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贾母的作文

【篇一:识自己者为俊杰】

芸芸众生之中,有的人趾高气昂,有的人自甘堕落,正如古希腊石碑上那句简单的话:“认识你自己。”面对自己,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争取凤凰重生。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为人令曹雪芹恨之入骨,他在判词中写到“意悬悬半世心”,王熙凤花了大半辈子心血经营的贾家大厦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其实凤姐儿在贾家关系大网中处于一个中间位置,她一直自诩貌美才多,心肠歹毒,所以在面对尤二姐时,她才可以自豪的把她的前夫找来告贾琏之状,同时让小妾秋桐欺辱尤二姐,她却人前人后两个样,毫不难受,她这是对自身特点有清醒的认识,她明白,以她金陵王的背景,以及与贾母的关系足以让她这个孙子辈的儿媳来打理贾府。更加如此,她越发妄为,在铁槛寺用权时,为了三千两银子就害死了两条人命,这也成为贾府抄家时王熙凤的一大罪名。但她过度放肆,却招来了王刑两位夫人的不满,在王熙凤大病,贾母去世之后,她们就公然反对凤姐掌持家务,也不去看望她,正是“忽喇嘛似大厦倾。”

凤姐的失败告诫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万万不是要忽视缺点和不足,趾高气昂,而是要收敛。

著名企业家,互联网网商一哥马云,最近一直是头条不断,他在谈及创业经历时,提到自己其貌不扬,曾一度自甘堕落,后来甚至有自杀的念头。一点点创业,一步步走向成功,又当记者问及他是如何坚持下来,他提到,当年小鹿纯子的笑容曾激励了包括了他在内的一代人。由此观之,只有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才能成功。

当下,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特别是高中生,我们趋行在人的关键时期。我们苦,却无法逃避,我们累,却无从停歇。我们在这样的磨砺中,不断地暴露,克服缺点,做到认识自我,识自己者为俊杰。

“识自己者为俊杰”,怎么一个好字了得!

【篇二:品王熙凤】

在偌大一个贾府,有着形形色色,性格迥然不同的人,但在我看来,最让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的人物便是性子泼辣直爽的王熙凤。她在大观园各式各样的女性中脱颖而出,她的故事和行事作风不禁让人耳目一新。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一句笑语“我来迟了,未曾迎得远客”开始,这位美丽泼辣精明的琏二奶奶热闹精彩、轰轰烈烈的戏码也就此拉开序幕。

《红楼梦》中一连串的情节,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带出。书中写到王熙凤一个女子能够将贾府管理的有条不紊,一切都井然有序,即使在同样精明的贾母那也没有一丝差错。这足以证明她的能力所在。同时她还要和其他管家夫人“斗智斗勇”,她的好强和野心在此展现的淋漓尽致。王熙凤在贾府中有一席之地也在于她口齿伶俐,总是费尽心思讨好贾母和王夫人,这样她才渐渐成为贾母和王夫人在贾府的代言人,在贾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她也时常能够很好的利用自己优势,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和别人谈笑风生。她也知分寸,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再加上她的重情义,多种性格品质集合于一身,构成了这么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她的优点十分突出,同时缺点也不能忽视。她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自信,她的缺点也是自信,她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她因为她的才华而感到自信,因为她的家世感到自信,太年轻,在贾府里如鱼得水,长袖善舞,却不明白这些都只是虚妄。身体已经发出了严正警告,还只是一味好强,不知保养。到了八十回,她的故事接近尾声,她最终因病而死。

在我看来王熙凤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学识浅薄,在书中那样的背景下,一个身世显赫的大家闺秀,竟然不通文墨。这也造成了王熙凤的眼界太小,不懂得韬光养晦,也影响了她,让她太好强,最后落下病根。很难想象如果王熙凤还懂得文墨,再加上她的精明能干和野心,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篇三:推荐一本好书红楼梦】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悠扬的琴声回荡在室外——“梦中的婚礼”。任何美好的事物也比不上我手中的《红楼梦》。望着窗外的雨儿,我的心中泛起了无限的遐想,这就是我要向你推荐的书——《红楼梦》。

