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筛子的作文

【篇一:捏青团】

奶奶做青团时,会先去自家菜园里摘一点新鲜的小青菜洗净,放进开水里,再捞出来放在干净的碗里。

把面粉放在盆子里加水,和面。和好后,白白胖胖的面团就放在盆子里,把刚刚煮熟的青菜倒进去,把青菜揉进面团里。这样不仅让面团染了色,还能让面团更有营养。等面团揉好了,就可以开始做馅了。馅是豆沙的,首先要把红豆煮熟,放进筛子里。在筛子下面放一个干净的盆子,挤出汁,把盆子里的汁水放进纱布里包起来。将剩下的汤汤水水挤干,纱布里面就是豆沙了。

青团的做法很多,可以做有馅的,也可以做没有馅的,还可以捏出各种形状。不过你在捏的时候,可要小心一点了。青团就像刚长牙的小孩一样皮得很。一不看着,就想从你手中溜走,跑地上打滚去了。

奶奶做青团时可讲究了,即使是像平常的有馅团子,也要好好搓一会儿,让它看起来更美观。她有时还会做叶子形的,先把平常的团子抠出一个洞来,放上馅,封口一定要封紧。不然蒸的时候会漏出来的。封好后,把团子捏成有棱角的椭圆形,这还不算完成,还需要用勺子划出叶子该有的经脉,就完成了。这都是有馅的,还可以做无馅的。在手中抹一点水,把青团搓圆、压扁,就成了一个青饼。

青团,有馅的甜,无馅的香。家乡的青团看似平凡,但却成了我美好的回味……

【篇二:柿树上的美味】

提起地方小吃,每个地区都有自己最正宗,最独特的风味。正如到北京要吃烤鸭,到重庆要吃火锅,到新疆要吃羊肉串一样,到于都要品尝的独特美味,当首推柿子饼。

于都是我姥姥的故乡。于都盛产柿子,由于气候的原因,于都的柿子长得格外好。在姥姥家旁有成群的柿子树,阳光透过柿树稀疏的枝叶直射下来,那光洁的水泥地上便倒映出那纤细的倩影。这一簇,那一簇,颜色或浓或浅,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这是夏转秋的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收柿子了!首先拿出往年用的筛子清洗几遍,一切都准备好后,就等着收柿子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柿子就都成熟了。姥姥带领着我,来到柿子树下。柿树上累累果实,累累缀在枝头,宛如一片金灿灿的云霞,摘下几只,揭开褐色的蒂盖,吸溜一口,蜜甜。由于叶全落了,剩下一树柿子,红得耀眼,如枝头着了火。所以摘起来很快,到了下午,我们就收工了。

到了夜晚,姥姥拿出事先准备好了的筛子,一个个揭去蒂子。在灯光的辉映下,每一个柿子都变成了发光的大灯泡,又像是高燃的红灯笼。姥姥把柿子分成两堆,熟透和带青色的分开排放。熟透了的要赶紧吃掉,带青色的便在太阳下晾干做成柿饼,柿饼硬硬的,但却别有一番风味,比起熟透了的,多了一番阳光的味道,更加有嚼劲!因为过了收柿子的季节,阳光便没有那么强烈了,比起夏天的阳光,秋天的阳光便多了一份温和,那样晒出的柿子不像夏日阳光所晒的那么硬,更具一份亲切感,让人感觉很温馨!

姥姥家乡的邻居都会制作柿饼,但每一户人家所做的风味都不相同,在我所品尝的柿饼中,还是姥姥的最好!软硬适中,香气十足!

朋友,倘若你来了于都的话,别忘了来吃柿子哦!

