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老师】
每一个人都有聪明的朋友,他们给我们上课,教我们学习……有时很严厉,令人害怕;有时很温柔,就像妈妈一样。这些朋友每天想着如何教育我们,让我们好好学习,自己却熬夜备课。他们不是谁,就是我们最最亲爱的老师们。——题记
我的超级作文老师是杨琴杨老师。她很温柔,很可爱,上过她的课的人都知道。
杨老师的脸瘦瘦的,显得她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更大了。高高的鼻子下的一张嘴常常嘴角上扬。什么东西都有缺陷,杨老师的脸也是。如果没有那讨厌的痘痘,按杨老师的颜值都可以当明星了!但杨老师却说那是她的青春痘,还说她才19岁!大家都不信。
杨琴,谐音“扬琴”,顾名思义,扬琴弹出来的声音很温柔,杨老师也很温柔,而且善解人意。
还记得有一次,要求写自己的家乡,可以写风景,也可以写好吃的。我的家乡是重庆,虽然景点很多,但除了杨家坪和沙坪坝,其他地方我都没去过。原因很简单,我晕车晕船还恐高,你说我能去哪?重庆也有很多好吃的,但我也没吃多少。原因也很简单,火锅?我不吃辣;串串?家长不许;小面?吃不惯……我都觉得自己不像是个重庆人了!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作文我该怎么在下课之前写完啊?
这时杨老师正在问大家写什么,一会儿就问到我了。得知我的情况后,杨老师也大吃一惊,说:“真的吗?那你……我想想,你可以写重庆人的性格啊,精神啊什么的……”听杨老师说完,我有点开窍,但也不是特别了解,毕竟我不是经常出门。
告诉杨老师后,杨老师依旧微笑着给我讲,在看到我一脸茫然后,就破格让我们回家写。
我当时很伤心,我居然连自己的家乡都不了解,我觉得自己对不起自己的家乡,想着想着,我就忍不住哭了出来,杨老师就一直揉着我的手,安慰我,叫我回家查查资料再慢慢写,没关系的。
那天同学们其实不知道,能带回家写是因为我……
杨老师也很可爱。
有一次,记得是下课,大家在准备下节课的游戏,杨老师想去开投影仪,但身高不够,于是她就站在椅子上,但是还是够不着。
一边有个同学就在那开玩笑:“杨老师,你好矮啊!”杨老师就嘟起嘴来,说:“哼!我才16岁,还没有这么高呢!”
“但是我明明几分钟前就听到你说你18岁啊。”那位同学又说。
“讨厌,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啦!”杨老师撒娇道。
然后,我们全都笑的“人仰椅翻”了。扬琴,杨琴。那么像,又那么不像。都温柔,优美,有时又那么可爱,但一小一大;说话都那么好听,但一个发自身体,一个发自内心。
【篇二:一丝惬意心中来】
窗外,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侧耳倾听,呵!还真是资深的音乐家,嗓音悦耳,抛洒了整个校园。那声音蜿蜒而来,似一条小溪在潺潺地流淌,清新活泼,节奏明快。
没过一会儿,鸟群便“叽叽”“啾啾”地进行大合唱,有条不紊,错落有致。时而如小提琴一样悠扬典雅,时而似扬琴一样厚重有力,时而像笛子一样洪亮含蓄……
在这场合唱大赛中,有合作,自然也免不了竞争。可即使是这样,大家依旧相互配合,就像家人之间心有灵犀,团结和谐。宛如吹口哨,又胜于其音色。
在安静的自习课上,轻风拂面,鸟鸣入耳,真是一大享受。
【篇三:《闪光少女》电影观后感】
以前,我觉得民乐很老土,有一点点难听。西洋乐很时尚,又酷,而且很动听。我自己学二胡,也不是很重视。但是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闪光少女》,让我有了改观。
