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迷香的作文

【篇一:梅花颂】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特别喜欢在寒冬傲立的腊梅花,它小巧玲珑,却有着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

梅花开放时,香气能飘到十万八千里,它不同于桂花的迷香,不同于香水的浓香,更不同于栀子花的清香。梅花独有的一缕幽芳令人陶醉其中,我站在树下久久不愿离开。

梅花的骨气令人赞叹,也被世人传诵。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在人们钻进热被窝的时候,它却独自开放着,愈是风欺雪压,梅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为白皑皑的冬天添了一些金灿灿的春意。

像梅花一样不畏寒冷的还有雪松,任由寒风肆虐,别的树木纷纷掉落了树叶,它们却坚强地与风雪对抗,始终昂首挺胸。一棵棵挺拔的雪松好比一位位战士,用钢铁般的意志守卫着我们的祖国。

历史上,有很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他们都是有骨气的人。比如我们的爱国诗人屈原,虽然最后悲痛欲绝、以身殉国,但他宁死也不肯踏入别国一步,一心想重振自己的祖国,他明知自己会遇到很多危险,明明可以去其它国家谋取出路,但还是不能割舍自己对祖国的爱,始终不离开楚国一步,这是一种怎样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像屈原一样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人不可计数:有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唱戏的梅兰芳,有宁死不吃美国面粉的朱自清,有为祖国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等等。

我们现在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祖国不需要我们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梅花精神人人不可缺少,它警醒着我们要牢记革命先辈的光荣历史,鼓舞着我们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要好好学习,也激励着我们遇到困难要勇往直前!

【篇二:中秋月圆】

中秋,乃国之传统佳节,寓意家庭团圆,共同赏月,吃月饼,一家和睦。中秋,世人皆爱也!

——题记

“月饼,卖月饼喽!双蛋黄、白莲蓉、五仁,样样都有!香得很喽!”今天中秋,大街上热闹极了,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钳子走在道上,手里紧攥着几枚铜币,向月饼铺子飞奔过去。

“老板,两个五仁!”他跳上跳下,身上的破烂衣服发出阵阵臭气,铜币一把洒在了桌面上,老板一脸嫌弃,匆匆忙忙地给他包了两个五仁月饼递给他。

钳子心满意足地笑了,屁颠屁颠地向贫民窟跑去。

月饼的香气四溢,窟中那些饿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炯炯有神。钳子是个小孩子,生下来又没爹没妈,当了乞丐后,发现这是个全是好人的贫民窟,便住了下来。

今天中秋,大伙儿把钱凑出来,也只够买两个五仁的,好在人不多,细分能分完。也许,这是大伙儿最快乐的一餐。

钳子坐在窟中央,手颤巍巍地撕开了油纸,月饼在烛光下散发着诱人的迷香。手指轻摁,馅料饱满,实实在在。切开,果仁如水晶般,汁水丰盈,面粉处软软糯糯,入口即化。

在圆月的辉映下,大伙沉醉于其中,小口咬着属于自己小小的那份,在这甜蜜与幸福中,咧嘴笑了。

【篇三:给生活加点糖】

水,加糖才会甜。

又是一样的八月,我如往常一般从公园门口经过。

突然,我的脚步停了下来,定在那儿,嗅了嗅,一阵浓郁的芳香直钻入鼻子。

我向公园的方向望去,栅栏边桂花高高地挂在枝头,黄黄的,且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紧紧地贴在一块儿。于是我新奇地向公园走去。

一进公园,只听得时高时低的鸟叫声,越发衬得园子的寂静,真真是“鸟鸣园更幽”。我戴上耳机,放起轻快的乐曲,准备在桂花林中好好欣赏一番。

走入桂花林,身体立刻似乎浸泡在了桂花的迷香中。逐渐深入,鸟叫声渐渐稀疏渺远了,桂花则开始多起来了。它们小巧而可爱,金黄的,却不过分张扬。它们有的三五成瓣,有的单只开放,有的甚至像孩子似的,悄无声息的躲藏在叶子背后,真顽皮!可能是花开得越来越多,桂花枝不得不垂下自己的手。调皮的桂花们便从树上飞下来,在空中舞蹈,旋转,飘荡,最终缓缓落地,静静地躺在石板子路上。原本灰白单调的石板渐渐悄然无声地变成一片金黄,仿佛天路一般。

美,真美!