【篇三:白醋的味道】

这周回家,我又去了超市,买了一堆苹果醋,满满一背包,重重的,沉沉的,心里也堵堵的,眼里的泪满满的。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的很。矮矮的豆秸堆上好像盖上了一层白色的毛毯。妈妈拿着筛子,我拿着钩子扒拉着雪堆下的豆秸。妈妈说,一入正月定要烧豆秸的,噼里啪啦的,喜庆。呼呼的北风,依旧那样寒冷、刺骨,不时拂起妈妈额前几缕头发。冷风吹进脖子里,我不禁打了个寒战。一抬头,便看见妈妈额头疑似沾了雪花的头发。细看之下,又好像不是。

妈妈拉了拉那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着的雪色的绒线帽,不经意的问:“咱家那些醋,空口喝要不要紧?”我愣了一下,“醋本来就是喝的,可空口喝谁能喝得下去吗!”妈妈没有再说话而是抱起筛子向家门口走去

可从那以后,我总是感觉怪怪的。直到第二年夏天才发现,妈妈好像特别喜欢拌凉菜,而且白醋好像不要钱的加。甚至炒菜都要加上一点白醋。别人都不敢动的菜,妈妈好想都尝不出酸似得。可是妈妈不是以前不爱吃酸吗?一年到头醋都用不了几瓶,最近这是怎么了?虽然好奇,但我也没放在心上,

直到——一个回家的周末。爸爸妈妈在厨房为我和弟弟张罗饭菜,我叫了声爸妈便提着书包进了屋。满头大汗的我看见桌上有一杯水,便拿起来,仰头往嘴里倒。谁知,只喝了一口,我便猛的瞪大眼睛,丢下杯子,捂着嘴,跳进洗手间,趴在洗手池上猛吐,这哪是水呀,赤裸裸的白醋呀!我打开水龙头,不停的漱口。终于缓过劲来,才惨白着脸走出来,却看见了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妈妈正在仰头灌着,被我丢下的醋。

我终于发现事情的不对,旁击侧鼓才知道,妈妈生病了,是脂肪肝。我劝妈妈去看医生。妈妈却总是说:“我这是轻微的,人家医生都说喝醋管用。”

“胡说,喝醋只能预防,给本不会治疗,你知不知道,不快点治会发展成肝硬化的!”

“哪能,不能,不能。”妈妈依旧这样笑着说。

那晚我去超市买了好多醋,有白醋,米醋……只希望能找到一种不会让人皱着眉头喝下去的醋。我不记得喝了多少,只记得只要一喝,舌头就会立起来,再也咽不下去,一边喝,一边吐,一边抹泪。知道喝的,嗓子火辣辣的,眼睛干涩涩的。

从哪以后,每周我都会买好多苹果醋回家。一次妈妈对我说:“这个太贵了,我喝白醋就行了。”

我真的生气了,大声的吼道:“看病你说太贵,喝醋你还说太贵,你到底要怎么样啊?”我跑回房间用被子蒙着头抑制不住的流泪。妈妈请不要这样,你可知在你心疼我的同时,我也心疼你啊!我不要你不顾自己的健康为我铺路。我不要我的人生要用你和爸爸的生命来换,我不要,也不允许。

路灯很暗很暗,甚至看不清路面的水沟。我背着一大包醋走在路上。明明知道喝醋没用。可依旧固执地买,只希望可以让妈妈不要忍受那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白醋的味道。

【篇四:童年趣事】

这么多年,去爷爷奶奶家,一直是最让我开心的事情。

那是温州一个海边的小渔村,三面靠山,一面面海,那里的天空和大海一样蓝。

我们每次回家需要翻山过去,当车开到山顶,远远就能看到大海的时候,我知道爷爷奶奶家就快到了,心里开始兴奋起来。车下了山,转两个弯,就能看到海边那个石头砌的房子。这房子已经住了几十年,冬暖夏凉。

我们的石头房门前有一条五十米长的斜坡。我小的时候经常和两个姐姐在那里玩滑板车。从坡上猛地蹬上几脚,滑板车就像被一匹狠狠抽过鞭子的马,向前冲去,这时感觉头发都竖起来了。我“哦呼”“哦呼”地欢呼起来。到终点了,快刹车,快刹车,眼看我的车就要飞到田里去了,我赶紧用另一只脚用力踩地面。“嘶拉”一声,小车终于在田边刹住了,虚惊一场。每天,我们能在这里玩很长时间。

