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年幼的作文

【篇一:妈妈】

每天早上,当我睁开眼睛,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她是一个老师,她在山区支教,爸爸告诉我,妈妈的工作很伟大而且很辛苦。当时我年幼,我并不能体谅妈妈的辛苦,每一天我都要哭闹,我想我的妈妈,为什么她不陪在我的身边?年幼的我,一点都不懂事,我的小脑袋里想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点子来表达我的愤怒和想念。当爸爸不在家,我就把妈妈的衣服扔的到处都是,妈妈的衣服都漂亮极了,可是,有很多衣服我都没有见过妈妈穿过。当爸爸要责怪我时,我就会很大声的哭,哭得悲伤可怜极了,爸爸这时候眼睛里也会有泪光闪烁,但是爸爸从来没有哭过。可是无论我怎样闹脾气,妈妈从来没有在我非常想念她的时候出现过。

我和妈妈一年只见两次面,有时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面,年幼的我非常委屈。爸爸告诉我,山区的孩子更需要妈妈,但是我根本不听爸爸说教,我就要我的妈妈,我非常想念而且需要她。

当我十五岁的时候,妈妈离开了山区,回家工作。那时候,我已经长大了,懂事了,我理解了妈妈,并且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感到骄傲。因为长久的分离,妈妈十分想念我,她对我非常非常好,我非常开心感受这久违的母爱。

【篇二:浅谈年幼时光】

从梦中醒了,一句李太白的一句诗词依稀浮在脑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走向窗边,凭窗观晨,回想起年幼时,稚气未脱。那时是充满活力的时光,与小伙伴在村里玩闹一天,也没有一丝疲惫,只要遵循父母那句“别跑远”的叮嘱。那时是对世物最有疑问的时光,总在父亲身边提问,像极了清晨的鸟儿,叽叽喳喳,对未来有着数不尽的问题,只要有疑问,父亲总能给我解答。那时是最闲暇的时光,整日无忧亦无虑,天气凉了母亲总会拿来衣服给我穿上,肚子饿了母亲总会抬来小食,只要有母亲在总会把我照顾的很好。

可那时……是回不去的时光。

正如时间像黄河的水一般,如此湍急,急促的水流,一刻不停的流进那汪洋大海,我多想让它停下,哪怕慢一点流淌,却无能为力。岁月不饶人,在父母的发间,多了几根白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添了几道皱纹,父亲也渐渐解答不了我的提问,容易生病的母亲,也慢慢的需要人去照顾。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成为幻想,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催促着我不能停下,玩闹的心思早已被成长消磨的无影无踪。

我离开窗边,走向存放照片的老箱子,拂去灰尘却不敢打开,我怕看到一张张过去的照片,我怕激起一份难忘的回忆,我怕流泪。即便年幼时没有伤心的回忆,生活总是那么的幸福,可我还是害怕这照片理成的时光轴。

鼓起勇气打开老箱子,老照片里,我那肉嘟嘟的样子,父亲健壮的身姿,母亲漂亮的脸庞,一件件早已穿不下的衣服,一个个早已翻新变迁的景点,哪怕略显尴尬的剪刀手都变得那么煽情。

看着一张张照片翻过,我笑着却也流着泪。

怎奈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间仅仅只留下了回忆。年幼时光也许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既然已经流去,就将它好好珍藏于心间。

人生短短数十载,既要不忘过去,也要不负将来,每一个时光将会被时间带走成为珍贵的回忆,趁着时候未晚,向父母敬上应敬的孝心,感谢他们的养育与陪伴,让他们的未来也能感受到我年幼时光的幸福。

【篇三:那时我还年幼】

我们驻足在这里,时光却不曾停留,如同一条滔滔不绝的河流,从空间的缝隙中流淌而过。

小时候,我喜爱独自在秋天放风筝,脚下踩着落叶,抬头仰望蓝天,自私贪婪地享受着阳光洒满全身以及秋风拂过脸庞的惬意。风筝线在我手中,时而拽紧,时而放松,仿佛放飞的是一种美,一种快乐。听人说,幼年是个充满了幻想的岁月。我的思绪亦随着风筝迎风飘扬,我在风中舞蹈,在风中奔跑,在风中飞翔,我很快乐。没有忧愁,没有负担,没有烦恼,自由的内心就如同这风筝一般。那时,我还年幼。

