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年幼的作文

【篇一:妈妈】

每天早上,当我睁开眼睛,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她是一个老师,她在山区支教,爸爸告诉我,妈妈的工作很伟大而且很辛苦。当时我年幼,我并不能体谅妈妈的辛苦,每一天我都要哭闹,我想我的妈妈,为什么她不陪在我的身边?年幼的我,一点都不懂事,我的小脑袋里想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点子来表达我的愤怒和想念。当爸爸不在家,我就把妈妈的衣服扔的到处都是,妈妈的衣服都漂亮极了,可是,有很多衣服我都没有见过妈妈穿过。当爸爸要责怪我时,我就会很大声的哭,哭得悲伤可怜极了,爸爸这时候眼睛里也会有泪光闪烁,但是爸爸从来没有哭过。可是无论我怎样闹脾气,妈妈从来没有在我非常想念她的时候出现过。

我和妈妈一年只见两次面,有时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面,年幼的我非常委屈。爸爸告诉我,山区的孩子更需要妈妈,但是我根本不听爸爸说教,我就要我的妈妈,我非常想念而且需要她。

当我十五岁的时候,妈妈离开了山区,回家工作。那时候,我已经长大了,懂事了,我理解了妈妈,并且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感到骄傲。因为长久的分离,妈妈十分想念我,她对我非常非常好,我非常开心感受这久违的母爱。

【篇二:浅谈年幼时光】

从梦中醒了,一句李太白的一句诗词依稀浮在脑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走向窗边,凭窗观晨,回想起年幼时,稚气未脱。那时是充满活力的时光,与小伙伴在村里玩闹一天,也没有一丝疲惫,只要遵循父母那句“别跑远”的叮嘱。那时是对世物最有疑问的时光,总在父亲身边提问,像极了清晨的鸟儿,叽叽喳喳,对未来有着数不尽的问题,只要有疑问,父亲总能给我解答。那时是最闲暇的时光,整日无忧亦无虑,天气凉了母亲总会拿来衣服给我穿上,肚子饿了母亲总会抬来小食,只要有母亲在总会把我照顾的很好。

可那时……是回不去的时光。

正如时间像黄河的水一般,如此湍急,急促的水流,一刻不停的流进那汪洋大海,我多想让它停下,哪怕慢一点流淌,却无能为力。岁月不饶人,在父母的发间,多了几根白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添了几道皱纹,父亲也渐渐解答不了我的提问,容易生病的母亲,也慢慢的需要人去照顾。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成为幻想,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催促着我不能停下,玩闹的心思早已被成长消磨的无影无踪。

我离开窗边,走向存放照片的老箱子,拂去灰尘却不敢打开,我怕看到一张张过去的照片,我怕激起一份难忘的回忆,我怕流泪。即便年幼时没有伤心的回忆,生活总是那么的幸福,可我还是害怕这照片理成的时光轴。

鼓起勇气打开老箱子,老照片里,我那肉嘟嘟的样子,父亲健壮的身姿,母亲漂亮的脸庞,一件件早已穿不下的衣服,一个个早已翻新变迁的景点,哪怕略显尴尬的剪刀手都变得那么煽情。

看着一张张照片翻过,我笑着却也流着泪。

怎奈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间仅仅只留下了回忆。年幼时光也许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既然已经流去,就将它好好珍藏于心间。

人生短短数十载,既要不忘过去,也要不负将来,每一个时光将会被时间带走成为珍贵的回忆,趁着时候未晚,向父母敬上应敬的孝心,感谢他们的养育与陪伴,让他们的未来也能感受到我年幼时光的幸福。

【篇三:那时我还年幼】

我们驻足在这里,时光却不曾停留,如同一条滔滔不绝的河流,从空间的缝隙中流淌而过。

小时候,我喜爱独自在秋天放风筝,脚下踩着落叶,抬头仰望蓝天,自私贪婪地享受着阳光洒满全身以及秋风拂过脸庞的惬意。风筝线在我手中,时而拽紧,时而放松,仿佛放飞的是一种美,一种快乐。听人说,幼年是个充满了幻想的岁月。我的思绪亦随着风筝迎风飘扬,我在风中舞蹈,在风中奔跑,在风中飞翔,我很快乐。没有忧愁,没有负担,没有烦恼,自由的内心就如同这风筝一般。那时,我还年幼。

