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追捧的作文

【篇一: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生在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土地上,我生在一个边疆辽阔的土地上,我生在一个和平民主的土地上。身为中国人,我是自豪的。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崇洋媚外起来,家长开始拼命地让孩子去留学机构,希望孩子在国外立足,在国外生活,觉得外国永远比中国好;还有更多的人,几乎把毕生赚得的钱都花在了国外移民上,甚至在国外奋斗了好长时间,只为拿到绿卡;更甚者,是在国外生孩子的,花了大把的钱与精力,只为拿到外国户籍。

但是,难道在国外生活就真的好吗?据我所知,事实可并不是这样,绝大多数华人在国外地位并不高,大多工资也不高,甚至有新闻爆料‘一个家庭5人仍蜗居在不到30坪小破屋内’,我相信这样的家庭并不只这一个。而且国外的伙食也不好,中国人饮食十分讲究,根本不适合。有人说,可以自己做中餐呢!其实,在国外,中国食材价位高,而且并不好。“老干妈”在国外卖到了70多人民币一瓶,蔬菜也十分不新鲜。在国外,肉都不放血,所以几乎没有办法吃。

有一年,随暑假夏令营到了美国,每餐饭都要跑好久才能吃到中式自助餐,十几天下来,最思念的,还是祖国。

姐姐也说,其实有很多国人所追捧的“国外货”跟国货并没有很大差别,大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呢,人们对外国产品的追捧,这其中更多的只是一种心理在作怪罢了。

其实有时候,仔细想想,还是中国最好,家乡最好。

中国也没有什么不如国外的,日本有百乐、三菱的笔出口,我们中国百年老牌——晨光,又差得到哪里?美国有苹果手机,中国国产的小米、华为也是好样的;日本的药妆出名,中国马应龙的药膏治愈了很多美国人,俘获了他们的芳心,被喻为“一代神药”。

现在,中国在国际的舞台上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了这个亚洲大国,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越来越多的学生留学至中国。

所以中国丝毫不比国外逊色。

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篇二:“追星”更要重本质】

我曾这样寂静的生活着,在那网络还未飞速发展的年代,踏着夕阳和落日的余晖不愿绕着走,床头的书本躺着月光总合不拢,生活美好又静谧使人不忍辜负,穿舒适的衣服见温暖的人,在变老的途中成为自己的英雄。

生活还像是在航海,迎来波澜壮阔的浪花。初一那年,我开始痴迷的追星,追星这个字眼想必很多人都有所了解甚至是亲身经历。1989年,当时红极一时的明星组合“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当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地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现象被称为“追星”,来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娱乐圈的确是一个“小鲜肉”的培育基地,经纪公司的包装和炒作使那些身怀才能的青年男女备受大众喜爱,尤其是男明星,出道不久便“俘获”了几个年龄段的女性,有的甚至被称为“国民爸爸”、“国民老公”或者又是“师奶杀手”,这些看似博眼球的头衔事实上引来了更好的效益。开演唱会、拍电影、新闻发布会引来了一大拨追星族的强烈追捧。记得我也曾有买完他所有的海报贴在床头的时候,听了他所有的歌曲下载在随身听中,抄了他的歌词,看完了每一场他演的电影,熬夜看他在伦敦秀场的走秀,寻找他在全明星篮球赛上健硕的身形,曾经每日刷新他的微博乐此不疲。

疯狂的追捧让我更容易满足,比起往日只有学习、吃饭、睡觉那种平淡无奇的生活,每天都有希望有盼头的日子脱离了那种循环往复的禁锢感,然而这种满足在浸沒了繁重的学业压力之后,给我的生活和学习增添了新的麻烦。我由于放了太大的精力在所谓的“男神”身上,使我的学业成绩不如往日,有了严重的退步,同时精神也因为熬夜看篮球赛显得疲惫不堪。

元旦的假期如期而至,费劲周折我看到了计划很久的电影《老炮儿》,原本为了男神吴亦凡才选择观影的我看完后却有了新的看法。电影中冯小刚饰演的张学军皱着眉艰难的从冰面上爬起来挥着长柄军刀拼尽全部力气往前冲的画面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我想这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有血性的男人吧。他所演绎的这个人物是一个从生理上到思想上都老去的人,他与新世界格格不入,抱着旧世界的那套理论独自作战,却被儿子嫌弃,被小辈们欺负,而他身上的侠气和义气却正是这个糟糕不堪的新世界所失落的精神气质。他本着规矩,不惧新的恶势力的压迫,勇敢的向他们宣战,举报贪污腐败的官员,他是迟暮的英雄。我的目的彻底的偏向了这个让人敬佩的男人,冯小刚将这个形象塑造的颇有血性令人赞叹,同时“老六”这个形象也正是冯小刚的真实写照,让我脱离人物形象深深喜欢上了冯小刚。

