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风俗人情的作文

【篇一:午后】

你可曾想,有一室温柔的阳光,有一首悠扬的歌曲,有一本清新的好书,在清闲的午后消磨缓慢的时光。

此时,我有书,有歌,有阳光,却不想过这般平淡无趣的午后。坐在温度适宜的阳光里,却想起草原的烈日,想纵马在茵茵绿原上驰骋。

我想起了草原的午后:深棕色的鹰,在天空中翻飞,雄姿勃发。展翅时,阳光为它的翎羽镀上了一层金边,鼓动双翼向蔚蓝长空进击时,洒落的一串鹰唳,使我因长期安逸生活而平静流淌的血液开始加速奔流,好像身体里的血液在沸腾,在翻涌。午后平静厚重的阳光,不知为何刺激了我的心神,真想翻身上马,向地平线飞驰而去。

深绿色的草在阳光下泛着透明的光泽,这样缎面一样的质感,我从未在温润多雨的江南见到过。站起身向更远的地方遥望,连绵的草原辽阔无垠,随着午后的微风翻涌着绿浪。刹那间,阳光变得轻快起来,夺目、灼灼的光华穿透云层,打破雾障,朗照在这片深绿的大地上。相比水乡温和柔软的阳光,我更爱草原上空这更具攻击性的,更有活力的光芒。它可以一直抵照到你的心里,让你看清自己的灵魂,驱散胸间的沉沉雾霭,心情不由得明媚起来。

收回目光,感受脚下泥土微软的湿意,感受肩上颇有重量的背包,感受身边午后的阳光。我突然读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脚下的路随着你的脚步越向后延伸,你的目光便能望得越远;若久坐于一方天地,日子虽然过得闭适,却无法亲自感受不同经度,不同纬度的午后,无法体会各地不同的风俗人情,无法沐浴不一样的阳光,岂不人生一大憾事?

午后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词,它是江南小镇的闲散诗意,也是苍茫草原的广阔壮丽。一个人的一生,由日子组成,也像极了日子。午后,便是人的后半生了,许多人都渴望拥有一室柔光,一本好书,有长歌一曲,清茶一盏,粗茶淡饭,安然度日。而我,不想。

我想有酒一壶,良马一匹,有清风相随,云雨相伴;看世界繁华,看潮起潮落,在不停地行走中,度过我的午后。

不要闲适,只要仗剑天涯。

不要现世安稳,只要精彩一生,哪怕风雪载途,尘土漫天。

【篇二:我真希望我能够飞翔】

很小的时候,我就盼望着我能够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飞翔。我一定会先去游览世界上的美景,看看其他民族的风俗人情。

我要飞到北京去看宏伟的故宫,像龙一般的万里长城。我要飞到桂林,去看看“甲天下”的美景是什么样子。我会飞到拉萨,去看美丽的布达拉宫。我会飞到蒙古,去看万马奔腾的草原。我要飞到西藏,去看藏族人是怎样热情地接待客人。我会飞到新疆,去尝尝他们那里美味的葡萄。我还会飞到云南,去看傣族人是怎样欢度泼水节的。

饱览世界后,我会去完成我有生以来最大的愿望——尝遍天下所有的美食。我会飞到世界各个饭店,把里面的美味佳肴都尝个遍;我会在晚上的时候飞到街边的小摊上,尝一尝平时我连看也不敢看的食物。我知道这样吃是需要很多很多钱的,所以我希望所有东西都不要用钱。

完成我的梦想后,我会尽我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会在小孩子的风筝断了线飞走的时候,帮他把风筝追回来;我会在别人的衣服被风吹到树枝上的时候,帮他们把衣服捡回来;我会在调皮的小孩想要偷鸟蛋的时候,及时劝阻……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够和小鸟一起飞翔啊!

【篇三:大学周边事儿】

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人情,自然也会有它标志性的景点和美食。

刚上大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吐槽,觉得学校位置太过偏僻,风景倒是好,有山有水,空气也还算新鲜,但是这里除了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卖着各式各样的日常用品,并没有其它太多的娱乐购物的地方,就连景点也没几个,那时候我们宿舍恨不得抱头痛哭,觉得一定是报志愿时脑子进了水,才会选在这么一个“荒郊野岭”的郊区。

不过,吐槽归吐槽,后来习惯了,渐渐地,也越来越觉得其实好像也没那么糟。

这里虽然远离市区,不能经常采购或是娱乐游玩,倒也省下了不少的生活费,让我们可以花在该花的地方。况且,如今电商行业这么发达,网购铺天盖地,即使不能去到市里,我们依旧可以在网上畅游,轻松买到我们喜欢的东西。

还有刚刚提到的那个农贸市场,虽然年岁有些久了,但也经久不衰,能留下的一定是应该存在的,所以即便它有千般不好,我们也会时不时的过去逛逛,一块聚个餐,唠唠家常,谈谈未来,也是极好的选择。也有一些日常用品,吃的喝的用的,虽然种类并不是那么齐全,但是小而精的道理大家都懂,还是那句话,存在的一定是必要的。

如今快要离校,再去逛农贸市场,甚至校园周边,都是不一样的感觉,想起之前有次跟舍友爬上了学校的后山,虽是陡峭,倒也畅快。

这里,有我大学里所有的回忆,好的坏的照单全收,也希望会有更好的以后。

【篇四:厦门之旅】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寒假,妈妈抽时间带我去了厦门旅游,说是可以感受别样的风俗人情,增长见识。