“我讨厌你们,我永远都不要和你们玩了!”幼时吵架说的最多的便是这句话。可是不过半日,便又忘了自己曾经发过的“誓言”,与对方和好如初。即便想起来,还是会找个理由为自己开脱。小时候的我,好天真,好单纯,伙伴之间没有怨恨,没有妒忌,没有猜测,更没有背叛。那时,我还年幼。

每逢夏天,不管多热的天都关不住我这颗爱玩的心。这不,又约了朋友去捉萤火虫。在潮湿的泥土中,茂密的草丛中,清澈的小溪旁,总能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闪着弱弱的绿光。突然,我一不小心,一滑,半边草丛被我压倒,意外的是,一群萤火虫都从里面飞了出来,我被这景象迷住了。我就那样坐着,呆呆地望着它们,一直向上飞,一直向上飞,直至成为这浩瀚天空中的一颗星。那一刻,我多想化身为一只渺小的萤火虫啊!飞往宁静的大自然,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多么天真的想法。只因那时,我还年幼。

“咦?这是什么?”姐姐闻声后,把视线移到我这,她说:“那是个向日葵,有人说,它是一种对着太阳傻笑的花。”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我想:花会傻笑吗?它为什么会对着太阳傻笑呢?哦,可能是因为它喜欢太阳吧。我脸上洋溢出笑容,对自己给自己的答案很满意。我站在向日葵边,学着它,将头抬起对着太阳傻笑,我承认,我喜爱向日葵,并像它一样,钟爱着阳光,我愿意做一朵花,在阳光下成长的花。那时,我还年幼。

回首幼年的往事,不禁慨叹光阴似箭,时光虽然带走了我无忧无虑的幼年生活,却留给了我如此美好的回忆。我小心翼翼地合上这本回忆录,将它放在心底的一个角落,收藏好,保护好……

【篇四:藏在花丛中的心】

鲜花是世上万物中最为娇嫩、美丽的生灵,她们可以为小动物提供一个栖息地,她们的香味让每一个靠近她们的人不由感到舒畅、幸福。爱何尝不是这样,爱与被爱构成了这个美好的世界,接受爱的人会感到幸福,他们也会去回报这个给予他们爱的人,因为他们都有着如鲜花般美丽的心。

小时候,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一辆自行车,两个小朋友?是的,妈妈总是有办法!我始终记得那个情景:妈妈给我和姐姐穿上厚厚的她自做的保暖裤,让小小的我和姐姐一起挤坐在后面她加宽了的座位上。其实我到现在都很惊讶,那本只能坐一个孩子的位子竟“让”我和姐姐坐了下去,开始我只认为是我和姐姐个头小,到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那是母爱的伟大,那是充满爱的创意!

准备好后,妈妈便会回头对我和姐姐笑一笑,然后就骑着车带我们去“环游世界”了。

妈妈总会带我和姐姐去郊外的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树木、花草。我记得那时看的最多也摘得最多的是一种野生的牵牛花,在我的记忆里,她似乎每个季节都有。在那片花海之中,我和姐姐就像两只年幼、天真的小蝴蝶,自由的遨游这花的天堂之中。每当我们发现什么不熟的花或小动物的时候,我和姐姐就好像邀功求赏似的,骄傲的踮着脚给妈妈看,而妈妈总会惊喜地笑着给我和姐姐一个香香的吻,然后给我们讲解,每当我日后想起,我都会有一种甜甜的温暖。

记得我那时最喜欢的就是回家,因为要经过一个很陡的下坡,每次妈妈载着我和姐姐飞快地驶下去,我都会快乐的大叫,而我的手中一定是拿满了花。以至于到现在我都很喜欢花,喜欢那种属于大自然最真实的花,因为那是一段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那段路,不知妈妈曾经载着我们走了多少个来来回回,给过我多少个充满爱意的回望!母亲在我们年幼时并没有让我们过早接触到繁重的学业,变成一个书呆子,而是选择细心,耐心地陪着我和姐姐拥抱大自然,远离喧闹,以至让我和姐姐拥有了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给了我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一种好的心态,沉着冷静的接受困难,用坚持去打败,用好的心态去战胜。我觉得这是母亲教会我的,是她用最朴实,最细致,最珍贵的爱去包容了两个年幼孩子天真的心,让她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又要到冬天了,等春天来了,那儿的花儿应该又会开吧,母亲会在那片她曾经付出爱的花丛中看见藏在花丛中的我的心吗?而我一定会用我小小的心为母亲撑起一片天下!