村子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石头海滩,全是大大小小的圆石头,那是我们的娱乐天堂。捡漂亮石头,打水漂,在石头缝里找螃蟹,是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每次回去,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冲下石头滩,张开双臂,向心爱的大海奔去。随手捡起一块石头,用力向海上扔去。“扑通”一声,海面荡起一层层涟漪。

爷爷经常要出海,所以奶奶陪我比较多,奶奶总是笑眯眯的。她能一直陪我下飞行棋,也能随时被拉着去海边扔石头。她任由我追赶她的母鸡,任我一觉睡到太阳晒屁股,她都从来没有一句责备。她虽然六十多了,却坚持每天去海边干活。有一次正值青蟹苗繁多的时候,奶奶便带上我一起去海边抓蟹苗。我戴上草帽,腰上系着用洗衣液瓶做的小兜子,再拿上自制的筛子。我们来到浅滩上,她教我两手握住筛子的两边,弯腰放到海水里,连续不断地在沙土里淘几下,然后拿起来。当海水被过滤掉,筛子里剩下不少小砂石,还有好多只透明的小蟹苗,蟹苗太小了,跟芝麻差不多大。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拾起来,放进兜里。可我一会就开了小差,一顿乱淘,蟹苗没捞着,倒是捞到许多小石头,我就挑一些好看的偷偷装进兜里,假装已经抓到了蟹苗。不一会儿,看到鸭子队从我们身边齐齐地走向滩涂,我又忍不住追鸭子去了,可怜的鸭子被我赶得扑棱乱飞,我自己也溅得满身是泥。

已经好久没去爷爷奶奶家了,我不止一次地在梦中高喊:“爷爷奶奶,我来了……”

【篇五:劳动的赞歌】

又到农忙时节。

每天早上,爷爷早早地把我送到学校后,就和奶奶下地干活去了。一直到下午,我放学好久,也不见他们回家。我做好晚饭,一直等到暮色降临,他们才佝偻着疲倦的身躯回到家。

上个星期五,因为听说第二天要下大雨,所以爷爷奶奶比往常还早就出门,忙着去田里收油菜籽了。因为割好的油菜如果不及时把籽收到家里,就要被大雨给糟蹋了。所以下午我们上完两节课早早地放学后,我就背着书包来到田里,给爷爷奶奶帮忙。

我们要先把割好的油菜都集中放在一块油布上,把油布铺满了之后,爷爷就开着那辆小拖拉机的车头在上面转来转去,好把油菜籽都碾压下来,然后我们再把上面的秸秆滤去,剩下的就是油菜籽了,但还夹扎着很多油菜壳,所以还需要再用筛子过滤一遍,经过这一道道的工序之后,最后得到的就是黝黑黝黑的油菜籽啦!

说起来轻巧,可是一块田至少得重复这个过程三次,而每一次都要一捆一捆、来来去去地把油菜往油布上抱,要匍匐着身体一把一把的把秸秆滤去,要扬起筛子往往复复地推啊、摇啊……手被秸秆扎破了,用嘴吸一下,又接着抱;抱着比我还高的油菜,踉踉跄跄地往油布走去,摔倒了赶紧爬起来,还在心疼着“弄撒了不少菜籽吧”。爷爷奶奶更是卖力,生怕在下雨之前忙不完,他们一次抱的油菜要比我多三四倍,整个人都被油菜给遮得严严实实,脸上都被秸秆划出了好多红印儿;爷爷开着拖拉机车头,在那么厚的秸秆上一步步踩下去,都顾不得有没有被划伤;拐弯的时候,爷爷那单薄的身躯都快被车头给甩起来了……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佝偻的身躯,看着他们布满皱纹却又沾满灰尘的脸,我心中不由得对他们多了一份敬重、多了一份怜爱……

终于忙完啦!一块田的油菜都变成菜籽稳稳地躺在车厢里了。爷爷奶奶这才松了一口气,爷爷拿出他的烟袋,坐在草地上开始吧嗒起他的烟来,时不时还吐着烟圈、哼几句小曲儿。奶奶在田间发现了一个鸟窝,兴奋地招呼我过去看,她那满是灰尘的脸上露出的笑容显得格外动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话在农民与庄稼的身上诠释得如此真切!“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无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还是精神财富的积累,都离不开诚实的劳动!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改变着世界,劳动丰盈着我们幸福的生活。无论是“神十”上天,还是“蛟龙”潜水;无论是在穿山跨江的高铁上,还是在矗立于都市的高楼大厦上;无论是在飞速旋转的机器上,还是在千家万户的美味佳肴里……这一切的一切,最终都是不同行业劳动者的成果。劳动者们就是这样在勤勤恳恳地努力着,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企业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劳动,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美!