抚摸着深沉似海的封面,我不禁暗自叹息: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宝钗的独守空房、晴雯的命苦、王熙凤的性格爽快、史湘云的心直口快、迎春的温柔……一个个熙熙攘攘的大观呈现在我的面前。

“可叹停机德,堪怜絮咏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作者曹雪芹暗示黛玉、宝钗的悲惨结局,都是世间奇女子,都是那倾国倾城的容貌,最后怎能落得如此下场?带着怨恨而香消玉殒。不消说,看着宝钗独守空房,我觉得黛玉是幸福的。当她安静地在地下长眠时,看着宝玉仍在繁华世界寻找出路,宝钗在空房中暗自抹泪,此刻,黛玉是幸福的。

当黛玉奄奄一息时,贾府上下都忙着宝玉和宝钗的婚事,竟然无人探望。是啊,黛玉寄人篱下,又有谁会尊重呢?周瑞家的给各房姑娘送花儿时,把别人挑剩下的纱花送给了黛玉。天生思想敏捷、好猜疑的她当然会挑剔。她的挑剔并不是她高傲自赏,是因她自卑。

贾府上下除了贾母就无人关心她了,她的父母双亡,唯一爱她的人也去世了,换做谁,谁不会思乡?谁不会自卑呢?或许她真的是那美丽时间绛珠仙草,惹人怜吧!像黛玉这么清高,世间花草都不忍见她落泪。如此美人,怎会怒指苍天,气极而亡?但续者高鹗让她死了,如果她活着,她看见贾府倒台时,宝玉出家时,或许忧郁而死,幸亏高鹗让她死了,很好,很好!

黛玉不及宝钗的珠圆玉润,这也是贾母不让黛玉嫁给宝玉的原因吧!宝钗是封建家族妇女的典型代表,熏陶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她善于应变,心机极深,当无意听见丫环的秘密时,她在短时间内就能想出十全十美的计划:“林妹妹,我看你往哪跑?”既洗清了她的嫌疑,又不会引起丫环的怀疑,此计甚妙。

墨色的书页,淡淡的书香,《红楼梦》写尽了古代人的悲欢离合。“今日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谁。”“趁着这奈何天、悲凉天、寂寥日,因此上演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一大悲剧,但它的内容深邃,值得人一读。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你,这是一本好书。

【篇四:书香作伴】

早春的黄昏,静坐于窗前。那一抹暖暖的春阳,透过明亮的落地玻璃窗,斜斜地照射在书桌上,一堆书参差不齐地叠放着。静静地翻动着书页,就像是在慢慢的开启一扇思想之门,引领我走进快乐的世界。

我在白纸黑字的书页上驰骋,就如同驾着一叶扁舟在海上漂荡。书给了我快乐,丰富了我的生活。

走进红楼,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与贾母、王夫人投缘,被留游大观园。刘姥姥到园子,贾母拣了一朵大红的簪在鬓上,也让刘姥姥戴朵花。凤姐拉过刘姥姥把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刘姥姥笑着说:“我现在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个索性做个老风流。”贾母又领着刘姥姥来到潇湘馆,刘姥姥让贾母和众人走到石子路上,自己却走到土地上,忽然脚底一滑,跌了一跤。众人拍手哈哈大笑,贾母骂道,还不快搀扶姥姥起来,只站着笑。刘姥姥从地上爬起来,自己也笑了说:“才说嘴又打嘴。”游完大观园后,便拜席请客,凤姐在宴席上作弄刘姥姥,给了她一双象牙镶金的筷子。刘姥姥站起鼓着腮帮高声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的老母猪不抬头。”逗得众人上气不接下气,哈哈大笑。

来到三国,黄沙飞舞,战争的硝烟逐渐点燃。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胆,而关羽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曹操为收服关羽,热情款待,关羽却只收下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两位嫂子全力投奔刘备。因东吴屡讨荆州未果,设下鸿门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用自己的机智得以脱身。

刘姥姥的幽默诙谐,关羽的机智勇敢,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为书增添了快乐,为我带来快乐的心境。书,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神韵,让我热爱书中的诗文,让我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我接受书的洗礼。以书为伴,不亦乐乎?

