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卢氏的作文

【篇一:历史将记住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你的一句轻吟浅唱,便成为后世的千古绝音。你生来就与众不同,纳兰公子。“数岁即善骑射”,骑马挥毫,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填写一阙阙动人词章,历史将永远记住你这位“人间惆怅客”。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二十岁出头的你,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高中进士,位列貂珰,出入禁御,入浑浊官场,却写诗明志:“我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倜傥祭天地,樊笼非所欲。嗟哉华亭,荣名反以辱。”你啊你,是如风飞翔的少年,自由驰骋在天地间。繁华的京师皇城,在你眼中是“正复支公所云:卿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一介贵公子,却爱结交“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功名应看镜,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间,与君高卧闲。”纳兰公子试勋名为糟泊,势力如尘埃,这等思想,应让历史记住你。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你也曾有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二十岁与嫡妻卢氏新婚燕尔,伉俪情深,花前月下,幸福美满。可未曾料到经过三年卢氏难产,撒手人寰,天人两隔。你哀伤地说:“此恨有谁知,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思念亡妻,“坐久忆年时”总想起她的音容笑貌,以至青衫湿遍,“难禁寸裂柔肠”,冷风凄雨中又到了爱妻生日,想到她平时胆小不敢独守空房,如今则是一人在冰冷的九泉之下受尽凄凉,你不禁“几回偷拭青衫泪”中元节,你又用金粉书写经文,夜里去放荷灯祭奠爱妻,祈愿来生再结连理。平日里想为她画一幅遗像又觉得“一片伤心画不成”到了团圆中秋佳节,“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更是一切尽成悲咽”。到结婚十一周年时,你仍难忘夫妻恩情,“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在薄情的汉人世界里,你始终是一个痴情的人,历史将永远记住你。

叹光阴,老我无能,长歌而已。

你官重却不被重用,因为家世又不能娶心爱的女子为妻,只能在秋风中发出深深悲凉的叹气:对历史王朝兴败更替的省思,对国家征战造成的生灵涂炭和满目苍痍,对家族部落骨肉争夺的惨烈无情,对心心相印恋情的破碎,对丧妻的入骨哀伤,对侍卫生涯的厌倦疲顿……如此种种,都是你秋思中的音律。可能就是这些悲抑的秋思,销殒了你年轻的生命,生命尽头没有了“尘土梦,芭蕉鹿”只能在“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容若你的词之隽婉,诗之超逸,世共知之。读你的词,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发自心底又弥漫于生命深处的纯挚与伤怀,临照着你短暂的一生,也使你为世间留下一阙阙异彩长存的词坛绝响,历史,将永远记住你!

【篇二:此生莫等】

张爱玲说过:“成名要趁早。”漫漫人生长程,我踽踽独行。每欲蛰伏,常以此自勉,只求此生莫等。

此生莫等,莫等“老大徒伤悲”;此生莫等,莫等“镜里朱颜改”;此生莫等,莫等“无花空折枝。”此生莫等,因为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张国荣曾对梅艳芳说过:“等你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嫁人,我们结婚吧。”后来,梅艳芳于2003年因病去世,张国荣于同年4月1日跳楼自杀。那年,她正好四十岁。那时,我终于懂了毕淑敏作品里的一句话: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清初才子纳兰性德所写。为悼亡妻。词风哀婉,令人不忍卒读。但透纸而出的,是执着了几百年的遗憾。他爱妻子卢氏,却从来不曾说出口,他以为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延续这份情缘,可是婚后三年,卢氏难产而逝。那些美满与幸福,“当时只道是寻常”。此生莫等,我们无法预料相聚的时间有多长,稍不珍惜,可能就会留下一世的哀伤与遗憾。

此生莫等,因为机会有着不再重来的决绝。

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后人因他“不肯过江东”可惜,他本可以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杜牧有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项羽最终却没有东渡而去。因为他明白,英雄虽可以造时势,但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如今已不再是秦王暴政,刘汉天下大定,他逐鹿中原的时代已经过去,况且“百战疲劳壮士哀。”江东子弟虽在,又有多少人愿意再起征伐、随他共谋天下?

