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衣的作文

【篇一:那个冬天没有糖水】

麦田盖上瓦房,老树又抽新芽,鸟儿来了又走,路边的野花一年一年开不断。小小的村庄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四季更替,一代又一代人的岁月轮转。村口的石碑,路边的水渠依旧,只是少了几个听风、晒太阳的老人,让人觉得空荡荡的。

冬天,一个多么干冷的词。一如我紧闭的眼眶——又干又冷。

……

“大奶奶走了。”我跪在塑料棚下,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这个事实,却还是忍不住地问自己:“大奶奶,她真的走了吗?”

小的时候,我喜欢到大奶奶家拜年。

大奶奶家里穷,盖不起平房,只有一间低矮的瓦房,小小的院子里甚至停不下一辆汽车。瓦屋不知道有过多少故事。屋檐上破碎的瓦片,脱落的墙皮露出长满青苔的红砖,就像一个饱经沧桑,满载风雨的老人,就像大奶奶。

过年,大奶奶家里没有“大白兔”,也没有“金丝猴”。只有一罐白糖,一罐过年才舍得打开的白糖。而我,常常是那少数几个吃白糖的人。

在家里我并不喜欢喝白糖水,但我却格外喜欢喝大奶奶奶家的白糖水。每次拜完年,大奶奶都会挂着笑容起身为我倒上一碗白糖水。年年都是那只印着月季的白瓷碗,次次都是那只褪了色的红色暖壶。热气腾腾的白开水从壶口流出,慢慢注满了一大碗,大奶奶拿起糖罐,轻轻撒上两勺白糖,再用筷子轻搅,等到糖完全化开,大奶奶才会稳稳地端给我,递给我前,她总会轻轻吹两下,唯恐热茶烫到了她宝贝孙子。喝糖水时,大奶奶喜欢用她枯枝一样的手抚摸我的头发,我也喜欢大奶奶用她温暖的双手抚摸我的头发。

一碗糖水,暖在身体上,甜到了心窝里。

那个冬天没有糖水。没有人会再去笑呵呵地为我倒上一碗白糖水,没有人会再用温暖的双手抚平我头上不安分的几缕发丝,没有人会再去眯起双眼笑着说我又长高了。没有人,再也没有人了。

大年初四。熟悉的桌子前,妈妈给我倒上一杯白开水。腾腾的热气缭绕在我的两颊,我却感到了丝丝寒意。妈妈放下了那只褪了色的红暖壶,说:“快喝,喝完了去跪棚。你大奶奶可怜,大年初一死了,老天都不忍心,去年一年都没下雪……”听罢,我拿起杯子把白开水喝了下去,暖流弥漫到了我身体的每一个地方,让我的身体有了一点温度。但,唯独,左胸口处没有丝毫暖的感觉,让人感觉冷得厉害。我整了整身上的孝衣,走到了门外,离开了屋里的棺材,离开了印着大奶奶笑容的黑白照片。门口的积雪不再,泥水染脏了雪白的孝衣。几个哥哥站在墙边,一脸嫌恶地摆弄着肮脏的裤脚。

喇叭声响起来了,我走进棚里,挨着蹲在地上的哥哥们,重重跪了下去。一滴“咸水”缓缓滑进了我的嘴里。

那个冬天没有糖水,以后的冬天也不会再有糖水。

【篇二:想起这件事,我就悲伤】

这一天,阳光普照大地,光芒四射。天晴,心晴。每逢这样的天气,我小小的心就像被快乐涨满的船帆,飘得好高,好高!