我不由自主地接住一小串将要落下的桂花,把它捧在手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花香如水,冲散了心中的种种不悦,冲淡了心中的烦恼,更像糖一样,化解心中的矛盾,甜化心中忧愁。

我默默捡起一枝芳香四溢的桂花,凝视良久,感到看似平淡无奇、千篇一律的生活有了些许甜意。原来,生活本应多姿多彩,为什么一定要让它变得那么寡淡甚至苦涩呢?

生活如平淡的清水,手中的桂花如一块蜜糖。将糖加入水中,溶解、搅拌,你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

【篇四:给生活加点诗意】

清晨,手捧书本。我的身子微微前倾,拉开窗帘,好让更多阳光肆意地挥洒进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正如现在的寂静,在无声之中,照亮了手中把握着的发黄书页,明媚了指间流淌过的平仄岁月。这,便是诗意。

午时,伏案桌前。此时,虽将步入金秋,空气中却依然有一股无形的闷气,逼得我“弃文从步”,来到公园之中。只见四周仍然是一片略带生机之景,池塘之中,游鱼穿梭于水草之间,那身姿的灵活恰似街头的嘻哈天王;荷叶此时还未消失,一大片一大片地团在一起,像一大包被人遗失的箭镞。对岸,是几只欢快追逐的野鸭,它们欢快嬉戏,扰得水面飞花溅玉。这,便是诗意。

清夜,阖眼入睡。四周都安静下来了,这时便满耳都是秋虫的声音。它们与白天一样安闲,无论做什么事,仿佛都有自得之趣。在夜晚,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拌和着泥土与桂花的迷香。秋虫在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就好像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每天,我几乎都在这些众妙毕集、各抒灵感的细唱中入眠。这,便是诗意。

生活读来就像一首诗,虽然漫长,但它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这要求我们好好领悟人生的进程。而诗意,就是我们在生活之中所寻找的绿洲,我们常认为它很远,其实它时常在身边,只是取决于我们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诗意,它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篇五:浓墨飘香】

打开崭新的书本,瞬间如同被什么所击中,令人无可抗拒地几乎融入了唯美的故事情节中,游离在迷香以及不息的书海之中,带有墨香的清香沁人心田,令人心旷神怡。打开崭新的书本,知识的海洋等我们去探索发现。

喜欢阅读,不仅是因为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更多是被在字里行间的魅力所吸引,表现在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和精神上的充实,是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和心灵的沟通。

小时候第一次看到《三国演义》时是在图画书里,画面里花红柳绿的插画甚是好看,看着看着渐渐入了迷,沉浸在火烧赤壁惟妙惟肖的画面中,眼前浮现了城池沦陷,万物荒芜,人民病死的惨景。浮现了刘备,曹操,孙权,三股大军交战刘备机智取胜曹操十万大军的胜利场景,战火的硝烟,战地的一片狼藉,都被描绘的活灵活现。看到这儿我被深深地所折服。也因此对三国这这部四大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我年龄的逐渐增长,阅历的渐渐丰富。在我十二岁时,爸爸送给我一本《三国演义》,打开扉页一股清香的油墨味钻入我的鼻中,激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眼睛映入了每一篇章节里的各种有趣的故事和惨烈的战争画面。我还记得三国中子龙病逝时,诸葛亮失去了情同手足的好兄弟,说了一句令我铭记至今的话:“子龙病逝就像断了我的一壁,能同我杀敌逃回蜀国,却不能与你一起同肩并战。”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让我感动,也让我对朋友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人物性格和精神给予了我很大的启迪。那时的我沉迷于阅读三国演义中不能自拔。

直到现在,我再次重新翻开老爸送我的《三国演义》,如今书页有些旧了、卷了。没有了当初令人陶醉的墨香,再次品读曾经读过的章节,我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是处处体现着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期间,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人与人之间交往要真诚的真谛。是东流长江旁风流人物的事迹,是种种激烈的斗争画面,是悲壮的声声号角。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否成败转头空。”飘香的浓墨伴随了我整个童年,我在书海中徜徉,在墨香中流连,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下,越走越远。

【篇六:感知生命,在春天】

倘若凋零的冬季是一中孕育,那么温暖的春季就使大地再生。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融化,去浸润土地时;当“万里冰封,千里雪飘”的风景被春风吹散时;当茫茫草原有第一株小草破土而出时,那春天来了!

