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桃源人的作文

【篇一:梦遇桃源人】

月色迷蒙,草虫轻鸣,夜风的呼唤下,我压枕而眠。

突然飘来一阵轻雾,一丝清雅琴声幽幽传来,我拨开轻雾,追求琴声而入。一路上,但见芳草鲜美,落樱缤纷,桃之夭夭,泉水叮咚……脑中闪过一缕思绪,莫非这就是陶潜笔下的桃花源?

我继续前行,悠然遇一小河,沿河前行,眼前豁然开朗,一竹屋前的桃花树下摆着几盏清酒和一把古琴。定神一看,悠然南山下,灿然傲菊中,我看到一位老人,古铜色的脸庞难掩岁月留下的年轮和沧桑,深凹的双眸像两颗深深的明珠,时时流露出智慧的光芒——这让我相信他就是陶潜。

我压抑着内心的兴奋,用颤抖的声音问:“先生可是大名鼎鼎的文学泰山陶潜先生?”“呵呵”他抚着胡子对我爽朗一笑:“在下正是陶潜,但“泰斗”一词就愧不敢当了,看姑娘这装扮可不是这里的人呀,可否到舍下一叙?”我大喜道:“实不相瞒,我乃后世之人,今在此偶遇先生,实乃一大幸事啊!”“原来如此,今你我相遇这桃花源中也是一种缘分。”陶先生爽朗一笑。

“恕我冒昧,陶先生,我想向你请教,不知……”“但说无妨。”后世之人对您有说不出的敬佩,很多人渴望像您一样地追求淡泊,悠然于南山下。”我兴奋的向先生描述着后人对他的敬佩。

“你的话让我欣慰不已,没想到后世之人中会有这么多的知音,可是,你明白吗?隐逸于生活,执着于理想,需要极大的付出,换而言之,要自我约束。”

“何须约束,隐士隐于野,天地为屋,日月为灯,何其自由,要何约束?”

对我的质疑,先生抚须沉吟,继而又说:“饥饿难耐之时,面对五斗之米,要约束;寂寞乡野之际,面对高官厚禄,要约束;我欲追求隐士之淡泊,必先约束人心之欲求,而后可得自由于天地间。水月镜花,兴象月神,必然有水清镜,而后有花月宛然,没有自我艰难之约束,则无人生淡泊之名利!”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才气逼人,身处浊世却出淤泥而不染;种豆南山下却不是一般的农夫;有济天下之抱负却寄托于桃花源;面对仕途黑暗能寻求超脱,依然归隐山林……我情不自禁开口吟道:“古来真名土,清贫亦不惜,心灵高贵在,菊花笑东篱,南山送风爽,明月是知己,持杖五柳前,任我游天地。”

“好!好!好!好一个任我游天地,想不到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斯才情。既然如此,我也赠你一诗‘秋菊有佳色,不同桃李枝,成蹊在其下,浓艳有几时?惟爱此霜杰,单含贞秀姿,故人都壶至,赏趣聊赋诗。’”

先生说完,朗声一笑,自由天际而去,留下我一人遥望,天边云绝之际,不老的先生留下不老的影子,化作不老的回忆。

【篇二:桃源人,我想对你说作文】

【篇一:桃源人,我想对你说】

多少年前,五柳先生一支超脱世俗的仙灵之笔点墨渲染,勾勒出一片令人向往的世间仙境——桃源。桃源望断何处觅?身居桃源的人啊,可知外面的多少流年变迁?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想对你说大千世界里的无穷故事,想对你说世人对你们的不倦探求。

桃源人,你们可知道,你们的屋舍俨然,池塘桑竹是多么令人向往,以至后世多少人甘心归隐农园。你们可知道,你们的鸡犬相闻,黄发垂髫也是多么叫人歆羡,引得无数人告老还乡只为那一份难得的悠然。不管乱世盛世,你都拥有最令人羡慕的物质家园。

桃源人,你们可知道,你们的与世隔绝打动了多少人的心,使太多名士一如你们出世独居,你们可知道,你们的悠然自得羡煞了多少人间劳碌客,让经纶世务者也忍不住为之抛弃浮华。无论寒士大夫,你们都拥有最叫人向往的精神城堡。

