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释放自己】
打完篮球,带着一身臭汗回家,屁股一沾到椅子就不想动了。望着桌上的新电脑和还在地板上滚动的篮球,心不由得动了一下。想起小学时期,对这些东西,只有恨!
小学时,外表开朗的我拥有的是孤独的心,父母从不让我出去与同学玩,我只好借书浇“愁”。除了脑袋里比同学多了一些课外知识外,其它方面都低人一等。运动场上驰聘的身影没有我,同学们谈论电脑信息的话题,我更是一窍不通。渐渐地,我心中溢满了恨!
恨那篮球!一下课,班上那群人拿起篮球就往外跑,男的,女的,谁都不甘示弱。而课室内除了个别几个,比如我,大部分人都在谈论NBA,什么姚明、乔丹、马刺队、湖人队……一时间,篮球“占领”了课余。而我,却是与他们话不投机。我恨,我恨篮球,没有它,我就不用那么孤独!
然而,在篮球世界里,电脑信息也逐渐升温。一群女同学总是谈论什么QQ啊,网上消息啊,等等。最后,发展到全班一大群同学都在说这个话题。可怜的我,跟他们格格不入。我更恨,恨没有电脑,恨得不到与同学亲近的机会!
带着这些恨意,我走过了小学六年,期间,也造就了性格有些孤傲的我。
孤傲的我成了一名初中生!篮球、电脑依然是同学们乐此不疲的话题,我多么想成为高谈阔论者中的一员啊!幸好开设了电脑课:上网、查资料,我逐渐掌握,知识面也越来越宽,我也逐渐融入同学们的话题之中。孤单的冰窖在悄悄融化!我终于体验到与同学谈笑风生的乐趣!
此时的我更渴望全方位释放自己,也想成为篮球场上生龙活虎的健儿!我将自己的心思写进了日记,善解人意的语文老师向我的父母提建议:“给些空间让孩子自己去支配吧!”从此,下午一放学,篮球场上那个身材偏矮但动作协调、热情洋溢的身影便是我!
爽啊,篮球!我入门了!
现在,NBA的三十个球队我了如指掌,连各队主力的姓名我都如数家珍。而电脑,运用得更加娴熟了。如今,家里添置了新电脑会更方便了,查资料再也不是问题。而我现在才发觉,自己所恨的两样东西,已渐渐地变成了我的兴趣了。
篮球还在滚动,是猫儿弄的。我的思绪也清晰了,我现在才明白,我恨的不是篮球和电脑,是恨自己的孤单与无能。
或许,父母以前故意不买电脑给我,不让我出去与同学玩是造成我的恨意的原因之一。但,我现在终于明白:是我自己把心锁在了孤单的冰窖里不释放。篮球,可以学,但,我不学,我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天地里,不运动,不接触外界,根本没有快乐可言。
如今,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生活,我改变了自己,我把快乐握在了手里,把自己释放了出去,周末节假日与同学相约去玩已成了家常便饭。
懂得释放自己,便能得到快乐!
我做到了!所以,我的青春是快乐的。
我释放了!所以,我度过了乐趣横生的暑假。
我接触了!所以,我发现原来自己所恨的竟是自己所爱的。
我更明白了!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幼苗是需要保护与扶持的,等到幼苗成长为一棵能经风历雨的树儿,才可以放手独行而不至于迷失。
【篇二:照片里的故事】
一张43人的同框照片,定格了43人的六年时光,六年的生活,六年的故事。
那张照片上的我还有着“全班最高”的称号,那张照片上的我们,笑得很可爱,很单纯,那张照片的中间,坐着将我们送到毕业的几位老师。他们,是多么的和蔼,多么的可亲。
一二年级的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分开,也不知道所谓的六年时光是多么短暂,只知道遥不可期,只知道我们会在一起很久,很久……三四年级的我们,知道了我们会分开,也明白了所谓的六年并非遥不可期,只是很少的两千个日子而已,但那时的我们还是觉得距离分开还有很久,很久……五六年级的我们,知道的多了,也知道距离分开并没剩下多少日子了,也明白了这两千多天快要到头了,毕业,也已经离我们很近了……
六年级,考完试,天真烂漫的的小学生活将要结束了,昔日的同学也要分开了。老师告诉我们要拍毕业照了,这句话,给了全班一个话题。同学们再也安静不下来了,有的同学在叽叽喳喳地谈论着初中生活;有的在问其他人的电话、住址之类的;还有的同学在向他人诉说离别之情。这时,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走过来说:“等七班拍完就轮到你们了。那……你们先排好队吧。”大家马上整齐地站成了两队,并不由自主地整理了红领巾和校服,都想在毕业的最后一刻,给大家留下最好的印象。
我们来到校门口,按班级拍照,轮到的和等待的人,都是那样的认真,即使是平日里非常调皮捣蛋的同学,现在也变得认真起来,在珍惜与同学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些曾经与我吵过架,甚至打过架的同学我都觉得是那样的亲切。与同学在一起的时间变得愈加宝贵,像是已经定了时的闹钟进入了倒计时。我把与同学在一起的时光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一放映。我用眼睛作摄像机,用内心作底片,将同学们轮流“拍”入记忆的深处。大家都认认真真的,开始拍毕业照了,“一、二、三,茄子!”大家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咔嚓”一声,43个人想笑容、相貌便定格在蔚蓝的天空下,校园的大梧桐树的叶子随风舞动,好像正在为我们的毕业欢呼、喝彩!