春风吹醒了沉睡许久的世间万物,而在春雨的洗礼过后,以新的神貌去迎接生命对他们的挑战。

生命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如同春天的那种嫩绿,充满生机。它活跃在世间的各个角落,迎接各种属于自己的曙光。青松居高山,荷花居水中,它们的生命在春雨的缠绵下、在阳光的柔照下、在春风的亲扶下熠熠生辉。生命就是如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在春天。

一个人用快乐谱写自己的生命,另一个人用悲伤填埋自己的生命。精彩的生命永远是快乐的所向,悲伤只是其中的小插曲,但有时我发现生命中的快乐消逝的很快,恍眼间,另样的生命就已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命的脆弱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春天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若生命里荆棘丛生,跌跌撞撞,或许因为生命的脆弱而沮丧而失去信心,可是只要相信,就能看见幸福的终点。

的确,生命的精彩我们感受过;生命的脆弱我们体验过。生命对于我们而言,就似一杯茶,喝进去是苦涩,回味的却是阵阵香甜。我们学会了品味,从中又懂得了享受,着就是生命的活力,在春天。

春天,心灵的悸动如同江水碧波荡漾,此起彼伏。在春天,我们用更多的精彩去取代生命的脆弱,让精彩化为动力,致使生命更加的坚强。

春天,树叶的清香漂浮在空中;泥土的醇香浸润在雨中;繁花的迷香融合在云中;而生命的精彩渗透在春中。

【篇七:温暖的站台】

每当放学回家,书包也来不及放下,我就立马冲进书房,啊,一层层高耸的书柜,满是厚实的书,这足以使我深深陶醉。

几乎每本书都有属于它的“香味”:童话的香甜,悬疑的迷香,文学的清香,励志的浓香……同样,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旅行站台”,或许可以说是“开端的入口”:会让人捧腹大笑,会让人感动落泪,会让人毛骨悚然,会让人放松无比……

而我的“一号站台”,是“童话列车站”。

还记得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晚上妈妈都会给我读一本薄薄的注音小童话。停了一段时间后,妈妈便让我和她一起读。于是,我的“旅行”启程了。我第一次读《拔萝卜》的时候,常把“老爷爷”这个词读成“脑捏捏”,把“老奶奶”读成“鸟来来”,所以我很伤心。但练了一遍又一遍,加上妈妈的鼓励,总算到达了“终点站”。

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会独自阅读,虽然有时看不懂,但妈妈会教我查字典,不懂就查。

我的书香之路,有了妈妈,幸福无比。

现在我经常看厚厚的名人传,它们为我敞开了知识的大门,虽然书中的大意我都明白,但还是会缠着妈妈让她读给我听,因为她为我抢到了“第一张火车票”。

我的阅读之路还很长,很长……

书,使我温暖。

热门推荐
1驾车奇遇记
2我的愿望
3我的艺术密友
4红包奇遇记
5清点你的爱
6我的理想
7塑料瓶流浪记
8生命岂能被痛苦占据
9妹妹我想对你说
10永不泯灭的树苗
11秋天
12以回味为题的作文
13意外
14墙缝里的生命
15如何选择失去
16舞台
17如画张家界
18我的国庆节
19迷茫
20何时才能再相逢
21有趣的实验
22我和爸爸下军棋
23巧克力之味
24优秀记事作文
25获得友情是简单的事
26看见
27喜庆十九大
28啄木鸟童话故事三年级
29你懂亲情吗
30我的完美同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