“我讨厌你们,我永远都不要和你们玩了!”幼时吵架说的最多的便是这句话。可是不过半日,便又忘了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与对方和好如初。即便想起来,还是会找个理由为自己开脱。小时候的我,好天真,好单纯,伙伴之间没有怨恨,没有妒忌,没有猜测,更没有背叛。那时,我还年幼。

每逢夏天,不管多热的天都关不住我这颗爱玩的心。这不,又约了朋友去捉萤火虫。在潮湿的泥土中,茂密的草丛中,清澈的小溪旁,总能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闪着弱弱的绿光。突然,我一不小心,一滑,半边草丛被我压倒,意外的是,一群萤火虫都从里面飞了出来,我被这景象迷住了。我就那样坐着,呆呆地望着它们,一直向上飞,一直向上飞,直至成为这浩瀚天空中的一颗星。那一刻,我多想化身为一只渺小的萤火虫啊!飞往宁静的大自然,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多么天真的想法。只因那时,我还年幼。

“咦?这是什么?”姐姐闻声后,把视线移到我这,她说:“那是个向日葵,有人说,它是一种对着太阳傻笑的花。”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我想:花会傻笑吗?它为什么会对着太阳傻笑呢?哦,可能是因为它喜欢太阳吧。我脸上洋溢出笑容,对自己给自己的答案很满意。我站在向日葵边,学着它,将头抬起对着太阳傻笑,我承认,我喜爱向日葵,并像它一样,钟爱着阳光,我愿意做一朵花,在阳光下成长的花。那时,我还年幼。

回首幼年的往事,不禁慨叹光阴似箭,时光虽然带走了我无忧无虑的幼年生活,却留给了我如此美好的回忆。我小心翼翼地合上这本回忆录,将它放在心底的一个角落,收藏好,保护好……

【篇四:藏在花丛中的心】

鲜花是世上万物中最为娇嫩、美丽的生灵,她们可以为小动物提供一个栖息地,她们的香味让每一个靠近她们的人不由感到舒畅、幸福。爱何尝不是这样,爱与被爱构成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接受爱的人会感到幸福,他们也会去回报这个给予他们爱的人,因为他们都有着如鲜花般美丽的心。

小时候,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一辆自行车,两个小朋友?是的,妈妈总是有办法!我始终记得那个情景:妈妈给我和姐姐穿上厚厚的她自做的保暖裤,让小小的我和姐姐一起挤坐在后面她加宽了的座位上。其实我到现在都很惊讶,那本只能坐一个孩子的位子竟“让”我和姐姐坐了下去,开始我只认为是我和姐姐个头小,到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那是母爱的伟大,那是充满爱的创意!

准备好后,妈妈便会回头对我和姐姐笑一笑,然后就骑着车带我们去“环游世界”了。

妈妈总会带我和姐姐去郊外的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树木、花草。我记得那时看的最多也摘得最多的是一种野生的牵牛花,在我的记忆里,她似乎每个季节都有。在那片花海之中,我和姐姐就像两只年幼、天真的小蝴蝶,自由的遨游这花的天堂之中。每当我们发现什么不熟的花或小动物的时候,我和姐姐就好像邀功求赏似的,骄傲的踮着脚给妈妈看,而妈妈总会惊喜地笑着给我和姐姐一个香香的吻,然后给我们讲解,每当我日后想起,我都会有一种甜甜的温暖。

记得我那时最喜欢的就是回家,因为要经过一个很陡的下坡,每次妈妈载着我和姐姐飞快地驶下去,我都会快乐的大叫,而我的手中一定是拿满了花。以至于到现在我都很喜欢花,喜欢那种属于大自然最真实的花,因为那是一段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那段路,不知妈妈曾经载着我们走了多少个来来回回,给过我多少个充满爱意的回望!母亲在我们年幼时并没有让我们过早接触到繁重的学业,变成一个书呆子,而是选择细心,耐心地陪着我和姐姐拥抱大自然,远离喧闹,以至让我和姐姐拥有了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给了我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一种好的心态,沉着冷静的接受困难,用坚持去打败,用好的心态去战胜。我觉得这是母亲教会我的,是她用最朴实,最细致,最珍贵的爱去包容了两个年幼孩子天真的心,让她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又要到冬天了,等春天来了,那儿的花儿应该又会开吧,母亲会在那片她曾经付出爱的花丛中看见藏在花丛中的我的心吗?而我一定会用我小小的心为母亲撑起一片天下!

