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这就是我】
我身高一米三六,眼睛大、耳朵大、嘴巴也很大。我的头发有点长,每次刚睡醒的时候头发就会翘起来,走路时它就随着我的节奏一晃一晃的,像在跳舞似的。
我最喜欢玩电子游戏。记得第一次玩电子游戏的时候,我的反应总是慢好几拍,所以一开始总是输。后来我越战越勇,很多对手都成了我的手下败将。有一次我和哥哥一起玩,他一上来就把我打得落花流水,连赢了我好几局。我不服气,要求再战一场,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收场。我以后一定要勤加练习,才能打败他。
以前的我并不喜欢游泳,一提起游泳我就生气。当然,这里面是有原因的。记得那一次,我和几个好朋友约好一起去游泳。因为我不会游泳,只能在岸上看着,一个不下心还差点掉到水里,吓得我心惊肉跳。后来我开始到游泳池学习游泳,在妈妈的耐心引导下,我终于学会了游泳。现在的我也开始慢慢地喜欢上游泳了。
这就是我,有点调皮、有点好胜的我,你愿意和这样的我做朋友吗?
【篇二:小学写人作文】
我的性格实在是怪异:有时候犟脾气,脾气一上来谁说什么也行不通;有时候对别人非常依靠,别人说什么我都照做;有时候还非常小气,有时也很大方的。
说起这个犟脾气,还有那么一件事。记得有一次同桌买了一支特别美丽的天蓝色的哦钢笔。我向她借我用一用,但我不当心弄坏了。可她无论如何也要我再给她买一支。回到家里,我向爷爷要一支钢笔,爷爷问为什么?我硬是不说,到最终我被急哭了。奶奶说:“行了,老头子,这孩子脾气本就犟,你给他一支吧”。奶奶发话了,这次势在必得。我心中暗想到。爷爷一向都听奶奶的,今日犟不过我,惭愧收场。
说我小气,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是有时别人借东西,懒得拿干脆不借;有时却大方的.稀奇。我也不知是为什么,也说这就是真正的我吧。
【篇三:温暖在感恩中萌生】
世间万物,在我们已知的范围内,只有人是具有语言组织、思考能力的动物。因为我们具有思想,所以我们学会了感恩,因为我们拥有知觉,所以我们感动了温暖。但也有一句,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在人漫长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大多数都是擦身而过,相忘于江湖,真正能陪伴你走的长久的人又有多少呢。
平心而论,一个自我出生就一直陪伴在我左右的人在一夕之间突然消失不见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感情深厚的可能会为此颓废一段时间,而感情淡薄的则走个过场,无非就是这两种情况。最后都是会,慢慢释怀的。
要感谢的东西那么多,我却只感谢他,感谢他十几年风雨无阻让我在寒冷中感到了温暖,干些他多年的陪伴,即使这个他已经不在了。
那么多年的相处,我们早已习惯了对方的存在与陪伴,共同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我已经记不太清了,我甚至连他的模样也遗忘得差不多了,他只活在我的记忆里,那最深处的记忆里。就像风一样,离开时不声不响,我不喜欢这种收场,就好像他没来过一样。
一场意外,死神夺取了他宝贵的生命,他吊着一口气就为了等着女儿回来,他没有等他的儿子,因为他知道自己等不到了,但他又多么希望儿子、儿媳能够回来呀。
在女儿回来不久,他就咽了气他还是没有等到他们,他就在眼角的一片湿润中永远的离开了。而留给我的却只有悔恨,如果那天我能够在他的身边,阻止他去干活,是不是这场意外就不会发生,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我也知道他回不来了。
感谢陪伴,不计得失,不论结局。
【篇四:寂寞的旅途】
时间过得飞快,在上六年级的我,也已经真正理解了何为光阴似箭、何为日月如梭。
很快得,我们早已度过了在学校的最后的一个暑假。可是这个暑假的我们,似乎并不是快乐的,似乎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和同学们一起出去旅游、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了,这时的我们可能,只有一个人独守空房,一个人凭借电脑、电视、游戏机来冲淡时间,时常一个人喝着西北风。
这时的我们都是寂寞的,似乎与其他小伙伴们一样,我也成天漫游在浩瀚无垠的书海之中,成天和数字、英文字母打交道,可正在我埋头苦写之间,我却觉得有一种渴望在身体中,我似乎希望自己能够又更多充足的时间,与小伙伴们一起去踢球,我似乎希望自己有足够充足的时间,和家人、朋友一起去旅游,可是,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我们似乎在为了六年级的分班考试而奋斗,在这一点上,似乎,我,不,我们大家都付出了太多太多,在这一刻,这一次的暑假好似一场漫长的旅程,而我的小伙伴一个一个走了出去,消失了。这时,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一个人在这一片云雾迷蒙的旅程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可是,这一片云雾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而一次一次的机会,都终以遗憾收场。
“喂,老崔,今儿没事,一起去看个电影呗!”“对不起,今天有事,没法去了。 再见……”
这一次一次的遗憾收场似乎,更加,让我明白了,我六年级了,要加大学习的压力与负担,也要再次加大了,我们已经无法还念那个从前的自己了,我们必须重新苏醒过来,我们已经是学校的“老大”了,不在是,曾经那些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了。
我常常在经历过数次遗憾后,问了问自己,这到底还会不会是,我最后一次和朋友或家长看最后一场电影了?
