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骄傲三境】
屈原高吟在汨罗河畔吟诵“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骄傲;
钟南山在非典期间否定卫生部说法,提出防治非典有效的新方案,是骄傲;
菲利普斯在奥运会赛前对媒体笑称要为美国力夺八金,是骄傲;
刘翔复出,微笑从容,坦然面对,蝉联全运会三联冠,是骄傲;
可见,骄傲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与相信,是一种人生态度。但同样是骄傲,也会因人而异,有不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切皆因骄傲的境界不同。
在我看来,骄傲也有三重境界,罔不因势象形,因人而异。
第一重境界:放眼天下,舍我其谁,唯我独尊。
自恃才高,傲物无礼,藐视天下苍生之人,往往处于此境。他们充分自信,过度自满,认清自己的才能,却看不清时势,将自己摆在不恰当位置。他们的才能的确让他们在某些方面有骄傲的资本,但也正是他们这份骄傲,往往让本该受万人景仰的他们成为众矢之的,或落得一个悲惨下场。三国中的马谡,自信饱读兵书,才能卓越,临行前立下军令状,固守街亭不在话下。但是,他最终因为这自矜功伐,唯我独尊的骄傲而大意失守街亭,被孔明挥泪斩去。这是马谡的骄傲,自知而不知世,浅薄而低级的骄傲。
第二重境界:看透世事,善于包容,所以怜悯。
一个人能够骄傲,往往是因为比别人懂得更多,却不一定看得更透。在黑客小说《天擎》中有一位叫凌梦蝶的女子,她天性聪异,倍于常人。过人的天赋让她成为全能型强人,也能深知身边人的愚钝与悲哀。自知高人一等,她说:“我懂得他们不懂得的,看透他们看不透的,觉得他们很可悲,所以我怜悯他们,不会因为他们而生气、计较。”于是,她的骄傲收敛在怜悯慈悲的笑容中,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世人不知,往往要受蒙蔽,为她平易近人的表象所欺骗。但骄傲是真,怜悯是假;疼惜自己是实,宽怀他人是虚。这是骄傲披着美丽的外衣在跳舞。但是谢幕之后,仍是尖锐的傲慢,无视的冷漠。
也许有人要说,张扬锋锐是骄傲的本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骄傲终究是骄傲,而无法化身为谦和这种内在美德。事实真是如此?且让我们来看看最高层次的骄傲。
第三层境界:大象无形,化骄傲于平和,化才华于骄傲。
所谓实力不够,动作来凑,小才往往华而不实,而大才朴实无华。大骄傲亦在此理。有巨大优越感的人,因为自身实力登峰造极,眼界开阔,包罗万象,骄傲到了极致,也便成了骨子里的一种秉性,便演化成淡然与平和。万事万物皆了然于胸,众人皆在己之下,没有什么不可骄傲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再值得去骄傲,也就无谓了。心胸开阔如斯,而又深知苍生黍离,所以会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如佛陀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便是骄傲的极致。极致的骄傲,是看透后的淡然物外,是知人知己爱人爱世的成熟与平和。庄子逍遥物外,东坡也无风雨也无晴,都出于此吧。
所以骄傲有三境,而所处境界取决于自身修养与才华。小才华造就不可一世的小骄傲,大才华铸就极致的大骄傲。这种骄傲,是一种光鲜而不刺目的颜色,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是如炉火纯青的境界,是臻于完美的人生艺术,也是骄傲者应追求的终极目标。
不断充盈自己,让自己的才华学识宽博如海;不断提升素质,让自己的心胸广袤如天空,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傲万物于心。让骄傲发挥到极致,也便是精神的完美与崇高。
【篇二:推荐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作文】
【篇一:推荐一个好地方】
王子娴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没错,就是位于成都的武侯祠。
武侯祠是用来纪念蜀国丞相诸葛亮的,你们知道为什么这里叫做武侯祠吗?这还得从刘备临终时说起。刘备临终时问诸葛亮:“你觉得马谡怎么样?”诸葛亮回答:“马谡是一个人才。”刘备说:“不然!我观察过他,他只会纸上谈兵,不可重用。”可是在后来街亭之战中,诸葛亮不管以前刘备劝他的话,派马谡去当主帅,结果马谡打了败仗。回来以后,诸葛亮不仅杀了他,还将自己的官位降到三级,便成为了武乡侯,这里因此得名“武侯祠”,真是一个有故事的名字。
这里虽有有故事的名字,但是最好的还是它的景。一走进武侯祠,便可看见一大片的墙上挂着牌文,这是诸葛亮所作的《出师表》,但这牌文上的字并不是诸葛亮写的,而是宋代名将岳飞写的。再往里走,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凉亭,再走便是文官廊、武将廊、刘备庙、关羽庙、张飞庙和武侯庙。若你走进武侯庙里,便可看见雕出来的诸葛丞相端坐在展柜里,看这副严肃庄重的模样,一定是在与皇帝刘备商议事情。武侯祠中还有一座刘备的墓,那座墓像一座小山,围着它走一圈,足足要用一分钟。
武侯祠中我最喜爱的便属一座园子了。那里有许多奇花异草,最奇怪的是一棵松树,它的枝本来是往上长,可是长到一两分米长的时候。突然开始向右长,长成一棵斜松后,它的枝干又开始向上方张开,真是奇怪。
武侯祠不仅名字中有故事,还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呢!有机会一定要去打卡哦!
