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干菜的作文

【篇一:吃元宵】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是一个举家团圆欢庆的好日子。在我的家乡,元宵节通常都有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和“烧狮子”等风俗习惯。但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每年的重头戏——吃元宵。

我们的小镇不同于大城市:每年春节时家家户户大门敞开,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像一个个涨红了脸的胖娃娃,在微风中左摇右摆,廊中晒着一串串干菜、陈腊肉什么的在风中起了一层银白的盐霜。春节的脚步已渐渐走远,但节日的氛围却仍在继续。孩子们在大街上或小巷里仍东奔西跑,一不留神就没了踪影。

终于,难熬的白天逝去。天擦黑了,人们开始忙活着煮元宵了,我这个吃货自然加入了此行列。

锅中的水哗哗作响,将元宵轻轻倒入。元宵个个洁白如玉,齐刷刷朝着锅心跳。不久,锅里的水沸腾了,它们兴许是感觉水太烫了,又使劲地蹦跳着,拼命地往锅边爬。你推我挤,互不相让。一会儿,元宵们又像是在跳舞,在沸水富有韵律的伴奏中,晃动着圆圆的身躯,跳着轻快的舞蹈,争先恐后,竭力让自己的舞蹈与众不同。看那小巧玲珑的白嫩嫩的圆滚滚的小身子,令人垂涎三尺。

当一个个小元宵盛进小碗时,它们可就老实多了,静静地卧在碗里。仔细看,透过薄薄的表皮,隐约能看见里面的馅料,土黄的是花生酱的,深红的是红豆的,淡黑的是芝麻的,那略红的一定就是最可口的猪肉陷的。

拿起筷子,朝着一个元宵戳去,刚碰到,软糯糯旳;筷子再插进去,里面的馅料就要破皮而出;再用力些,香喷喷、甜津津的芝麻就溢了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芝麻的清香。

用汤匙舀起一个,送入口中,破皮之前,那软软的元宵在嘴中滚动、在舌尖跳舞。轻轻一咬,芝麻馅就钻了出来,芝麻虽甜,却甜而不腻。它们在嘴中交替翻动、妙不可言。一不小心吞进肚中,芝麻的清香依然在唇边索绕。使人欲罢不能,不多时便风卷残云。

虽然我已度过十三个春秋、十三个元宵节,但每年最让我魂牵梦绕还是家里的那一碗热腾腾的、清香可口的元宵。

【篇二:妈妈作文】

我有一个平凡的妈妈,她勤劳又能干,总能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

她,中等个子,长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小小的眼睛,高高的鼻梁。

记得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旁边看着她那双灵巧的.手快速地把菜切完了。原本臭臭的羊肚子被妈妈放在锅里面,瞬间变得香喷喷了。菜端到桌子上,客人们闻到那香喷喷的味道,迅速拿起筷子尝了一下都说妈妈炒的菜好吃。正是这样邻居们也都夸妈妈勤劳又能干菜也做得好吃。

晚上我们吃完了饭,去睡觉,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妈妈就赶紧起床做早饭,我一起床就闻到了一阵香味,看到桌子上摆着一碗热乎的面,我赶紧吃完,就去学校了。等到我放学回来,看见家里被妈妈打扫得干干,我房间的书也被妈妈整理好了。

还有一次在我八岁那年,我不小心溜冰的时候摔了一跤,本来没有什么事,妈妈硬要把我拉到医院,到了医院,医生说没什么大碍。想到这点,妈妈对我这么好,我暗暗决定以后不惹妈妈生气了。

每当我做错事或者犯错的时候,妈妈会很凶的教训我,甚至还打我。如果做错事太严重就会狠狠地打一顿。

经过这一次教训,让我懂得了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勇敢克服。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平凡的母亲。

【篇三:第一次烙饼】

那天放学回家,刚好肚子饿了,看到旁边有卖梅干菜扣肉饼,我就买了一个,还挺好吃的,我就想自己动手做一个。

一回到家,就拿出做烙饼的材料,面粉丶馅料,迫不及待的忙活起来。

先往碗里倒一堆面粉,这时候,妹妹跑来,抓了一把面粉往自己脸上抹,哈哈,他可真是一个大花脸。在面粉中,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再用手去搅拌,越搅越粘,接下来我用两只手拢住在案板上,来回的揉压着,我心中早已有大布局似的,像一个乐队指挥那样,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面粉在我的手下魔术班成了软乎乎的面团,接下来反复的捶打。用擀面杖擀,这是为了使面更加筋道,活脱脱一个小胖子吗!这一步叫做揉面

