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圆壳的作文

【篇一:雪】

今天下了一场雪,我们都非常开心:下雪了,终于下雪了!

雪是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下起来的。一下课,我们就像出巢的小鸟,跑出教室去看雪、玩雪。空中,晶莹的雪花像白蝴蝶在翩翩起舞,又像吹落的梨花瓣,零零落落,正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我伸出手接住了几片雪花,放到眼前仔细观察:雪是六边形的,透明的;我再想仔细观察一会儿,却发现雪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个圆壳的水点,真可惜!

站在一片洁白的世界里,望着飘飘扬扬的雪花,我真想写首诗赞美一下这个冬天的小精灵。可还没等我写出两句,脑子里突然想起来很多跟雪有关的诗词名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雪给朋友带来的乐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雪和老翁一样的孤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是雪烘托的送友人的悲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雪展示的伟大气魄。原来从古到今雪都被无数的人们喜欢和歌颂啊。

我原来常听大人们说“瑞雪兆丰年”,现在才知道这句话一点没骗人,因为这是有着充分的科学道理的:雪能够降低气温,冻死害虫,还能湿润土壤,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电视上还说:雪含有氨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呢。爷爷常说“雪是麦子的棉被”,所以还有一句谚语叫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样看来,雪真是麦子的大恩人啊。前几天妈妈说:“快点下场雪就好了,孩子们就不会闹流感发烧了。”还好,今天下了这场雪。虽然不算太大,但至少可以控制一下感冒病毒的扩散。真得好好感谢一下这雪花。

我爱这纯洁的雪花,它悄悄地落下,却带给人们很多好处。我爱这美丽的雪花,因为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还给农民伯伯带来了明年的丰收!

【篇二:我的眉头舒展了】

踩着一地的黄叶,嗅着一路的菊香,踏着月色,我走在少有人至的小路上,此时我的心中弥漫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

“咯吱吱,咯吱吱”,此时已是深秋,满地黄叶,他们已然失去生机,变得十分干和脆,一脚踩下去,每一步都带着声声脆响;但花坛里却生机盎然,那一大片的菊花香气袭人,弥漫在空气中的清新淡雅之气抚慰了我失落焦灼的心情。

夜色终于降临了,人群终于散尽了,我也终于可以卸下我佯装无所谓的面具了。此时,皎洁的月光和稀稀落落的星星安安静静的挂在天边,草丛中的蟋蟀们“蛐蛐蛐蛐”的叫了几声便不再叫了,背着圆壳的小蜗牛悄悄的在叶子上爬来爬去,他们大概是知道我的心情不好吧,都尽量不来打扰我。

是啊,我的心情又怎么会好呢,起五更爬半夜,辛辛苦苦半学期,结果成绩毫无起色,早知道播种了没有结果,还不如不播种呢!我想到了放弃。也许,我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再怎么努力也考不出好成绩,我的泪顺着脸颊流到了嘴里,咸咸的,涩涩的。泪眼婆娑中,路灯下有一个小东西飞了过来,我好奇的伸手抓住它,原来是一只一只翅膀有折痕的飞蛾。我把它放在手心上,它一动不动,也许再也飞不起来了吧,正想着,谁料它又歪歪斜斜的飞了起来,向着路灯的方向撞过去,还真是“飞蛾扑火”!我刚想为它鼓掌,它又一次栽在地上。我看着它努力地扇着翅膀,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始终没有飞起来,最后干脆一动不动了。怎么了?小飞蛾,你也知道努力没有用吗?是啊,既然努力了也是白费力气,又何必徒劳呢?我意兴阑珊的往回走了五六步,一道金色的影子从我眼前闪过,啊,是小飞蛾!他终于飞了起来!那身影是那么高雅与骄傲!

我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一只小飞蛾都懂得在困境中不放弃,我呢?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就注定了以失败告终!我的成绩不高是因为我出现了很多失误的地方,错误之处就是我不会不懂的地方,我去找老师、同学帮忙把它弄懂!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是的,在困境中我一定要像小飞蛾一样振翅飞翔!

突然觉得黑夜也是那么美丽,我相信更远更宽阔的路就在前方。

【篇三:我的姥姥作文】

姥姥家是土房子,那么大块地就荒废着。姥姥正好闲来无事,就自己扛起锄头,开辟了两处小菜园。

清明过后,姥姥播下了种子。近一个月,就冒出了各种可爱的小脑袋。有黄瓜苗,豆荚苗,苦菜苗等。看着一个个可爱的小生命,心情也自然而然的变得舒畅。

不知土堆旁那几颗莴苣是什么时候种的。高高大大的,零星的分布在菜园周围。有的莴苣叶是平展的,从茎上一直向上生长,变大,到了一定高度,便自然的向下倾斜,形成一个完美的`弧形。有的莴苣叶是打着卷儿生长的,小小的叶子蜷缩着,真不知道它怕什么。我见过的莴苣是根茎很大的那种,可姥姥家的莴苣根茎非常的纤细,就好像小姑娘柔软的腰。姥姥说:“自己种的和买的不一样。”

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娇小可爱的豆荚了。茎慢慢长大,长出一个浅绿色的小圆壳,叶子就从圆壳中长出来。那一个个的小圆壳,会有裂开的一条缝隙,而且是弧的。这让人感觉它在朝你微笑,朝太阳微笑,朝世界微笑。

哇!姥姥家的菜园好美,好有生命力啊!

【篇四:小学生观察日记】

今天,刚下完雨,我到楼下院子里透透气,突然看见地上有几只蜗牛在那散步呢!

