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蒸年糕的作文

【篇一:清点幸福】

雨后初晴,阳光洒满了大地。温暖明媚的阳光让刚刚经历“暴风雨”洗礼的我十分舒适。于是,我搬出椅子,坐在阳台上静静地享受着。在这惬意的时光里,我做着别人无法理解而我又乐在其中的事——思考。

我悠闲地望着梧桐树头嬉闹的小鸟,脑海之中的风暴从未停止。这次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循循善诱地和我谈心,试图释放我的学习压力。父母在电话里头焦急却平和地劝说:不要灰心,下次努力!他们越是这样,我越觉得愧疚。梧桐树头的小鸟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我不禁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如小鸟一样无忧无虑,可现在却万般无奈。我不断回忆着小时候的画面,脑海之中突然浮现“幸福”这个词,于是我大肆搜寻着记忆,寻找点点滴滴的幸福。

我在两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学习生活——学校、家。

仔细审视着机械化的、辛苦的校园生活,竟能发现它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我在一个独特的班级中学习,有着许多特立独行的朋友,他们平时总爱打打闹闹,总违反纪律。但每一个人都十分热爱我们这个班。生病时,他们如家人般嘘寒问暖;伤心时,他们像喜剧演员般令人捧腹……

在校园里,还有一种如冬日暖阳般地爱围绕着我。他们陪我聊天,只因平时我总是郁郁不欢;他们送我回家,只因那次上学忘带雨伞;他们陪我打针,只因父母在外我无人照看……

他们那无私的爱,只因他们是老师吗?

越想越多,越翻越重,真正是不胜枚举!

当我如数家珍似的将我的幸福挑拣罗列,发现最大最重的那颗即是家。受委屈时,我总在电话里头嘟囔:这个家都不像个家,你们在外头赚再多的钱也没用……电话那头的他愁眉不展,她潸然泪下。可知,被生活压迫的他们没有办法选择,不在外卖苦力赚幸苦钱,谁来支撑这个家?每逢过年,便是我最幸福的时光了,家人团聚,一大家子包饺子、蒸年糕、吃团圆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个人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似乎都在告诉自己:加油,来年一定要在一起!

其实,无论你身在何方,无论漂泊到天涯海家。家都在你心中,回家的路或长或短,但它永远是幸福的归途。

温暖的阳光,仍然洒在我身上。我的脑海已恢复一片风平浪静,只留下一抹阳光透过光洁的云层在海上照成微笑。

【篇二:冬天来了】

冬天来了,寒假也到了。放了寒假就可以大睡懒觉,我呆在房间里,能睡一个上午。被窝里热热的真是舒服,既然舒服得起不了床了,就我就等着吃冬天的暖食吧。

冬天可吃的菜有很多,我最喜欢白菜、冻豆腐、冬瓜汤。白菜味泛甜,与粉条炖在一起,滋味很鲜,最好放一两块咸肉,味道更是咸香。豆腐冻过后会变得很大,呈蜂窝状,放进锅里一烫,豆腐吸满了汤汁,味道十分饱满。冬瓜和排骨一起煮着,只吃冬瓜,也能感到其肉香。吃饱了,全身都有了活力,全身都暖暖的。

冬天也有许多活动:做团子、蒸年糕、写春联、打雪仗……我最喜欢的要数做年糕了。

大概阴历十二月份吧,就开始要蒸年糕了。有一家邻居,有蒸年糕的工具。平常不大有人用,只有到了冬天,附近的九家人才轮着用。做年糕的地方挺大,筛子、箩筐、竹编、切刀……样样具备。蒸年糕很好玩,也很简单。只要将糯米磨成的粉放点糖,加点水,放在一个很大的竹匾中搅拌成湿粉,然后放进一个大的圆筒状的蒸笼里蒸。不一会儿,蒸笼里冒出了滚滚的白色的雾气,雾气弥漫整个屋子,有经验的师傅看过说熟了,就可以出锅了。只见一个力气很大的男人一鼓作气,把蒸笼端下来,把蒸好的糯米粉倒在长形的桌子上。然后用手反复地揉搓,直到糯米团表面光滑有弹性。通常要两个人轮流揉,因为糯米很粘,要用很大的力气。我小时候曾经尝试过一次,但是实在太黏了,一点都弄不动,只好拉了一小块尝了尝,略粘牙,但甜滋滋的很好吃。

接着把揉好的年糕整成长长的一条,用筷子沾上红的可食用色素,沿着中间划上一条长长的红线,预示着来年的运气好到底。接着用棉线把年糕夹成一条条的,放在保鲜袋中,整齐地码在小竹匾中拿回家凉干。蒸糕算是大功告成啦!这时我也会忍不住偷偷地吃上一块,这感觉又不同了,软糯香甜,竟然不怎么粘牙了,嘴里回荡着糯米的甜香,真好吃。

