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周国平的作文

【篇一:守望的角度――读周国平散文有感】

他,是精神极端而后丰富的人呐!

正如一些书中对于周国平先生的简介一般,其实在可以称一哲学家,其中对于人性所诠释的哲理也是其散文中尤为核心的一部分内容。他用散文这一文学形式来谈他的哲学,他的思考以及他实在与众不同的见解,用一颗虔诚的心来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心灵的历程和磨难。

他的文学是富有冲击力的,但有时却也教人深思反省起来,这一“顽童”用富于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文字风格来感染者精神平乏的现代人。

浅通其人后,是想读其文的了,可是我在翻开扉页的那一刻前,心中却犯起了嘀咕,不禁疑虑,凭我这般,究竟能否解其哲理,贯其思想等等,但终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读了起来,顿时,之前顾虑全消,他的文字深入浅出,老人和小孩都能获得启迪吧!

“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而言。”这句话值得我们铭刻于心,铭记一辈子的。这句话中的“他们”便是指守望者们,国平先生看出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争名逐利的人实在不少,而他们却往往忽视了精神的重要性,此时就须出现守望者们守人类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俗语曾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物质世界已陷不可自拔的人类是不足以,不愿去寻求物质的本象,过眼烟云般纸醉金迷的奢华享受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欲望,却因此蒙蔽了双眼,葬送了卿卿真、善、美的精神。不流于他们是极痛苦的,苟非超脱常人的毅力是万不能攀至此等境地的。在漫漫长夜,惟守望者揣一颗孤单寂寞之心在那儿独忍!

“今天的孩子们何尝不是在悬崖边上的麦地里玩,麦地里有天真、童趣和自然,悬崖下是空虚和物欲的深渊。”现今的世界何尝不是这样,孩子们终是无邪的,终得是受外在而影响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他们终究有两条路,做两类人,俗人及守望者,俗人占据物质世界,而守望者占据寸土寸金的精神世界。当今中国乃至当今世界前者不胜枚举,后者屈指可数。

有感,即有感觉,得悟,我心中记住的而不过几个字罢了:守一方洁净之土,望一丝可敬之神!

【篇二:周国平散文读后感】

搜寻周国平的世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我热爱书籍,因为读书仿佛是与高尚的人在对话,我从中获益匪浅。我仰慕名人严谨的逻辑与细腻的情感,在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阅读时,我感到自己仿佛已经变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动,贯穿每一个角落,而那些文字仿佛变成了细胞,在我的血液中遨游。我喜欢这种感觉,可以说是迷恋,而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周国平。在他的世界里,我深深沉迷。

悲观

周国平的散文极为细腻,富有哲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命运仿佛对他不公。他女儿出生不久,刚开始牙牙学语,便夭折了。为了表达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遗憾、自己对女儿的爱与祝福,他写成了一部回忆录。我们可以想想,当周国平面对病床上只会喊“疼”的女儿自己却束手无策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心非木石岂无感”,一般人已经临近崩溃了,何况是心理如此细腻的他。他内心深处将会泛起多大的波澜?面对自己的至亲至爱,他内心将会承受多大的打击?不知有没有资格,我想说:“我懂”。

执著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许多的道理与哲理,他有许多作品都劝勉大家人生要有执着的精神。他说悲观只是一时的,人生总要执着。执着会拯救悲观,执着在人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人能否有机会来实现人生的价值。生命需要执着,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执着。执着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说悲观主义是一条错误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虚无的,想一辈子也还是那么一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乐趣。但是他也说,并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也会离智慧越来越远。当时,我还不懂。

超脱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话,但是我后来明白了。一个人不能一味的执着,这样便会产生悲观,悲观的心理产生愈多,就愈不能执着。这怎么办呢?他说就把自己分成两个,一个让他去执着,不顾一切;另一个则现实,让现实去生活,让执着去追求,超脱一切,变得忘我。

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存在着。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国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沉迷。

【篇三:生命的态度】

读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第一感觉就是揪心,这本书是从父亲的视角,记录了一个女孩从出生到死亡的故事。

妞妞是个不幸的孩子,她患有眼部恶性肿瘤,她的一生极为短暂,只有562天。这本书语言朴素、深沉,能感受到的只有字里行间透出的父爱,这份爱虽然无声却沉淀了周国平先生含蓄的情感。

纵然妞妞被人护着,也没能逃过上天的考验。读这本书的每一刻,我几乎都在埋怨命运的不公。一个活泼天真的小生命,在病痛中死去。命运为何如此戏弄妞妞?