书香相伴,我的人生将会绽放迷人的花朵,绚丽缤纷;书香相伴,我的人生将会舞出动人的裙摆,魅力四射;书香相伴,我的人生将会奏出悦耳的旋律,激情飞扬。

夕阳西下,黄昏收割最后一缕阳光。无边的远方,人生之路还在脚下延伸,在这条路上,书香弥漫,任凭它盈满心房。

【篇五:贾元春人物形象分析】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没错,她就是娘娘——贾元春。

她是贾府的大小姐,在此书中犹如昙花一现,虽然出场不多,但是她牵扯着贾府命运的走向。

在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家人知贾元春被皇上封为贤德妃时,贾链吹捧道:“如今当今体贴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不是贵贱上分别的。”贾琏对皇上的加封十分的感恩,因为他给贾家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带来了权势。因为元春的晋升,也使走向衰败的贾府得以复苏。而贾家也因此兴建了大观园。

当元妃归省那天,“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悦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元妃默默感叹道:“奢华过费。”

当元妃直至贾母正室,一手搀贾母,一手搀邢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执,王熙凤,迎、叹、息三姐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这里也表现出来了元春对皇宫的厌恶和幽怨,表现出了她的孤寂,和摆脱不了的无奈。

当贾政治帘外问安,贾妃垂帘参等事。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然骨肉各方,终无意趣。虽贾政知他女儿的意思,但只回道:“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思也。”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贾政他的封建思想,毫无体贴女儿之感。只是认为元春是幸福的,她嫁了一个天底下最好的婆家,给整个贾府带来了荣耀,她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生享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可是他们只是看了表面。使他们将元春当做礼物送入了皇宫。她如祭品一般,没有自由,也没有自我,她在43岁时就魂飞高天了,越想越发感觉她十分可悲。她用她自己的青春和自由为贾府带来了转机,但是贾府的男人们不仅没有把握住,而且仗着她这个靠山,在外面也是有恃无恐,这也加速了贾府的衰败和灭亡。

当她在端午节中,赐物给诸弟妹礼物时,唯独宝钗和宝玉的礼物一样,这里也埋下了伏笔,暗喻后面的剧情贾家为宝玉择婚时,选择宝钗的结果。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篇六:我心中的红楼梦】

我一直很感谢曹雪芹,因为《红楼梦》实在是太精彩了,《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写作方法上,作者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而辅以象征主义,铸造出这部浸润着作者辛酸泪水的伟大小说。

《红楼梦》中的人物多得数不胜数。有叛逆痴情的贾宝玉,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厌恶读八股文。并尖刻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他的种种叛逆行为,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却被迫娶薛宝钗为妻。因双方思想不同,婚后,他“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但终究无法忘怀“世外仙姝寂寞林”。

林黛玉也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她虽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直率,才情横溢,学识渊博,和宝玉同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精神。她蔑视功名权贵,她和宝玉志同道合,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最终被贾母等人残忍的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红楼梦》中还有一个我并不太喜欢的人物——薛宝钗。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热衷于“仕途经济”。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的夸赞,最后与宝玉成婚,但宝玉因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而在婚后不久就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红楼梦》中,王熙凤算得上是一个反面人物了。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实际上的管家。她高居在贾府数百人口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王熙凤用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换来的却是在加速贾家的落败,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红楼梦》记述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也描述了贾黛之间的爱情悲剧,着实让人深思。

《红楼梦》中秦可卿临死前对王熙凤说的那几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她对王熙凤说:“三春去后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我仔细思考了这两句话,秦可卿好像知道了贾、王、薛、史四大家族最后的结局,来劝告王熙凤的。

读《红楼梦》时,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这本书里了,《红楼梦》虽然主体是刻画了贾黛恋这一出爱情悲剧,其实曹雪芹通过对贾黛恋这一美好爱情被贾母,王熙凤等人的封建势力扼杀的过程,批判了封建社会的残忍和不堪。

正如道伦所说,《红楼梦》在毁灭没有价值的东西的同时,却创造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人性人情的自然发展的美学风格。确实,看《红楼梦》时,我虽然怨毒痛恨封建社会这颗大毒瘤,却也不得不为曹雪芹精湛的文笔所折服!