【篇五:我心中的母亲】

大抵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母亲一直扮演着伟大的角色,一旦生活中自己的母亲未达到或未让你感受到那种光辉形象时,心中的不快就会时常显现。也大抵是因为未曾被无情的岁月雕琢过的我们太天真,无法看到那些隐藏在背后的真实。因此,当我们清醒时,回首望望,已是满腹苦楚,悔恨难当。

年幼时,或许真的不曾睁着一双纯真的眼睛认真审视过自己的母亲。她不美,平凡的五官,她是扔人堆里就很难找出的那种类型。常年的农耕生活使她的皮肤变得很黑,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脸也漫上了不少雀斑。唯一可提的便是那黑密而光亮的头发,似乎透露着她性格上的某种坚忍。的确,人的相貌说明不了什么。但童年时记忆里的母亲啊,总是忙忙碌碌。寒暑往来,那几亩地里沁透了母亲的心血,那绿油油的庄稼如歌般欢唱着。毫无疑问,我的母亲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她虽然照顾着我的日常生活,却远远忽略了我的——心。年幼时,她少与我交流,我也少在她面前撒娇。那种母女之间甜蜜的温情,便成了我脑海深处永久的渴望。上学后,交谈更少了,彼此之间似只剩下了简单的问候和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了。母亲总是忙碌而又寡言,就连我最重要的学习,她也因为知识水平有限而很少过问。

渐渐地,我长大了,也慢慢习惯了这种“默然”的相处模式——平凡、平淡。我写的作文中也很少出现“母亲”,那是一块单色板,没有五彩的光亮,没有华美的语言让我可以加以描述。有时,即使我曾试图寻找那份“深沉的爱”,但终是徒劳无功。直到……

某天,我和姐姐寻思:谁体贴过母亲呢?父亲?很少很少。我和姐姐不曾有过,更为可悲的是,连她自己也不。父亲是家中经济的主要来源,一家之主的他,买东西自然不太顾忌。而母亲却大为不同,她的衣服竟大多是从他人手里“传承”下来的。我不懂她为何如此苛刻自己,明明没有人会指责她。父亲不算好男人,甚至有点坏。他比别人懒,地里的许多大男人干的活,他都推给了母亲。母亲也似个超人,家务活,农活全包了。很长时间里,我才知道这个真相。这样的母亲是多么的坚韧,这是怎样的一种平凡?

渐渐地,我开始疼惜母亲。到了中年后的父亲,脾气似被母亲“惯”得更大了。他爱借钱给他的朋友,甚至不顾家中生计,常常无所限制地向母亲伸手要钱。即使母亲精打细算,却总有时无法做到,他便埋怨母亲,接着便是争吵,有时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母亲更令我怜爱。

长年累月的劳作,母亲的身体日渐疲惫、衰弱。回想从前,我就心酸。母亲啊,您太善良了,您也太逞强了!她只想为我们担起一片天空,而我们却无所作为。我的母亲,她在体会到自己慢慢衰老后,既烦恼又害怕,他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长大了,以后的路就只能靠你们自己了,也不要担心我,和你爸几十年了,就这样子,不用你们费心。我这身子啊,愈发地不行了,你们要好好读书啊……”

她不曾为自己多想过,对于我们的一丝一毫却是那样的体贴入微。每每想到这时,我的心既是痛又是悔。母亲——我为何懂您如此之晚?我的母亲啊,请原谅我曾因您的不善言辞而责怪您!母亲啊,您为何放弃描绘自己无私之爱的机会?

母亲,我心中的母亲啊,我该当如何表述那份对您复杂的心?

【篇六:有你真的很幸福】

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才懂得后悔,正如那时的我。

我有一个姐姐,可是她在出生后却生了一场大病,导致她在之后的几年中一直是在病床上度过,因药物副作用的原因,她好了之后却不能像常人一样口齿伶俐地说话,整个人显得有一点傻气,这是奶奶告诉我的。

之后,年幼的我被父母带到广州,在一所学校上学。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姐姐的场景,她站在离我不远处,傻傻地对我笑,我却一直躲在父母身后,看着她傻傻地笑。渐渐的,我读三年级了,也逐渐懂事了,但却有许多烦恼了,其中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同学笑话我的姐姐是个傻子,每当同学上我家,看见她那傻样,就笑不停。

