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病的作文

【篇一:重拾被忽略的汉字文化】

打开中华文化的历史画卷,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文化奇迹,从先秦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到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隋唐五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宋代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一直到近现代,中华文化延续不绝,广产精品。但是,近几年来,她去哪了?

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以及一系列外来文化的入侵,导致中华文化传承的中断,甚至于汉字书写意识越来越淡薄,英语的学习比汉语还重要,疑难字很多人都不认识……中华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远得我们都找不到她了。

但是,仍有些人在发展之路上不断重拾中华文化。2013年8月16日晚7时许,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退休语文老师夏老师在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发现电视屏幕上打出的句子有语病;为确认自己的判断,夏老师通过网络回看《新闻联播》,结果证实自己没有看错。随后,夏老师在自己的QQ空间发帖,对发现的《新闻联播》中的语病做了详尽的阐述,并对此做了严厉的批评,认为中央电视台代表中国的形象,是不应该出错的。夏老师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深思,去学习。

还有,近年在央视电视台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危机,文化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因此,央视果断采取措施,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口号“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呼吁我们要正视中华文化传统正在断流的危机。不论是个人、团体,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危机,当然更需要很多挽救中华文化的英雄。

一杯清茶,一盏青灯,数十本厚厚的史书,“最美浙江人”吴海京穷尽十年光阴为《资治通鉴》续记;西安“关中大书房”的老板,魏红建在时代洪流中执着坚守……他们都为之付出了行动,甚至倾尽自己的一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英雄”。

我坚信,在时代的发展中,国人一定会重拾山河,找回我们的“文化之母”。

【篇二:怀念过去】

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和爸爸妈妈吃过晚饭后,在客厅聊聊家常,十一点的时候大家都准备休息了,我回到自己的卧室,看着卧室里的东西一点都没有变过,反正我还没有睡意,我干脆就坐在书桌面前,打开最上边的一个抽屉,里面放着读书时候的学习用品,有一本同学录,那都是毕业的时候大家留下的纪念,现在看着,真的挺怀念的,现在的同学们也不知道都在干嘛了?上面还贴着大头贴,那时候特别的流行,几个要好的同学每个人出两块钱合伙去拍大头贴,真酷啊!

接着打开第二个抽屉,看见了我的日记本,我差点都忘了还有这么一本花季时期写的日记啊,翻一翻,发现真是从小就根正苗红,写个入团申请书也能一本正经地记到日记里,要是那时候我知道后来自己当上党员了还不得乐死。而且我年纪小的时候真是爱炫,竟然还每天都写英文日记,现在看到满篇的语病和拼写错误,真是想咬舌自尽。咋就不能写些小秘密呢,写写暗恋的人也好啊。

还有唯一一本带锁的日记,我现在把密码给忘了,我懒得去破坏这本带锁的日记本,我也不去看里面写着什么内容了,哎,好怀念过去啊!

【篇三:要求高一点总是好的】

每当我捧着那一个个红通通的奖状,我总会想起那句话,那次批评,它让我至今难忘。

我的母语老师是卢老师,她很爱笑,讲起课来总是妙趣横生,我们都十分喜欢她。所有课程中,我最喜爱的课就是语文了!

记得每学期开学的头一天,卢老师都要给我们布置一篇作文。三年级上学期刚开学那天,她给我布置的作文是“开学头一天里发生的事”,要求星期三晚交上来。我一听,快活极了,今天才星期一,还早着呢!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两天就过去了。星期三下午,卢老师要我们交作文,而我一个字还没写呢!我急了,连忙拿出作文本,龙飞凤舞地写起来。眼着着卢老师面前的作文本越堆越高,我又急又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一会儿,卢老师清点了一下作文本,说:“还剩下8人,你们干什么去了?今天的作文等级就是你们的出门通行证。不然,你们就别回家了!”我听了,直拍脑袋,就这句,我这次作文“良”也得不到了!“还剩6人,这几人可缺点上进心呀!”卢老师拍着讲台,气愤极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争分夺秒地写着。此时我也不讲究什么作文质量了,只求像个“作文”就行。“呼——”终于写好了,我顾不上擦一擦手心里的汗,就匆匆地把作文交上去。卢老师接过作文,看着我龙飞凤舞的字,吃了一惊,可还是耐心地批改起来。我不敢看卢老师的眼睛,只偷偷地看着我那作文本上:几乎每一句话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或语病。卢老师终于替我改好了作文,但没有像往常那样打分,而是对我说:“刚才才补的吧?作文等级我就不打了,你自己心里清楚。作业不能拖拉呀!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总是好的!”我听了,双眼流泪不止,默默地拿回作文本。