生命是可以选择的,选择的是态度。周国平夫妇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用心去照顾妞妞,想让她愉快地归去。在这562天里,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妞妞,让她学会了很多,体验了很多。

妞妞是幸运的,她的父母如此爱她,照顾她,呵护她。妞妞又是极其不幸的,她受尽了命运的折磨。尽管如此,小妞妞对生命一直充满热情。临终时,还想听音乐,想报纸,想自己的父母。这是生命的态度。

两种态度,妞妞和她的父母都选择了第一种——积极地面对。人扛不住病痛,就算哭过、痛过、抱怨过,但你对生命的态度决定了命运对你的态度。

不要埋怨命运的不公,爱笑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即使再多难,也要活得精彩些。就像昙花一现,给世界留下最美丽的瞬间。

【篇四:告别】

“我似乎从未去想他们会老死的,偶尔想起,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也就从来没有想过,在某一天,会失去这样一束视线。”——《清醒记》

周国平先生的《妞妞》,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写的一本札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让我时时泪流满面。人是有感情的,我们不是佛,不是庄周,没法超越生死。我们是普通人,七情六欲,是我们的本能,我们不是石头,是人

读罢掩卷,不由的想起爷爷。爷爷2010年9月住院,被查出患有食道癌,2010年12月去世。走的这样匆忙,才三个月。查出是已经是晚期,纵使家人百般挽救,最终也以离我们而去。

还记得那个冬天,母亲站在小操场上,只记得她穿着一双白鞋。一下自击中了我。我呆立在原处,浑身没法动弹。我站在奔跑人群的中间,母亲走向我,抱住我的头,对我说:“爷爷走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只觉得妈妈骗我,上次回家时,爷爷还好好的,怎么会死呢?但是看到爷爷的遗像时,眼泪刷的倾泻而下。而我在想,怎会走呢?怎么会呢?这样硬朗的的爷爷,怎么会说走就走呢?但是他还是走了,埋在我学校对面的公墓里。

还记得那时,我安葬爷爷时,朔风北大,火苗舔舐着纸币,扬起漫天的白灰,我,一身黑衣,望向你,想起小时候您教的唐诗“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可是我还是没有接受这个事实,我在想一个生命怎么说没就没了呢,但是,当我望着空空的房间,想到以后再也没有一个人会再阳光下摸索着前进。心,似被一把钝刀慢慢的割开,痛苦慢慢的流出。

我常常想起和爷爷度过的那些年岁。

儿时,夏夜,爷爷时常抱着我在浓荫下,白果树下,用井水泡着圆圆的西瓜,吃完瓜后,一边讲着故事,一边用扇子为我驱赶蚊虫。在遮天蔽日的瓜蔓下,总会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繁琐小事,一边种着青青小菜。我总是在旁边捣蛋,把水冲的到处都是,不然就是抱着猫不停地旋转。

可是那又怎样。时间流逝,一天又一天,我不断长大,爷爷也日渐衰老,从我记忆那无敌超人变成了墓碑上的名字。

我回到学校之后,总是放不下他,总是想着他还活着,还会和我开玩笑,和我讲着他的童年。还在想着,回家后,还能见到爷爷的笑容。我有时在梦见他后,醒来。茫茫黑夜,想着却没有了爷爷,再也没有这样爱我的人。而只有一方坟墓和我作伴,眼泪不知不觉就慢慢地流了下来。在泪眼朦胧中渐渐望见了天明。总是割舍不下,放不下,意难忘。“想你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可是当我看完妞妞,我决定写篇文章,如周国平般和爷爷告别。用一种决绝的姿态,放开手,从此独自过活。

生命就像一场告别。

村上春树说“死,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每当我看着爷爷的遗像时,最值得安慰的是,百年之后,我们会相聚。

