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戏班子的作文

【篇一:路上的欢乐】

一阵京剧声传入耳畔,我不禁寻声而去。那是一对老夫妇,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唱着,邻居们席地而坐围成一圈,目光炯炯得十分专注。

“听他言,吓得我浑身是汗,十五载,到今才吐真言……”奶奶字正腔圆,就算年纪尽古来稀,嗓音还是如此的澄澈,年轻。绯红因害羞出现在了她的脸上,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也被笑容遮盖起来,她鬓上的银发随风舞动着,闪烁的眼眸中满是沉醉,她时不时还俏皮的做些动作。“原来是杨家将把名姓改换……”爷爷也开始唱了起来,他有功底的浑厚嗓音一亮出来,就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他满面春光的脸上更加的自信。我被他们动人的歌声所折服,不禁好奇起了他们的故事。

听邻居说,他们从小就在戏班子里长大,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唱京剧的。过了数十年,他们也不忘初心。回想起他们深邃的神韵,想必是在回忆他们年轻时一起唱戏跳舞的日子。

不知谁找到了他们年轻时的视频,大家又聚在一起,只为观看那不清晰却有深意的画面看他们年轻时美丽的妆容和矫健的步伐,精气神都使我们十分佩服。那时,奶奶的脸上还未饱经风霜,带着女孩的稚气。虽然不清晰,但她闪烁的眸子还是如此的明亮和美丽。那时的爷爷也是意气风发,快步走向舞台中央,如影随形的变着脸,令我们吃惊极了。

他们一唱就是四十年,人生中经历了数不胜数的挫折坎坷。可是他们从未想过放弃。回忆时一定有悲喜交加的情绪,他们把漫长一声中的起起伏伏中的理解和感悟都诉说进了这动人的曲调,欢乐的笑容和难舍的回忆中。

虽然可惜的是爷爷因病痛而无法再像以前那般唱歌,平常也难以见到奶奶的身影。但即使这样也带不走他们对京剧的热爱。

在他们的人生路上,定是浓浓的幸福和满满的欢乐吧。

【篇二:看戏】

一颗流星从天边划过,点缀了整个星空,一阵阵鞭炮声响,迎来新的一年,炫丽的舞台带来了粤剧戏班子的表演,我在他们的表演中找回了我小时候对粤剧的热情。

那是大年初四的晚上,我独自走在街上,打算寻找新年的足迹,感受新年的气氛。看见男女老少都穿上新的衣装,火红的对联在路灯的照射下映入脑海中,天开始下起牛毛细雨,伴随着微风,便觉得冷了起来;鞭炮声渐渐靠近,月色也渐渐变得低沉,我也低沉起来。难道就没有一件事值得我回忆吗?阴云笼罩了天空,冷风冻结了我的心。随后听到街边的人说有粤剧表演,仿佛听到了演员们在尽情地唱着,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走到舞台前时,发现观众并不多,随后一个个观众离开了,我内疚起来,好像对不起演员们辛勤的演出,我们村的人却不捧他们的场。四周都一片寂静,身体颤抖起来。人群渐渐缩小,随之看见前排的观众仍全神贯注地观看,我便有了一丝的安慰。雨点打进我的眼睛,闭目双眼,便不知不觉回想起往事来。

我小的时候,常与爷爷奶奶一起搬来椅子,坐在前排观看,那时更是人山人海,出入都显得不方便,人们都很专注,不时会有掌声和呐喊声,那是我在新年中最高兴、兴奋的时刻……

时间如雨点般落下,把我们心中的戏剧抛弃了,只有这么少的人依旧在场,我又失望起来了,低着头,正将转身就走,突然发现我难以离开,因为身后竟是一片人山人海,我仿佛回到梦境,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今天。我便站直身子,认真地欣赏,认真地感受新年的气氛。雨停了,风住了,我的心又暖合起来,陶醉在今晚的表演中,掌声呐喊又回响在耳旁。

看来人们对戏剧的热情并没有消失,我对戏剧的向往也变得逐渐强烈,我们的传统文化必能延续下去、发扬光大。

【篇三:我的外婆很乐观】

我的外婆,于1943年出生在宿州市埇桥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广大中国农民生活都非常艰苦,外婆家也是如此。

外太婆有四个子女,两男两女,外婆在家中排行老大。因为家中劳动量很大,外太婆无力照顾子女。于是从小时候起,外婆便担任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虽然,她年龄很小,但她把弟弟妹妹照顾的妥妥帖帖。

外婆从小喜欢唱歌。解放后,外婆村里成立了一个戏班子。外婆在戏班子里担任主唱,外婆可是全村的名人,戏台上绝对少不了她的身影。每次轮到她上台表演,全村人都赶来观赏,也少不了那经久不息的掌声!只见她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舞台,一开口便压倒全场,一个定睛,手脚并动,婉转动听的黄梅戏马上开唱。一曲终了,便迎来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也正是因为戏台上的表演,让她遇到了我的外公。

