大学,就不用受这么多苦,走这么多弯路……”,这是他在电话中对妈妈说的话。

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哥哥的话。

是啊!人生而为人,就是为了努力而活着,不努力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现在,哥哥在我眼里已经很努力了,虽然没能在最该努力的时候及早认识到努力的重要性,但他最终还是走上了努力之路。只是,这条路着实好辛苦。

我把哥哥的故事讲出来,是希望哥哥继续努力前行,也希望我和大家一道,谨记努力的意义,在最需要努力的年纪,千万不要选择安逸。(公众号:虎老师语文)

热门推荐
1我的自画像
2枇杷的秘密
3写腊梅的作文
4的游记作文
5新年的期待
6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7我与仓鼠的故事
8秋雨
9传承优良家风
10美好的理想
11夺食记
12童年,我们的世界
13给爸爸的一封信
14夏日的雨
15闹出笑话
16我们的新校园
17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18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19母爱感动了我
20北风那个吹
21寻找生活中的“3”
22快乐放烟花
23雨中有一片晴朗的天空
24润物细无声
25我的收藏
26年味
27我心中最重要的那个词
28这天,我回家晚了
29唠叨妈妈
30妈妈的爱就是一道风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