我把它放到碗里,用东西罩着,这一步叫做醒面。

几个小时之后,原本胖乎乎的面团变成了瘦瘦的,摸上去没有,之前软了,原来这就是醒面之后的效果。

现在就是做馅料的时候了,把肉和葱搅拌,先炒的半干不熟,放在碗里。

把面揉成一个大圆饼,在中间抹上馅料,再把两边对折,紧压紧边角。

打开煤气,在锅子内放入猪油,噼里啪啦,猪油的香气弥漫开来,我把烙饼轻轻地放在油里,滋滋滋滋,烙饼的一面已经焦黄了,我赶紧把它翻过来,就这样翻来覆去,第1个烙饼饼终于出炉啦。

妹妹跑过来,抢着要吃,“嘿嘿,我不知道好不好吃,就让妹妹先来品尝一下吧。”妹妹接过去,也不拿筷子,用手抓着就往嘴里塞。我本以为他会难吃的吐出来,没想到他大声的喊好好吃,我也尝了一口,很脆的感觉在嘴里炸裂开来,再加上馅料的辅助,就更香了,这面真有嚼劲啊。

通过自己劳动所得到的东西才是最香的,这一次烙饼的经历,我会永远记在心里,烙饼的感觉,我会永远记住。

【篇四:美味的烧饼】

一个寒冷的冬夜,街上无比寂寥,仅有的行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有的还裹着围巾,步履匆匆地走着,径直走向目的地,毫不驻足停留。但在这样的天气里,一个普通的小摊前却有着几名排队的顾客,这家小摊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能在这样的天气里依然让顾客排队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又是周六的下午,当我昏昏欲睡地从打着暖气的新概念英语教室走出来,一下子到了寒冷的室外,感觉神清气爽。不一会儿,我就觉得阵阵寒意袭来,不禁打了个哆嗦,赶忙和妈妈一起走向烧饼摊。

到了烧饼摊,只见不锈钢烤炉边围了好多人,有学生、有大人、也有小朋友,看来这烧饼真是脍炙人口啊!我挤到烤炉边,一股暖流顿时扑面而来,我怯生生地对老板说:“叔叔,两个咸的!”付了钱,接下来便是一场好戏:只见老板从大面团上扯下一小块面团,再把小面团擀成一块圆形饼皮,然后包上干菜肉馅和小葱,再次擀成薄薄的面饼,最后粘上一点面粉,贴到煤炉的内壁上。

大概五分钟后,香喷喷的烧饼就出炉了!看着金黄酥脆的烧饼,我不禁垂涎三尺,咬下一口,感觉酥脆的饼皮在口中断裂,瞬间焦香就充斥了整个口腔。吞下去后,混合着鲜、香、微辣的回味依然无穷,让人忍不住继续咬下一口……

捧着热腾腾的烧饼走在路上,尽管冬夜寒冷寂寞,我的心却无比温暖。

【篇五:涌动的眼泪】

哈哈,到星期五了,我和妈妈又可以去外公家住几天了。

远远地望见了那幢熟悉的楼房,我就感到无比的亲切。我像小兔一样地奔上了楼,妈妈在后面急急地追着。到家了,她拿出钥匙准备开门,这时我听到了脚步声,同时也听到了棍锤敲打地面发出的声音,这个声音使脚步声显得异常缓慢、沉重。随着脚步声的靠近,铁门渐渐移开了。我看见了一个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老人——我亲爱的外公。顿时,我傻眼了,平常身体一向健康的外公呢?他这是怎么了?