【篇二:推荐一个好地方】
曾子轩
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有着众多的山川河流,美丽的景点数不胜数。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个好地方——喇叭河自然景区。
喇叭河自然景区坐落在四川省雅安市境内,这里风景优美,亲近大自然,是一处放松休闲的好地方,。
沿着盘山公路一路行驶,左边是巍峨的高山,右边是几乎垂直的悬崖。往车窗外一看,河流边有无数巨大的奇石,形状各异,奇特。有的像一顶戴着斗笠的大蘑菇,有的像一颗圆溜溜又光滑的大皮球……外面的景色都这样美丽,里面肯定更漂亮了。
如果你运气好,路上说不定会遇上一些小精灵——藏酋猴。他们和所有的猴子都一样,屁股是粉红色的,毛发也是一个颜色,只是它们的毛发有点长。他们只要看见了一辆车,就会冲上去,站在车的玻璃上,让人们给它食物。如果不给,它们就一直赖在那里不走,直到给它们食物为止。
酒店旁有一条瀑布,虽然这里不是庐山,但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李白当年在瀑布前所写的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到了晚上,向远处的山上望去,可以发现一群鹿在山上舔石头,因为它们要获取一些盐分。
在山上,还有一处景点叫做鹿池,因为这里生活着几大群鹿。不过要上来的话,要先上曲折的山路,这些弯道太弯了,如果你坐的是大巴车,就会有一种快要翻车的感觉。在车上,不止可以观看到鹿,还可以重走兽道,挑战泥潭边的小径……都是一些有意思的事。山上不只住着路鹿,还住着一些小昆虫呢!鹿池也是喇叭河里一处美丽的景点,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是免费的。
景区里的美丽风景等着你来游玩,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了呢?那就赶紧出发吧!
【篇三:我笑诸葛亮】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常被别人嘲笑的对象,而我嘲笑的却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我笑他,自有我的理由。在我看来,号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不过只有“三个臭皮匠”的水平罢了。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何尝不想多过几天安稳日子,可他偏偏放着不愁吃不愁穿闲云野鹤般的好日子不过,禁不住刘备的软磨硬泡,上了刘备的“贼船”,最终落得个“败军之将”的称号,你说他傻不傻?
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本是一段佳话,可如果到了现在,要投票选举“最佳谋士奖”,那些被他侮辱过的文人雅士肯定都会在投票单上诸葛亮的那一栏打个叉。如此一来,就算世人全都公认诸葛亮是“天下第一聪明之人”,恐怕也和这个奖项无缘了。你说他傻不傻,怎么老是给自己找仇家?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苦心用计得了十万只箭,却一转手就全部送给了周瑜,还因此招来周瑜嫉妒,你说他傻不傻?
为了平定南蛮,他把人家孟获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像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一般,你说他这是神机妙算还是喜欢折腾呀?
他犯傻的地方还有很多:明知道关羽和曹操有旧情,还派关羽去守华容道,结果把曹操给放跑了,给自己留下一个劲敌;明知道马谡不会用兵,还派马谡去守街亭,结果街亭丢了,伐魏失败,他把自己自贬三级。你说他傻不傻?
诸葛亮在西城大摆空城计,面对司马懿的十万大军临危不乱,还好司马懿生性多疑,被骗走了。可诸葛亮也没能多活几天,终于在五丈原一命归西。你看一个人傻得连命都不要了,还有什么人比他更傻的呢?
诸葛亮,我不得不说你傻,不得不笑你傻啊!