那时,年幼的我被父母带到广州,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照料我,所以我是在姐姐的照顾长大的。渐渐地,我长大了!我也可以上学了,姐姐显得很高兴。但我却逐渐与她疏离了。因为每当有同学到我家玩时,看见我姐姐的情况难免一阵嘲讽,甚至还“戏弄”她。最后,班上甚至在传我有个傻姐姐的事,还经常嘲笑我,我把这一切都归究于我有一个傻姐姐,我也就因此不愿与她说话了。有时,我丢下她独自与同学去玩。但是,她似乎并没有因此生我的气,甚至在我挨打时,挡在了我的身前,用她同样瘦弱的身体拦下了父亲的棍棒。嘴里口齿不清地说着“不要打,不要打”,那时,我却不领情。恍惚之中,我似乎看见她的手臂上多了几道红痕。

后来的事我记得不太清楚了,但仍然记得父亲每次训诫我时,她还是一如既往护着我。渐渐地,我不知是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原因还是什么,我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我会跟她一起跳绳、打羽毛球和拿着家里的啤酒瓶换零食……那时,我真的很幸福,我是多么庆幸我有个姐姐。她会在我伤心时安慰我,我是多么地感谢她。她其实一点儿也不傻,因为她懂得保护自己的妹妹。

可现实又是多么残酷,我还没有好好享受拥有姐姐的快乐,她就出嫁了。我还没有向她道歉,向她感谢呢!姐姐,对不起。原谅我的迟钝和晚来的歉意;你对我那么好,总是包容我,纵容我。有什么危险也总是挡在我身前。姐姐,我的人生因你才焕发光彩,才充满活力。姐姐,感谢你一路以来的陪伴,陪我度过了如火如荼的青春。和你一起度过的曰子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

姐姐,你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存在,我愿用一生去感谢你,陪伴在你身边。因为,有你我才拥有幸福!你亦是我最想感恩的人。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份情。我也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身边关爰我们的人,抓紧时间,好好感谢他们;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一如现实的我!

【篇七:断喙鸟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一本《断喙鸟》,这是我读过的感触最深、最难忘却的书。这本书是美国作家纳桑尼·拉胥梅耶创作的。

书中讲的是一只年幼的《断喙鸟》与一位脏兮兮又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发生的故事:一天早上,年幼的麻雀醒来,发现它的喙竟断了,无法自己进食。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年幼的麻雀越来越消瘦。一天晚上,年幼的麻雀发现了一大块面包,它走向面包,突然,一位流浪汉捡起了面包,年幼的麻雀发现他们同命相怜,流浪汉与它成了朋友。那个晚上,他们在公园的长椅上睡着了,梦见他们在一个没有断喙的世界。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流浪汉和断喙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流浪汉和断喙鸟虽然生长在断喙的世界,虽然他们正处在艰难痛苦的煎熬中,但他们没有抱怨老天的不公,而是因为有一个同病相怜的朋友就知足了。

再想想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们的爸爸妈妈把我们娇生惯养,我们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有时候,我们想玩一些刺激的游戏,但爸妈担心我们,不让我们玩,我们就大吵大闹,甚至绝食,直到他们同意为止。

与流浪汉和断喙鸟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

【篇八:脚印】

【篇一:脚印】

风,将细碎的黄沙从故乡的路上吹起,吹得不高,又像几丝柳絮在路上飘荡,拂动着儿时心中的依恋。鹅卵石搭起了这条路,它守护着这条路,还有路上这些人,这些飘荡在路上的思念。在这条路上,留下了两对半脚印……

这个署假,我再也抵挡不住这些场景的呼唤,抽出最后十天。

回一趟家乡吧……

延着黄路走下去,看白杨在风中挺立着,一户户人家,鸡鸣犬吠,记忆中的场景一页页浮现。我仿佛看到了,多年以前,那两对半脚印。

走那路,到尽头,过一扇摇摇晃晃的栅栏。你坐在那里,正在埋头洗菜……听见我的脚步声,你低头从老花镜框上边冒出一对眼睛,看到我,你笑得像孩子一样灿烂。

第二天,你说什么也要拉我上街去买东西。我说不用,你却瞪着一双铜铃大眼,已经穿戴好,有点怒气地说:“不行!你几年回来一次?你在外面跟别人讲客套,跟我你推啥?”