于是,大课间时分,我就热情奔放地和同学们在大操场上疯跑、跳跃。“王迎!王迎!”奉张老师之命的杨晓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边走,边想:“张老师找我有什么事呢?莫非,我姥姥……”?顿时,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不可能!”随之,我又否定了自己。

就这样,我带着满腹的疑问走进办公室,一进门,就感觉气氛有些压抑。张老师面色有几分凝重,她试探般地对我说:“你妈妈让你回家,知道什么事情了吧”?我强忍住泪水,使劲点了点头“一会儿,你舅舅来接你,别太伤心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最怕的这天还是来了。

周末返校时,姥姥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好像一口气喘不匀就会要了她的命。可单纯的我,总以为姥姥还会好起来的。可……“姐姐,我们为什么要请假回家啊?”一起被舅舅接着的还有我的表妹。毫不知情的她急于知道答案。尽管我心知肚明,可为了不让她过早伤心,我也佯装不知。可我那颗拒绝接受现实的小心脏似乎碎得四分五裂。

“姥姥……”回到家,我直奔停放姥姥的灵堂,看到满是穿着孝衣的亲人,我哭得满脸是泪。最后,在众亲人的安慰下,好一阵我才止住悲声。事已至此,我只能接受姥姥已经不在的事实。从此,人世间又少了一个疼我的亲人。

以后的日子里,我只能靠回忆留住姥姥了。我不能丢了姥姥,再丢了记忆。于是,我拿起手中的笔,把我和姥姥一起度过的日子写成一篇回忆录。我想,这一定是最珍贵的祭奠方式了吧。写的过程中,我时常鼓励自己:“王迎,你要坚强,姥姥会在天上看着你,她会活在你的笑容里”。

姥姥离世后,我不再喜欢艳阳高照的日子,反而希望每天都阴天,仿佛,我感觉那是姥姥在为我遮挡炎热的阳光。她在天上看着,她祝福我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想来,我就不再悲伤。

【篇三:清明祭扫所见】

油菜花开得正盛,已经比人高了。一声悠长的唢呐,从庭院一直传到屋外的油菜花田边。

正值清明节,老家里又走了一位老人。

来到屋内,堂里布满了白布,烛焰摇曳,透着些惋惜与悲情。白色的花圈,单色的孝衣,“痛悼先祖”字样的白色挽联,堂前门框上贴着黑底金字的帘幕,亲戚们含泪交谈……

火盆里,暗灰的、快要被烧尽的纸钱碎屑绕着看不见的中心轴旋转着,舞蹈着,经历一番烈火的炙烤终于“乘风归去”。按传统的风俗习惯,子子孙孙陆续前来磕头尽孝。一席草垫,一颗颗沉重的心。

“祖辈们保佑大家平安啊!”人们虔诚地祷告,先人永远都在。

清明还需祭祖。荒芜中,看着高低错落的墓群,感受着家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仿佛找到了自己生命源头的力量。

风扫过田野,未成熟的小麦吟出一阵低语,远远的湖面上漾起了水波,有鸟儿贴水掠过,惊得湖水泛出整齐的涟漪,随着同心圆的水纹散开去——终被另一道大的水波抚平——消失不见了。就像世间的好多事物,来来去去,终归于无,又分明留在所见者的心中。

林间的鸟儿在唱着什么呢?仿佛一曲哀歌,道不尽无限思念。

磕首之后,我起身来到油菜花田。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油菜花,星星点点的花火璀璨,就像祖祖辈辈的顽强生存,生生不息。

风起,杨柳对湖面倾诉着踏青祭扫者的喜与悲……

热门推荐
1记忆深刻的恶作剧
2以为话题作文
3家乡美景
4我深爱的这一片热土
5碎片社交
6蚂蚁历险记
7初识台湾
8生日
9大自然真奇妙
10新学期
11掌声给我力量
12我的好“死党”
13秋雨
14记我们之间的一次分歧
15走进鲜花店
16我心中的那道风景
17窃读记
18抽奖,我的快乐之源
19爬山的苦与乐
20纳帕庄园游记
21无尽的忧伤
22忘不了你的笑
23夏天的雨
24我为自己点个“赞”
25我改变了孤独的色彩
26说名道姓
27等待
28植树节的作文
29父爱的质朴
30春天的礼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