此生莫等。岂不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此生莫等。因为岁月有着日复一日永不回头的执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白驹过隙,年华荏苒。仿佛昨日,我们还是无知孩童,转眼今朝,却要拼杀考场。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的结局处写到:“庭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凉?树犹在,却不见了旧年人。岁月改人容颜,也改人结局。

此生莫等。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似一叶浮萍般微渺。唯一可做的,便是珍惜。

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等,不如进。

从满头青丝到苍苍白发,多少人的一生消磨在等待里。

此生莫等。莫让自己终其一生,只为等待命运的一次格外眷顾。

【篇三:若只如初——读《人生若只如初见》有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题记

记得,第一次喜欢上古词,就是因为读的那本《人生若只如初见》一书,就在那上面我看到了纳兰容若所写的饮水词的魅力,也看到了纳兰容若的一生,书上经常戏说:我是人间惆怅客,纳兰心事几人知?来细说纳兰的惆怅,也许纳兰容若的一生在外人看来是光鲜亮丽的,他拥有显赫的家世和卓越的才识,和一切别人梦寐以求得东西,可是他背后的惆怅却是鲜为人知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啊,其实不止纳然容若一个人这样想,很多人都是如此,第一次的相遇,第一眼的感觉,总是最美好的,因为,那时的我们还很单纯,无论是对别人还是自己,总是少一份虚伪,多一份真诚;总是少一份复杂,多一份简单;总是少一份功利,多一份淡然。那时的我们真的很快乐,不会去想水中月镜中花,不会秋风悲画扇,可是人生永远无法停留在过去,不能总是若只如初,我们总要去面对种种问题,会体会许多不一样的悲伤,或是识人不清,遇人不淑,又或是因为一些外界环境,而遗失了很多东西,可是对于这,我们不能逃避,只能去勇敢的面对,只能积极向前,去挑战那一个个磨难,创造一个新的开始。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正如上句诗中的美好,才有了这下句诗的哀怨,因为初见是幸福的甜蜜的,对古人充满了好感和赞赏,可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总会产生一些嫌隙和摩擦,就好像两个身处不同地方的好友,因为,生活不同,呆的环境不同,想法渐渐也就不同了,其实,在我们觉得别人变了的时候,自己何尝又不是发生了改变呢?所以当我们再觉得人心易变的时候,不妨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不妨去换个心态,就当这个朋友是新认识的,去试着体验这份不同的友情。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时间过了好久,过去的誓言早已不见,可是心还是不曾后悔,毕竟曾经拥有过,那份甜蜜总是会留在心底让人难以忘怀,那份幸福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记得,老师曾和我说过,有时候做比不做要好得多,因为如果你不做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步会是什么,心中也会永远有一份遗憾,而如果努力过,即使失败了,心中也永远不会放不下,反而会有一种释然和放松感,会能够更好地走向未来。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读纳兰容若的饮水词,发现书上最多的是纳兰容若为妻子卢氏写的悼亡词,卢氏在我看来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子,他用了三年的时光,让纳兰容若记了她一辈子,即使是死亡的消逝,也没能消灭这份感情的存在,也许卢氏不是纳兰容若一生中最爱的人,但是我相信她一定是纳兰容若一生中最懂他的人,他一定很幸福,因为他没有誓言当日愿,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海誓山盟,或是友情,或是爱情,但这些誓言却不一定都会实现,有些只能变成了过眼云烟,与其在那独自哀怨,倒不如展望未来。

读完《人生若只如初见》,之所以说纳兰容若惆怅,正是因为他一生都无法从惆怅中走出来,其实,何必呢?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既然已经功高盖主,备受压制,为何不隐姓埋名,去个偏僻小乡,做个教书先生,平凡快乐的度过这一声呢?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却总是停留在过去,可人却不能总是停留在过去,所以与其沉浸在过去中无法自拔,倒不如展望未来,未来是全新的,我们永远都无法预料下一步是什么,这不就是一切如初吗?也是一份新的遇见。

【篇四:夕阳西下读纳兰】

在中国浩浩荡荡的文化长卷中,有着诸多写出千古名篇的文人墨客。

你可以在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欣赏庐山的奇特景色,也可以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体会平淡生活的乐趣。总之,无论哪个文人,他们笔下的诗词都具有别样的魅力。

然而,最让我感慨万千的,还是康熙年间纳兰容若的词。历史上的诗人,多为仕途不顺,官场失意者,才写出了类似“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抒发豪情壮志的诗词。