没办法,我便跟你走上黄路。再从尽头,走到开始。

到了街上,你二话不说拉着我进了一家鞋店。看你一脸忧心又纠结的表情,我便知道这家店很贵。

你生来爱财,人又节约,退休后更为如此。虽然儿女们没少供给,你还是不愿花。但,你仿佛看穿了我:“你甭管价钱,我有钱。”脸上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我有些想笑,开始在价钱上选择起来……最后连选带砍,买了一双一百多块钱的鞋,我还是觉得太贵了……

回家的路上,你一脸忧愁又开心,不停地讲家乡的事。约摸过了半个小时,你突然说:“你想不想吃点东西?”脸上的期待又让我知道,你饿了。想搭我顺风车,我皮笑肉不笑地说:“有点呢。”便跑去买了一块饼,吃了一点便说:“不好吃,你吃吧!”你口水早塞满口腔,一把接过,大口吃了起来,活像个饿坏了的孩子。

黄沙不飘了,风坐在鹅卵石上,看着你和我的脚印,似乎想起了那些年,那些年里你看着我长大的日子。

黄路上的沙一层层飞舞,一个个脚印浮现又消失。在时光的深处,那两对半脚印常常出现在我梦中,一半是拐杖的,一对是我的。

最后一对,是爷爷的。

【篇二:脚印】

“顺着别人留下的脚印,你会发现属于自己的路。”

——题记

我很崇拜我的父亲。

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但也不是盲目的。

每次看到父亲坐在书房里,桌子上各种工具随意地摆放在桌边上,空气随着风扇的吹动而微微流动着,夹杂着铅笔在白纸上摩擦的响声,偶尔在父亲出去的空当上,偷偷摸摸地溜到桌边上,窥看着看似凌乱却又十分清晰的设计图。

或许就从那时起,开始崇拜父亲。

我无法形容那时小小的自己是怎样的心情。回到房间,拿出纸和笔,或许是想把自己心中所想的画出来,但到要下笔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也不清楚心里所想的事物,明明答案就要呼之欲出,却被一层看不清的雾所掩盖。

这次说不上是绘画的绘画,毫无疑问的,是以失败告终。

第二天早上,父亲看到了我那张跟涂鸦似的画,他似乎很仔细地观察了许久。然后,放下。

下午,我在书桌上发现了一幅画。

画面很简单,是一副彩铅绘出的海滩,在淡金色的沙滩上,一个大人在前面走着,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脚印,在画的最底部,有一只还没有长开的小脚,小心翼翼地踩进比他不知大多少倍的脚印上。而右边有一行字,很贴心地标上了注音。我小心地把拼音念了出来:

“无法留下自己的脚印,为何不先顺着别人的脚印?”

当时年幼,自然无法理解字里的意思,去找父亲,父亲解释了一番。虽然当时仍没理解父亲口中的大道理,但也总算是明白了一件事。

“父亲画什么,我就画什么。”

后来的几年里,我成了父亲的复印机。虽然开头一两年里,的确画的跟鬼画符一样,当时随着时间的流动,几年后,我复制父亲的画已经可以跟复印机媲美了。

父亲又给了我一幅画。

这幅画也是一幅沙滩画,画面也同样的简单。一个明显充满活力的少年,走在沙滩上,他的后方有一串的脚印,而他的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淡金色沙滩。少年的旁边同样有一行字,但与几年之前的字相比,显得更潇洒:

向自己的路走下去,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

【篇三:脚印作文】

海风习习,浪花卷卷。

沙粒在明媚的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放眼望去,金灿灿的“沙海”。蔚蓝的大海与闪耀的金日构成了一幅清新而又和谐的画面。

当真是美极了。

我走在沙滩上,身后是一串串脚印。回头看,脚印深深浅浅地排列着,形成圆润,没有多余的线条。

我定定地望着这一串脚印,突然记起曾经烂熟于心的那个脚印的形状。

雨后。清新的空气混杂着泥土独有的气味。

“奶奶,你的脚印的形状为什么那么奇怪啊?”我端详着土地上两串截然不同的脚印,疑惑地问奶奶,“为什么你的脚印连大拇指的那里凸出来了?”奶奶笑了起来,摸摸我的头道:“这样是为了让你能很快地记住奶奶的脚印的样子啊,这样,以后要是你在山上迷路了,也能顺着奶奶的脚印下山回家啦”。

当时年幼的我开心地点点头,心里无比自豪:我奶奶的脚印是最特别的呢!