“世上的神秘莫过于生和死。每个活着的人,都有过一次诞生,终有一次死亡。然而,没有一个人能亲眼目睹自己的诞生和自己的死亡。上苍把两个神秘都向我们隐瞒着,只把中间的一小截平凡展示给我们”——《妞妞》

【篇五:安之若素,淡然处之——我读《生命的品质》有感】

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提出了道家思想,继而孔子也受益于儒家思想,成为后人眼中的“圣人”。而在现代,也有一些出类拔萃的思想名著。寒假我就再次翻开周国平老先生的《生命的品质》,进行了人生的探索。

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文字,感觉再读时又美如初见,直入心底。感觉在阅读与思考中与伟大灵魂相遇,而这种相遇使你摆脱红尘阡陌的束缚,生活在一个更广阔、更崇高的世界里。它像一剂良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磨难都能从中找到诠释,回归淳朴,回归本真,把平凡生活过好,生命的内在意义就是好的。

慢慢的,活在当下的我们可以感觉到: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为了财富、权利、地位、名声在活。在生存需要能够基本满足之后,是物质欲望仍占上风,不断膨胀,成为主导。这些社会堆积物遮蔽了生命,我们把它们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之耗费一生的精力,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生命的感觉日趋麻木。

而如今,让生命回归单纯,这不但是一种生活艺术,而且是一种精神修炼。耶稣说:“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那些在名利上折腾的某些职场人员等,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生命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

近几年,屡屡曝光一些“造假”现象。例如:染色馒头、婴幼儿奶粉里加三聚氰胺、小吃里放入大量的地沟油……这一个个丧尽天良的举动,无不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与挥霍,他们用不合理的手段,赢得了企业竞争之间的荣誉,殊不知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私欲,不仅危害了他人的健康,还在无情又可悲地摧残着自己的生命。

但是周国平先生仍在做真实的自我。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始终写下最真实最淳朴的文字,与世无争,他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凭借自己那脱俗的境界,从容地走在他认定的那条道路上,他将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工作与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本身就是极高的生命质量。

在阅读《生命的品质》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安之若素,淡然处之,醍醐灌顶,顿然豁然开朗,令我沉醉,沉醉……

【篇六:优秀,才是人生的目标】

周国平曾经说过:“ 在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时,第一目标应该是优秀,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不妨把它当作优秀的副产品。”在这里,我们不妨把优秀看成为优秀的品格。

以史为镜,让我们来看看历史是怎样评价优秀的品格的:清代嘉庆年间,大贪官和珅被嘉庆帝处死的那一刻, 让我们来回望他的人生历程,我们难道可以说他没成功么?当然不可以,那为什么我们今天首数贪官就是他呢?因为它没有优秀的品格,用现代话说就是:“他的良心大大的坏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没有优秀的品格,再成功也枉然;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以陶渊明、嵇康为首的隐居人士,难道他们成功过了么?没有,那他们得到后世称赞的仅是《桃花源记》和《广陵散》么?不是,他们得到后世称赞是因为他们有令人敬佩的高尚的品格,他们有“不为三斗小米而折腰”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你没有成功,你只要有优秀的品格,也一样能够赢得后世的称赞!

由史可知,有优秀的品格比有成功的人生经历要重要得多。如果你没有优秀的品格,那能掌握的权力越大,世界就会被你伤得更深,你的下场就会越惨。由此看来,有没有优秀的品格最后只对你有影响。

现在许多人对“素质教育”非常不解,在学校里不学习却只在玩成何体统?孰不知,这正是在培养你的优秀品格,只有这样,你到了社会上,才能将人际关系等处理得更好,为国家的发展效犬马之劳!

【篇七:宝贝宝贝读后感】

“宝贝,宝贝,一直重叠在我心中的回响,如同一个最温柔也最深沉的旋律。”

在《宝贝,宝贝》中,周国平老师记录了女儿啾啾从出生到刚上小学的一点一滴。那是一段多么美丽的成长历程啊!无论是书中的哪一个人都流露出纯洁、善良的爱。

书中的啾啾是美的,她带着一份孩子的天真可爱,她对事物的认识,独特而又深刻。她经常说出一些令人吃惊的话。一次,她看见一个小男孩把新买的文具弄坏了,她评论道:“任何一个小男孩的文具都是悲惨的。”如此画龙点睛的概括,怎不需敏锐的观察。我还难以忘记书中啾啾的笑。那种发自内心的毫无杂质的笑,似乎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似乎在暗示着我们放下人世间的一切喧闹和苦恼,去拥有一颗孩子般的心。