“追星”也要看本质,我们不能仅凭那像孔雀一样的外表就疯狂的追捧,更加值得我们喜爱的则应该是有内涵、有值得我们学习、所敬佩的优点的人,而不需要招摇的外表来夺人眼球。学习了他的优点我也深刻的明白了一句话:“我不想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追求价值,为自己抬头,骄傲的盛开。

【篇三:仰望星空】

张爱玲曾说过:“失恋的人虽各不相同,但仰望星空却是唯一的不约而同。”为未来感到茫然的你,是否在寥寥黑夜中抬头仰望,寻找那无尽沧桑中的闪烁,以期冀寻到那份追求的动力。也许你并不知,甚至不可知,那片星空,就是在你内心深处的追求,你的偶像,你的梦想。

我们的十六七,还是张狂的年纪,我们需要独特与被关注,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去关注明星。在生活中,如果找到了与我们同样喜好的人,我们就可以拥有更多的话题,拥有更多的朋友,拥有更多的关注度,从而获得满足。久而久之,我们就认为,追星,是可以让我们倍受瞩目的方法,偶像,可以让我们备受追捧。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但似乎现实的天平更倾向于否定的一方,因为偶像,是你崇拜的对象,他是你的信仰,而非庸俗的维护与盲目的追捧。

偶像,是人们心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小时候的我们,应该都曾梦想过成为这样那样的人,而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那些人就成为了我们的偶像,似灯塔一般,引领我们未来的道路。偶像,是润泽心灵的芬芳,是引领航路的风帆,是屹立心中的信仰,承载着伟大的精神,是光明与璀璨的代言人,是我们一生中都要不懈追求的光。

偶像,即是梦想,他们于我们长明,但假若有一天,你曾梦想的偶像与你咫尺相对,你会否胆怯,还是会勇敢地去追?这是个无法解答的问题,但有无数的名人告诉我们,拥有梦想就要去追,要敢于追求偶像。197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女科学家雅娄从小就把居里夫人作为自己的偶像,最终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宋庆龄的偶像是孙中山,而她勇于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名誉全球的女性,堪当国母的称号。许广平的偶像是鲁迅,而她通过自己的不断追求,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们的勇气与执着,聪明与睿智,使她们不断追赶,终成最美好的自己。

但敢于追求偶像固然很好,但追求的过程中应保持明智,如若不可,不知也罢。杨丽娟这个名字,可能在中国没几人知道,可若说天王刘德华的名字,那可谓家喻户晓。一个无名小卒对天王的追求之疯狂可谓令人发指,倾家荡产,逼父跳海地追星,即使看到了那个令你仰望已久的人又如何?不过是由平面走到立体罢了。面对这样的盲目追星的现象,我想也只能说一句话:“天王诚可贵,生活价更高。”而同样,在追求梦想的旅途中,我们也应脚踏实地,而非不择手段以达到目的。

偶像,是人生中的灯塔,愿我们的人生,能如歌曲《灯塔》中唱的那样:“灯塔的光,划破迷雾”在偶像的指引下,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最终到达梦想的彼岸,看那彼岸花开,朵朵如画。

【篇四:适度崇拜,但不追捧】

我不去追捧他人的光芒,只是埋头书写自己的辉煌,当寒夜过后,我将成为如日中天的骄阳。——题记

崇拜,但不追捧,与其盲目追逐,不如埋头努力。

总有一些人,站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和喝彩声中。有人不只是崇拜,而是用自己的汗水让自己像心中的偶像一样强大;而有的人却盲目地为他人的辉煌追捧,到头来,一无所获。

因盲目追星而一世无成的失败者在人群中比比皆是,而理性崇拜,走向成功的人也不胜枚举。

骑士队的当家球星“皇帝”詹姆斯从小崇拜乔丹,在偶像的引领下,他勤练球技,终于成为NBA的佼佼者,势如破竹的突破过人,狂风骤起般的战斧劈扣,球场上不可一世的表现下,亦是源自多年血与泪的洗礼铸就的辉煌。试想当初的他仅被偶像感染,不是去苦练球技而是走进人群,一起为乔丹呐喊,整日和其他追星族一样盲目追捧,那么球场上便少了一位巨将,徒增了一位观众席上的普通观众。与其追捧“太阳”的光芒,不如让自己强大,取代那如日中天的骄阳,让世界止步于你的脚下。