看《红楼梦》吧!

【篇七:在书中旅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书,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只要你用心去观察,认真思考,就可以从书中获得更多自己想要的知识。要走近书,进入书,就可以获得无限的财富。

记得那一次,初次拿到曹雪琴的《红楼梦》,感觉充满好奇。可刚开始看,就口味大变,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在《黛玉断魂之夜》一回中,贾母与凤姐的欺骗,宝玉与宝钗的不喜红婚,林黛玉的烧纸却无人管,是最最厌烦。

现在,我再次拿起《红楼梦》,重新重头开始。从《黛玉初入贾府》到贾府危机,我才明白了贾府兴亡盛衰的滋味,贾母的被逼,凤姐的死亡,贾府的封锁,宝玉的丢玉,生动地演出了一个家族的灭亡。宝玉的随便,宝钗的入府,三人的谈笑,这更是体现出了一个家族繁盛的喜悦。

《红楼梦》这本书,不愧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流行几个世纪。兴亡盛衰写得多么生动,多么形象。

在《红楼梦》中,甚至中国古代的所有书中,都藏有许多奥妙,只要用心去读,就可以进入书中的世界!发现最多的奥秘。

【篇八:为痴者狂】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是甚多不满的。

看完《红楼梦》的时候,我似乎还沉浸在黛玉死前的悲愤中,我似乎看到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被自己的固执逼得无路可退,我似乎还看到宝玉痴傻的模样,欣喜的娶他心中的“黛玉”。

黛玉死后我就开始怀疑贾母是不是真的疼爱过黛玉和宝玉,贾母面对两个自己疼爱的孩子怎么忍心这样拆散他们,难道仅仅因为黛玉不是一个适合做主母的人吗?我常常会假设如果黛玉和宝玉私奔了,那么他们的结局是不是就圆满了。可是仔细想了想后,如果他们真的私奔了,那么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是由从小娇生惯养的宝玉去干活来支撑家庭还是体弱多病的病美人黛玉呢?而且在那个封建的年代里私奔是不被世人认同的,那么反对他们在一起的就不只是贾母了。而是封建制度下深受毒害的人民百姓,所以贾母所为也有了不得已的理由了。

我虽然惋惜黛玉宝玉的爱情,却也深深的同情着宝钗,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顶着黛玉的名嫁给宝玉,委屈了自己也委屈了爱情,可悲的是宝玉心中仍然只有黛玉,最后宝玉还出家了,这个可怜的人儿最终也未得幸福。

凤姐的结局也是不甚悲惨,一个从来就眼高过天习惯高高在上的人,最后也落得无处安身的下场,但她对巧儿的爱却让我深深地感动,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即使是凤姐这样心狠手辣的人,对自己的孩子也是疼爱温柔的。其实说来凤姐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当一个女强人,太过软弱只会让别人难以信服,所以只能逼得自己心狠手辣一点,所以别人都敬她怕她却不喜欢她。相信她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尽管她什么都有,这大概就是高处不胜寒吧。

在《红楼梦》里我们看见一个家族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国家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写出了一个大家族在封建时期的状况。用贾府人的经历叙述了贵族人的身不由己和內弱外强的假象。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揭露当时的社会制度的黑暗,人人为家族谋取利益而牺牲自己,宝黛就是最好的例子,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在权利金钱的利诱下违背道德违背良心。

对于宝黛的故事我也不知道再该说些什么,大概他们的故事就是大观园里的一场红楼梦吧。

【篇九:《红楼梦》中人物作文】

在《红楼梦》中我最喜欢的丫鬟是鸳鸯,她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人。我佩服她的外柔内刚。

在第四十六回中,邢夫人为了给自己丈夫纳妾,亲自去找鸳鸯谈话,“现在主子不做去,错过这个机会,后悔就迟了。”鸳鸯只管低了头,仍是不语。邢夫人又道:“你这么个响外人,怎么又这样积粘起来?有什么不称心之处,只管说与我,我管你遂心如意就是了。”鸳鸯仍不语。鸳鸯的这两次不语中,我读出了鸳鸯无声的反抗,这个柔柔弱弱的女子,只是外表柔弱,内心却与命运抗争。

