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折竹声的作文

【篇一:冬之美】

冬,没有春的生机勃勃,没有夏的热情似火,没有秋的硕果累累。但是,冬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美。

冬的美,是晶莹透亮的霜。早晨起来,窗上就会结满一层露霜。霜不像冰,也不像雪,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既有冰的晶莹,也有雪的乳白,透过结霜的窗向外看,天地间一片朦胧,如弥漫着一层乳白的雾。

冬的美,是凉丝丝的冰。冬天来临,寒风刺骨,几乎所有屋外的水都结成了冰。湿乎乎的操场空地一夜之间变成了天然的“滑冰场”,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若偶然有片黄叶落到这天然的“滑冰场”上,自然更是好看。从“滑冰场”上揭下一片上面结着冰的黄叶,只见冰包着的黄叶嫩生生的,仿佛又回到了刚长出来的鹅黄色。

冬的美,是乳白如牛奶般的雪。雪,如绒,如沙,如纸屑,如柳絮,纷纷扬扬,飘飘悠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山川的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是竹林的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江河湖泊的雪……雪花,如小精灵般,在天空中翻飞,如一条银丝带,连接古代和今朝。

冬是美的——霜美,冰美,雪也美。

【篇二:我的老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小时候,总觉得诗中的四季被描写的很唯美,但我也说不出来哪儿美,只好就这么读着。

长大后,对诗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春天看着看着天空中飞过的燕子,会不自觉的冒出一句“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古时一定会看到碧绿的清水吧。就这样读着诗,又突然想去江南了,想看江南的流水人家,想听江南的婉转小调,想知道江南是不是真的如杜甫所写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我还没赏完春天的姹紫嫣红,荷花倒是开得急。花瓣一片片绽放,粉嫩嫩的,在满池塘的荷叶中尤为突出。一红一绿,占据了整片池塘的风光。无边无际的荷叶似乎也和天空连成一片,成了天边的一片美色。似杨万里所写一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暑假时我们回了一趟奶奶家。那里在黄梅节气会下雨,叮叮咚咚。也会有青蛙在积水的小“池塘”里蹦蹦跳跳。想到这儿,我不由得想到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难道是我平时诗读多了,所以也有点像文人了?

悄悄地,秋天来了。诗人笔下的秋天都是悲凉的,孤独的。刘禹锡笔下曾写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收到收到古诗词的影响,我最近也有点悲伤,为凋零的落叶悲伤,为归家的夕阳哀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一定也有一个孤单的人孤单的望着夕阳吧。

就这样静静的,到了冬天。整个世界都是银白色的,是无声的,是纯洁的,也是毛主席笔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整个世界仿佛只有一抹突兀的红色在风雪中屹立,它抬着骄傲的头,不愿意低下去。它是孤傲的,挺拔的,呼啸的风雪也没让它低下头。不需要太多优美的词汇,王安石的一首诗已经代表了我最深切的赞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管怎样,诗中总是有四季。春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夏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秋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冬是“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PS:我发的图片里的文章跟我发的可能有点不一样,有些地方我做了些改动。

【篇三:诗中的冬】

小时候,哥哥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宋词,还说,我太小不懂诗、词美在那。

某年的一个冬天,我开始自己读诗。刚开始,我只是把诗一直读到会背:读到的诗有《马诗》《江雪》《天净沙?冬》等。读到这些诗,我就会想起冬天那皑皑的白雪,山上的森林似乎也被染成白茫茫的一片。要是这时,我要走出去,不一会儿也会变成一个小雪人的。

我读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诗句时,自然而然幻想出冬天下大雪的情景。比如,读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我想到了:雪花飘落树到枝头上,像一夜之间春风忽然吹来,千万棵梨树上,梨花竞相开放,美极了!读到“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时,我想到了:平沙万里,在月光下铺上一层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我这样一首首读着,读了许多描写冬天的诗句。我知道《咏雪联句》中的“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和《夜雪》中的“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诗句都把屋外寒冷的天气写活了。

我特别喜欢《马诗》这首诗,因为这首诗写的冬天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与众不同的美,所以我非常喜欢这首诗。