晚上,我又重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一早交给了卢老师。正因卢老师的这次批评,后来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拖拉,都对自己有“高要求”——因为卢老师这句“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总是好的”已深深札根在我的心里。

【篇四:友谊之路】

说到我的友谊之路,那叫一个坎坷。

上学期上网课,我和我们班的第二名聊得火热。他很有趣,很幽默。和我一样,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然后我就开始了怼人之路。运用我从小到大的语文知识,找措辞,找语病。钻着某个点不放。他往往是吵不过我的。或许我自己面对这样的话也会无言以对啊。

后来,我,璐璐和他建了一个三人小群,一开始,我们还是很融洽的,可是后来,我只有怼他的时候他会说话。璐璐也渐渐怂恿我怼他。再后来,我们陷入了怼人沉默的循环中。

我常常和他说想好好说话,可是他说的,总有某个点让我忍不住想怼他。他开始已读不回,我和璐璐开始大吵大闹。绝交,和好,沉默,演戏绝交……最终,我们冷战了。他只有遇到学习问题会主动找我,我很难过,我道歉,我努力地问他各种问题,想各种办法,只为了……让他多打几个字。可是我现在后悔了。是的,这没有任何效果,他还会嫌烦。我心灰意冷,可还是忍不住在和他的对话框上久久停留。他的信息,我一看到就会秒回。可是……他呢?他又是怎么想的,不喜欢我怼他为什么不说呢?我也是第一次以这种模式对一个人啊。

其实,我常常在想,我要是不吵不闹,不说那些会让人伤心的话就好了。人言真的是把刀,一旦你划开了口子,就会留下疤痕,再也回不到原先的好了。我卑微地求他陪我聊天,他只是以冷漠的标点默默地拒绝我。要开学了,要见到他了,可是只要一看到他的名字就会无法形容的伤心,想到自己曾经做过的尴尬的事情。

大家切记要谨言慎行啊!

【篇五:给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程老师:

2013年九月份,我们初相识,那时的我,只是一名懵懂无知的小学生。而现在,我从小学毕业了,成为您口中传说一般的“那届毕业生”。

初见您的那年教师节,您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而拒绝接受巧克力,鲜花类的礼物。仅有一位学生送给了您一封信,一开始的时候送您信的那位同学感到些许不安,别的同学都送了那么好的礼物,这封信会不会老师不满意呢?

我还记得,那时候,您在讲台上讲到:“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讲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也算是我的教学理念吧。其实你们有这份心,就足够了。这些礼物,你们自己都拿回去吧!”说着,便让同学们把自己的礼物拿回去。

当讲台上礼物所剩无几的时候,那“送信的小孩”才迈着迟缓的脚步走上讲台,当他从礼物堆中拿出一封已被压的破烂不堪的信时,您当时像捡到宝一样,眼神炙热地拿过那封信,然后故意干咳了俩声,示意同学们坐好,那位同学顿时充满了疑惑。课程要结束的时候您表扬了一番“送信的小孩”,并称这是自己最喜欢的礼物了。

以后每个教师节,您均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的话语推脱掉各种教师节礼物。

没错,我就是送老师一封信的那个小孩,以后的每个教师节,我都会给您一封信,而您都细心地指导我修改信中的各种语病,从而我成为班级中作为较好的学生之一。

现在,我毕业了,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您熟悉教导我的画面。

这些年,我看到老师您对我一丝不苟的认真教导,我听到了老师您对我苦口婆心的耐心指导,我感到了老师您对我无微不至的贴心关怀。

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您的学生:钱赢涛

2017.09.09

【篇六:作文本里的爱】

记得小时候最怕就是写作文了,老师一布置作文我就脑瓜疼。

有一次,老师布置一篇电视节目的观后感。我和爷爷按时打开电视开始观看,这电视节目很是精彩,我看得津津有味。一个小时的节目仿佛一下子就看完了,我还有些意犹未尽呢。爷爷你说:“看完精彩的节目了,肯定有很多感触,赶紧趁热打铁写观后感吧!”节目虽然精彩,但是我不知道从何写起。我极不情愿地拿来作文本和笔,懒洋洋地咬着笔,一会摸摸脑袋,一会又托着下巴,很是为难。你见状,就走过来问我“是不是不知道如何下笔?”我点点头说:“是的,我以前从未写过观后感,一个小时的节目那么长,不知道该怎么写。”你笑呵呵地问道:“要不我教你写?”我一下子像找到了救命稻草,眼里马上闪烁出希望的光芒。“太好了!”爷爷你接着说:“好!我说,你写。”于是爷爷你说一句,我就写一句,写了满满一大版关于节目内容的,接着你解释为什么节目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条理清晰,详略得当。然后你再问我观看节目后的感想,最后你帮我指出了语病,理顺了语序。这篇观后感就完成啦!