【篇五:我心中的母亲】

大抵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母亲一直扮演着伟大的角色,一旦生活中自己的母亲未达到或未让你感受到那种光辉形象时,心中的不快就会时常显现。也大抵是因为未曾被无情的岁月雕琢过的我们太天真,无法看到那些隐藏在背后的真实。因此,当我们清醒时,回首望望,已是满腹苦楚,悔恨难当。

年幼时,或许真的不曾睁着一双纯真的眼睛认真审视过自己的母亲。她不美,平凡的五官,她是扔人堆里就很难找出的那种类型。常年的农耕生活使她的皮肤变得很黑,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脸也漫上了不少雀斑。唯一可提的便是那黑密而光亮的头发,似乎透露着她性格上的某种坚忍。的确,人的相貌说明不了什么。但童年时记忆里的母亲啊,总是忙忙碌碌。寒暑往来,那几亩地里沁透了母亲的心血,那绿油油的庄稼如歌般欢唱着。毫无疑问,我的母亲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她虽然照顾着我的日常生活,却远远忽略了我的——心。年幼时,她少与我交流,我也少在她面前撒娇。那种母女之间甜蜜的温情,便成了我脑海深处永久的渴望。上学后,交谈更少了,彼此之间似只剩下了简单的问候和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了。母亲总是忙碌而又寡言,就连我最重要的学习,她也因为知识水平有限而很少过问。

渐渐地,我长大了,也慢慢习惯了这种“默然”的相处模式——平凡、平淡。我写的作文中也很少出现“母亲”,那是一块单色板,没有五彩的光亮,没有华美的语言让我可以加以描述。有时,即使我曾试图寻找那份“深沉的爱”,但终是徒劳无功。直到……

某天,我和姐姐寻思:谁体贴过母亲呢?父亲?很少很少。我和姐姐不曾有过,更为可悲的是,连她自己也不。父亲是家中经济的主要来源,一家之主的他,买东西自然不太顾忌。而母亲却大为不同,她的衣服竟大多是从他人手里“传承”下来的。我不懂她为何如此苛刻自己,明明没有人会指责她。父亲不算好男人,甚至有点坏。他比别人懒,地里的许多大男人干的活,他都推给了母亲。母亲也似个超人,家务活,农活全包了。很长时间里,我才知道这个真相。这样的母亲是多么的坚韧,这是怎样的一种平凡?

渐渐地,我开始疼惜母亲。到了中年后的父亲,脾气似被母亲“惯”得更大了。他爱借钱给他的朋友,甚至不顾家中生计,常常无所限制地向母亲伸手要钱。即使母亲精打细算,却总有时无法做到,他便埋怨母亲,接着便是争吵,有时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母亲更令我怜爱。

长年累月的劳作,母亲的身体日渐疲惫、衰弱。回想从前,我就心酸。母亲啊,您太善良了,您也太逞强了!她只想为我们担起一片天空,而我们却无所作为。我的母亲,她在体会到自己慢慢衰老后,既烦恼又害怕,他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长大了,以后的路就只能靠你们自己了,也不要担心我,和你爸几十年了,就这样子,不用你们费心。我这身子啊,愈发地不行了,你们要好好读书啊……”

她不曾为自己多想过,对于我们的一丝一毫却是那样的体贴入微。每每想到这时,我的心既是痛又是悔。母亲——我为何懂您如此之晚?我的母亲啊,请原谅我曾因您的不善言辞而责怪您!母亲啊,您为何放弃描绘自己无私之爱的机会?

母亲,我心中的母亲啊,我该当如何表述那份对您复杂的心?

【篇六:有你真的很幸福】

人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才懂得后悔,正如那时的我。

我有一个姐姐,可是她在出生后却生了一场大病,导致她在之后的几年中一直是在病床上度过,因药物副作用的原因,她好了之后却不能像常人一样口齿伶俐地说话,整个人显得有一点傻气,这是奶奶告诉我的。

之后,年幼的我被父母带到广州,在一所学校上学。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姐姐的场景,她站在离我不远处,傻傻地对我笑,我却一直躲在父母身后,看着她傻傻地笑。渐渐的,我读三年级了,也逐渐懂事了,但却有许多烦恼了,其中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同学笑话我的姐姐是个傻子,每当同学上我家,看见她那傻样,就笑不停。