【篇六:快乐的研学之旅】

今天(2019年5月18日),天气炎热,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一大早,伴随着知了欢快的叫声,我们一家五口出发去学校参加研学活动,开启我们的研学之旅了。

啊!我期待已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我的两个弟弟也很高兴,因为终于有一天可以出去玩了。爸爸和两个弟弟还穿了同样的亲子衣服,他们很帅呀!

我们乘坐的是一辆超大的蓝色大巴。同学们像喜鹊一样欢声笑语的,很快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广州白玉区农科院茶叶研究基地。”

刚下车,感觉到一股清香四溢的茶香味扑面迎来。首先我们去到了一个大教室,教室的桌子上摆了几张白纸、几瓶胶水、几根牙签和几个镊子。原来老师是教我们做一个书签。我用干花瓣和干叶子,做了两个非常漂亮的书签。我要把它带回家,我阅读的时候,读到哪里,就把它夹到哪里。

做完书签后,我们就去摘茶叶。这时导游姐姐说:“在摘茶叶的时候,要‘一芽两叶’地摘哦!”因为昨天下过雨,茶园里的地面很湿,有很多蚊子,天气又很热。同学们个个满头大汗的,但是同学们都很快乐地体验着摘茶的乐趣。

摘完茶叶后,第三个项目是茶叶拓染创作。我们用一张白布包着两片树叶后用锤子反复敲打,树叶的绿色汁液染成了一幅美丽的画。这是大自然的美呀!

接下来是炒茶叶了,每人先把自己辛辛苦苦摘来的茶叶放在筛子里面。然后放进火锅里炒的时候要带一个大手套。把茶叶炒熟一点,又放回筛子里面。再用手揉捻,然后去烘干,就可以拿自己的茶叶了。

在等待茶叶烘干的过程,我去学习插种扦插茶叶育苗。原来茶树不是种子种出来的,而是用茶树枝剪断再插进土壤里种出来的。

今天真是一个快乐又难忘的一天,我知道了茶叶是怎么做出来的。原来“一片树叶的蜕变”不容易,我们能够喝上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它的树枝是要经历风雨、成长、发芽直到被采摘,一片嫩叶要经过复杂的工序和手工制作得来的。我懂得做一件事不容易,我们要珍惜来自不易的成果。

【篇七:我学会了造纸】

今天,妈妈说要带我去宁波帮博物馆去学习造纸技术,我听了后,立刻欢呼雀跃,想要早点学会造纸技术,好展示给同学们看。

下了车,我赶快跑向博物馆,想先去签到,没想到,我是第五个,因为每组只有五个人,哈哈!我真有福气,是不是上次我去恭王府沾了福气呢?我自言自语地笑着说。正在暗自偷着乐呢,这时,老师来了,她说:“首先,要准备一个空的瓶子,废弃的纸片,装着水的大盆子,筛子,吹风机,然后,拿出瓶子,把纸片放进去,再倒点水在瓶子里,不停地摇,直到瓶子里的碎纸片变成纸浆,再把它倒在那个装着水的大盆子里,用筛子把它捞出来,再用吹风机把它吹干。这样,一张纸就做好了。”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按照老师的方法认真做起来了,没想到,我竟然成功了。我高兴地跑到妈妈身边,骄傲地对她说:“妈妈,你看,我成功了,我学会了造纸!”妈妈也高兴地笑了。然后,我就在这张新造的纸上画了两张笑脸,带着这张纸,跟妈妈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感到很神奇啊!一张张废弃的纸片竟然能够变成一张完好无损的新纸,废物再利用,还能保护环境呢!快来试试吧!