我长长地舒了口气,以后观后感我就知道怎么写了。心想:爷爷你真棒!

【篇七:连字成句】

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好玩又有点紧张的小游戏——连字成句!

刚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就想:这个游戏感觉有点难度,不知道过程会不会很精彩呢?听完老师介绍游戏规则后,我瞬间愣了一下:这游戏还真的是有难度!规则是:小组合作,每个人依次上台写一个字,最后一个同学可以连续写几个字,最后要连成一句意思完整、没有语病的话,但超过两分钟,会直接淘汰掉。

游戏前,大家有的觉得压力山大,有的觉得小菜一碟。

游戏开始了。每个组第一个同学马上冲上去,我们组第一个同学刚准备写,没想到,粉笔断了,她傻笑了两秒之后,又传来“吧嗒”的声音,原来是第一组同学的粉笔也断了!我们班瞬间传出一阵阵笑声。

就在这时,第三组的同学已经写完了一个“我”字,把粉笔交给了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也大步跨上讲台,写了一个“星”字,我惊讶极了,因为下一个就是我了呀!但这可怎么接呀?我接过组员递过来的粉笔,焦虑地走上了讲台,绞尽脑汁在想后面应该接什么,大约过了半分钟吧,我急中生智,写上了一个“期”字。后面的同学快速地写上了“天”和“去”,最后一个同学写了“上课”,这就是完成了。

看着同学们千奇百怪的句子,我笑得肚子都疼了!第一组写的是“郭永平是个聪明的人”,我们组的是“我星期天去上课”,第三组的是“我是个超人呢”!

后面还进行了三轮比赛,不过我们组都没赢。

这个游戏既让我们欢乐,又让我们知道了准确用字的重要性,我们都很喜欢玩这个游戏。

【篇八:找回自信整装再发】

小学六年,我是“宠儿”,成绩一直居班级前五。进入初中,我的成绩遭遇“滑铁卢”:一入校就选拔加入年级培优队伍的我,竟连续两次跌到班级二十名之外。失落感笼罩着我,我憋着气暗暗使劲,期待东山再起。期中考试,我前进一点点,但仍然是十几名。

继续学?我还能行吗?曾经追逐的“梦”,越来越远。

幸好,我遇到她——语文老师李老师。

李老师是我们的“继任”。她看起来极为和蔼,双眼充满鼓励,仿佛是专门给我的眼神,但我最初毫不在意,因为这第一面,我打心眼里讨厌她。

仿佛她觉得自己挺厉害:“要相信自己的教师,要相信自己。你们的语文老师,文字功底即便是在全市比也没多少人比得上。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你们的老师也绝不输给全校任何一个语文老师。”

李老师说这话时,两眼瞪得很大,隐隐有丝笑意,却又充满严肃,像两只警灯,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落入李老师的“法网”。她常喊我回答问题,不时光顾我的座位,检查我笔记做得是否完整,早读或晚自习时,她还会拿着我的作业本向我评评点点:“初,你写成‘视’旁;仿佛的‘佛’,你写成吹拂的‘拂’……”

我渐渐知道,我的语文还有那么多空白!有一次,我第三次没发觉“通过……使……”的语病,李老师用小竹棍打了我的手掌心:“记住,暂时没成功,是你有短板!不自信,不细心……你要找准自己的短板来克服……挨了打,记住教训没?”虽然经受“暴刑”,但不知为什么,我竟然没有怨恨她。

李老师一点点让我们领教她的“厉害”。语文课堂,她常安排一些活动,我们学得那么轻松;学习之余,她常“奖励”我们知识竞赛、巧问妙答、励志小视频;我们的不足,逃不过她犀利的双眼;学习的疏漏,她又能及时整理资料来弥补……

进步,又在进步……找出短板,接长它,我们的木桶,装水就会越来越多!有自信满满的李老师影响,我终于找回自信,拥抱“整装归来”的梦想!

热门推荐
1我家的“新”电视
2我们的新校园
3长大真好
4姥姥·花园·我
5故乡的食物读后感
6我和猫的故事
7温暖的旅程
8梨花树
9小鸟的自述
10作文
11我的奇思妙想——睡眠机器人
12欣梅
13一次春游
14胆小如鼠的老鹰童话故事
15大家都夸他
16一场篮球赛
17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18祖国在我心中
19三年级做手工作文
20又是一年春来到
21星空下的遐想
22暑假游威海作文
23记忆中的他
24重视对手
25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26中秋夜,许一个心愿
27路灯的自述
28难忘的拔河比赛
29春节的作文
30在挫折中成长作文800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