那时,年幼的我被父母带到广州,父母因工作繁忙而没有时间照料我,所以我是在姐姐的照顾长大的。渐渐地,我长大了!我也可以上学了,姐姐显得很高兴。但我却逐渐与她疏离了。因为每当有同学到我家玩时,看见我姐姐的情况难免一阵嘲讽,甚至还“戏弄”她。最后,班上甚至在传我有个傻姐姐的事,还经常嘲笑我,我把这一切都归究于我有一个傻姐姐,我也就因此不愿与她说话了。有时,我丢下她独自与同学去玩。但是,她似乎并没有因此生我的气,甚至在我挨打时,挡在了我的身前,用她同样瘦弱的身体拦下了父亲的棍棒。嘴里口齿不清地说着“不要打,不要打”,那时,我却不领情。恍惚之中,我似乎看见她的手臂上多了几道红痕。

后来的事我记得不太清楚了,但仍然记得父亲每次训诫我时,她还是一如既往护着我。渐渐地,我不知是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原因还是什么,我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我会跟她一起跳绳、打羽毛球和拿着家里的啤酒瓶换零食……那时,我真的很幸福,我是多么庆幸我有个姐姐。她会在我伤心时安慰我,我是多么地感谢她。她其实一点儿也不傻,因为她懂得保护自己的妹妹。

可现实又是多么残酷,我还没有好好享受拥有姐姐的快乐,她就出嫁了。我还没有向她道歉,向她感谢呢!姐姐,对不起。原谅我的迟钝和晚来的歉意;你对我那么好,总是包容我,纵容我。有什么危险也总是挡在我身前。姐姐,我的人生因你才焕发光彩,才充满活力。姐姐,感谢你一路以来的陪伴,陪我度过了如火如荼的青春。和你一起度过的曰子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

姐姐,你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存在,我愿用一生去感谢你,陪伴在你身边。因为,有你我才拥有幸福!你亦是我最想感恩的人。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份情。我也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身边关爰我们的人,抓紧时间,好好感谢他们;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一如现实的我!

【篇七:断喙鸟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一本《断喙鸟》,这是我读过的感触最深、最难忘却的书。这本书是美国作家纳桑尼·拉胥梅耶创作的。

书中讲的是一只年幼的《断喙鸟》与一位脏兮兮又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发生的故事:一天早上,年幼的麻雀醒来,发现它的喙竟断了,无法自己进食。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年幼的麻雀越来越消瘦。一天晚上,年幼的麻雀发现了一大块面包,它走向面包,突然,一位流浪汉捡起了面包,年幼的麻雀发现他们同命相怜,流浪汉与它成了朋友。那个晚上,他们在公园的长椅上睡着了,梦见他们在一个没有断喙的世界。

读了这本书后,我对流浪汉和断喙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流浪汉和断喙鸟虽然生长在断喙的世界,虽然他们正处在艰难痛苦的煎熬中,但他们没有抱怨老天的不公,而是因为有一个同病相怜的朋友就知足了。

再想想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们的爸爸妈妈把我们娇生惯养,我们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有时候,我们想玩一些刺激的游戏,但爸妈担心我们,不让我们玩,我们就大吵大闹,甚至绝食,直到他们同意为止。

与流浪汉和断喙鸟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

【篇八:脚印】

【篇一:脚印】

风,将细碎的黄沙从故乡的路上吹起,吹得不高,又像几丝柳絮在路上飘荡,拂动着儿时心中的依恋。鹅卵石搭起了这条路,它守护着这条路,还有路上这些人,这些飘荡在路上的思念。在这条路上,留下了两对半脚印……

这个署假,我再也抵挡不住这些场景的呼唤,抽出最后十天。

回一趟家乡吧……

延着黄路走下去,看白杨在风中挺立着,一户户人家,鸡鸣犬吠,记忆中的场景一页页浮现。我仿佛看到了,多年以前,那两对半脚印。

走那路,到尽头,过一扇摇摇晃晃的栅栏。你坐在那里,正在埋头洗菜……听见我的脚步声,你低头从老花镜框上边冒出一对眼睛,看到我,你笑得像孩子一样灿烂。

第二天,你说什么也要拉我上街去买东西。我说不用,你却瞪着一双铜铃大眼,已经穿戴好,有点怒气地说:“不行!你几年回来一次?你在外面跟别人讲客套,跟我你推啥?”