我突然想起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蜗牛一般都是在下完雨后才会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我出自于好奇,就蹲下来观察。蜗牛爬行的速度很慢很慢,背上背着一个浅棕色的圆壳,壳上有一圈圈螺旋形的花纹,它慢悠悠地爬行着,我发现蜗牛的身体上好像没有骨头,身体很柔软,全身滑滑的、湿漉漉的,头部有一对细细的“天线”,那就是它的触角,触角上的“黑珍珠”就是它的眼睛;黑黑的,圆圆的。用来寻找食物;蜗牛脖子旁边还有两个较短的触角,触角上还有两个小气空呢!

那是它的鼻子,能闻到很远的食物。这个小气孔很难被人发现,蜗牛用气孔呼吸,它的'触角可以伸缩,用手轻轻摸一下,小蜗牛会马上把身体缩进它的壳里,他那柔软的身体,不一会儿,就全部缩进坚硬的壳里了。这时我发现它很像一只海螺。

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层透明的粘液,回到家后我就急忙问爸爸粘液是从哪儿出来的?爸爸告诉我说蜗牛为了保持平衡,就会从尾部分泌出粘液来的,蜗牛顺着粘液可以让爬行速度更快。

蜗牛真是有趣,我喜欢观察蜗牛!

【篇五:告诉你一件新鲜事】

这件事对我来说够新鲜的了。不管你觉不觉得新鲜,反正我一定要说。

我去新开的科技馆玩。先映入眼帘的是身穿“红礼服”的机器人小姐。告诉你们,“她”还会回答我的问题哩!我接过一位导游阿姨的奇特“话筒”,问起话来:

“你聪明吗?”

机器人小姐回答:

“我现在还不是很聪明,等你以后再见到我时,我就聪明了。”

“背首唐诗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接着我们去了二楼。二楼有许多错觉画,有“奇特的紫罗兰”、“马中马”、“魔鬼楼梯”等,我们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和佳佳妹妹玩的“水柱琴”。“水柱琴”是二道彩色杠,由几个“音贝”喷出细水柱。我像拉竖琴一样“拉”它,真听见了细细的、好听的琴声。“哆”、“来”、“咪”、“发”、“索”、“啦”、“西”。真好听!

还有就是那“电球”了。我看见那圆圆的球里还安了个小黑球,万道微红的细电从上面射出来,却无法穿过外面一层透明的圆壳。我用手盖住透明圆壳,手麻麻的,许多道细电聚成一道粗电,不断变换着,射向我手盖着的部位。这让我想到了科幻片,我是科幻片中的万能人。真是流连忘返!

还有一个,跟“水柱琴”差不多,只不过水柱改成了光柱,而且光柱有红的、粉的、蓝的、紫的和黄的,并比水柱粗好多。当我的手滑过光柱,就会发出清脆的琴声,十分悦耳。像这种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无皮鼓”。在我演奏“光柱琴”时,我想到了给它取个名字“幻影彩光神琴”。……

总之,科技馆的开张,真是对吴江青少年的伟大贡献。

怎么样,觉得新鲜吗?那你也去科技馆瞧瞧吧!

【篇六:承诺】

大雨滂沱,孩子对驻足的母亲说:“对五十年后的你,我还是一样地爱着。”狂风乍然,父亲对惧怕的孩子说:“如果生命够长,我愿做你永远的大山。”

时间,把兑现承诺的勇气减弱了,世事流转,谁知道数年以后会发生什么。但是,在听到承诺的瞬间,无论这句话是真是假,足以打动听者的心。

那年立春,下了雪,放眼望去,幢幢白楼在半空中矗立,衬托着楼后高远的青空。奶奶拉着我热乎的手,答应陪我堆雪人。她抱了我来到屋外,将门口的雪拢到一块儿,手掌紧紧压着形状,雪人胖乎乎的身体和脑袋就堆成了,再画龙点睛地插上树枝、萝卜,真好似白嫩嫩的胖娃娃。看着它,我想到了新春杨柳的嫩绿,摇曳着剪刀似的叶片,扬起清新的晚风,煞是向往。奶奶应允陪我在春天的林子里放风筝,我便翘首盼望着春姑娘花裙的褶皱绽开,款款朝我走来。

恍惚间忆起苏东坡的“人生到处知何似乎?应似飞鸿踏雪泥。”洁白的雪花,晶莹透亮,堆成的雪人映衬着奶奶的笑脸,也照亮了我梦一般的童年。奶奶上了年纪,但她爱我,好家风世代相传,影响着后世的子孙。

只是现在,很多时候充斥着太多的变数,一句承诺,显得分量极轻,谁也很难毫不迟疑地相信。大自然在我眼里是纯美的:藕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嗡的蜜蜂汪汪汪的小犬……它们都是可爱的。我曾孩子气地承诺,永远都不会伤害它们。可终在不经意的抬脚间避让不及踩上,误伤了这些小生命……

或许,承诺应扔掉一些不必要的包袱,才不那么轻易被遗忘。在我眼里,一句承诺是那么简单,却又那么不容易。

热门推荐
1童话故事
2父亲的笑
3寻找春天
4有一种力量叫信任
5雪趣
6游长隆欢乐世界
7皇帝的新装新编
8醉秋
9植树节作文
10成长的蜕变
11令人陶醉的罗浮山
12教室里的不速之客
13守望一树花开
14给老师的一封信
15共享新时代
16我成长了作文
17给妈妈的一封信
18与猫同行的日子
19亲子毅行,其乐融融
20碧洲公园
21写黄河的作文
22妈妈的心情
23我最想依靠的人就是你
24我的小钱筒
25西安美食
26一堂令人失望的课
27有一种色彩属于我
28密室逃脱
29我咋这么“傻”呢?
30最美晚霞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