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仙林的作文

【篇一:奔跑的感觉真好】

两千多年前,当奔跑了四十余公里的菲迪皮得斯回到雅典时,世人都为之喝彩。这不仅仅是为一个小国战胜大国而喝彩,更是为一个用生命奔跑、用生命书写奇迹的人喝彩。

在羊山湖畔的仙林迷你马拉松赛场上,我们也用奔跑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活力与激情。

清晨,当花间还残留着昨夜的露水时,我们已站在跃跃欲试的人群中,静静地等待着发令枪响的那一刻。尽管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但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激动与期待。

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发令枪响了。大家你追我赶,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我也如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

起初1000米赛程,个个都憋足了劲,每个人的脸都涨得通红,赛跑的队伍移动速度很快。新鲜劲一过,在接下来的赛程中,有的人开始放慢了脚步,有的则干脆坐在了地上,止步不前。

还有一些早已跑不动的孩子,却又不甘落后,他们哭着,嚷着,要大人抱着跑。不常跑步的我,在拼命加速1000米后,早已气喘吁吁,再加上不断地被人赶超,我不禁放慢了脚步。

突然,一个身影从我身边跑过,是爸爸!尽管他已是满头大汗,但他坚毅的脚步始终未停下来。他回头冲我笑了笑,我的心不禁一颤。一想到昔日那个心怀梦想的勇士,一想到他跋山涉水后依然坚强的微笑,眼前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不禁又加快了脚步。

5公里的迷你马拉松赛跑,绝对是一场毅力与体力双方面的较量。胜利的终点一步一步在接近,我却由于体力不支,步伐愈加沉重。我拖着因劳累而有些不听使唤的腿,步履维艰,但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不断向前……

当把周围的对手一个一个超越后,我的心情变得愈加轻松起来。我突然能够理解父母平时经常说的奔跑的意义了。其实,在我们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只要坚持奔跑,我们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我携着爸爸的手一起跨过终点线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喜悦之情溢满全身。爸爸意味深长地拍拍我的肩膀:“小伙子终于长大了。”我也若有所悟地看着身后仍在奔跑的人群。

是啊,人行天地之间,也是一场长跑。唯有持之以恒,坚持跑到最后,方能笑得最灿烂!

【篇二:中国梦,我的梦】

慷慨激昂的国歌响起,湛蓝色的天空下,仙林学子们身穿整齐的校服,怀着坚定的目光,望向缓缓升起的鲜红国旗。我抬头敬礼,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与红旗相互辉映,脑海中浮现出一副副祖国这几年改革开放不断进步的画面……

我出生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十多年前扬州还是一个较为窄小的古城。现如今,扬州的泥泞小路修改成了宽敞的马路,市内交通十分通畅。家家都拥有了太阳能、煤气、电脑、私家车……树更绿了,花更娇了,水更清了。连唯一的人民商场也“升华”成了万达华懋等大型商业区。等到晚上,万家灯火灿烂,更显繁荣。扬州城的众多景点也再次闻名全国大江南北乃至世界,例如瘦西湖、白塔、平山堂、五亭桥、文昌阁。润扬大桥成为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这都令游人啧啧赞叹。也正在逐步实现江总书记的嘱托,“富甲天下”的“淮左名都”最终做到了“让世界认识扬州”。

再放眼全球,看看我们的祖国—中国,如今已然屹立在世界之林。她在荆棘中不断前行,虽然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然而中国共产党还是引领我们,引领中国,成功走向世界,开启辉煌之旅。现在的支付宝、共享单车、卫星、高铁、港珠澳大桥及天眼……无不令世界瞩目,包括国粹京剧、美味可口的淮扬菜系都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陶醉感动。望着那一张张小康的幸福笑脸。不正是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吗?

以上都充分体现了泱泱中华“东方雄狮”的王者风范!我相信不久之后,发达国家的名单中一定会出现“中国”这两个字,这两个令13亿同胞骄傲自豪,甚至落泪的两个字!而这一切的努力都来自于战士们英勇无畏的驻守边疆、领导者的呕心沥血,同志们坚强的意志力及自苦勤劳的品格……我心中激荡着一种无法言喻的感情,身为祖国的零零后,理应为祖国美好的社会发展全力以赴,哪怕是现在的好好学习,或是中学生在外文明的行为习惯!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年轻的我们应该心怀自己的理想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千万个年轻的生命叠加在一起,就汇聚成了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加油努力吧,少年们!

六月,阳光正好,低头凝望飞扬的红领巾,中国梦,我的梦!

