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梁启超先生的作文

【篇一:漫步故居思故人,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这朴实的屋宇里,绽放了一朵又一朵的奇葩,满园芬芳,飘香万里。——题记

随着路径的延绵,车子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带领着我们来到了江门市新会茶坑村的梁启超故居。

下了车,我们走上了一条小路,并沿着小路通往了梁启超故居。在路上,两旁树木茂盛成林,与路上的小花小草相得益彰,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农家感觉。

来到故居,抬头便望见悬挂在精致的门顶有一处牌匾,上面镌刻着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梁启超故居纪念馆。随着步伐的迁移,走过过道,一个幽雅清新的景观跃然眼前,带来了一种“柳暗花明”的视觉冲击:一个波光粼粼的质朴的金鱼池,一幢洁白豪迈的西洋建筑,一间古色古香的书斋,在这故居的入口处与古朴的故居形成了一种对比鲜明但让人悠然自得的淡泊之意。这中西合璧所形成的故居纪念馆,既融合晚清岭南斜侨乡建筑韵味,更隐现了天津饮冰室的风格。

这是一座怎样独特的建筑!心中暗发赞叹。想当时,我国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就在此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地为国家的发展而用功勤学。这位在幼时便有“神童”之称的天才,四岁便在母亲赵氏的教导下学习认字,五岁便随祖父阅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之作,六岁便已会应用所学经典吟诗作对,七岁起便开始写文章,八岁便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千言佳作,于是,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就这样飞出了一只骄人的鸿鹄!

沿着长廊的逶迤,我们步过了纪念馆中仿饮冰室的建筑——那个曾经让梁先生晚年泼毫洒墨,大施拳脚的书室,静静地伫立在长廊边,默默地为故居增添了浓厚的纸墨书香的气息。

移步换景,我们来到了故居中心——一个四周跳跃着绿色植物的广场中,矗立着雄伟的梁启超先生的雕像。阳光绚烂夺目,把梁先生的雕象照耀得熠熠生辉。

梁先生爱国图强,与他的恩师一起领导并发动了戊戌变法,史称“百日维新”。虽然变法失败了,但这位叱咤政治风云的传奇人物却并未因此而丧失斗志和勇气!相反,在此后的日子里,仍继续为国家默默奉献,专注于学术和教育事业,决心要从思想上唤醒和启迪国民。晚年潜心治学救国,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编为《饮冰室合集》,享誉学坛。这部《饮冰室合集》,涉及了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等多方面的现代述论,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学术文化,体现了梁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对梁启超先生一生劳碌的最好的诠释。

思绪,在这故居上盘旋;感慨,在这故居上交织;赞叹,在这故居上升华……

忽然,风轻轻地掠过耳际,扬起缕缕发丝,也轻轻地吹拂着灵动的叶儿,发出着倏倏的响声,为宁静的故居奏响一支清雅的曲调。

漫步古朴的青砖瓦土平房,追忆着梁启超先生的成长足迹,一位在历史长河中意气风发的爱国主义者,如今给后人无限启示的思想家,就在这平凡的居室之中,绽放了智慧的花朵,将沁透了这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的花香,溢满了他潜心治学的小天地中,也溢满了小天地之外的大千世界和万千人心……

如今,漫步在昔日梁先生奋发向上的地方,感受当时梁先生那坚忍不拔的意志,都使我真正地明白了“潜心治学”,“爱国如家”的真谛。

请允许我,用我们最真挚的情感、和最质朴的语言,向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学术大师表达我们无比的崇敬敬仰之情吧!让我们深情地再行一次注目礼!

忽然想起了苏轼的一首词来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热门推荐
1我的一家
2我的妹妹
3一件难忘的事
4浮躁
5寒假趣事
6祖国我爱你
7一碗药,定一生的情
8丢三落四的小明
9你左手的温暖
10包饺子
11红包“大战”
12毛绒小熊
13一张难忘的照片
14圣诞老人
15八年级作文
16倾听爱的声音
17我的妈妈
18教室里的蜜蜂
19人和动物的感情
20秋天的校园
21你的追求没有理由
22雨中的小女孩
23童年趣事
24我最敬佩的人
25幸福的一家人
26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27以考试的作文
28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29交通·生命
30大自然的声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