“走喽!回家喽!”奶奶的呼唤在耳边响起,我像只小猴子一样纵身一跃,两只手挂在了奶奶的脖上,奶奶顺势托住我的腿,一步一步沿着回家的方向走去。

我数着地上的形状特殊的脚印,趴在奶奶背上咯咯地笑着,全然注意到奶奶每迈出一步时的吃力。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奶奶渐渐年迈,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背我了。

奶奶因为年轻劳动时的不注意,使脚的大拇指尾骨渐渐凸出,脚变得畸形。原本她已经不能再去背负重的东西,但她却为了不让我扫兴,愣是每天都背着重得像小秤砣一样的我上上下下,最后连脊椎都有了一些毛病,有时会突然疼痛难忍。

年幼时泥土上的那一串串脚印,蕴含了太多的东西。它包含了奶奶对我满满的爱、对疲累的忍耐。

这串脚印陪伴着我长大,它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关爱,教我学会了忍耐。

【篇九:母子情】

轻轻拉开书桌旁的抽屉,里面是一叠厚厚的卡片。这些花花绿绿的卡片,多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我静静凝望着它们尘封的美,思绪如同被一双双彩色的翅膀带到了记忆深处。

突然,一张蓝色的卡片从底部露了出来,赶忙抽出一看,一行东倒西歪的字顿时映入眼帘——“希望妈妈能每天像今天这样给我一个拥抱”,再仔细一看,旁边还有我自己画的一张可笑的笑脸。

那时,我才读小学二年级。妈妈开了一家饭店,前来吃饭的人可真不少,一班进一班出,总看见妈妈忙里忙外,起早摸黑,有时忙得无暇吃饭、无暇睡觉,因此她总是没时间照顾我。

好几次,放学了,我左顾右盼,都没有人来接。我总是失落的自己带着钥匙回家,自己独自做作业,然后坐等妈妈早点回来。碰到生意好的时候,晚饭也是由在饭店工作的阿姨帮忙送过来。等妈妈回来时,我常常已经在泪眼婆娑中沉沉睡去。一天下来,我心中也许会有开心和兴奋,但有时也有委屈和难过,可我却没有倾述的对象。于是年幼的我常常在心里流泪。渐渐地,我也就习惯了玩累了一天以后的那种孤独,习惯了看同学们幸福地投入父母怀里的那种羡慕,习惯了面对妈妈时欲说不说的冷漠。

但在心里,我一直渴望妈妈能亲自来接我一次,这个小小的期待,我等了很久很久于是我写下了卡片,那天妈妈无意看到了我的那张卡片……

过了几天,我发现家里隔三差五地会来几个我从没见过的客人,和妈妈热烈地讨论一些问题,这使我非常疑惑。

有一天放学了,仍不忘期待的我还在教学楼向远处不停地张望,虽然我早已经习惯了失望。但是今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陌生而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妈妈吗?她怎么会来接我?”妈妈已经快步朝我跑来,一边挥着手,一边急着叫我:“儿子,妈妈来接你了……”于是,我急急地投进她的怀里,久久没有抬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多想永远都藏在妈妈的怀里,把委屈、寂寞、烦恼通通忘记!

“妈妈管你实在太少了,我把饭店卖了,以后天天来接你,好不好?”

我奋力地点点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却在片刻的欢愉之后感到了莫名的酸楚,是因为被妈妈的行为感动了吗?年幼的我无法得知,但我知道妈妈为了我,真的放弃了几年的经营……

回到家后,我把这份感动记录在了这张蓝色的卡片上,因为我要好好珍藏那一次拥抱,它包含了妈妈对我深深的爱,还有我年少的执拗和懵懂。

热门推荐
1你有多重要
2心中的柳树
3一枚特殊的邮票
4老师,请您原谅我
5未来的海洋想象优秀作文
6毕业
7我们的班级
8英语作文understanding高中英语作文-英语作文
9我的绘画之路
10军训的日记
11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12美,在我们身边
13懂得最真挚的爱
14画鼻子
15我喜欢的一首歌
16丑小鸭
17跑步比赛
18让生命起舞
19写给2020的你
20风雨中的英雄
21倾听内心的声音
22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3我的妈妈作文300字三年级
24家乡之变
25觅春
26用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27快乐的旅游
28贪吃鬼
29《小木偶的故事》续写
30礼物中的套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