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今年的寒假,我参加了我所在的小记者学习班举办的读书好习惯活动。老师让我们每一天都要读几页课外书,不需要很多,但是一定要持之以恒。我早早的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我一直喜欢的课外书,准备在这个寒假全部读完。
我先是读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之类的书,里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当故事里的主人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并最终获得胜利时,我会激动万分,好象自己打了胜仗;当故事里的主人公胆小如鼠不敢英勇救人时,我会生气地大喊:“别犹豫了!快冲上去吧!”我为玩具士兵的勇敢而骄傲,也为美人鱼的悲惨结局而伤心。之后又看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然后就喜欢上了里边的那个威风凛凛的齐天大圣,能够降服一切的妖魔鬼怪,甚至有的时候我都会幻想自己也像他那样,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不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还是《鲁滨逊漂流记》。故事中,讲述了一位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遇上了大风,船翻了,十二名人,只有他活着,他被漂到了一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最后帮助一名船长把那些水手给制住,才回到了英国。最让我震惊的是鲁滨逊发疟疾,但他还是出去打猎,还打到了一只母山羊。他这样坚强,不想我们,只要稍微不舒服,就去医院打针、吃药,他不一样,那里没有医生,也没有药,但他用草药烟叶来治病,这是巴西人的偏方,但他知道,要换成我,谁知会怎么样?鲁滨逊他不但坚强、而且也十分的善良,他在几个野人围攻的情况下救了其中的一个野人,给他吃的、让野人住他那,不光这些,还给他取名、教英语。以后,我一定向鲁滨逊学习,做一个坚韧、顽强的人。
一整个假期的阅读,已经养成了我阅读的好习惯,让我爱上了读书,每次看到我没有看过的书,我都已经习惯性的想要拿过来先读一读了。这样的习惯不仅仅是让我丰富了课外生活,更重要的是让我充实了自己,学到了许多知识,更是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我非常感谢小记者能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让我爱上了阅读,会让我在以后获益匪浅。
【篇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9月1日,我坐在电脑桌前观看《开学第一课》。
汉字是中国的文化之一,它促进了古人的沟通,它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汉子在文学当中,是极其重要的。
古时候有四种艺术:琴、棋、书、画。首先上台的是柯洁,他是世界围棋冠军,但是与“阿尔法围棋”(围棋机器人)比拼时,不幸失败。虽然他没能比过“阿尔法围棋”,但是他很乐观:“机器人没有情感,他赢了也不会笑。”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爷爷将中国诗词翻译成英文法文,据说他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弘扬中国文化,还鼓励我们长大后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还有“钢琴少年”和机器人“特奥”的钢琴对决……
最令人难忘的是巴西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米斯巴的传播中文的故事。在她年轻时,中国的常敬宇夫妇来巴西专门教授中文。由于杨老师与学生相处融洽,所以学生们觉得杨老师就像他们的母亲。那时,会说中文的巴西人都是常敬宇夫妇教出来的学生。有时,杨老师会带学生们到她在巴西的房子。在那里,她会教学生们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如剪纸,包饺子。杨老师对学生说,凡在一起吃饺子的人,都是一家人,因为饺子把幸福包在了里面。突然有一天,杨老师病倒了,原来是患了疟疾。学生们都去看望她。大夫开了药方,但摇摇头说:“我的小诊所里没有这种药,只有距这儿几十里的另一家医院里才有。”常教授和米斯巴立刻开车出发去买药。不料汽车输油管堵塞,米斯巴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堵住管子的异物吸出来,保证了及时买回药品。可杨老师还是去世了。为了表示对杨老师的尊敬,学生们每年在中国的清明节时到她坟上献花。米斯巴说,自己虽然已临近退休,但是自己还会坚持传播中国文化。不知不觉,《开学第一课》已近尾声。通过观看,我惊叹:中国传统文化真是无奇不有、博大精深。中国,我为你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