老师把毕业照逐一发给我们,那张照片十分清晰,将每个人那甜蜜的笑容都印在了上面。毕业时,我们每个人都流了眼泪,我们约好了在哪里见面,去哪里玩,也不时的拿起手中的毕业照再看两眼,在打量打量身边的同学,仿佛要将他们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离别的时候,我们才明白,走过了,就不能回头。现在的我们,已好久不见,也有了不同的生活。但,我总会想起那张毕业照。
【篇三:一个人的孤单】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题记
傍晚,我站在窗边,望着外面一片繁华的都市,街道上的行人仍然川流不息,在这样一个灯火阑珊的夜晚,和我相伴的却只有那孤寂的明月与瑟瑟的寒风。“啪啪啪”窗户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门梁发出“吱吱”的声音,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各种的情绪顿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旋涡——旋转、旋转,不停地旋转。
曾经,我是一个嘻嘻哈哈的孩子,现在,却变得如此孤单寂寞。曾经,和同学打打闹闹,现在,却只有一人。回想着新同学的笑脸,让我更懂得了寂寞。以前不知寂寞是怎样的,现在换了新环境,才知道什么是寂寞。以前从来不敢面对现实,总活在回忆之中。以为永远不会与同学分开,永远不会离开我待过几年的校园,我错了,错得彻彻底底,世界一直在改变,我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自己默默地坐在教室后面,看着同学有说有笑、热热闹闹地玩耍着,我也好希望,会有一个人来陪着我一起玩耍,陪我谈心,直到路灯全部点亮。妈妈每次都会对我说,你很棒,你会适应新的环境,我也认真地点了点头,但是我并不棒,适应环境对我来说是难熬的,我好想重新回到曾经的那所学校,回到欢声笑语当中。这时,妈妈的叫声传来,把我从思绪里拉了回来。
突然,透过窗户,我看到小区楼下的两个初中生,他们靠得很紧,很亲密,他们开心地交谈着,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我与我的同学也这般亲密地交谈,我有种想哭的感觉,但我终究还是没有哭出来。我下意识地回头,看见妈妈已经站在身后,手里拿着我最喜欢吃的零食,又让我回忆起,我曾经带着这些零食,与同学分享,许许多多的记忆碎片,拼凑成一段段回忆,让我好难过。
我好想睡上一觉,在我的梦中回到我原来的学校,去与我那些感情深厚的同学一起玩耍。亲爱的老师与同学,你们过得还好吗?巴尔扎克说:“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我也是如此,走过了将近14年的人生,此时孤单占据了我的全部。
孤单不仅是人类成长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人生成长的必要。罗曼·罗兰说:“在连绵不断的行动和感情的急流里,你们应该为自己保留一间单房,离开人群,单独幽居,以便认清自己的力量的弱点,深入思考,然后想安泰那样,重新接触大地。”孤单是一个人的洗练,在孤单中成长、在孤单中收获。
也许真的诚如老师所说,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永恒的聚首,愿来日我们相聚的那一天,我可以陪君醉酒三千场,不诉离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