这寂寞的旅程,再一次映入了我的脑海中,这一漫长的旅程,我又到底该如何度过,与朋友的时间越来越少,与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都只为了一样东西:学习!
【篇五:读《骆驼祥子》有感】
相比于鲁迅,我更喜欢老舍先生的文章。倒不是鲁迅的文章写得不好,而是两位大师写作风格迥异。鉴于此种心情。本人于寒假拜读了老舍先生的经典名著《骆驼祥子》。老舍先生的文章贴近生活,倾向于平民化的艺术审美,附有感情色彩的讲述老百姓的生活……
读完此书感触颇深。书中的主人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把我深深地拉入了那个时代。书中着重介绍了“祥子”在那个黑暗社会的各种经历。
祥子有一个梦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借着勤劳和坚韧加上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反而又如法炮制,辛苦攒够积蓄,重新购入一辆洋车。但是身处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他实在是太无助,太倒霉啦!他辛辛苦苦的积蓄又在顷刻间被洗劫一空。恶作剧般的生活就这样反复揉虐这勤劳善良的祥子,直至他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致使他开始游戏人生……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就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韧,热爱生活,有着自己目标的人在那种黑色岁月的催化下最后却沦为了社会的“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而身处同样时代的周围的人都是过着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地风险去赚多一点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虽然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充满艰辛和坎坷甚至以失败告终。但是却无法抹杀他曾经试图改变生活现状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虽然故事发展以悲剧收尾。也许这才是身处当时底层社会平民的悲哀。因为理想和现实常常充满矛盾,它们无法调和,生存法则又让它们并存。当时的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某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虽然不断奋斗,但是最终却无法以一个完美的结局收场。但是每一个在不断追寻、探索、奋斗的人都是值得尊重和被怀念的。
对于主人公祥子的结局,虽然感到遗憾和惋惜,但也感到钦佩。我佩服曾经坚强的祥子;曾经不服输的祥子;曾经不像命运低头的祥子。他以失败收场的命运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对他的看法。因为生活学习中,结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曾经幻想着,如果祥子生活在当今的社会,如此努力、拼博,屡败屡战的他会有怎样的成功回馈。合上书本,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自己,在如此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下又是怎样对待生活和学习的?不禁让人羞愧难当。
回味通篇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终于明白了人与社会的必然联系。自然生存法则告诉我们,人是最富有思想的动物,但这种所思所想却受社会局限。因人而异,如果在限定的条件下,不要妄想更高的目标,因为遥不可及的目标会让人无法获得而产生挫败感。失去进取信心。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不断成功、不断进取的过程。凡事均无法一蹴而就。求知和生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法则。这样才能塑就自信成功的自己。因为明天是怎样我们不得而知,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把握好每一个当下。
【篇六:我的妈妈】
我有一个罗嗦的妈妈,每天从早到晚罗嗦不停。她个子不高,平时穿着朴素大方,戴着一副眼镜,好像很有文化的样子。
别看她总是对我特别严格,但也是世上最温柔的妈妈。外婆总是对我说:***妈小时候哪里用得着我管啦,成绩照样非常好,特别是数学,还是数学课代表。难怪妈妈现在做财务工作呢。据说有一次妈妈因为生病请假一个月,期末考试照样能进前三,我听了真为自己的妈妈骄傲。但也正因为有个会自觉读书的妈妈,她现在对我可严厉着哩!每天吃过晚饭,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又是帮我仔细检查作业,又是耐心教我所不会的。我做得好,妈妈毫不吝啬地表扬我,而做得不好时,又会怒目横眉地责问我,尤其是做到九点还有一大堆没完成时,妈妈的怒气更是暴发得难以收场,甚至暴力行为也频频发生。每次妈妈的手打在我身上,可疼在她心里呀,打完以后,她总会心疼地拉住泪流满面的我,苦口婆心地教育我。这个时候我也总是想着明天我一定要改,一定不再让妈妈那么生气。在生活上,妈妈更是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温柔呵护,从来不去考虑她自己的事情,永远把我放在第一位。
妈妈,你把我当作你的全部,为我操碎了心。虽然你的严厉让我无法适从,但你也是世上最最温柔的妈妈,你的温柔让我有一种打死猫不离灶的感觉。妈妈,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