【篇四: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慨”,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他躬耕陇亩,高卧草堂,自号“卧龙先生”。他乐于事农桑树,本来并不想参与政事,但是,他被刘备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在隆中为刘备谋划了建国策略,并决心亲自出山相助,为刘备建立功业鞠躬尽瘁。
奇人必有奇才。孔明出山以后,第一次博望坡用兵,在新野地这个小地方,靠几千人马,居然杀退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赢得了关羽、张飞的“拜伏”。从此打开了刘备争夺霸权的新局面。
孔明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他主张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信义卓著,可占人和。为此,他决定先取荆州为家,后夺四川建立基业,这样就可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为了联合孙吴共同抵抗曹操,他纵谈天下形势,火烧新野地,舌战群儒。他明知道周瑜年轻气盛,妒才嫉能,却能处处顾全大局,果敢沉着,巧妙地利用鲁肃作掩护,草船借箭,既使周瑜的陷害不能如愿以偿,又不让孙刘联盟分道扬镳。终于在赤壁之战后,他趁势占领了荆襄九群。他三气周瑜,致使周瑜临死只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
孔明赏罚分明,严于律己。他知道司马懿的大军必取街亭,决定派马谡把守,并一再嘱咐“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汝虽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不料,马谡自高自大,浮夸骄敌,拘泥“兵法”,任意违反孔明的军令,不听部下的建议,刚愎自用,致使街亭失守。孔明执法严明,一方面“挥泪斩马谡”,正军纪以服众;一方面又仁至义尽,答应死后照顾他的一家老小。对于自己,他也不推卸责任,痛悔用人不明,自作表文申奏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
刘备死后,孔明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刘禅,外拒曹魏,内征蛮番,博纳众议,整顿军纪,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积劳成疾,壮志未酬,死在北伐曹魏的军营里,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司马懿赞叹是“天下奇才”,被杜甫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诸葛亮运筹帷幄,著称智慧的化身,我特别欣赏他的才华和人品,并以他为榜样激励我前一路前行。
【篇五: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告诉了我们应该每天反省自己,学会自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律己的人生格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这是刘禹锡律己的励志名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李白律己的浩然长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王国维律己的坚定信念;“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律己的无悔选择。人生路上,倘能严于律己,提高自我认识,终将破茧成蝶,成就生命的辉煌。
诸葛亮能严于律己,在军法面前毫不苟且。当面对马谡失街亭使蜀军大败的情况时,诸葛亮先是将马谡斩首以示军纪,后又上书君王,引咎自责,将街亭失守的败局归咎于自己用人不当,知人不够,情愿自降三级以记住了这个教训。号称“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也曾割发代首,以示自刑。强者律己,他们战胜了自我,故能战胜世界,从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
林浦说过:“君子责己”,也就是说,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总是能严格地要求自己。唐太宗李世民,牢记隋亡的教训,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广开言路,从善如流,虚心接受魏徵的纳谏,表现出很强的自律能力,才有了后来史上的“贞观之治”。与此相反的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和众部下攻下北京后本来可以有所作为的,但由于失去了律己能力,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在清军的进攻下不堪一击,致使起义的成果功亏一篑。
试想,倘若李自成等起义者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起贪心,而是像李世民那样“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严于律己”,怎会走向失败?