谁能让时间为之止步?桃源人,历史在你们面前不能推动一秒,你们不仅有安适的生活,更有悠闲恬淡的心境,不随桑田沧海动,不为乾坤日月移。这得天独厚的梦幻之境,多少年来,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从文人雅士到目不识丁,使任何人都向往、着迷。桃源人啊,这样的你们是多么的幸运,与貌似威严的皇帝相比,你们才是真正的精神之王。

可是,你们又是何其不幸。

与世隔绝的你们也许避开了俗世的纷争,可难道真的不想在乱世中有一番作为?生活淳朴的你们,也许富足的享受着衣服与食物,可难道真的不想同外面世界一同发展?封闭了与外界的交流并不可悲,可悲的是禁锢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再看一看,哪些与你们一样企图把自己隔绝的人吧:林和靖纵有梅妻鹤子的无限风流,终不过是梅枯古书,鹤死荒林;近代多少避世的官员们隐而不仕,却仍不免在日寇的铁蹄下遭人凌掠,消极的避世不但得不到自己的解脱,更使时代无法进步。一味将自己与世隔绝,就只能一代一代重复着先人的秦汉生活。你们只是徒把曾经演绎了一遍又一遍,实则只是行尸走肉般不见自我。

如今,又时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偶尔需要闲坐桃源的宁静,但不可放懈的是永远前进,不息奋斗的心。桃源人啊,你抬头看一看吧,如今的世界多么万端变化,多么更加美好。

桃源人啊,我想对你们说,坚守故土的纯朴与面对新的世界间,路在你们脚下。

【篇二:桃源人,我想对你说】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你或许可以出来走走,外面的世界鸟语花香,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秦汉时期的封建统治已经一去不复返,多少个王朝已经升起又降落,之后,离我们渐行渐远,现在没有王,因为我们的所有人都是自己的王,现在没有压迫,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哦,你或许会问现在是什么社会,我告诉你,现在是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你可以走出这个洞天了。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现代社会是和平安宁的。没有战争的硝烟弥漫,没有兵戈铁马的铮铮响声,更没有因战争而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家庭,所有人都其乐融融的生活着,我们的祖国正笼罩在一片祥云之下,沐浴在一片暖光之中。这里仿佛就是一个桃源之外的桃源,不,这里比桃源更好。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

哦,你问我们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桃源人,我想告诉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会相处不融洽吗?在你们古代的思想伟人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熏陶下,人们温文尔雅,在现代社会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人们积极向上,又沉浸在如此之多的文豪的精神食粮中,受之熏陶那会浮浅?

人们礼让随和,亲切不已。行走在路上,时常看见尊老爱幼的同学,看到拾金不昧的大人,看到保护环境的老人,人们都为这个世界发现着自己。

哦,你又问这个世界有没有坏人?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和谐的人和事。就像每一首交响乐演奏中都有不熟练的琴手的声音,就像每一个苗圃中都会长出杂草,这不足为奇,但我相信,在这样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度,所有人的心都会变得澄澈和明亮。

桃源人,你出来走走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变。即使山河依旧,却不再是原来的风景,也不再是原来的感受。

桃源人,我想对你说,走出这片山之间的缝隙,走出这夹岸数百步的桃林,你会感受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气象万千,这里令你心旷神怡。或许,你会以为你走进了另一个世外桃源。

【篇三:我心中的桃花源】

“芳香鲜美,落英缤纷”,“土屋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学过课文《桃花源记》后,我深深地被陶渊明笔下那个风景优美、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吸引住了,多么希望我也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人间仙境。

然而陶渊明的桃花源只存在于他的理想之中,我们的桃花源又在何方呢?是家乡小村,还是游戏乐园?似乎都不是。

早饭后,漫步校园,看到同学们陆陆续续迎着朝阳上学,听到耳边书声琅琅,我不觉蓦然一怔:华校,不正是我要找的桃花源吗?在校读书三年了,太熟悉这里一切的一切了。华校是尘世中的一方圣土,远离世俗的喧嚣,远离假丑恶,老师们在这里潜心教书育人,同学们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切都是那么温馨、美好。桃花源不一定位于深山老林,“小隐于林,大隐于世”,身处尘世却依然保持着纯真朴实的操守,默默奉献着自己只为孕育优秀学子,这不正是桃源人的品性吗?