电影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乐器是:民乐乐器扬琴和西洋乐器钢琴。之前,弹钢琴的王文,瞧不起敲扬琴的陈惊。王文说扬琴不算乐器,不能上台表演。凭什么,扬琴可是民族乐器中的大型乐器,是敲击乐。如果这点还不懂,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音乐家。陈惊为了向王文证明扬琴也是乐器,就想组个乐队上台表演。可是大家都不会中国传统乐器。陈惊为了组乐队,去了502宿舍。那里的人,都活在二次元世界里,但是她们的音乐技术高超,全都是学民乐的,学的乐器种类繁多:二胡、琵琶、冬不拉、古筝。我也真是没想到,竟然会有人乐器学的那么好,她们一定是坚持了很久的,而且他们还学关于乐器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陈惊想要和她们组队,她答应给大家酬劳。就这样,她们几个人勉为其难组了个乐队。
她们都为了这个团队,每天都在练习。一天,外号叫千指大人的古筝手说:“最近有一个动漫展览会,在那里可以上舞台表演各种东西,我们就上台表演民乐吧。”大家听了都点头表示同意,还给乐队起了个名字“2·5次元”。到了那天,她们准备上台表演。可是,“2·5次元”团队一上台,大家一看到民乐,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全都走光了。她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交换了眼神,互相鼓励,开始合奏乐曲了。出乎她们的意料之外,大家一听到这有节奏的音乐,立刻围了过来。后来,他们这一段视频上了微博,学校里所有人都看见了。大家都爱上了民乐,开始学习了。
一次,民乐乐队和西洋乐乐队在视查领导面前,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比赛。两队都演奏《小蜜蜂》。民族乐队先出来了古筝,西洋乐队又出来个竖琴;民族乐队这边接着出来拉二胡,西洋乐队不甘示弱,出来了小提琴;民族乐队这边打开了一扇门,里面传出了动听的扬琴声,西洋乐队也打开了一扇门,里面传出了美妙的钢琴声;我民族乐队这里一个吹着笛子的女孩走慢慢的走了出来,西洋乐队派出了单簧管。最后,民族乐队这里使用了必杀技——唢呐。唢呐一出来,打破了之前僵局,势均力敌的音乐气氛,一下子横扫千军,吹出了优美的音乐,让整个学校喜气洋洋的,让人听着这个音乐,可以想象出小蜜蜂在辛勤的工作,在空中自由的飞翔。就是因为唢呐,西洋乐队输了。
输掉的惩罚是:让民族乐队去上海音乐剧院的舞台上表演。这次,王文终于理解了民乐也是可以像西洋乐那样好听又酷的。因为这个,陈惊有了自信,上台发挥的更好了。只见,台上投射出了一个动漫人物,在空中撒下了一些花瓣,这些花瓣跟民族音乐也很配,非常美妙。这场音乐会受到了所有观众的热烈鼓掌,整个剧院里掌声雷动。
哇,原来民乐也可以这么酷啊,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我的二胡,让自己变得也很酷。现在编钟渐渐失传了,二胡以后也有可能会消失的。可能以后中国乐器,都会慢慢地不再流传。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二胡,成为合格的音乐家,发扬民族乐!
【篇四:我的自画像】
瞧,弯弯的眉毛下面,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微微的向上翘着,忽闪忽闪的,像两把小刷子!小巧而又挺拔的鼻子,薄薄的小嘴唇,标准的瓜子脸,黄皮肤,乌黑的头发经常扎成一束马尾。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储天舒。
我今年八岁了,看起来像一个小淑女,实际上十分活泼好动。我最喜欢吃吐司夹鸡蛋,就是在两片面包片里夹上煎荷包蛋、小肉饼、黄瓜、西红柿等。
大多数女生都喜欢粉色,可我却喜欢那种淡蓝色,因它清新、淡雅。我很喜欢古典的东西,比如古装、古琴、古筝、竖笛、扬琴等。我最喜欢的季节是冬季,冬天的皑皑白雪把世界装饰的十分美丽,洁白的雪花飘落,小孩子们快乐的玩着雪。
我学过舞蹈和古筝,喜欢游泳、画画、做手工,喜欢读书。
我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儿,你喜欢我吗?