没办法,我便跟你走上黄路。再从尽头,走到开始。

到了街上,你二话不说拉着我进了一家鞋店。看你一脸忧心又纠结的表情,我便知道这家店很贵。

你生来爱财,人又节约,退休后更为如此。虽然儿女们没少供给,你还是不愿花。但,你仿佛看穿了我:“你甭管价钱,我有钱。”脸上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我有些想笑,开始在价钱上选择起来……最后连选带砍,买了一双一百多块钱的鞋,我还是觉得太贵了……

回家的路上,你一脸忧愁又开心,不停地讲家乡的事。约摸过了半个小时,你突然说:“你想不想吃点东西?”脸上的期待又让我知道,你饿了。想搭我顺风车,我皮笑肉不笑地说:“有点呢。”便跑去买了一块饼,吃了一点便说:“不好吃,你吃吧!”你口水早塞满口腔,一把接过,大口吃了起来,活像个饿坏了的孩子。

黄沙不飘了,风坐在鹅卵石上,看着你和我的脚印,似乎想起了那些年,那些年里你看着我长大的日子。

黄路上的沙一层层飞舞,一个个脚印浮现又消失。在时光的深处,那两对半脚印常常出现在我梦中,一半是拐杖的,一对是我的。

最后一对,是爷爷的。

【篇二:脚印】

“顺着别人留下的脚印,你会发现属于自己的路。”

——题记

我很崇拜我的父亲。

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但也不是盲目的。

每次看到父亲坐在书房里,桌子上各种工具随意地摆放在桌边上,空气随着风扇的吹动而微微流动着,夹杂着铅笔在白纸上摩擦的响声,偶尔在父亲出去的空当上,偷偷摸摸地溜到桌边上,窥看着看似凌乱却又十分清晰的设计图。

或许就从那时起,开始崇拜父亲。

我无法形容那时小小的自己是怎样的心情。回到房间,拿出纸和笔,或许是想把自己心中所想的画出来,但到要下笔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也不清楚心里所想的事物,明明答案就要呼之欲出,却被一层看不清的雾所掩盖。

这次说不上是绘画的绘画,毫无疑问的,是以失败告终。

第二天早上,父亲看到了我那张跟涂鸦似的画,他似乎很仔细地观察了许久。然后,放下。

下午,我在书桌上发现了一幅画。

画面很简单,是一副彩铅绘出的海滩,在淡金色的沙滩上,一个大人在前面走着,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脚印,在画的最底部,有一只还没有长开的小脚,小心翼翼地踩进比他不知大多少倍的脚印上。而右边有一行字,很贴心地标上了注音。我小心地把拼音念了出来:

“无法留下自己的脚印,为何不先顺着别人的脚印?”

当时年幼,自然无法理解字里的意思,去找父亲,父亲解释了一番。虽然当时仍没理解父亲口中的大道理,但也总算是明白了一件事。

“父亲画什么,我就画什么。”

后来的几年里,我成了父亲的复印机。虽然开头一两年里,的确画的跟鬼画符一样,当时随着时间的流动,几年后,我复制父亲的画已经可以跟复印机媲美了。

父亲又给了我一幅画。

这幅画也是一幅沙滩画,画面也同样的简单。一个明显充满活力的少年,走在沙滩上,他的后方有一串的脚印,而他的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淡金色沙滩。少年的旁边同样有一行字,但与几年之前的字相比,显得更潇洒:

向自己的路走下去,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

【篇三:脚印作文】

海风习习,浪花卷卷。

沙粒在明媚的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放眼望去,金灿灿的“沙海”。蔚蓝的大海与闪耀的金日构成了一幅清新而又和谐的画面。

当真是美极了。

我走在沙滩上,身后是一串串脚印。回头看,脚印深深浅浅地排列着,形成圆润,没有多余的线条。

我定定地望着这一串脚印,突然记起曾经烂熟于心的那个脚印的形状。

雨后。清新的空气混杂着泥土独有的气味。

“奶奶,你的脚印的形状为什么那么奇怪啊?”我端详着土地上两串截然不同的脚印,疑惑地问奶奶,“为什么你的脚印连大拇指的那里凸出来了?”奶奶笑了起来,摸摸我的头道:“这样是为了让你能很快地记住奶奶的脚印的样子啊,这样,以后要是你在山上迷路了,也能顺着奶奶的脚印下山回家啦”。

当时年幼的我开心地点点头,心里无比自豪:我奶奶的脚印是最特别的呢!