我怀着满腹的疑问,扶着外公走进房间,只见外公费力地坐到椅子上。我看了以后鼻子酸酸的。“外公,您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好奇地问。外公叹了口气,说:“大概是因为我前几天晒了你最喜欢吃的干菜,跑上跑下的次数太多了,伤到脚筋了吧。对了,小孩子眼神好,你把那瓶药拿过来看看保质期。”我拿起瓶子看了一眼:“咦,这瓶药不是我和妈妈上次在香港买给您的吗?哈,还没过期呢!听说这种药效果不错,您擦了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外公笑了,说:“小东西,说得好,我昨天擦了两次,今天感觉脚没像昨天那么痛了,过两天肯定又可以健步如飞了。”

说着说着,外公又慢慢起身,原来是去拿面包给我吃呢,我看着外公一瘸一拐的背影,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上了,眼泪涌了出来……

【篇六:春雨】

每当入夜时分,头顶总会传来阵阵雷鸣声,不到喝完一口茶的功夫,淅淅沥沥的雨声就响起来了,之后节奏加快,暴雨给世界蒙上了一层灰纱。

雨落到池塘上,带着水与空气挤压碰撞出的空灵声音,音调高低不一,如随心所欲的弹奏一般。

雨落到草地上,不仅雨水被土地吸收了,连雨声也被吸收了半截。

与雨落到瓦片屋顶上,声音格外的清脆响亮,这是在提醒在外的人该回家了,在屋里的人该收衣服,收围墙上晾晒的干菜了。

天上风云涌变,两团巨大的乌云迎面撞上,碰撞出的闪电把整块天空都照亮了一瞬间。屋里的人看到窗外闪过的白光,知道雷声在几秒后即将来临,等待着。可雷声没有如期而至,也许是屋里的人一下看走了眼,刚才的并不是闪电。突然,“轰隆隆——”,如怪物怒吼般的雷声传到了人们的耳中。

雷没有刻意吓人,只是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对大自然的畏惧感,再无畏的人听到雷声也会心头一紧。

春天的雷阵雨不会持续很久,不过一顿饭的时间,雨就渐渐停了,只是细微的雨丝会飘上好久。

入夜后,外面只有雨水从屋檐滴落而下的声音——“滴滴答答”。

【篇七:圆梦读书路】

时光像一场雨,冲刷着逐渐尘封的年代,可能没有人会去怀念,也可能只有少数的人会去回想。但有一条路,却深深地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一条路,三个人:爷爷、爸爸和我。不同的童年,走过不同的路,却心怀同样的梦想。

爷爷的路,在山里。爷爷常说:“小时候啊,真苦呀!"那时田是瘦的,人是累的,活是没日没夜的,生活是苦的。我的老家在闽西的一个小乡村。爷爷小的时候,没有公路,没有自行车,更别说汽车,出门半步都得靠步行,甚至要翻山越岭。重峦叠嶂的大山,没有阻断爷爷的读书梦。特别到了读初中时,爷爷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到另一个乡镇中学读书。每周周一都要很早起床,摸黑背着大米和少许的干菜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到学校。

爸爸的路,在田间。爸爸小时候生活好些了,不用像爷爷那样翻山越岭去读书。村里已经有小学和中学了,但上学的路依然不轻松。路虽然近了,但都是些泥泞小路,既窄又滑。爸爸说特别怕雨季,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爸爸还要负责放牛,挑水,每天只有尽快完成这些任务,才能去上学。

我的路,在鹭岛。鹭岛承载着许多人的梦想。我踏着钢筋水泥铺成的公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路旁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在鹭岛学习,犹如一颗好奇的种子在新的世界里不断成长。在鹭岛的学习十分愉快,在知识的海洋里我越游越远,我相信我离那棵大树不远了。

从山里到田间,从田间到鹭岛,这条路越走越平,越走越宽,越走越美,祖孙三代的读书梦,在这条路上闪耀着熠熠的光茫。建国七十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了,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逐步提高。在教育方面,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圆了多少人的读书梦。我将沐浴祖国的阳光,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文明,让所有人都能圆自己的读书梦。

热门推荐
1安全在我心
2我最喜欢的照片
3天空之城
4夏天游记
5再见
6那一刻我们学会奉献
7难忘的发试卷
8若未来机械化
9龙江人民公园
10我最喜爱的人
11从脚下出发
12望庐山瀑布(改写)
13西游记读后感
14我和书的故事
15编童话故事作文
16在磨练中成长
17冬韵
18有你真的很幸福
19埋在记忆深处的远方
20妈妈,我想对您说
21故宫导游词
22开心的一天
23呼唤
24姥爷的田地
25一杯水的色度
26暑假作文
27生命是什么
28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29傅雷家书读后感
30我是小小志愿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