书中啾啾的父母是美的,他们爱孩子,爱孩子的一切。孩子的气息,她的眼神、话语、都牵动着他们的心,令他们陶醉。看到孩子快乐,他们也喜悦;看到孩子悲伤,他们也黯然。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呵护孩子,为孩子花费了多少精力,给了孩子多少财富,正如普天下的父母一样。他们的母爱与父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作为孩子的我们怎能漠视了这种爱?我们应该向为我们付出的父母献上最真诚的感谢,感谢他们伴我们走过了一次又一次困难!

书中的其他人是美丽的。小燕姐姐的活泼与善良,于爷爷有一颗博爱的心。他们虽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明澈的美,令人感动。

“和女儿一起度过的时光是我生命中的宝贝,养育小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其中有多少惊喜和欢笑,多少感悟和思考。”周国平老师的思考与沉淀,交织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和自然流露的哲学大师风范。

这时,我合上了书,闭上眼,一幕幕爱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妈妈粗糙的手,爸爸深邃的目光,老师的微笑,同学们在一起互帮互助……爱其实并不遥远,大爱就在你的身边!

“一个普通的父亲,爱他的一个普通的女儿,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理由。”“爱,这一个理由已经足够。”

让我们用爱去放飞梦想,用心去点亮心……

【篇八:看见】

有一个名词,它其实比较抽象,我认为它的意思就是不愿意乱七八糟,蝇营狗苟地生活。--题记

上周五,我依旧看了我的偶像周国平的书,至于书名暂时保密,可以告诉的信息——周国平大学修的是哲学系。那一次的阅读,我真真切切地思考了,心领神会。我印象最深的,是看见了“哲学”二字。

“哲学”谈的无非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那我能不能调换一下顺序:观“人生”,观“世界”。

我看见的“人生”。是的,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当然没有多么多的阅历,也未经历过人世沧桑。但在我看见的生活中,大多数人无非是保持忙碌的常态,不过,的确,辛苦乃是生命之常态,但是,那些整日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人呢?上课睡觉、说话、烦扰那些渴望智慧的人,上班主任的课成缩头乌龟,上其他的课就成齐天大圣了。我能不能猜测,我看见了你们这些人的人生,就完全是俗的无畏,雅得轻狂,没有一点意义与价值。

我看见的“世界”。这个范围确实过于大,我不是高官厚禄者,也不是国家总统,更不是什么卫星,还是一名在小县城里安静上学的学生,但我想象一下,在此时此刻,世界上不同的人都在做些什么。习总书记应该在某一地区进行检查,或是在某一极贫困地区建设工程或是为了国家在召开什么会议,我无从知道,但我清楚习主席一定在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谋福利。那些有志向,有梦想的人一定在奋笔疾书,不懈奋斗。与此同时,你、我在做什么?

我看见“哲学”二字,心潮翻涌,思考。进一步,我体悟到了读书的巨大力量,一个人倘若在青春期通过阅读,写作,宁静,思考来充分领略内心世界,那么一定会拥有永不枯竭的源泉——成长。这时,你一定能够成长。

周国平说:“成长的真理是自我教育”。是的,通过自我教育来进行阅读,进而看见某一事物,一定能成长,一定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篇九:读《妞妞》有感】

【篇一:读《妞妞》有感】

体会生命,感悟幸福——读《妞妞》有感

偶然的机会做了一篇出自周国平《宝贝》的一品文章阅读题,经老师介绍,其系列图书《妞妞》便深深吸引着我,买来后更是一饱了眼福。

这本书是周国平先生写给仅活到一岁半的女儿妞妞的一本书,记录的全是对妞妞的爱。同时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那段时间的真切感受,妞妞诞生时的喜悦,看着她成长,目睹她被查出难以治愈的疾病——视网膜细胞瘤,得知妞妞快要离世的绝望以及离世之后的悲伤……