而他,纳兰容若,出身满清贵族,父亲是大学士,母亲是一品诰命夫人,家中自然是舒适富裕,也颇得康熙帝赏识,官场上可谓“一帆风顺”,可就是这样一位满清贵公子,笔下的词却十分凄凉。

年少,写出了一些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诗句,表达的多是对大自然深深的喜爱。可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的贵公子,因他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郁郁寡欢起来。首先,是友人的离去。

年少的纳兰容若,广交了许多名士才子,但他们多仕途不顺,这自然给他们的友谊搭起一座阻碍的桥梁。

通常,他们交往不过一年,友人便被发配远方。这时候的他,恐怕真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善于写词的他用笔墨纸砚缅怀了逝去的友人,此时纳兰的心情,怕是也不亚于送孟浩然去广陵的李白吧!这也导致了他的词风变得伤感幽怨。

其次,是妻子的离去。卢氏,出身于两广总督府,身份高贵,贤良淑德。纳兰对卢氏也是深深的喜爱。然而相爱不过一年,卢氏便因难产而离世。纳兰伤心欲绝,写下了多首悼念亡妻之词,例如“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人比疏花还寂寞”都是形容自己的诗句。

后来家人为了宽慰他,又将几个女子嫁予他。可纳兰自己却不能释怀亡妻之痛,词风更加哀婉凄凉。

是啊,友人的离去,妻子的离世,谁又能轻易放下?纳兰之死,对于康熙帝,是一种惋惜,传说称康熙十分悲痛,因为他失去了一个有才华的人。而对于纳兰自己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他也许会独自站在夕阳下,缓缓地走上那属于他自己的楼阁……

唐诗,宋词,元曲,在我眼中,都不及纳兰的词。这一刻,我仿佛读懂了他。也终于明白,他笔下的词,由何而来。

【篇五:暑假里的一天】

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去卢氏老家看姥姥,姥爷。一路上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说说笑笑,我看见连绵起伏的大山、弯弯的小溪和五颜六色的花朵,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到了卢氏老家,老远就看见姥姥和姥爷在等着我们,到了姥爷家休息了一会儿,在老家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姐姐,我们一起约好上山顶去玩,我们想好要带上好吃的,在山顶上做野餐。我们给家人说了一声就开始准备吃的东西了。

我们带了两杯牛奶和水、两个三明治,两个火腿,带了几个苹果和饼干,装到野餐篮里,带了一块野餐布就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姐姐走过一个独木桥,走过石头路,就看见离我们不远的大山了,我们急急忙忙地跑过去,不一会儿,就开始爬山了。我们走着走着,看到了山上很多野果子,姐姐说那个可以吃,她就摘了一些给我尝尝,味道酸酸甜甜的,很好吃。我们又走了一段,这里的风景好美呀,有很多漂亮的蝴蝶,还有很多各种形状的小石头,慢慢的离山顶越来越近了。我们累了,就停下来歇歇,喝了一些水,就继续往上爬,我们穿过一片小树林,过了一条小溪看见了一片紫色的小花,姐姐说那是一片漂亮的野花,她也叫不出名字来,不过很是好看。

我们一路走一路玩,终于到了山顶了,远远的看到了外婆家的房子,爸爸、妈妈在院子里给我们招手呢,我们很兴奋地跳了起来。

在山顶上,有几棵大树,有风很凉快,我和姐姐玩了一会儿,就开始拿出我们的野餐篮开始吃饭了。我们铺好桌布,把带的食品一样样铺在上面。美丽的景色配上这丰盛的野餐简直太棒了。

我们美美的在山顶上享受了美食,躺在草地上看着蓝蓝的天空,感觉山里的空气很鲜艳。我和姐姐在山顶愉快地玩了一下午,就快快乐乐的回家了。

时间过的真快,美好的一天很快就结束了。我和爸爸妈妈说要经常回老家里玩,因为这里的人和景都很美。

【篇六:最美不过雨巷深情】

文化是一道幽深的巷,我漫步其中,寻找最美的诗意。

远远地,他来了,一袭白衣飘飘,行走于这世间,我微微看得出了神—浊世翩翩佳公子,你不负其名。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嬛心只凤翘”,纳兰容若与妻子卢氏一史倾心,彼时的你们,在梧桐花下诉说着绵绵情意,相约着山一程、水一程,相伴左右至海角天涯,幸福,不外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眼带笑意,该是多么风和日丽,你才会笑得如此温润清朗,笑时能捻出水来?

