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父亲】
灯光如春风一般,在人们的心底映入了一丝柔柔的暖意,正如父亲对我的爱一般,虽少犹深。
七年级下期,我开始了半走读的生活。一天的紧张学习随着晚自习的结束而告一段落,我心情愉悦地朝校门口走去,却怎么也寻不到熟悉的身影。这时,我看到了蹲在树荫下的父亲,感到很无奈。别的家长都挤在灯光明亮的地方,方便孩子找到自己。而他,远远地躲在一边,生怕我找到似的。心中虽是一百个不情愿,脚却不自主地朝着他的方向一步步前进。“爸,你咋来了?”我没话找话地问道。“我不能来接你吗?”爸爸的这一个反问让我的心里开始烦躁了起来,永远都是这样。聊天在尴尬中开始,在沉默中结束。于是,就有了在黑夜里犹如急行军般的父子俩。书包里只有两本书,固然不重,可他执意要拎。昏黄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并没有产生美颜的效果,眼角细密的皱纹还是清晰可见。
进入地铁,父亲不一会儿便酣然入睡了,时不时还有低低的呼噜声。这么明亮刺眼的灯光都能睡着,他该有多累啊!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六年前的一天。
那时,我对父亲的工作充满了好奇,每天都吵嚷着要去他的工作单位玩,他拗不过我,终于答应了。不过,他不许我进入房子,只能站在门口。看着不断飘出的“白烟”,我按捺不住了,终于踏入了房间。一时间,我的鼻子与口腔都被一阵阵白灰填满了,干咳不止。视线模糊,根本分不清谁是谁。愣愣地站了一会儿,直到旁边的人说:“这是谁家的小孩啊?”时,我才看见他们转过来的脸。这时,我才看到父亲,猩红的眼睛、雪白的头发、到处沾满了颜料的手。心里真的不是滋味,没想到对我和妈妈有求必应、豪爽大方的父亲竟然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赚钱。
地铁里的到站提示响起,我轻轻地摇醒睡梦中的父亲,父亲拉着我的手快速地走出了地铁。父亲的手大而坚硬,我的手小而稚嫩。我知道父亲的手曾经也是稚嫩光滑的,我知道父亲的手有着饱经风霜的故事,我知道父亲的手撑起了我们这个家庭的幸福。
我想,无论灯光是昏黄还是明亮,我都能准确而迅速地找到父亲的身影。因为,父亲用他的行动教会了我怎样生活。他带我认识了世界,我怎能忘记他的模样?
【篇二:最后三分钟】
“距离考试收卷只有三分钟了”整个考场已经有了微微的躁动。同学们不约而同的伸起了懒腰。只有少数同学还在奋笔疾书,如同赶赴战场的士兵作急行军因急切,而显得面目狰狞。有的还在检查卷子,还有几个早已趴在桌子上睡了。
“只有两分钟了”,深呼吸的声音也一声声的响起来,刚才还在睡觉的同学也从桌上爬了起来,迷茫的爬了起来,似乎没有明白战况,不知身在何处,意欲何为。当他们知道只有两分钟时,也习惯性地活动了一下身体。
只有最后一分钟了,考场中出现了一些小的骚动,监考老师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老师。
只见监考老师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严肃的扫视了一下考场。我们也好像得到了什么信号,纷纷把文具收好,考场中叮叮当当的声音变得多了起来。
还有30秒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把卷子放正,等着收卷了。
还有20秒,同学们开始往四周张望。
还有十秒,大家已经做好了逃离考场的准备。
叮咚一声,考试结束了,大家等到老师收完卷子后,原地跳了起来,一下子就冲出了考场。
【篇三:二三事】
校园生活是一片蓝天,我们是在空中飞翔的小鸟!——铭文
9月14日
好天气
今天是我进入初中最开心的一天。我们班获得了“军训第一”。看着墙上的证书,我不禁回忆起那段艰苦快乐的军训生活。
我记得那天,太阳像火一样,它的热量毫无保留地散发出来。我们站在热土上,站在军事阵地上。“昂起头,直视前方,双手放在裤腿两侧!”教官又训话了。我们的教官很严格。因为他很胖,我们同学私下都叫他“希特勒胖子”。但是当他教我们比父母更认真的时候,那一次,他教我们急行军,他先给我们示范。只见他握拳,夹臂,凝视前方,迈了一大步。“同学们注意,第一步是右脚!121,121,121。"学生们被一丝不苟的教练感动了,把每一个动作都记在心里。
教官,虽然你已经回到部队离开了我们,但是我们还是要感谢你,教官。感谢您的严格要求和同学们的辛勤工作,我们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
1月7日
阴天
快期末考试了,同学们都在努力争取好成绩,好年景!在课堂上,我们积极回答问题,经常因为一道数学题而面红耳赤,直到得到正确答案才放弃。在麻烦的英语课上,学生们强化了十二分精神,把老师每次强调的重点和语法都记在了书上。大家都在家里熬夜,大家都在付钱。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同学们取得了全年第二高的成绩,还拿了鼓鼓的红包!