同时这位哲学家在妞妞死后表达了对生命的追问,对死亡的思考,他以不同的身份去看看带着一切,我不知道他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把这些刺心的痛从记忆中挖出来,记下来,并且是那么细腻:小鱼小鸟都有眼睛,而妞妞却没有。这个可怜的孩子生来就那么热切而执拗的追逐着光明,当她看见一团橘黄色的灯光时她会笑很久,妞妞唯一一个生日,妈妈对客人说你们看妞妞的眼睛像不像波斯猫,爸爸告诉她波斯猫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猫;妞妞一遍遍的哭诉,“磕着了,磕着了……”她不明白世界为什么老是磕着她;早妞妞即将离开世界的那些夜里,她躺在爸爸身边轻声唤着“爸爸”,爸爸也轻声应答,宛若耳语和游丝,在茫茫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生死离别更让人黯然销魂的啊……

“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我们有此组间国平先生对妞妞爱之深切!

作为一个尚未成熟,阅历并不丰富的读者我对妞妞的死都深感遗憾,从这个仅有18个月的小生命中,我读懂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不幸。同时我也明白:活着就是幸福,健康就是财富。做人要知足方能长乐,心情快乐地走完一生,是人生的最佳之境界。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呢?

“活着真好”的活着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狂傲不羁的呐喊,也不是来自于凶猛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忍受一切,在绝望和痛苦的边缘继续活着,而却骄傲而坚强的活着。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绝望和希望,在我们的命运里比比皆是,更如朋友那般亲密无间。正如没有绝对的苦难,也没有永久的幸福。

不论或者有多么痛苦,我们都要活下去,不为别的,也只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

【篇二:读《妞妞》有感】

当生命与时光陨落——读《妞妞》有感

倘若时光在生命之初悄然流离,又能几何?

读罢周国平所作《妞妞》一书,心中的感慨万千,不单是为那娇弱的小生命的叹惋,更是对那如山般沉默、如海般涛涌的父爱的理解和认同。

好似一本写给女儿的札记,一本满是深沉的回忆录。周国平——一位哲学家,一位父亲,一位不幸的人。在女儿夭折多年后才敢提笔,为这流星般陨落的生命写下一叶历史。书中详细描述了女儿妞妞从诞生前,到诞生再到夭折的整个过程,像是用血刻出妞妞坟前的碑文。

于他来说,这本书是幸福肩并痛苦的。哲学家眼中的世界是单调无色的,是一种人心走在灰色世界的透彻。可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一旦哲学家变成了父亲的角色,世界便不再冷寂,一切一切的哲学在这小生命面前都变得束手无策,微不足道。可见妞妞的到来对周国平来说便是一颗枯草的春日。然而这春天在初春之时便已埋没着消亡的种子。可以说这是一本满含泪水面带微笑的一本书。回忆本是痛苦,却硬要在这痛苦中苦苦寻觅,一字一句像是世上最好的绣娘,细密的缝在他的心头。偶时回眸望见一眼妞妞天堂的微笑便禁不住带着些许泪痕勾出一丝微笑。

令人心疼的更是那对夫妻在得知恶耗后,那些充满挣扎的对白。是濒临发狂的边缘,是精神的极限,有恐惧,有埋怨,有安慰,有沉默。看似简单的对白闪烁着父性的光辉,是哲学的苍白。

一米阳光是妞妞捕捉的光芒,是偷偷站在身后的父亲眼中泛泛的银光,时时梦中闪出妞妞失明后伸手触光的身影让周国平彻夜难眠。月光下妻子凌乱的发丝吸引着冰冷的泪水,滴滴刺痛着周国平的心头。

如今,周国平的第二个女儿“宝贝”平安的降临,周国平在《宝贝》中写到:宝贝像是妞妞的续集,带着妞妞的微笑,带着妞妞的面容,带着妞妞所有的一切继续走着原本该是妞妞走下的人生,我永远忘不了妞妞,我的大女儿。

我想以后的春夏秋冬,周国平会在未来里怀抱过去,将这份凝重的父爱用心的倾泻在宝贝的身上,一丝不留。或许在死亡的节点,父爱依旧默然无声,但在父亲的心中早已喷涌出一股洪流,只是古往今来的传统让父亲选择用如山的肩膀将这父爱阻挡在心中。