厦门旅游的四天,我们去了传说中的鼓浪屿,风景秀丽的厦门大学,承载着历史足迹的土楼。虽然每一处风景都让我流连忘返,但记得最为深刻的是鼓浪屿。刚出码头,我就被一排长长的黄色花墙深深吸引住了,我立即飞奔到了花墙旁边,摆好姿势让妈妈帮着拍照。转身,我刚好面对着一望无际,瓦蓝瓦蓝的大海,看到一大片沙滩,我再也受不了大海的诱惑,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冲向沙滩。赤脚踩着沙滩,看着浪花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我高呼:大海,我来了!跑累了,喊累了,我和同伴开始在沙滩上挖起了沙坑,堆起了沙塔,开心快乐无比。

厦门,除了风景秀丽,再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天气。比如宁波正在下雪的时候,那边仍然只需要穿一件长T恤,真所谓是四季如春。厦门旅途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但是属于我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动仍在继续噢!

【篇五:国庆见闻作文】

盼望已久的国庆节终于来到了,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我和我父母,还有我的好朋友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新郑的西泰山村,来体验这的风俗人情。

快到村口的时候,看到许多车子一辆挨着一辆,首尾相连,就好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上。有小轿车,有面包车,还有出租车。下车后往前走,发现这里人山人海,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而且有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一个个都喜笑颜开,像开心的芭比娃娃一样。来到街上,发现这里人流如潮,有卖烤面筋的,有卖儿童玩具的,还有卖各种各样瓷器的。店主的叫卖声,儿童的欢笑和饭店飘出的香味儿交汇在村庄的上空,真是热闹非凡呀!

走出小街,我们来到村头的玻璃桥下。这是一座用玻璃和钢架做成的景观桥。抬头看着玻璃桥上行走的人们,真是替他们担心啊。我们来到玻璃桥上向下望去,人像蚂蚁一样小,停车场的汽车像甲克虫一样趴在地上。放眼远眺,广阔的田野里到处是秋收的景象。

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游玩一天的人们逐渐散去,我们也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古色古乡的街市走向家中。

【篇六:青春路上不寂寞】

当星星还在夜幕中跳舞,黎明已悄然而至;当乌云还在飘飘然,阳光已洒下金黄;当我们还在无止境地嬉笑玩闹,年龄已悄然增长。就这样,还没来得及和童年说再见,我们已踏上了青春的列车。渐渐地,我发现:青春路上并不寂寞。

青春,我们多梦!

青春的我们,人小志高。我梦想着踏过异国的土地,领略迥异的风俗人情;我们盼望着成为文坛上的托尔斯泰、雨果,科学史上的牛顿、居里夫;我们在篮球场上孜孜以求,为了开拓中国的“梦之队”。我们在希望、梦想中成长,向往着幸福和美丽。

青春,我们多情!

考试失败时,我们会指天痛斥“为什么考题总和我们过不去?!”算是泄恨;朋友离去时,不服“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警世名言”,潇洒地挥一袖清泪在风中,道一句“珍重”;流连小说时,我们会如痴如醉,把自己想象成武侠小说中的英雄豪杰,傲视江湖。或把自己编织成爱情小说中的主角,断肠心碎,似有“生死两茫茫之苦”。青春,我们真的很多情而又很无奈。

【篇七: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出自萧红笔下。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本书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长篇小说,是萧红的成名作。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呼兰县去看看“小萧红”吧!

本书共有七章,叙述了风俗人情、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作者用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了儿时的记忆。其中这里有描写景色的让我深有感触,如:“天空是灰色的”,“严冬已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等,十分形象地写出了严冬的天气。我最喜欢第三章,写得是“我·祖父·后园”,其中一段还上五年级下册语文书哩!萧红在这一段中总说“在后院里一切都是自由的”。这让我产生了疑惑:难道在呼兰县天天不都是自由的吗?当我看到她的标题“我·祖父·后园”时,才发现在萧红的心中,祖父带给她了快乐、自由和幸福。祖父很爱孩子,天天都会逗她们笑,多么慈祥的老人啊!虽然他早已过世,那快乐的记忆一直在萧红的心中。祖父过世后,萧红倍感孤独与失望。没关系,萧红,坚强起来!

如果你深入故事情节,又可看出作者对人们的讽刺,愚昧,麻木……有一段说了人们病了就请巫婆跳大神,突出了人们的迷信。“大神穿着奇怪的衣裳,红的,是一张裙子,那裙子一围……从头到脚无处不哆嗦”。人们对大神就像员工对领导似的,让人感到遗憾。

作者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叙述起了她的童年往事,也充当起了呼兰县的“小日记”。虽然人生艰难坎坷,但是不能忘记的却是那一个个幸福的笑脸,把伤心抛到脑后,你也不知,明天可能会发生什么,加油,做最好的自己!

热门推荐
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安塞腰鼓仿写
3我给自己写封信
4小心微信
5暑假
6古文的魅力
7美好的回忆
8考试作弊被抓作文
9转角遇到幸福
10这个不一样的春节
11观察树叶
12寒假趣事
13写观察日记
14难忘的体育测试
15一个泡沫
16动物园之旅
17我的书法老师
18三年,烙心间
19担当需要勇气
20不想起床
21续写青铜葵花
22雪花飘香
23开心农场游记
24风雨人生
25练琴的启示
26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
27从失败中站起来
28爱的源泉
29难忘那张坚毅的脸
30吃饺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