人生再美,怎如初见?妻子卢氏的离去,在你心里藏了多少的思念?此情已自成追忆,来年苦乐,与谁相说?一人离去,幸福的漏洞谁来补,此后,世间徒留你一人,守着回忆空想仓皇结束的幸福该如何续写。“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夜里,也曾与亡妻在梦里相见,醒来,枕边的泪痕清晰可见,心里的伤,又平添多少伤感?

犹记当时,你还年少,血气方刚,为了心爱的人装了喇嘛进宫,不过远远一见,却饱含多少惋惜与不舍?匆匆一见,茫茫人海里一转身,便是一辈子…… 

天上飘落滴滴雨点,那是来自天空对你悲怜的泪,纵始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却难逃英年早逝的命运。

雨丝串成珠帘,江南烟雨里,你与沈宛于窗前相拥,一对璧人,掩了多少爱意?

等闲变成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红尘俗世里的人情薄凉,岂是多愁善感的你能承受的,佛才将你唤至他身边,寻找永恒的暖清风拂过,梧桐花曳曳不止,三三两两落至他肩头,他唇起唇合,我走近,却听一句呢喃“千与千寻般苦,一生一世一双人”,我的心里不禁生出一股凄凉,此时的你,脑海里又浮现着哪位妙人的身影?亡妻,亦或那位名叫沈宛的女子?

你又轻轻地离去,挥一挥衣袖,尘便随你而舞蹈,腕间的相思红豆却刺痛我的眼—是谁把心里相思种成红豆。待我来碾豆成尘,看还有相思没有,你是世间的痴情郎,是否依然谨记“诺言重,君须记”?才会对此念念不忘,教人怎不怜爱?

你缓步走开,雨点溅落成花,脆音久久盘旋耳边……

你消失后,又将在哪个世界停留?

我还在文化的巷里前行,拈花一朵,寻寻觅觅着诗意……

【篇七:生活需要纯真】

多少人放不下纸醉金迷的生活,多少人舍不得高楼大厦的诱惑,铅字模糊了一路的景致。回到纯真时代吧,生活需要纯真!

曾有幸读过你的词,了解了你的一生:你从小出生在富贵家庭,一出生就有着显赫地位,万贯家财,可你的一生就如走在丛林里的孩子,带着纯真,留下了传奇。读着你的纳兰花词,我变得如《红楼梦》里的黛玉般多愁善感,又如卢氏般平陌淡然。

有时疑惑,该唤你冬郎,还是成德,亦或是容若。但我觉得你的一生最像容若二字,包揽了世间一切。依稀记得卢氏与你闲聊时曾说过,世界上最悲伤的字就是“若”了。纳兰容若呵,岂不就是这样吗?你的一生包含了“若”里的所有遗憾与纯真了。

“成容若君度过一季比诗歌更有意义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的撸声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心态张望而惊羡他,但谁知道,幸福的天才反而却奢望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波澜了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摧漫天的烟花盛开,可以摧漫山的茶糜谢尽。”这是徐志摩曾说过的一句话,他也是一个人才,只赏艳容若的那份孤单与纯真。我只是个眼界很小的学生,你的纳兰花词陪我度过了欢喜或悲伤的时刻,压抑着我不是太喜亦不会太忧的感情。我会学着不去算计,追求温暖与充足,不争,不抢,以凭吊的心面对天真,以坦然的心态面对从前到现在产生怀疑的疑惑。

面对曾经与现在,放下所谓的明智与逻辑,不顾道貌岸然的社会生存规则与价值观,抛开世俗,做一个渐老的孩子,即使青春容颜逝去,让跳动着的心脏,永不退缩或停留,回归纯真,生活需要纯真!

花梦兮,忆容若。

【篇八:梦】

浮华过阡,陌路一方,梦中的期许,几人遥望?

渌水亭边有人痴痴不归,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煨暖了千古寒伤。落叶知秋,繁华织梦,身处富贵云集的江海中,一颗逐梦的心,岂能不有逆水行舟的孤独之心。拥有着天下妒忌的才华,也拥有着无可奈何的思念。那一年,知己入宫,自此后红墙不可逾越;那一年,卢氏早亡,染透了你后半世的“冷暖自知”……思念浸润薄凉,一曲离殇难诉衷肠。“一宵冷雨葬名花”是你对尘世美好的无限痛惜,“断肠声里忆平生”是深深思念时的伤心欲绝,只有拥有一颗至情至烈的心,才会有“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般的千古绝响。纳兰容若,从富贵花中诞生的长鸣昙花,惊动了词坛。到底是什么支持着你?是梦,是大彻大悟的梦,是心中悲痛需要化解的梦。是大概是上苍都不忍心看你如此悲伤,让你早早的追随卢氏去了,在人间你留给我们的是汪国真的:自唐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惊艳之叹!