【篇五:追梦路上】
那是一个女孩,清秀的脸庞侧贴在琴弦上,如丝如缕的黑发垂过肩头,目光宁静而清澈,仿佛在聆听天籁之音。内心深处的那根弦被猛地拨动了,随之而来的,是震撼。那一刻,我看见了梦的轮廓。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父母给我买了一架扬琴。小小的我喜欢清晨站在它面前,虔诚地凝视一小会儿,然后握起琴竹,抚摸琴的灵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扬琴的爱愈来愈浓。
那是一个午后,阳光柔柔地暖。我跑到排练厅的窗户外,踮起脚尖,静静观赏。偌大的排练厅略显昏暗,目光落在大厅中央各种乐器中间的那个女孩。她静静地坐在琴前,凝望着错综复杂的琴弦。棕褐色的琴架镂空雕刻着古典图案,优雅庄严,和清秀的女孩构成一幅美妙的画面。我不忍打破这微妙的氛围,继续静立着。片刻,大厅中流淌出美妙的旋律,如春风,回旋在整个空间里。那音乐的芬芳溢了出来,我尽情呼吸着,感受到梦的美好。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用心地练琴,虽然一个晚上只能将半篇曲目识完,虽然有的地方弹了好几天仍不熟练,虽然有时力度不适将琴弦崩断……
逐渐,我的手指更加灵活,旋律也更加流淌。在一个雨夜,优扬的琴声和着雨点拍打窗户有节奏的声响混合成一曲追梦之歌!乐曲声飘过我的耳畔,敲击着我的心房,那么悠扬,那么动听,令我陶醉。薄薄竹片清清凉凉,缓解了我手指的疲惫。在我和音乐融合在一起的那一瞬,我看到了梦的曙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的琴技日渐熟练,琴声也婉转动听,扬琴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梦依旧在前方,它是我的目标,带给我动力,我,在追梦的路上!
【篇六:琴声悠扬】
有很多朋友都邀请我去什么音乐会之类的场所。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同学邀请我去看她拉小提琴,就在温州大剧院门口——那是个呈扇形展开的建筑。透光的玻璃嵌在金色墙体上,台阶自上而下增宽。在阶梯中部的位置还有个小型喷泉,水只在傍晚才会喷出来。而我未能有幸登临——坐在剧院广场上用塑料椅摆的观众席里,我不知是啥滋味。当我看到同学上台时,真的差点没把午饭吐出来:死亡大波浪外加n层蓬蓬裙。往难听里说,就是杀马特在锯床腿。
后来我问起她,干嘛参加这个?她当时一本正经回答我,可以吃“全家桶”——老师请客。这个回答太过真实。
从那以后,我脑海里就自动添加了一条:表演=演员有好吃的。
最近,我又看到了类似的场景——这次是没有“全家桶”了。学校对面的公交站,有个人在弹扬琴。穿蓝色校服的学生在边上散布,大多都各聊各的。或是手捧各种油炸食品,吃着,像是看杂耍一样。
木制的扬琴,棕红色的漆很是亮眼。上面镂空刻了花的纹样,大概是牡丹之类的。就好似一把迷你古筝架在屏风上面。击琴的木棒子,倒是让我联想到“婴幼儿用品专卖店”里,用来敲玩具琴的小木棒。
击琴的是个老者,莫约五六十岁的样子。老人脸上涂厚厚一层白粉,脸颊两边涂腮红——那是扬琴演奏者的妆容。琴盒子里有张旧报,保存得很好。刊头下面印着黑白色的照片:一个年轻人,高高举起手中的击琴用的木棒,笑的很好看。老者击琴时,也在笑——在大冬天的学院路口。灯光,很是柔和。
也不知什么原因,老者一直在演奏一首曲子。圆头木棒击打着琴弦,琴音轻捷,在傍晚的马路边却有些不合时宜。乐曲的节奏很快,老者却异常从容。到曲子的高潮部分,他手的节奏依旧毫不慌乱。大概是他当年的成名曲。我瞥一眼路对面——教学楼也熄灯了。
琴边立了块白板,我瞥了一眼——这人是来讨钱的。一个很需要钱的人,竟也会这样从容。路灯闪几下,亮了——已经不早了,老者还是没有收琴。以背后的街道作舞台,他微笑面对行人。就像他从前在歌剧院里,目光交聚下那么好看的笑——对着木制的扬琴。
一份职业,忘不了曾经。
灯光散,一曲奏毕。老者将琴收进布套,和那份上了年头的报刊一起放好。眼神中的回忆与无奈,笑笑就过去了。这位老艺术家就这样背起琴具,转角进了居民区。我呆立在原地,无言。路旁火锅店的灯,亮了,红彤彤的。
从此,我每天都来瞅瞅。但路灯下的琴音没有再次出现。只留下悠扬的韵律,与老者从容的身影。
【篇七:我能】
小时候我很害羞,老师提问时,我从来不举手,老师也从来不关注我。每次上课,我旁边的同桌总是高高地举起手说:“老师,我能!”我很害怕被老师提问,因为那时的我很胆小,而且我很怕回答错误,我很怕老师的眼神,那眼神仿佛能吃人一样。