时间一长,我对读诗、背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渐渐地我爱上了读书与背诗。

【篇四:诗中“冬”】

在冬天的一个晚上,那时我还很小。北风呼呼的敲打着寒窗,因为这里是南方,很少下雪,所以我从未见过雪。老爸瞧着这天气,不禁吟起了“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两句诗。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问:“爸爸,这是什么意思呀?”爸爸笑着说:“等你长大见过雪了,自然会明白这其中的奥秘。”

渐渐地,我长大了许多,可还是经常会读到一些不理解的诗句,不理解时,我就会去请教我那博学的老爸。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我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在冬天时的一个夜晚,作者感觉春风吹来了,满山的树都开了花。可我仔细一想,不对呀,在冬天怎么会有梨花开放呢?更不会每棵树都开花呀。我不怎么明白,只好硬着头皮去问老爸了。老爸看着我那好奇的目光,也不得不回答我了:“这是作者的比喻手法,作者把树上的冰雪比喻成了梨花。”哦,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除了问人,我也会自己去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场景,让自己身临其境。我读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里是南方,梅花很难种活,所以我就只有想象那种场景了:“墙角的几枝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远远望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原因是有阵阵香味传来。”这样就理解出来了。

随着我的阅读量越来越大,我又读到了《江雪》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两首诗可不好理解。我怎么想也想象不出来,又不好意思去问老爸,就只有靠电视记录片来理解了。《江雪》应该是一个渔翁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独自钓鱼,说明了渔翁的孤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的意思应该是一个游人在旅途中遇到了风雪,刚好夜幕降临了,游人也就只有在芙蓉山主人家里留宿了。

是爸爸的启蒙让我迷上了古诗,我也因此创造出了我自己的理解方法。

【篇五:大雪?寒冷中的美与生机】

大雪,顾名思义降雪多的节气。“夜深知雪重,时间折竹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古以来,关于大雪,总少不了落雪纷纷。可在南方,大雪时是没有“雪压竹折”这样的景色的。不过虽无雪,南方的大雪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大雪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节气,它标志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自古大雪时节使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三候表明天气将转寒,是大雪的标志。

虽说南方大雪无雪,不过霜倒是有的。清晨,迎着带着丝丝凉意的冷风来到草坪,你也许会发现,一夜间,草上已蒙上了一层微白,细看有些草尖还沾着露珠。远望去,大地似乎抹上了一层糖霜,这霜为只能伏在地上苟延残喘的草增添了不少美感。

入大雪,民间一般会利用寒冷的天气腌肉并挂干屋檐下。待肉风干后,入锅再香气四溢的端上桌。此时,这腌肉有的就不止是美味了,它还饱含着对来年的期盼,家人对我深深的爱和关怀,这样富有情意的美食,我怎能不爱呢?

另外大雪时节雨雪多,于是雾也不会少。雾一般在清晨降临,大地似乎着羞于展现她的容貌,如意在清晨戴上了面纱。于是一切景物都像印象派的画一般模糊了,这雾一般在太阳高升时才会散去,给早晨抹上了些寒意,令我更加不愿出门。一次出门时,我却发现,如此寒冷的天气山茶花却还开着,深红的优雅,浅玫红的热烈,浅粉的清雅,仙气,白色的脱尘,一朵朵迎着霜露,迎着雾气蓬勃开放。恍然间,大地似乎又回到了开春之时。这是多么旺盛的生命力啊!这山茶尚能在寒冷的开放,我们这祖国的花朵为何不能?

带着沉思,我回到了屋中。正值晚饭时分,一盆香喷喷的腌肉上桌了,我顿时浑身一暖。它似乎在告诉我,我们拥有着家人的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带着这份支持像山茶一样在困难中奋进,用蓬勃生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呢?

热门推荐
1谈谦虚
2与父同行
3帮妈妈做家务作文
4乌龟
5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6共享时代,道德先行
7青瓜的自述
8海洋历险
9妈妈的眼睛
10难忘那充满鼓励的目光
11学无止境
12我梦见又举行了一次跳蚤市场
13我最敬佩的老师
14我们家的“三个鬼”
15家乡的春节
16可爱的兔子
17路就在脚下
18文明在我身边
19
20第一次钓鱼
21我家的鱼缸
22盛开在心田的微笑
23学游泳
24给妈妈的一封信
25我敬佩的人
26温暖的伞
27美景就在身边
28诗韵端午
29护蛋行动
30我的哥哥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