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无拘无束,往往很浮躁,容易意气用事。如果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往往会酿成大祸。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以求前进和发展。
【篇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摘记
当我看过《三国演义》后,我以为,孔明的一生只书写了一个字——“忠”,而“忠”字,有是以“智”作笔,用“仁”“明”等作墨写成的。诸葛亮的一生,是智慧的一生。
他在学识上“博”。孔明,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未出茅庐,知天下三分;在东吴,舌战群儒,与吴联合而成鼎足之势;白帝城外,八阵图救主……而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不是侥幸而得大雾东风,亦是他的学识帮了大忙。
他在战略上“精”。他深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颇知用兵之法的他:华容道智伏曹操;大军压境而无兵之际,“空城计”吓退曹兵;他还授计在自己过世后用自己的木雕像吓走司马懿,才有了“死诸葛亮吓走仲达”的传奇。他深深懂得对手的性格和作战之法,由此,他一生用“将计就计”之法不知赢了多少胜仗。
他在用人上“明”。魏延是一个必然要提到的名字。魏延,勇猛,但不忠心。他曾事曹操,后降蜀国,诸葛亮深知其人,几次欲杀,但怜其勇,故留之。临终,他授计姜伯约、马贷,在他去世之后魏延造反之时,终于杀了魏延。魏延勇猛,虽屡立战功,但不忠于主,被杀实在情理之中。
他在做人上“仁”。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七擒孟获”,发生在孔明北伐之时,对于顽固不化的南蛮王孟获,他七擒七纵,不仅是信义,更是他的一颗爱人之心,他最终用“仁”用“勇”服了顽固不化,屡次造反的北方少数民族。他的“仁”亦显现在他“挥泪斩马谡”中。“挥泪”中蕴含着他的千万种情感:损一员大将;损失了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想到先主的嘱咐“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不能因千般情感而不按军法。马谡被斩之后,他按日给其家人粮食,派人照应。他的“仁”“义”感动世人,以至于他去世时“多官无不哀恸,百姓无不涕泣,蜀军皆撞跌而哭,至有哭死者。”这或许过于夸张,但他的“仁”确实是当时世人所共睹的。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也有过失误。赤壁之战中,用关羽,曹操逃脱;六出祁山时,用马谡,街亭失守;阿斗不才,硬扶其为成都之主……但我想,人人都不可能完美,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而否定孔明,他有他的想法和苦衷,其中夹杂着对先帝刘备“三顾”之恩的无限感激,“白帝城托孤”的任重道远。
我认为,孔明的一生是用大爱书写的一生,他博、精、明、仁,而我们明明又看到这些全都不在,而幻化为一个字——“忠”。忠于主,忠于天下,忠于天下的黎民百姓!你看他那瘦弱的身影,你看他那凝神的专注,你看他那睿智的双眼,他用一颗忠心写就了《出师表》,用一份智慧摆就了八阵图,用一个博大的胸怀书写出仁义的篇章!历史虽然远去,但我们透过时空,依然可看见那忠义的化身。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篇七:莫使一叶障泰山】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秋意渐浓,百花凋残,满庭枯叶翻飞起落,漫天枯黄几欲掩盖了那远处青山。偶尔有一两片枯叶如同断翅的蝶,掉落在手中的书卷上。轻轻拂去那覆盖在墨色之间的障碍,细细品味那携着墨香的字字珠玑。
又有一片枯叶掉落,轻轻将它扫落,却也看见了被它覆盖的一句话: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凝视那词句片刻,提笔写下:莫使一叶障泰山。
一叶虽小,却足以障目,若不见泰山,又将如何登上那五岳之巅,赏那云海苍茫?
莫使一叶障泰山。若非如此,遗恨终生,心有不甘。乱世的纷争早已不在,可白帝托孤之景仍历历在目。刘备,只因失去兄弟的痛苦,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贸然伐吴,最终落得蜀汉衰亡,三国归晋。
莫使一叶障泰山。若非如此,错失良机,千古骂名。马谡,可将兵书倒背如流,屡次献计献策,却终究难逃一死,只留下那一出失空斩的吟唱——他本非庸才,又究竟该当何罪?自负,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自负。马谡之所以痛失街亭,只因为自负蒙蔽了他的双眼,不听王平忠言相劝,最终下场凄惨,千古遗恨。
莫使一叶障泰山。若非如此,天下大乱,进退两难。上承贞观遗风,下启开元盛世,玄宗原本不失为一代明主,他究竟为何葬送了大唐的盛世风华?只因沉醉于美色歌舞,华清池的缕缕薄雾让他看不见大唐原本应有的美好前景,酿成了安史之乱的大祸。
一叶足以障目,使人双眸迷离,可若能及时冲破那纷扰与蒙蔽,自当守得云开见月明。