【篇八: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篇一: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打开心门,有个声音回荡在我心田,久久无法离去……

那个灰蒙蒙的中午,窗外依稀飘着些小雪子儿。同学们正在午休,倏地,一只白色飞行物冲进教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咚”的一声,撞在墙上。这一撞让我们看清原来是只雪白的信鸽!它石榴籽样的双眼,充满惊恐,它撞得有点晕头转向,在教室上空来回盘旋。大概想找出路,却又不知路在何方。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第一个吓得“啊……”尖叫的是刘晓宇,他听到撞击声,从座位上弹起来,他课桌上的水壶,也随着他的惊吓“哐当”掉落在地上。

其他同学也立即反应了过来,有的同学双手抱着头,喊着“救命”,也有的同学坐在位置上捂着嘴巴,大气都不敢出,还有的同学抱成一团腿直哆嗦。顿时教室嘈杂无比,像个热闹的集市。

大家只顾着害怕,却不知鸽子不会伤人。这只走错路误闯进教室的鸽子,不停的在教室飞,只是在寻找飞出去的路口。不一会,它只身飞向窗户,原来,它把透明玻璃窗看成了奔往光明的出口。

“砰!”犹如一个大炮在我紧张的心中猛地炸裂。鸽子撞在了玻璃窗上,它受伤了,那白色羽毛在瞬间成了红玫瑰,它倒在地上,苦苦挣扎。

鸽子强撑起翅膀,抖动身体,细小的腿费力的挪动着,试图飞起,遗憾的是,它毫无气力飞得更高,“咕……咕……”鸽子时时发出痛楚的长鸣,似乎在说:“救救我,让我飞走吧!”

老师走了过来,轻轻捧起鸽子,给它做了简单的伤口处理,带它到教室外,双手摊开,向天空抛去,鸽子奋力一博,飞向蓝天。天空传来铿锵有力的一声“咕”——这是向往自由的欣喜,也是对善良人类的感恩。

我们目送着鸽子渐行渐远,不由肃然起敬:它心中那自由的世界,清澈高远,纵使历经艰险,也无所畏惧,一如既往。

那鸽子如今在哪里?伤口长好了吗?我不知道,但它留下的那声“咕”的声音,却一直停留我心中……

【篇二: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初中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三年后就是你们人生的第一次筛选,到时候你们是想做筛子上的人,还是筛子下的人,就看这三年你们是怎么做的了……”

刚开学,班主任就送来了提醒的声音。然而,习惯了小学的放松、懒散,却依然能考出优异成绩的我,压根没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反倒是在心中升起了“骄傲”的旗子。

“去牺牲半天做会儿作业吧,玩了那么久了!”看不下去的妈妈略带恳求地对我说道,“半天,半天不是时间吗?牺牲什么呀牺牲,我都不担心,不着急,你怕什么?”不知怎的了,我对妈妈的话无比反感,对学习也有了厌恶之心。

此后的几个星期都是这么的懒散,叫我背书,我背但不认真;叫我做作业,我做但不用心;叫我看书,我看但始终是人在曹营心在汉。

转眼期中考试就到了,分数下来后,我把所有的分数加了一遍,“啊,五百八十七分!”在看到了成绩的我还觉得自己考得很高兴,还想着如何在同桌面前炫耀。看着同桌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我心想她肯定没考好,于是炫耀的心情占了上风,“哎,考了多少?”“六百一十几分,听说最高的有六百六十几分的呢?”同桌的哀鸣,使我遭到了当头一棒。再问问周围的几个同学,居然个个都是六百多分!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坐的这一转我的分数最低!