外公也是一个唱戏能手,在戏台上他们是搭档,一唱一和,便唱出了爱情的火花,他们结婚了。在他们的生活中,虽艰苦却很快乐。但,生活总会有些不如愿。有一次我的外公腿摔伤了,医生说要住院治疗。我的外婆仔细侍奉外公,没有一点怨言。在医院里,他们还练习戏曲,引得其他病房的人好生羡慕。

外婆是个理家好手。家中有八个孩子。那时,外婆有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打鱼、种地,别人都无法照料好的家庭生活,外婆却照顾的井井有条。凌晨三四点起床,去河里捕鱼。之后,又到田间地头为玉米浇水。太阳越升越高,外婆汗流浃背,衣服像在水中浸湿过一样,乡亲们都早早的回去,她却还未停下劳作的脚步。

当她拖着劳累的身子回家时,孩子们也都在家里烧好饭等她归来。她一见到孩子,便笑容满面,孩子们纷纷上去迎接,并汇报自己今天的劳动成果。当她说:“开动吧!”孩子们,才拿起碗筷大口地吃起来,一家人其乐融融。

夜深了,外婆却还在映着月光为孩子们缝补衣服。直到深夜,才轻轻地走进房间,亲吻了每个孩子后才上床休息。

外婆生了七个女儿一个儿子。旧社会是重男轻女的时代,但外婆却将八个孩子一样抚育长大,外婆还支持20岁的儿子去参军,尽管她有万分不舍。

在后来的创业途中,舅舅屡受挫折,已有心灰意冷的滋味。外婆知道后,随即赶去与他一起努力,为了节省钱,50多岁的外婆,上山砍柴烧火,山路崎岖弯折,外婆那步伐走得很艰难,尽管鞋子换了一双又一双,心却始终如一,坚持了一年又一年,在外婆的鼓励下,舅舅重振旗鼓,再获生机。

现在我的六个阿姨和舅舅,家庭条件都非常优越。每每回到大家庭中总是与我们平和相待。我的表哥表姐们,成绩也非常的优异,在学业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也会有美好的未来。

现在,外婆虽已年过七旬,精神样貌却依旧很好,嘴里还是唱着小曲。再配上现代舞步,完全不逊于年轻人。快看!七旬外婆还在那田间小道上歌唱着……

【篇四:看戏】

七月七,天上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下面村子里又来了戏班子,据说还是有名的剧团。于是,晚饭才过,妈就开着小毛驴带我下来了。

妈最喜欢看戏了,听到哪里有戏,总是两眼放光。经常是四点多就做晚饭,催着我吃完就赶去占位子了。最开始,我也喜欢看戏,那么漂亮的戏服,那么漂亮的灯光,那么高的台子,小时候最喜欢蹲在台子一角看,只是我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于是,渐渐不大爱看了。

因为路远,等我们到了戏场,戏台下人已经很多了,彩色的灯光下,是一个又一个挤压着的影子。我忽然觉得,我们不是过来看戏的,而是过来数人头的。妈却不在意,拉着我站到离戏台子比较近的一个戏箱子上,看得津津有味。其实这儿并不好,大喇叭就在眼前,咿咿呀呀的,吵得我耳朵疼。我想叫妈换个地方,可怎么叫她都没有反应,好像自己就是台上的做戏人一样。

没办法,我只能硬扯她的手。妈终于看我了,我吼着说:“妈,我想买吃的。”我已经准备好挨骂了,但是,小气鬼妈妈这次好大方,爽快地从兜里掏出十块钱塞到我手里,然后又抬头了,眼里哪还有我,哪还有他儿子!

我顿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了,捏捏十块钱,哼——先吃爽了再说。

戏台边到处是摊子,我随意买了点油炸就回来了。妈还在戏箱子上,昂着头看戏。台上,那些做戏人的动作都特别好看。他们的对话也好听,配着底下那些弹琴敲鼓的师傅,唱得真个棚子都在响。台下的人不管是老的,少的,没有一个人吐槽的。

我是看不懂戏的,只看到做戏人有时候哭,有时候笑,台下的人也跟着哭哭笑笑,只是大都是老年人,我妈其实不老,不知为什么,她也跟着抹眼睛。

锣鼓敲敲打打,从七点一直到了晚上十点,戏终于结束了。台下的人开始陆续散了,我困得难受。妈却抱拉着我手在抱怨:“戏怎么那么快就结束了。哎哟,脚有点疼,明天你早点!”

