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花盆儿的作文

【篇一:我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可能是一个可爱的玩具娃娃,可能是一个精致的文具盒,也可能是一只听话的宠物小狗。……而我却独独喜爱我小屋窗台上摆放的一盆绿植,她的名字叫"多肉"。她那青翠欲滴的锥形叶子,厚厚实实,圆圆滚滚,所有的叶尖用力向上伸展着,像一只伸开的小手在热情地向你招唤。

这盆多肉,可是我看着她从小长大的,记得那日午休,我在学校长廊里散步,窗外的雨淅淅沥沥,风却打开了一扇窗,把窗台多肉的花瓣都吹落到了地上。我心疼地捡起来,捧在手心,轻轻的吹去尘土,把她偷偷的带回了家。

听说多肉非常好养。我便找来喝剩的大果粒牛奶盒,到妈妈的花盆儿里"分享"了一些泥土,把花瓣轻轻放到土里。两天后,她就伸出了一簇粉红色的根须。又过了几天,从花瓣的底部,竟然钻出了新的幼芽,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正朝着我微笑。不出半月,多肉长高了,她真的变成了"多肉",已经有五六个花瓣了。它越长越高,越长越壮,嫩嫩的、绿绿的花瓣,晶莹剔透,圆润而丰盈,如同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每天放学我都要把她捧在手里,和她说上几句心里话,那绿绿的花瓣,可爱得动人,我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前几日,我却又忘记了关窗,又有几个可怜的花瓣飘落。我赶紧拾起来,把她们放到花盆边上。不几日,她们又长出了粉红色的根须。

我爱多肉,她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她却总是饱含着一抹浓绿,满怀着希望,快乐的成长。

【篇二:我的花痴妈妈】

我的妈妈是一个“花痴”!此“花痴”非彼“花痴”,因为妈妈爱花,所以我称她为“花痴”。妈妈爱花,常常会到忘我的境界。

妈妈爱花,养花的过程也是悉心呵护。有一次,妈妈买了一盆多肉,可妈妈觉得这个多肉花的花盆儿有些丑。于是,一大早就买来了一个漂亮的花盆当移植用。妈妈端起花盆,左看看,右看看,时不时地嘴里叽里咕噜,好像在跟谁说话。很快妈妈找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在花上剪上几下,薄薄的塑料很容易被剪开,妈妈小心地沿着花盆的边轻轻地拉扯下来,妈妈双手托着花和花盆里的土放到另一个花盆里,她看了看似乎不太满意,又把花向右移了一下,低头看了看,又像左移了一下,终于满意了。然后,妈妈拿出从外面买来的土,加到花盆,用手压一压,看一看就心满意足地笑了。

妈妈爱花,也常常看有关花的书,也经常在手机上搜有关花的书,一本儿接一本儿,看书多,知道的就有多。有的花别人都不知道花名,妈妈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花,有时还特意告诉我和爸爸:“今天我什么事也不干,就养花。”

瞧!妈妈就是这样“花痴”。

【篇三:母亲是一朵秋菊】

前几天,在一处郊外意外觅得几朵秋菊,索性就带回了家,我只想让平日无暇的母亲也能一睹菊花的芳容。

菊是淡黄色的,透着几分清雅还有几分娇羞,一片片小小的花瓣用修长的身姿有序的组合成娇人的身姿,在萧瑟秋风中放肆的秀出它们的风韵,散发出幽幽的别样的清香。

母亲见了,只是静静的站在秋菊面前,眼神里面流露的全是诧异。静默了几分钟,母亲还是说话了。“啊,想不到这时节也会生出如此秀色可人的菊花!”在一旁的我听了,只是在心里笑笑,为自己的“见多识广”自娱一番,却并不插话,因为这是一种新鲜的趣味与埋在心底的情感——母亲被我和家务压得太重了。

母亲用双手小心地捧着娇小的花盆儿,禁不住地盯着,盯着,盯着,眼神中虽说是一种惊喜,但更多的发出的是一种岁月的苍凉与悲叹。沉默良久,母亲轻叹了一声,转过头对我轻声的说:“你知道吗?菊可是一位美人儿,只不过生在秋罢了!可若不是秋,又怎会有如此的淡然呢?”

说罢,母亲又摆过头看菊去了,不住的摇头,却不知是叹惋还是赞美。

而我的母亲是该被赞颂还是被惋惜呢?我突然在心底发问。我突然眼睛有些发涩。

忽而,从窗的缝隙里吹来一阵风,不算大,可还是让那一簇脆弱的菊花俯下身子来来回回地在空中无助地摇曳,有那么一株却在久久地坚持之后还是在似乎发出“吱”的微响之后断裂,母亲猛一惊,双眸掠过一丝失望与叹惜。我准备去捡回来,可母亲不让,说:“它不属于这里。”