知耻而后勇,我开始发奋努力:别人在做我在做,别人在玩我也在做。刚开始的几天忘记了厌倦,可时间长了还是觉得厌烦,想要放弃,想要去玩去疯,想去拿着心爱的遥控器,想去拥抱久违的轻松。往往这个时候,老师的声音便在我的心田荡起:“你们是想做筛子上的人,还是筛子下的人,就看这三年你们是怎么做了。”好吧,再坚持一下,就一下下,坚持就是胜利。我就这样一直鼓励自己。

终于在一个月后的三科联考中,我摘取了胜利的果实,成功拿到了第一名。当同学们问我学习进步的秘诀时,我骄傲地说:“因为有一个神秘的声音总在我心田荡起,那就是老师的声音——你们是想做筛子上的人,还是筛子下的人,就着这三年你们是怎么做的了!”

【篇三: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小时候,我的学习习惯很是不好,做起事来拖拖拉的,没有啥上进心,虽然我缺点多多,可我仍然能够轻而一举考到高分,这让我很是骄傲。

上了初中后,学习任务越来越重,课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难,我却按部就班,按着老黄历办事,开学不到一个月,我的成绩就下滑了不少。对此,我不但没有警觉,面对爸爸的劝告,我还置之不理。

那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终于幡然醒悟,洗心革面了。

那是期中考试以后,班上要评选三好学生。评选结果还没出来,我就得意地想:我肯定是三好学生啦!

可事实不是这样。

“易美妍、郅丽颖、李峰霖……”老师念了十几个人的名字,里面居然没有我,我又生气又羞愧,伏在桌子上抬不起头来。

周围几个同学议论开了——

“哎,李抒谚,怎么没有你呀?”

“李抒谚,我们这组除了你,全是三好学生呢!”

……

听到他们议论,我伤心极了,头埋在桌子上,两行不争气的泪水夺眶而出。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这件事就越伤心。回到家,我冲进房间,关上门,大哭起来。妈妈感到莫名其妙,急忙打开门,问我:“怎么了?怎哭得这么伤心?”我扑进妈妈的怀里,抽噎地说:“今天班上评……评三好学生,可是竟然没有我!我……好伤心!”说完后我又嚎淘大哭起来。妈妈听了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我摇摇头。妈妈又继续说:“这一切都是因为你自己造成的。你看你是不是经常作业拖拖拉拉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知耻而后勇,改正了这些毛病,不就行了吗?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听了妈妈的话,我打起了精神,心想:我一定要改变我在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我一定要努力,我一定要超过那些三好学生!

后来,我就一直坚持着与自己拖拉懒惰的毛病作斗争。有时,我有想懈怠的念头时,妈妈的声音总会在我心田荡起:知耻而后勇,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于是我又振奋精神。当期末再次评选三好学生时,我真的如愿以偿了。

再后来,每当我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妈妈的话语便在我心头荡漾开来:知耻而后勇,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加油!于是我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斗志。

【篇四: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那天体育课上,我们要进行1500米的长跑测试,我却没有一点信心,我怕我1500米跑不下来。

“下一组!”可我却只顾想心事,硬是没听见。“喂!你不是这一组的啊?你还愣着干什么啊?”“哈哈哈!”同学们看着我大笑,他们的笑声让我更加没有了信心。

“预备!跑!”一声令下,我吃力的往前跑,跑了一圈,我很累,感觉上气不接下气,我想放弃,这时我的同桌一边在跑道上陪我跑一边对我说:“加油!我相信,你能行!”他的这句话点燃了我的激情斗志,瞬间,我信心满满,一鼓作气坚持跑完了1500米。

记得在期末考试的前一段时间,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都很多,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周末在家不是做作业,就是复习知识。我不能放松,因为一放松,就有可能会使我成绩下降,掉几个名次。星期六早上,吃完早饭,我就到书桌上写作业,面前的一大叠试卷,我真的是不想翻开,想就这样放弃算了,也不要什么名次了。这时,妈妈从客厅走过来,见我坐在这发呆,没有动笔,就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儿子,要努力啊!我相信你,你能行的,加油!”听了妈妈的话后,我放弃了杂念,翻开了试卷冥思苦想起来。

到了期末考试的前一天,老师为了我们把知识记得更牢,就举行了一场模拟考试,可是我过于紧张,在那场考试中没考好,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没考好的原因,我跟老师说因为我太紧张了,老师听了安慰我说:“考试时不用太紧张,就把它当成跟平时一样做作业,我相信你,你能行的!”期末考试时,我认真答题,没有了一丝紧张感。