“走喽!回家喽!”奶奶的呼唤在耳边响起,我像只小猴子一样纵身一跃,两只手挂在了奶奶的脖上,奶奶顺势托住我的腿,一步一步沿着回家的方向走去。

我数着地上的形状特殊的脚印,趴在奶奶背上咯咯地笑着,全然注意到奶奶每迈出一步时的吃力。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奶奶渐渐年迈,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背我了。

奶奶因为年轻劳动时的不注意,使脚的大拇指尾骨渐渐凸出,脚变得畸形。原本她已经不能再去背负重的东西,但她却为了不让我扫兴,愣是每天都背着重得像小秤砣一样的我上上下下,最后连脊椎都有了一些毛病,有时会突然疼痛难忍。

年幼时泥土上的那一串串脚印,蕴含了太多的东西。它包含了奶奶对我满满的爱、对疲累的忍耐。

这串脚印陪伴着我长大,它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关爱,教我学会了忍耐。

【篇九:母子情】

轻轻拉开书桌旁的抽屉,里面是一叠厚厚的卡片。这些花花绿绿的卡片,多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我静静凝望着它们尘封的美,思绪如同被一双双彩色的翅膀带到了记忆深处。

突然,一张蓝色的卡片从底部露了出来,赶忙抽出一看,一行东倒西歪的字顿时映入眼帘——“希望妈妈能每天像今天这样给我一个拥抱”,再仔细一看,旁边还有我自己画的一张可笑的笑脸。

那时,我才读小学二年级。妈妈开了一家饭店,前来吃饭的人可真不少,一班进一班出,总看见妈妈忙里忙外,起早摸黑,有时忙得无暇吃饭、无暇睡觉,因此她总是没时间照顾我。

好几次,放学了,我左顾右盼,都没有人来接。我总是失落的自己带着钥匙回家,自己独自做作业,然后坐等妈妈早点回来。碰到生意好的时候,晚饭也是由在饭店工作的阿姨帮忙送过来。等妈妈回来时,我常常已经在泪眼婆娑中沉沉睡去。一天下来,我心中也许会有开心和兴奋,但有时也有委屈和难过,可我却没有倾述的对象。于是年幼的我常常在心里流泪。渐渐地,我也就习惯了玩累了一天以后的那种孤独,习惯了看同学们幸福地投入父母怀里的那种羡慕,习惯了面对妈妈时欲说不说的冷漠。

但在心里,我一直渴望妈妈能亲自来接我一次,这个小小的期待,我等了很久很久于是我写下了卡片,那天妈妈无意看到了我的那张卡片……

过了几天,我发现家里隔三差五地会来几个我从没见过的客人,和妈妈热烈地讨论一些问题,这使我非常疑惑。

有一天放学了,仍不忘期待的我还在教学楼向远处不停地张望,虽然我早已经习惯了失望。但是今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陌生而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妈妈吗?她怎么会来接我?”妈妈已经快步朝我跑来,一边挥着手,一边急着叫我:“儿子,妈妈来接你了……”于是,我急急地投进她的怀里,久久没有抬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多想永远都藏在妈妈的怀里,把委屈、寂寞、烦恼通通忘记!

“妈妈管你实在太少了,我把饭店卖了,以后天天来接你,好不好?”

我奋力地点点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却在片刻的欢愉之后感到了莫名的酸楚,是因为被妈妈的行为感动了吗?年幼的我无法得知,但我知道妈妈为了我,真的放弃了几年的经营……

回到家后,我把这份感动记录在了这张蓝色的卡片上,因为我要好好珍藏那一次拥抱,它包含了妈妈对我深深的爱,还有我年少的执拗和懵懂。

热门推荐
1砥砺前行,铺就心底的柔软
2天鹅
3班主任
4碎片化生活
5我爱夏天
6给妈妈的一封信
7吃货咪咪
8笔与爱
9点点幸福
10冬去春又来
11暑假的作文
12我敬佩的人
13猜猜他是谁三年级作文
14我的同学
15暑假的作文
16美丽的东台山
17其实这也是一种爱
18你好,高一
19介绍自己的作文
20大海是蓝色的
21我要赞美的人
22美丽的日出
23最美校园
24高考补课动员大会
25想象作文
26庆六一
27神奇马戏团观后感
28小小戏迷
29学英语的乐趣
30难忘童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