“用手扶着吧!以免又吹断了。”我提议。

母亲用惊讶又疑问的眼神看着我,接下来便是轻轻点头,用粗糙的手准备去扶,可不到一半又缩了回来。如此反复了几次,她也不敢或许更是不愿去触摸菊。

“算了,我还是看着吧!”母亲说。静静地,也许我只是应该看着。母亲带着尴尬的神情,回过头,再看母亲,她却在贪婪且小心翼翼凑近菊花,嗅着菊香,像小孩子一般。

菊,在深秋中静静的绽放,又静静的凋零。

“母亲也是一朵秋菊呀!”我这样想着。

在生活的苦难中盛开,在岁月中逐渐凋零,但那份清雅的香味却永远不会消散,因为我会珍藏永远。

明天,我会采一束菊,送给身为我的菊的母亲。

【篇四:诚信的实验】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的纽带,让我们的沟通变的单纯而高效;诚信,是春天里的花儿,给人以温馨;诚信是夏日里的凉风,给人以清爽;诚信是秋日的田野,给人以收获之喜;诚信是冬天里的阳光,给人以温暖。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看见了诚信的力量推动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为有了它,使多少千古风流人物名留史册,永不磨灭。孔子说过:“人而无信,无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可见古人对诚信是多么看重!而且有这样一个关于诚信的实验永远停留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在很久以前个国王,他平生最爱干的事就是做实验,这一天,他又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实验,他让侍卫找来了许多的茉莉花种,并发给他们国家所有的小朋友,还在大街小巷贴满了纸张,纸上写着:谁若是在三个月内能种出小花来,便能获得800两银子。孩子们一听可开心啦,急急忙忙的就拿出自己家的小花盆儿,把茉莉花种子种了进去,浇了点水,细心的照料着,可是两个月过去了,种子就是没有发芽,这可急坏了所有的孩子们,恰好这时有人在路上卖茉莉花,孩子们看到后十分开心,这可解决了大问题。

第三个月到了,国王站在城堡上对孩子们喊:“孩子们呀,你们种的茉莉花发芽了吗?开花了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当然啦。”并举起了手中的茉莉花。国王十分失望,正准备转身就走,可这时有一个小朋友站了出来,捧着装满泥土却没有一株花的花盆,国王一眼就瞅见了他,走下城堡拉着他的手说对大家说:“我发给你们的种子全是被炒熟了的,怎么可能发出小苗呢?我就是想看看大家的诚信,可是当我看到一簇簇洁白的茉莉时,我却失望了,孩子们,做人要讲诚信,我做这个实验就是为了告诉你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把诚信顶在头上。”随后重重的奖赏了那个孩子。

国王的实验结束了,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奖赏的不是那空空的花盆儿,而是这个孩子诚信浇灌出的茉莉花,我想这茉莉花将会永远的开在孩子的心田吧。

【篇五:足球风波】

今天天气晴朗,小刚和小明在南山广场踢足球,他们你追我赶,玩得非常开心。

突然,小明用了一个飞毛腿把球踢得老高了,小刚没有拦住,足球落到了二楼阳台老奶奶最喜爱的花盆上,老奶奶听到声音之后,连忙从屋里走了出来惊讶的看着满地的碎片,伤心的说;“这是谁干的?”小刚和小明连忙跑上前去说;“对不起,老奶奶,这是我们不小心踢到的,是我们的不对,我们两个会赔偿给您的。”老奶奶微笑着摸了摸他们的头,并没有生气,和蔼的说:“知错就改就是个好孩子,这个花盆老奶奶不让你们赔了。”小刚说:“不行不行,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就要赔偿,我们家有一个特别好看的花盆没有用,我这就去给你拿来。”说完拉起小明的手急急忙忙的跑了。

过了一会儿,小明和小刚,抱着花盆儿,来到了老奶奶的家,老奶奶看着他们,欣慰的笑着说:“刚才我把你们的足球给你们擦了擦,给拿去继续玩吧!”

小明和小刚很开心,笑着跳着又回到了南山广场上。

【篇六:陪伴】

人生旅途,且歌且行。走一程山水,观一路风景。——题记

不知从何时起,忽然觉得在寂寞时有相机陪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儿。

拿起相机,听着快门的咔嚓声。心中立时平添了几分快意。

总喜欢在阳光明媚时记录下美好点滴的我,看到那些美得令人窒息的景色,就要把它们拍下来。一些微小的物件儿,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却是美不胜收的。耐心的对焦,找角度,调感光度,寻找最佳的光影配合……有时为拍下一个镜头我能折腾几十分钟。不过我不在乎,能够把这眼前的美丽瞬间留住花再大的代价我也愿意。

有时阳光藏于洁白的云朵之后,好似美人遮遮掩掩,一脸的娇羞;有时咖啡的香气氤氲在空气中,雾气飘渺,宛若仙境;有时单调的花朵配以精致的花盆儿,再被阳光镀上金边,便是闪耀夺目。总之,不论是平平淡淡,还是惊心动魄,只要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原来美无处不在。

相机就是我的第二双眼睛,这双眼睛长在我的手上更长在我的心里。这双眼睛犹如一柄双刃的利剑,能将一切事物剖开,并剖露出最美的一面。

人是有忘性的,会忘记许多过去的东西,甚至在当时自认为是最珍贵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也只会滞留在大脑中片刻,最后还是被记忆尘封,被新事渐渐的掩埋。可相机不会,它可以忠实地为你记住所有你想要记住的东西,只要你愿意。

相机虽然没有生命,却拥有一双如倾世桃花般的眼睛。它陪伴着我走过了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刻。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向它倾诉,它也知道我所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就像蝉声陪伴着行云,青草陪伴着清风,相机陪伴着我走过春夏秋冬,陪伴我品尝喜怒哀乐。我想,这辈子我再也离不开他了。

热门推荐
1戏精老魏
2再也没有
3学雷锋行动
4原来成功并不遥远
5期末考试
6一只粽子的旅行
7碎片化的生活
8瞧,我们这一家
9踢足球
10满分作文
11可以吃的润唇膏DIY活动
12乡间的美好
13独特之旅
14都是车子惹的祸
15的作文
16回味
17我的母亲
18假如我能替你分担一点
19小草
20写游记的作文
21叶之随想
22我发现了乡村的美
23南京六朝博物馆游记
24那年秋天
25议论文
26我读懂了妈妈的眼光
27不能说的“秘密”
28开幕式练习
29《中国钓鱼岛》读后感
30中秋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