天上,月亮好圆。妈拉着我上了小毛驴。我靠在她背后,耳边,是她轻轻地哼唱几句,我听不大清,似乎是今晚哪个做戏的唱的。

【篇五:戏班子】

小时候我最向往的便是那神秘的戏班子,这是老一辈人的回忆,竟也不知不觉成了我童年的记忆。每到初春与初秋,大雁归来与离别交替之际,戏班子也就要到了。那时候,持着几把草蒲扇,背着几把小椅,拎着一袋瓜子,欢天喜地,出家门看戏去了。

爷爷踏着三轮车,载着我们,一听到那锣鼓声,我的心也动了起来,赶着进去了。这么多人啊,想挤也是挤不进去,便是整个村庄的人都来了这吧,还见到不少的生面孔,人们的交谈声也是快顶过唱戏的了。

没法子,我们就坐在三轮车上,弟弟俯在爷爷膝上,不少同村的孩子更是上窜下跳,也找到了不少栖身的好地方,货车上、台边上,甚至连树上也爬上去了。奇怪的服装,变了调的地方话,其实我什么也没看懂,也就是看了份热闹,倒也是欢喜得不得了。

只要能看的,我就拽着一家子场场必到,其实也只有我和弟弟看得入了神,那场《武松打虎》里“老虎”扑出的精彩画面,足以让我们谈上十天半个月,捣腾了几天,戏班子还是走了。村里的热闹又转到了广场上,我也就跟着去,心里还惦记着戏班子什么时候再来,又有新鲜玩意儿能见识,想起唱戏边上叫卖的“天津大麻花”,口水人也忍不住,也就盼着明天春天早到。

“看戏文去嘞!”又是一年初春,“晓得哉!”戏班子又来了。

【篇六:追剧也不能耽误学习】

妈妈童年那个时代,没有电视电脑,也没有科技产品,也依然过着幸福的童年。妈妈说,那时候,作业留的少,一写完就出去疯玩,一天也不在家,星期天,大人一天也看不到身影。

妈妈说,如果那时候来了戏班子,吸引每一个人,都乐呵呵跑去看。

现在生活好了,电视电脑手机,都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这些,吸引着每一位孩子,成绩下降。

现在,有一些女生,每当新的电视剧上映,都偶尔会追剧一下。上一次,去奶奶家,见到姑姑家的妹妹,很巧,电视里正演着一部新电视剧。她又开始唠唠,说完这个新剧,又说下一个。

又开始说起,最近不是一个啥未央,我见妹妹记不起名字,我脱口而出,锦绣未央,妹妹高兴地点点头。我也看过,但又不经常看,现在我除了学习,其他的也从没想过。

和妹妹开始聊聊剧情,弟弟过来凑热闹,问我们在聊什么,我和妹妹正在兴头上,对弟弟说,没你事。

尽管,我喜欢追剧,但我却从不耽误学习。

【篇七:家乡的节日】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是灵溪一年一度的浙闽边贸文化节,这几天,街道上被挤得水泄不通,整个灵溪都如同过春节般热闹。

在交流节前几天,街上就早已摆好了摊子,只要有街道,周围就都会有地摊,各种吆喝声掺杂在一起,热闹极了。

珊瑚广场那边是人潮最拥护的地方,一不留神,就会走失在人群中,这可是交流节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美食街!

踏入这条美食街,就走进了美食的天地。刚走进去,处处弥漫着浓浓的烧烤味,十分呛鼻,但我们的心很快就被前方扑鼻而来的香味给吸引了,一大群学生挤在摊位前,得排上好久的队才能吃上这令人垂涎三尺的——薯片串!笔签上的薯片一个连着一个,不软不硬,涂上番茄酱,味道就更棒了!金黄酥软的油炸薯片串,使人忍不住吃完一个还想再吃一个,成了这条美食街上最大的亮点。

交流节不仅抓住了我们的胃,还吸引了我们的眼球。逛完一天,当太阳早已下山,天黑的时候,这儿却依旧热闹着。在八街菜市场旁,办了一个大舞台,下面摆了许多椅子,座无虚席,许多观众就算不能坐,也站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着,而场上吸引了如此多人的表演就是大家熟知的——越剧。交流节间,每天从早到晚,都会有戏班子演出,老年人最爱看戏了,于是,交流节看戏这件事成了他们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

交流节又称物资文化交流节,这既是物资的交流,更是民俗文化的交流,让我们在快乐的交流节一起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热门推荐
1妈妈我想对您说作文
2炒菜作文
3小学生作文
4我的快乐暑假作文
5张家界游记作文
6文具童话作文
7下册语文书四单元作文战争中的孩子
8黑板上的那行作文
9最新新学期新气象作文
10考试作弊被抓作文
11寒假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12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13种大蒜观察日记
14会飞的母鸡童话作文
15暑假趣事作文
16初一竞选班长演讲稿
17以拥抱为话题的作文
18暑假作文
19做自己议论文
20快乐的植树节作文
21以温馨为话题的作文
22什么也是一种养料
23写景的作文
24教师节作文
25中考满分作文
26回味作文
27有趣的寒假作文
28海景的作文
29论读书的重要性作文
30的童年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