【篇三:美丽的校园】

在美丽的灵山脚下,坐落着一座美丽的校园,那就是我们的校园——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沿着绵长的仙林大道前行,一座闪闪发光的透明走廊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开阔雄伟的校门口,11个大字闪闪发光“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我们的教学楼。它很高大,教学楼里的教室很宽敞,里面的桌椅摆放的整整齐齐,走廊里贴着一张张研究性学习报告,让路过的人们不禁停下脚步细细品味一番。

教学楼旁边就是我们的操场,操场外围时一圈长400米的红色塑胶跑道,里面是宽阔的绿草坪。站在操场边,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个个运动员们你追我赶,奋力拼搏,好像一群勇猛的狼在争夺眼前的猎物,突然有一个人冲过了终点线,最后戴上了金牌,那个人是谁?没错,那就是我。

校园最美的地方就是小竹林了。春天,那里生机勃勃。傍晚,鸟儿们在天空飞翔着,给这优美的景色带来了一番诗情画意。夏天,这里是个避暑的好去处,课间的时候,同学们在小竹林里玩耍嬉闹着,好似这个小竹林归他们所有。你听,虫儿们也来伴奏了,蟋蟀、蜜蜂……好多小虫都在快乐地唱歌呢。秋天,这里掉了满地的黄色竹叶,好似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这层“金色地毯”不仅让大地变得美观,而且还能给竹子们增添肥料呢。冬天,大雪纷飞,小竹林虽然被积雪压弯了腰,但它们还是坚持着绝不倒下,绝不向大雪屈服。我不禁暗暗佩服竹子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小农场了,这里是孩子们的天地,是孩子们的乐园。让人流连忘返。小农场分为两区域:蔬菜区和动物区,蔬菜区有茄子、番茄、黄瓜……动物区有孔雀、山羊、兔子……当我开心时,我会带好朋友们一起去玩,当我不高兴时,会去小农场解闷,看着那些可爱的动物们,心中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篇四:美丽的校园】

在绿树环绕的桂山,有一座美丽的学校,那正是我们的小学—南京市金陵小学。

沿着宽阔的仙林大道,到达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地铁站,再往前走几百米,就来到了我们的小学,一座坐落在仙林大道旁,桂山脚下的美丽学校。来到校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长方形的大石碑,上面书写着金光闪闪的几个大字—“南京市金陵小学”,望着气势雄伟的校舍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人们立刻就会为之所吸引。

走进学校的大门,拾阶而上,我们看到的是学校的国际广场,广场的中间是一个喷泉,喷泉的周围矗立着一些名人的雕像。每当炎热、酷暑的夏季来临,同学们都会聚到这里,伸出双手去感受泉水的清凉。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雄伟的教学楼,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出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是老师们用心悬挂着的一幅幅经典古诗名句,有唐代诗人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历久弥新的诗句,句句都让我们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从教学楼旁曲径通幽的小道走过去,是宽阔的塑胶跑道操场。同学们有的正在进行跑步比赛,赛道旁喊“加油”的声音很是嘹亮;有的正在进行足球比赛,一个个都显得生龙活虎,身手矫健。

在全校师生的心目中,公认的学校最美的地方要数“方堂”了!方堂,坐落在桂山脚下,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匾额上书写着“方堂”两个大字,寓意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方方正正,堂堂正正做人。一潭清澈见底的池水,住着一对美丽的黑天鹅和赤麻鸭一家三口,悠闲自得地在水中嬉戏,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画,常常让人们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春天,万物复苏,赤麻鸭一家从小木屋中探出脑袋,并发出‘嘎嘎’叫声,仿佛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天鹅夫妇紧紧相随在池水里游来游去。夏天,艳阳高照,太阳都快把大地烤冒烟了,方堂周边的树木个个都耷拉着脑袋,显得无精打采,就连赤麻鸭一家和黑天鹅夫妇也都躲到了墙荫下避暑。当树叶开始变黄并落地的时候,那是秋天降临了,鱼儿们纷纷浮上水面,探出头来看风景,方堂周边果树的累累硕果也成熟了,显得沉甸甸的,赤麻鸭一家和黑天鹅夫妇也在池水中欢快的嬉戏。冬天,寒风凛冽,一夜大雪过后,整个校园都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鱼儿沉到了池底,藏了起来,水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赤麻鸭和一家和黑天鹅夫妇将在它们的小木屋里度过漫长的冬季。时间就这样一直循环着,一年又一年,我们就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渐渐地茁壮成长。

体育馆是学校里人气最旺的地方,是同学们都喜欢去的地方,时间常常在我们疯玩的时候悄悄地溜走了,直到体育馆开放时间结束,我们都不愿离开。在我们学习累了或课间休息时候,我往往都会约上好友,一起踢一场痛快淋漓的足球比赛,以放松身心,顿时我就会觉得身心舒畅,周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当我伤心的时候,来到体育馆,我也会被周围同学们的欢乐情绪所感染,认识到做人要乐观的道理,便立马又开心了起来。

我爱我的校园,每当夕阳的余晖洒向校园,背起书包走出校门的时候,我都会依依不舍地道别我的校园,回眸之间映入眼帘的是金光闪闪的几个大字—““南京市金陵小学”。

热门推荐
1写给时光的感谢信
2森林运动会
3可爱的大熊猫
4有你真好作文记叙文
5小松鼠偷椰子
6八年级语文作文
7窃读记
8辩论的靶心
9我最崇拜的人
10快乐,可以很简单
11最美的风景
12生活万花筒
13我喜欢的水果
14清与浊
15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16国歌博物馆参观记
17蚕宝宝成长记
18守诚立信
19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20知识滋润了我的心田
21榕树下
22那时花开
23雪魂
24拒绝支离破碎
25啊!爱我校园
26听风说话
27致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28普法教育读本读后感
29游橘子洲
30读《笨狼旅行记》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