在1963年的美国,发生了一件平常而又影响深远的事,17岁的克林顿见到了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从那天起,少年克林顿便立志要像肯尼迪总统那样,走上政坛,领导这个强国。经过20年的辛勤付出,他终于从偏远的阿肯色州走向白宫,走向这个20年前的梦,没有谁是天生的主角,命运由自己把握,上帝给了你我拼搏的权利,而良机由你我把握。

再绚丽夺目的流星,也终将陨落;再不可一世的辉煌,亦会被掩没。时间将把主宰的权力交给你我中的强者,与其去为一个终将过去的辉煌者呐喊,不如用血与泪缔造属于我们的时代。

有志者看到强者的辉煌,说:“看,我要像他一样,取代他。”甘于平庸的人目睹强者的荣耀,说:“他是我的偶像,我要一直追逐他的光芒。”

青春是我们挑战人生的资本,与其徒劳地为成功者锦上添花,不如用血和泪浇灌自己人生的昙花,相信那盛开之时的倾城之美,将令众人俯首,令世界称臣。

不追逐别人的光芒,只是埋头书写自己的辉煌。崇拜,但不追捧,用沾满鲜血与泪水的双手砌起人生不可一世的辉煌。

【篇五:适度崇拜】

我不去追捧他人的光芒,只是埋头书写自己的辉煌,当寒夜过后,我将成为如日中天的骄阳。——题记

崇拜,但不追捧,与其盲目追逐,不如埋头努力。

总有一些人,站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和喝彩声中。有人不只是崇拜,而是用自己的汗水让自己像心中的偶像一样强大;而有的人却盲目地为他人的辉煌追捧,到头来,一无所获。

因盲目追星而一世无成的失败者在人群中比比皆是,而理性崇拜,走向成功的人也不胜枚举。

骑士队的当家球星“皇帝”詹姆斯从小崇拜乔丹,在偶像的引领下,他勤练球技,终于成为NBA的佼佼者,势如破竹的突破过人,狂风骤起般的战斧劈扣,球场上不可一世的表现下,亦是源自多年血与泪的洗礼铸就的辉煌。试想当初的他仅被偶像感染,不是去苦练球技而是走进人群,一起为乔丹呐喊,整日和其他追星族一样盲目追捧,那么球场上便少了一位巨将,徒增了一位观众席上的普通观众。与其追捧“太阳”的光芒,不如让自己强大,取代那如日中天的骄阳,让世界止步于你的脚下。

在1963年的美国,发生了一件平常而又影响深远的事,17岁的克林顿见到了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从那天起,少年克林顿便立志要像肯尼迪总统那样,走上政坛,领导这个强国。经过20年的辛勤付出,他终于从偏远的阿肯色州走向白宫,走向这个20年前的梦,没有谁是天生的主角,命运由自己把握,上帝给了你我拼搏的权利,而良机由你我把握。

再绚丽夺目的流星,也终将陨落;再不可一世的辉煌,亦会被掩没。时间将把主宰的权力交给你我中的强者,与其去为一个终将过去的辉煌者呐喊,不如用血与泪缔造属于我们的时代。

有志者看到强者的辉煌,说:“看,我要像他一样,取代他。”甘于平庸的人目睹强者的荣耀,说:“他是我的偶像,我要一直追逐他的光芒。”

青春是我们挑战人生的资本,与其徒劳地为成功者锦上添花,不如用血和泪浇灌自己人生的昙花,相信那盛开之时的倾城之美,将令众人俯首,令世界称臣。

不追逐别人的光芒,只是埋头书写自己的辉煌。崇拜,但不追捧,用沾满鲜血与泪水的双手砌起人生不可一世的辉煌。

热门推荐
1我和冰雪的奇幻旅行
2厨神爸爸
3成长的滋味
4扫墓
5江南流韵
6想象的作文
7我的心爱之物作文上册
8我发现了“热涨冷缩”的原理
9别丢掉了爱
10观察小兔子
11妈妈,我想自己长大
12粉笔
13魔法师的故事
14美好的童年
15春天的味道
16第一次滑旱冰
17秋之歌
18国槐
19我想握住你的手作文
20关爱
21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22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23雨露作文初三
24星空下的遐想
25将来我要当一名老师
26磨难是试金石
27探梅
28谢谢您,老师
29我为自己喝彩
30象棋大战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