或许,不单是父爱,时间所有的大爱又有多少来不及诉尽,难以启齿。某些不知名的深夜,在颠沛流离的旅途中,彻夜的难眠,古茗伴夜的幽香,多少人曾痛哭伏案,用心悄悄的擦去记忆深处那抹浮现的星斑。

【篇十:真正的安静源于内心】

“安静”,我毫不掩饰对这个词的喜欢。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安宁的景色像香茗回味万千;丁香般的姑娘柳眉含笑,一把油纸伞彷徨于悠长而寂寥的雨巷,恬淡的姑娘似百合清幽婉丽;橹声悠扬,风铃悦耳,青石优雅,静谧的地方如桃源引人神往。

周国平先生的散文在阅读练习中是熟见的,哲理隽永的语言总是发人深省。《安静》作于他五十而知天命的时候。周先生把自己放在热闹之外的世界,他说,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他想要这样的活法,在这样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我总是爱辩驳的,所以我便停下来笑了。热闹之外真的有世界吗?或是说,真的有热闹之外的世界吗?

我认为一切的安静都会随着时光的变迁渐而消逝。周庄,中国第一水乡。驳岸、拱桥、水巷、狭小的青石板街径,淳朴的气息弥散,城市里的人们在这里能享受一份安静的清凉。当然,这是原来的周庄。十来年的发展让这座历史悠远的古镇潜移默化间变了最初的模样,旅游人数的飞速膨胀让周庄笼罩在商业化的氛围之下,不可自拔。步入周庄,充盈于耳的不是小桥下潺潺的水声,而是群群商贩叫卖的鸹噪,粗鲁地抽打着你宁静的心绪。人们俨然有着这样的无奈“漫步在小镇,感觉饭店比景点多,商店比住家多,特产比渡船多,很难让人静心地游览自然景观,更谈不上细细品味,拍的照片俨然一张张集体照。”风气虽依然淳厚,却渐渐迷失了水乡的意境,得天独厚的人文主题。人们乘着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的心来,却败兴而归。这不免让人发出这样的疑问,安静像沙漏,流过了就不复存在吗?周先生笔下安静的位置真的能找寻到吗?这样的位置就不会被铺天盖地的喧嚣所覆盖吗?这又值得探讨了。

我记起一个老妇人,那时她正在灶台前生火做汤。火钳接过右旁捆好的稻草,伸入灶膛里,熟练地上下翻腾着。火旺之时,佝偻着站起,微踮脚尖,不容易地够到了头上篮里的橘皮。俯下身去,撕碎了洒在锅中。炉火渐熄,吮过一口汤后,聚起皱纹的微笑显示她对这道菜十分满意。整个过程,除了火苗窜动的声音,细小的呼吸声,就是安静。处于安静的氛围中,老人恬淡的生活态度让我深思。原来安静的不只是氛围,还有老人的心。心不静,万事不静。

世界是热闹的,从来不曾缺少过。在纷扰的世界里,迷失是俗,保有自我是真。人们不愿意自己是俗人,所以每个人誓言一样地表明着自己灵魂的安静,是不拘泥于世俗的,喧嚣浮沉于我何干。而事实是每个超脱的灵魂都不可避免地被肉体所羁绊。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在人的心灵,安静的位置就是内心深处的宁静。静可以安于表面,但它终究只是表面。让它深刻些,安于内心。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自己安静的位置。

以上皆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或轻或重。最后还是感谢周国平先生,你的文字让我有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考,我思故我在。

热门推荐
1成长的足迹
2国庆节游记
3文化情感
4夜游象山
5满天星
6无赖的弟弟
7学习中的小窍门
8天下最美吆喝声
9我上三年级了
10
11给爸爸画像
12漫画的启示作文开头
13坚持之美
14我的知音是苍蝇
15美丽的桔园
16行走在什么的路上优秀作文
17美丽的西湖
18我的心爱之物五年级作文
19做任何一件事,要懂得去思考
20晒出我的照片
21爱卖萌的小吃货
22窗外的春天
23名字的由来
24爱,因为表达而温暖
25现实是船,理想是帆
26等车
27给妈妈的一封信
28太空想象作文
29有你真好
30秋天的果园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