春意融融,绿满校园;绿树成荫,清荷池香;秋波澹澹,丹桂飘香;银妆素裹,冰清玉洁,华校又是如此的如诗如画。饭后或活动课,漫步校园,或倚着栏杆,或靠着石头,或坐着木凳,观观鱼,赏赏花,唠劳嗑,感受微风拂面,沐浴着柔和的阳光,杨柳依依,笑语阵阵,是何等的惬意!文化氛围充溢着校园,亭榭上的对联,湖边小径上的诗句,走廊的书画,以及各个活动室传出的同学们的歌声、琴声、谈笑声,常常让大家流连往返。这里是我们生活的乐园,更是心灵的净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华校,我心中桃花源,我爱你!

【篇四:读书让我与以往不同】

我是一个外向的人,平时很活跃,那里人多就去那里凑热闹。但只有一个时候我会变得十分安静,就是在读书的时候。在读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我。

读书是什么?对我而言,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不用出声,也不用了解每个字的意思,只要脑海中出现了文中的环境和故事,就心满意足了。

读《陈涉世家》仿佛穿越到了清朝,目睹陈胜、吴广起义的兴衰,与他们共同商量对策,披坚执锐攻占大泽乡。又因为思想的改变使起义昙花一现;读《桃源游记》,仿佛语无领域人一起进入世外桃源,被桃源人邀还家,设就杀鸡做食,向他们讲述历朝各代的变迁,出去后又因无法返回而惊叹,那是一个俗人不可触及的境地;读《岳阳楼记》,仿佛见到滕子京治理下的岳阳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登上岳阳楼,欣赏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的壮丽景色,与范仲淹一起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读《格列夫游记》由于格列夫见证四个国家离奇无比的事件,与斯威夫特无情讽刺当时腐败的殖民统治……

当我默默感受书中的一切时,刺耳的铃声,又硬生生的将我拉回现实。

读书使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我,读书,让我与以往不同。

【篇五:我心目中的桃花源】

学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者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和平安乐,与世无争的如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勾起了我们心中对桃花源的无限向往。那么,就来看看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吧!

桃花源外,有一大片桃花林,每一棵桃树都是一模一样,还是一个阵法,这个阵法是桃源人为了守护桃花源,不让外人来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而设下的。

桃花源的入口在桃花林尽头的一座山上的洞中,如果不仔细看,是很难发觉得,因为在洞口处有不少高大繁茂的树木像个士兵一样守卫在洞口,洞口顶处还垂下了很多粗壮的藤蔓掩护着。

桃花源的入口很狭窄幽暗,但是,出口处却宽阔明亮。

桃花源中,有开阔平旷的土地,人们的房屋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在肥沃的良田中辛勤耕作的成人们,也有在美丽的池塘边,高大的桑树上,青翠的绿竹蒡嬉戏打闹的孩子们。

田地中的小麦、水稻、高粱、玉米则像军队般整齐地站在一旁看着过往耕种的人们。

在田垄上盘杂交错的田间小路蒡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在较宽的路边,则种了一排柳树,那一条条细如丝带的柳枝,随着微风,翩翩起舞。

池塘中,睡莲、芙蓉花亭亭玉立,不少姑娘划着小船,去采莲子。还有一群老者坐在池边,手持鱼竿,坐着一个小竹凳,闭目凝神,静待鱼儿上钩。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人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勤劳乐观,不会歧视任何人,也没有人让他们歧视,他们这儿,晚上睡觉可以连门都不关,谁要是丢失了什么东西,大伙儿一起帮他找,找到为止。谁家里困难了,就会有人送上一些米酒、蔬果肉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村里有免费的书塾和教书先生。要是去看大夫,家里困难了,大夫还不收钱,反倒送你些米食呢。

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有谁不会向往呢?

热门推荐
1感恩母亲的爱
2识时务最为珍贵
3闸坡大角湾一日游
4那一抹橙色的光彩
5我的烦恼
6哦原来如此
7香蕉皮的启示
8溜狗趣事
9我的同学
10恋雪
11《穷人》续写
12有着一颗心
13游刘公岛
14个子矮的烦恼
15像风一样
16日子里的诗意
1720年后的我
18从这里开始
19春语
20心灵之灯
21我的初中生活
22“共享”的背后
23我爱你爸爸
24风景
25有书相伴
26内心的呼唤
27善良的同学
28中国风的境界
29不倒翁
30我的快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