做好年糕,新年就要来了。

【篇三:妈妈的手】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每当唱起这首歌时,我就想到了妈妈,妈妈是多么伟大呀!更让我惊叹的是,妈妈有一双无比神奇的手。

我的妈妈是一位家庭主妇,曾经有双白皙的嫩手,经过三十五个春秋岁月,每天的辛苦劳动已经变得老茧重生,也不比以前细嫩了。岁月把妈妈的那双手洗礼得与老人一般,就是她那双手,支撑了我们一家的幸福,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

妈妈的手是灵巧的,小时候我总被幼儿园的大孩子欺负,回家就向妈妈哭着叙述着事情的起因、经过。妈妈听后微笑着对我说:‘’孩子,那些大孩子有些调皮,可你也不该哭,要想办法让自己变得强大。‘’说罢,妈妈从身后拿出一个红彤彤的大棒棒糖,我十分惊讶,妈妈的手太神奇了。那红彤的大棒棒糖,在冬日的雪光映照下显得更红,更耀眼,更闪闪发光,我立刻破涕为笑了,妈妈的手啊,抚去我的忧伤,带来的却是欢乐。

妈妈的手带来的是孝顺。她不仅要照顾姥姥、姥爷还要照顾爷爷和奶奶。记得是放寒假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本来就很冷的天,加上下了大雪,变得愈加寒冷,外面的大地上厚厚的铺着一层奶油,树冠都穿上了厚厚的绒衣服,上面还有一层冰晶闪烁。妈妈用她那双勤劳的手为爷爷奶奶做了丰盛的晚餐。晚上睡觉前,妈妈总要用烧好的水调了一盆温水,为年迈的爷爷奶奶带来温馨,妈妈的手送来的是温暖,换来的是全家的幸福。

妈妈的手是勤劳的,妈妈什么美食都会做,端午节妈妈会包粽子;中秋节妈妈会制作月饼;春节会包饺子、蒸年糕。一张彩纸,剪刀就变成美丽的窗花;一团毛线,几个晚上就织成了一顶帽子。每天早晨都会变着花样,把爱心早餐端在我们面前。

妈妈的手教会我感恩与坚强,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我爱妈妈,我为妈妈有这样一双神奇的手而骄傲、自豪。

【篇四:家乡的小年】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可以说是春节的彩排,家乡春节就是从这一天拉开序幕的。

小年的主要任务就是“辞灶”,所谓“辞灶”就是民间为恭送灶神回天庭述职从而进行的祭拜仪式。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台边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的神像一般都贴在灶房的北墙或东墙,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也有的灶神像两侧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此外,为了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人们用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点粘在灶神嘴上,取“嘴甜”之意,让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给自己家中说好话,来年家里就会好运连连,至少不会有灾祸。

记得奶奶在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候,边烧纸,嘴里边念叨:“灶王爷上西天,猗马去,坐轿来,只说好不说坏,过了七天再回来。”烧完纸还要恭敬地磕头,表示对灶王的尊敬。看着奶奶那虔诚的神态,使我更增加了对灶神的膜拜。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还要蒸年糕。年糕有粘玉米的,糯米的,粘高梁的。奶奶说蒸年糕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以免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虽然是迷信,但是奶奶年年都要恭敬地认真地敬灶王。

每到小年这天,我就搬好小板凳,坐在奶奶跟前看着奶奶蒸年糕。奶奶用娴熟的手法,把一个个面团加上枣攥成窝窝头的样子,然后上锅蒸,蒸的时候枣香弥漫着整个屋子,糯米年糕白白的,胖胖的像个白胖子,粘高粱的年糕就像黑脸包公,看着就眼馋!

乡村的习俗透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人沉醉,令人向往。我永远忘不掉年糕的枣香,忘不掉浓浓的亲情!

热门推荐
1五一劳动节作文
2我心目中的英雄
3美丽的洱海
4难忘的暑假
5快乐假期
6我为自己点个赞
7观察植物的作文
8同桌印象
9成熟
10乡村的晚霞
11中秋
12遇见
13糗事
14采茶之旅
15仙人掌
16秋天里你是我的牵挂
17我和小鸟的对话
18做什么好难作文四年级
19吃喜酒
20生活就像“拼图”——拼好它
21朋友
22幸福的颜色
23新时代新面貌
24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25我的书包
26文明湖北
27变化的作文
28我想变成一个爱心天使
29那把伞进入我的视线
30一次有趣的实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