没错,就一句“我相信,你能行”使我在1500米的测试中不放弃,在厚厚的一叠试卷面前不退宿,在期末考试中不紧张,那句话常在我心里回荡,让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篇九:小豆芽观察记】

我很喜欢吃豆芽,可是却不知道它是如何长出来的,于是,妈妈便决定指导我发豆芽儿,并探索一下其中的奥秘。

我们先选了一些既圆润又饱满的绿豆,给它们仔细地洗了个澡,浸在水中,我就兴奋地等它们发芽了。

第二天,我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观察绿豆。哇!小绿豆都长胖了,有的脱下了绿色的衣裳,像一个白白的小圆球;有的胖得把衣服都撑破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还有的长出了小芽,像一个逗号……我把它们冲洗了一下,放进筛子里,再用纱皮和旧衣服盖在上面,防风遮光,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希望它们快快长大。

在我的精心呵护下,小豆芽变长、变粗了!细细的根上顶着两片豆瓣,它们冲着我微笑,仿佛在说:“我们长大了,我们长大了!谢谢你的精心呵护!”

第一次种豆芽,我就获得了成功,吃着自己发的豆芽,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次发豆芽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乐趣,还让我感受到了种子力量的强大!

【篇十:中秋节做饼干】

中秋节是吃月饼的好时候,可今天我偏偏不做月饼,而做饼干,给我的家人尝一尝。

我来到了烘焙工作室,开始了我的做饼干之旅,做饼干用到的配料不算多,我找到了一张表格,上面写着做饼干要用到黄油,面粉,糖和鸡蛋,还详细标注了每个配方需要多少克,糕点师拿出一块黄油递给我,让我把需要的克数切出来,而且只能切45克,我刚开始觉得很简单,但其实很难,既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过我最终还是完成了,把切出来的黄油装入碗里,然后她把碗放入微波炉里,十秒后,黄油已经融化成液体了。我又把面粉和糖装在碗里过称,第二步是打鸡蛋,这也是我第一次打鸡蛋,我重重的把鸡蛋敲在碗边,把鸡蛋往两头一掰,蛋液便流到了碗里,然后用筷子搅拌。第三步,把这些配料全部倒入装黄油的碗里,我准备倒面粉的时候,她给我一个筛子,并解释说这需要筛粉,于是,我把面粉倒在筛子上,右手拿筛子,左手轻轻的碰一碰,面粉就一团一团的落下来,然后我就用大勺子进行搅拌,还真的很难搅均匀。做完这些,把搅拌好的散发香味的面团放到吸油纸上。用擀面杖使劲的擀成薄薄的一张面皮,我忍不住好奇,掀开一看,这一面团非常光滑,发亮。紧接着,我用模具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小兔子,长长的耳朵,有小猪,那肥嘟嘟的滚圆的肚子,引人注目,我期待着这些面团出炉的那一刻。最后,我还得用牙签,把多余的边角都挑出来,整个过程就结束了。

面点师帮我把这些放入烤箱,大约过了十分钟,烤箱里散出了阵阵香味,出炉以后,还需要放在一边等凉透了,我迫不及待的抓起一块往嘴里品尝,真好吃。

别看饼干很小,做起来不简单,其实要非常认真,这样才能把饼干做的美观,美味。当然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

热门推荐
1不该丢弃的信念
2读书的感觉真好
3成长的蜕变
4关于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作文
5滋味
6鱼汤的味道
7心中的柳树
8削苹果
9青湖公园
10我变成了一只小鸟
11风雨中我明白了
12人生若只如初见
13人间仙境,陇上花园
14快乐的寒假作文
15我爱数学
16四季的风
17一份相逢一份暖
18生活告诉我
19关于设立节日的作文
20小狗乐乐
21我爱梅城中学
22我就是我
23枯萎也是一种美
24我心目中的小王子
25逅诗魂
26我的理想
27我的母亲
28我和湘江的对话
29“会飞”的馒头
30执子之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