除了邢夫人的诱惑,鸳鸯还要面临贾赦的威胁——“你将来逃不出我的手掌心”。鸳鸯在这种情况下仍能沉着、冷静、勇敢地面对。她身怀利剪,当着贾母的面揭露贾赦,并当众剪下一缕头发明誓,誓死不从。当贾母去世后,她果真用死来表示抗拒——她上吊自杀了。

鸳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先是用自己的头发来警告众人,当唯一的“靠山”不在了,她,也随着贾母去了;为了尊严,鸳鸯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别忘了,她可是个弱女子,而且,还是在封建时代啊!再回想,当今社会上,有许多“男子汉”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还有尊严可言吗? 她的不去是她的刚强是她的内心,她懂得害怕,但她更懂要什么时候害怕,也许,她不会害怕;也许她抗争的不是贾赦,而是整个社会。

不懂得害怕不能算刚强,因为刚强是指面对一切风云变化而坚强不屈。

【篇十:红楼情中梦飞扬】

忘了第一次看《红楼梦》是什么年龄,四岁或五岁?当时,只是单单纯纯地被书中的美食吸引:酒酿清蒸鸭子,洁粉梅花洋糖,鸡髓笋,奶油小苏卷,胭脂鹅脯……幼小的心里只觉得那些东西听起来真是好吃,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尝一尝。

待到大些,爱看宝黛吵架,吵了好,好了吵,不折腾的天翻地覆誓不罢休。对书中关于其他人的描写,只模糊觉得有趣,有一种隐约的气质在里边,却讲不出它到底是什么。

到了十七八岁,学的,懂得多了才明白:一部《红楼梦》概括了中华帝国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世态风情。

红楼人物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礼仪积淀。贾母命宝玉给贾赦传话,贾赦见到侄子宝玉“倒先站起来请了贾母的安,宝玉方向贾赦请安”。因为宝玉是贾母的使者,所以贾赦要先向代表自己母亲的人行礼。管家娘子在主人面前只能站着回话,命坐下要先谢坐。宝玉见到母亲的侍女,要称“姐姐”且让座倒茶。这又是清朝贵族一种传统礼仪:看佛敬僧,服侍祖母的人视如庶母,服侍母亲的人视同姐妹。一种礼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红楼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红楼同样集传统文学手法之大成。最具美感的莫过于以物,以居喻人。高洁清冷的林姑娘,所居潇湘馆外千竿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谨守礼教,外表沉静内心仍有热情的宝姐姐,所居蘅芜居外观上“无味的很”,但进院之后“奇花异草,清香扑鼻”;吃斋念佛,不问世事惜春,居处叫做“藕香榭”,藕能发出多少香味呢?一如他的不引人注意。借物喻人在曹公的笔下把玩到了极致。

伏线千里更是红楼的一大经典手法。中国传统文学讲究借喻暗喻,一语双关。草蛇灰线,伏线千里也处处皆是。一次吵架过后,宝玉“抬身便走”,黛玉“向外冷笑到:‘阿弥陀佛!赶快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读过《红楼梦》原本的脂砚斋在旁边批曰:“何苦来,余不忍听!”据说原作中,宝玉离家避祸回来时黛玉已病逝,正应了“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可不正是伏线千里之外吗?

展卷捧读红楼梦,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中华传统深厚而空灵的文化气韵所浸染,你的情,你的梦亦会在红楼中轻舞飞扬!

热门推荐
1快乐的校园
2教你识别人民币真假
3故乡作文
4一次难忘的旅行
5二十年后的故乡
6弟弟的突然造访
7七年级感动作文
8风筝的季节
9留在心中的迷题
10留下善良在心中
11奶奶
12铃响的那一刻
13牙疼
14小学生活中最难忘的事
15那一天,我与良心相遇
16最后一只鲨鱼
17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18做坚强自立的新一代独生女——观电影《一个独生女的故事》有感
19这个人,真让我厌恶
20长高真的不容易
21又是一年秋收时
22家的味道
23
24不错过任何一份爱与真情
25幸好有你
26观察蚂蚁的启示
27老鹰捉小鸡
28香飘四季
29诗韵飘香
30骄傲的牵牛花童话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