好比齐威王,初虽沉湎酒色,流连宫闺,却能因邹忌之讽谏而蓦然惊醒,不再受那左右宫妇四海之内蒙蔽,成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佳话;且看太甲,即为之初也曾骄横轻狂,可在祖父陵寝中思过后幡然醒悟,励精图治,使殷商纵横先秦六百年;再说太宗,也曾因魏征直言而怒不可遏,甚至欲杀之而后快,然而却能冷静下来不被愤怒左右而虚心纳谏,于是有了忠臣明君的美谈——让自己冷静,不被任何事蒙蔽双眼,眼前自会见到泰山之巍峨,五岳之首之风姿。
莫使一叶障泰山。历史的尘埃已定,千百年的光阴荏苒。晨雾迷蒙,烟云缭绕,不要让自己有一丝迷惘与困惑。拨开眼前那纷乱迷惘,迎接天边的第一缕曦色入白,曙光微亮。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天边已泛起缕缕晨光。昨日的狂风已静,那满地的枯黄也已不再纷扬。庭前远方,远山如黛,云海苍茫。
【篇八:我眼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可谓是神机妙算,智谋通天。但他毕竟也只是一个人,但大家似乎将他神化到了一个不可到达的高度。我们真的应该真真切切的认识他。
诸葛亮凭借他的智谋和胆识帮助刘备完成了三国鼎立,功不可没,为蜀国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创造了无尽的传奇,充分地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还发明了许多机械,可谓是鬼斧神工。如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等充分体现了他的才智是极高的。他七擒孟获又充分体现了他的仁爱。他善于用兵,任用贤能,重视人才又体现了他的心虑深远,不得不说他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之一。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然他被神化了,但却始终实实在在是一个人,我第一次对他产生质疑是在他挥泪斩马谡时,既然他已经知道街亭是一个如此重要的地方而且马谡又不能守,为什么又同意让马谡去呢?最后竟还流着泪杀了他。既然诸葛亮真的如此爱惜这个人才,他就应该坚持不让马谡去。对于街亭失守后亡羊补牢地杀死了马谡我也是不看好的,虽然不知他到底是什么动机,但这个事却动摇了我心中诸葛亮神一般的地位。
其次就是对蜀国影响最大的一次——火烧连营。一把大火烧尽了一切也烧去了一条仁君的生命。既然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也必定应该与刘备同行,这样也许历史将会被改写,而他只是留守了国内。而他布下的八阵图则是这次失败的最让我疑惑的地方,据说诸葛亮做了最坏的打算,我却认为比起亡羊补牢,让失败不发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一笔划断了蜀国的未来。
最后,先帝去世后诸葛亮打着讨贼的旗号六出岐山,劳民伤财又无结果,最终命丧五丈原,为他闪着金光透着灰芒的一生划上了句号。以他的才智和自己国家的优势完全可以采用劳兵之计拖垮魏国,自己养精蓄锐最后一举出击。但他没有,这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失败!
我想世上没有所谓的神人,人就是人,我们要以客观的角度去审度人生,在不同角度对不同人物进行不同模式的分析,找到自己在人生中的立场!
【篇九:浮躁】
行走在灯红酒绿之中,也许你与我一样感到,纵使夜色再黑,湖面再平静,都无法平静我们狂躁不安的心。我们很浮躁,我们的世界很浮躁,先人们安逸闲适的心境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社会越发展,人心越浮躁。
因为自负,所以浮躁。太相信就是自负,自负的人最易轻举妄动。浅读三国,我认为孔明先生一生的遗憾中,对马谡的失算,肯定是浓浓的一笔。马谡太自信了,不听诸葛亮的吩咐,也不听王平的劝告,轻率地扎军在山上,最终落得被魏兵围山的局面。浮躁的心已经失去了理性,再娴熟的兵法也无法运用得法了。马谡之死,死于自信,死于浮躁。
因为不专一,所以浮躁。“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说,因为心不专一,八只脚的蟹都比不上小蚯蚓。现在的学生被逼着去学各种技艺,成日东奔西跑,看似很有收获,但最终才发现只收获了疲倦不堪。多才多艺不是错,错就错在孩子们对知识的接收缺乏主动自愿性。学的时候不能专心,也无法得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各种知识被硬塞到脑子里,难怪会浮躁不安。同样是追求多才多艺,达芬奇为我们树起榜样,他学美术,学数学、建筑、生物……每一科他都达到了专家级水平,而且还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并在美术上有所建树。每件事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去做,理顺思绪,我们也就不再浮躁了。
因为耐不住寂寞,所以我们浮躁。著名影片《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最近因《阿凡达》再次闪耀。据说《阿凡达》的剧本早于1986年完成,但当时的电脑技术不够发达,不足以造就他的梦想星球,于是他一等就等了20年,才有了这部伟大的《阿凡达》。20年,历尽寂寞;20年,洗尽了浮躁,把纯真留下。反观当今文化界,浮躁者比比皆是。毫无深度与价值的作品纷纷挤上书架,他们让文字失去感情,让文字只是符号。他们都是物欲横流下耐不住寂寞的人。文化人心态如此浮躁,难怪我们会觉得营养不良。
收敛过分的自信,稳住心绪,学会享受寂寞。这样,我们就会看到褪去浮躁后更精彩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