汨罗江旁有人久久凝视,一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诠释了君子之志。你可知,你那惊人的一跃,整个中华都为你嗟叹!你追逐梦中的美好,不甘低头,纵然粉身碎骨也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如今你和渔父的对话为后人传颂,你可想到中华民族永远记住了你,那个一心向梦,不畏世俗的真英雄!你虽然走了,但那个敢言天地不公的身影印在了中华千千万万的儿女心中,是啊!你有自己心中的梦,坚定的脚步未曾放松过,你纵身一跃,跳出来了染梦的污浊沼泽,你,是好样的。你在江中徐徐下沉时,楚国也亦日薄西山,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梦,随花落去,但你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捍卫。

有人问我什么是梦?科学解释,梦是一种生理现象,类似于海市蜃楼般的折射,氤氲出你的执念。执你一念,倾世永远。

梦是我们深夜里的那抹曙光,梦是我们无助时的那份坚持,梦是我们成功路的必备收藏。

【篇九:恰如三月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朋友送我的书签,上面正是纳兰容若的一句词。想起了那位一生恰如三月花的公子——纳兰容若。

安意如说:“细度纳兰词会发现,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看了《当时只道是寻常》,我才开始慢慢了解纳兰容若。那是一个三百年前的男子,通过他的经历,他的诗词就是这样慢慢的走到了我的心底,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感,让我对他又爱又恨。

纳兰容若天资极好,十七成为诸生,十八参加乡试,二十二就赐进士,伴康熙,成为一等御前侍卫,其父明珠更是权倾一朝的首辅之臣。但是容若恐怕也是心知肚明,自己的御前侍卫只是皇帝的摆饰品,是用来牵制父亲的政治牺牲品。“空负凌云万丈志,一生襟抱未曾开”便是他的真实写照,却只能发出“断肠声里忆平生”的感慨,成为惆怅人间的红尘过客。

温文尔雅的公子身边定会有几位知己,便像“金兰倘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所说,顾贞观这面镜子映照了容若对于友情的诠释,为了朋友甘愿憔悴费神,甚至毫无怨言。

他曾救吴汉搓只是因为顾贞观,且又为了他去求其父明珠,故事吴国公子挂剑留徐,以示信义,被后人称之为一诺千金,其实他的所为才像那位贵族公子吴季礼。我极为感叹,其为爱。

正是因为顾贞观是若容对于感情的镜子,才是顾贞观感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若容总是作茧自缚,对人,对事都无法全然放开。“茕茕白兔,东奔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正是因为若容才放不开吧,对于谢娘,他放不下,而忽视了卢氏;而又当卢氏逝去时,他才发现他亏欠了她多少,而郁郁寡欢。他不懂“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他的人生太完满,就连他的父亲都要在官场里苦苦挣扎,他却可以以高高的姿态看遍人间冷暖,连家破人亡也在他逝去后才发生。这样的他,怎能让人不恨他?

他的一生就像三月花一般,在春光最盛的时候,溘然长逝,在他人生最为完满时体会发现他这一生的不完满。这样的君子,是对这个颓废消沉的王朝的一丝补偿,就像烟火绽放在黑夜中那样的殉烂,最后消弥于夜空中,再无痕迹。恰如三月花,最后不过消失在春光之中。

热门推荐
1校外的秋天
2一张旧照片
3有些事,我自己可以做到的
4留在心里的感动
5秋天的雨
6我的自画像
7做真实的自己
8那一刻我被感动了
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10有趣的劳技课
11风雪中的黎明
12有一种幸福叫“叨唠”
13叙事作文
14难忘你的什么600字作文
15
16示弱
17留住荷塘之美
18游宋城
19身边的爱
20秋叶
21奇妙的汉语
22接力跑
23我的超能力
24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25星空下的遐想
26在尝试中成长
27我创设的节日——水果节
28小鸡出壳记
29家乡的春节习俗
30照片里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