有一次上课,老师微笑地说:“有哪位小朋友知道上节英语课我们复习的单词?”我微颤地坐在椅子上,在我看来,老师像一只老虎,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吞下,我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我全部记得一清二楚,但……不敢举手。我的好友杨琴举起了手,“老师,我知道。”老师说:“杨琴同学由你来说吧。”“red红色,黄色是……”老师笑地更欢了,“说的好,请坐。”下了课后,我跑去问扬琴:“杨……杨琴,你有什么厉害的东西能使人变勇……勇敢?”杨琴见到我愣了一下,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个薄荷糖,由于我还小,不知道这是一个薄荷糖,杨琴对我说:“欣欣,这个是勇气丸哦,你吃了就有勇气了。”我半信半疑:“吃了这个就可以变得勇敢了吗?”“是哦!”我一口吞了下去。
到音乐课,老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唱了哪首歌?”我举起了手,也许是因为“勇气丸”在我精神上的原因,我举起了手,说:“我能!”老师点了我:“老师,上节课,我们唱的是《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老师很高兴地叫我坐下。
结束后,我去问了杨琴:“杨琴,勇气丸还有了吗?”杨琴对我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勇气丸,我给你吃的不过是一个薄荷糖。”“啊?糖?那为什么我……”“因为你有信心啊。”
信心是什么?就是一句一句地“我能”!
【篇八:夏天的雨】
我喜欢雨,更喜欢夏天的雨。
夏天的雨干脆,说下就下;夏天的雨,给人以陶醉;夏天的雨,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夏天来了,雨非常的频繁,特别是六月份,没过完,就下了好几次的雨。
六月份的一天,我在窗前读书。忽然,从远处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我抬起头,往窗外看,乌云密布。然后,几滴雨打在玻璃上。我放下手中的书,站在窗前——看雨。
雨越下越大。在雨中,小草和小树摇了摇自己的身躯,好像在说:“再下大一点吧,我们一点也不怕。”在雨中,他们显得更加翠绿。
雨水溅到了地上,激起了荡荡涟漪。如水中的小精灵在跳跃,又如有节奏感的音符。我相信,雨后的农作物肯定会茁壮成长。雨水落在了小草上、花瓣上,奏成了一曲动听婉转的乐曲;汇成了一幅和谐的图画。
雨落在池塘中,池塘跳跃出扬琴般清脆的乐章。丝丝入扣的音符是如此紧凑相连,又是那么飘洒恣意,又有如作曲家灵感火花的稍纵即逝,好似辽远的古战场上传来的隐隐鼓鸣。渐渐地,雨小了。这时,已有小孩子出来玩了。他们在雨中玩耍、在雨中嬉戏,那么地开心。
雨停了,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在这场大雨后,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那么崭新,好像是在雨中洗了一个澡一样。
【篇九:晒出我的成功】
我在朋友圈里晒出了我的扬琴十级优秀特长生证书,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荣誉,也代表着成功。然而,在成功的背后,永远离不开坚持的陪伴。
当我拿到十级证书的那一刻,百感交集,学习新曲子的兴奋,被老师骂的悲伤,让别人惊叹的窃喜,舞台上表演的自信,比赛拿了奖金的开心,十级考场上的紧张,以往学习杨琴的一幕幕都浮现在眼前。
想起当初刚刚学习杨琴的时候,撅折了一副又一副琴竹,弹断了一根又一根琴弦,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弹几个小时的扬琴,我也曾犹豫彷徨过,也曾经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要坚持。一路走来,酸甜苦辣我一一品尝,这些犹豫都化成了我成长的动力。终于我可以流利弹出十级的曲子了,我骄傲地告诉我自己,也告诉心中曾经的犹豫,我坚持下来了,我成功了。
晒出我的成功,这个成功不但给我自信,同时也让我对坚持的作用更加深信不疑。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天下无益事,有恒者得之。只要抛开心中的犹豫,永远朝着目标追逐,一定会有一天,你可以自信的对所有人说:“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