同学们,让我们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多彩的初中生活。让我们在这片蓝天下自由飞翔,展示我们的青春活力!
问题——后记
【篇四:一场难忘的电影】
我这一生还没有走过许多路,但已经看过了数不尽的电影。理想中最美好的电影应该是初恋时两个青涩的人单纯的看一场略微尴尬的电影。从未想过,如今,当我再次坐在影院中,时时袭上心头的却是一场年迈的电影。
那是17年二三月份,电影《红海行动》上映后,在外地的姐姐跟我说,带爸妈去看电影吧。我原本只是对他们随口一提,没想到爸妈真的想去看电影。当时已经是该睡觉的时间了,两个人却在一边讨论几点去比较合适。当我被问到该提前几天去买票的时候,我笑答,从手机上买就可以了。
电影是下午7:30的,吃过晚饭去刚刚好。父亲后来笑谈到,你妈妈那天中午兴奋的没睡着觉。但其实一向表现的淡定沉稳的父亲,晚饭也只是简单吃了几口就忙着去收拾东西了。当我啃着冷馒头看着爸妈忙前忙后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已经快三十年没进过电影院了。
记得很久之前,父亲跟我描述他小时候去看电影的场景:村里没有电影院,但因为村周围有一个连部一个营部,还是经常有电影看的。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八里沟子演电影了!”的消息,一堆小伙伴早早吃罢晚饭就翻过两座小山赶去看电影,那时候要是有无人机航拍的话,从上空看也有种小部队赶往前线急行军的感觉吧。有时候刚翻过一座山,“先头部队”已经返了回来,“情报是假的!”,于是大家就慢慢的再退回去,路上也许刨几个地瓜扔火里烧一烧,留个芯儿吃着玩。有时候顺利到达,就跟一堆人挤在一起,就像《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说的那样,站着看一部没有人情味的电影。经常的是,今天在八里沟看过了的电影,第二天会去韩家窝再看一遍。虽然经常不懂电影里的人说的什么,但也总为生活中这点趣味而不辞辛苦。
他们收拾好了东西,时间还太早。父亲背着一个包,包里有卫生纸、水壶、水果、水果刀手电筒等,妈妈则穿上了只有宴会时才穿的大衣,带上了只有过年才戴的项链。我只拿着手机在门口看着两人忙前忙后,笑容转瞬即逝。
路上,父亲走在前面,背着一个和形象不搭的灰色小熊书包,六十岁的脊背孤傲的坚挺,四五年的皮鞋清高的迅捷。我和妈妈慢慢的走在后面,并没有话说,各自想各自的心事,时不时埋怨一句爸爸走得太快。到了电影院,妈妈要上厕所,怕电影开演而焦急的抓着我,我因为也要上厕所而不耐烦的让她去问服务人员。妈妈走开几步又回头迷茫的看着我,看她被一旁的工作人员叫去,我便心安理得的去上厕所了。“我真的不知道女厕在什么地方啊”,自我安慰总是来得跟忏悔一样快。
出来时妈妈在等我,而爸爸已经进去了。他坐在了别人的座位上,拿着我们两个的电影票,又经过许多麻烦,我们终于坐在了座位上。我自认为这场电影的内容一定能吸引一向喜爱军事和政治的父亲,没想到他却总是跟另一边的妈妈说些什么,或者歪头问我是否要喝水。我正要让他安静点,妈妈却起身出去了。我只当是她去上厕所,安下心来继续看电影。但妈妈一直没回来,我也被这一系列始料不及的突发事件弄得心烦意乱。
电影草草看完,回家路上,我以一种近乎责问的语气问她怎么中途离开。妈妈感叹道:“年纪大了,腰不行了,坐不得那种椅子。不过我是在旁边站着看完的……。”父亲一言不发,却也一直扶着腰走回了家。
月鉴星河,风扶长夜。我在两人身后慢慢地走着,羞愧而感慨。那时曾经为了简陋又看不懂的幕墙而跋山涉水的“小军人”,现在却不能在舒适先进的电影院看一场完整的电影,而他们这些年为之奋斗的孩子,却在一旁冷语相向。
正好,今年父亲六十大寿。我和姐姐合计着买了个家用电影幕墙,从此在家就可以看电影。免去了场地拘束,也免去了舟车劳顿。只是不知道,敬爱的父母亲啊!你们是否还怀念,那时的急行军,和急行军的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