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君王的作文

【篇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应友之邀,在岳阳楼上挥毫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此,这成了为官的准则。

范仲淹先生生活在兵戈四起,战火纷飞的北宋王朝,这注定了他纵然奇才旷世,纵然忧国忧民,也终究免不了被朝廷所抛弃。

北宋的重文轻武使这个脆弱的王朝面临着严重的戎狄外患。国难当前,范先生以书生之躯毅然奔赴战场,弃笔提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恰似当年的霍去病将军,将敌人拒之于边关之外,以换江山社稷无忧,黎民百姓安康。

边关风沙烈,漠北霜雪寒,但范先生始终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和众将士们在这里受的每一分苦,都是为了他们的君王不受外族辱,百姓不受战火之苦。为祖国分忧,这应当是他的骄傲。

然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并非所有的一腔热忱都能换来惺惺相惜,黑暗腐败的朝廷远比边关苦寒可怕。

回朝之后,范先生对存在问题的朝政提出质疑,与朝中一众奸佞斗智斗勇,可命运与君王并未眷顾于他。一次又一次的不低头,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贬谪。被贬的地方越来越偏远,前来送行的官员也越来越少。朝中的黑暗势力一手遮天,已经不是他可以抵抗的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天下的泱泱众生。他的君王可以不要他,但他祖国的人民需要他。

他数年如一日吃着白粥与咸菜,把自己的钱财匀出来资助投奔来的穷苦求学者。他提携了不计其数的后生,救助了不计其数的百姓。就连他辞世的前夕,还忙碌在赈灾的事上。或许他的日子还没有大部分百姓过的好,可却乐在其中。

范先生谥号“文正”,意为立德立功立言者,算是一个安慰吧。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天下忧愁,为了天下欢乐。不得不说,范仲淹这一生,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鲜活的写照。

【篇二:这样一个姿态】

初冬时节,寒风呼啸,吹落了满树枯叶,只有河边的那几棵松树依旧青葱挺拔,而它们身旁的那株枣树,就没这么幸运了。

这株枣树长在河岸边,枝丫像弯弯曲曲地斜伸向河中。枝丫上挂着几片早已萎蔫的树叶,摇摇欲坠,掉落的树叶飘落在河上,将半个河面都染成了枯黄。

相比于松树的粗壮、苍劲、峥嵘,这株枣树更显瘦小。细而长的树干将整棵树都送向水面,弯曲的枝干蜷缩在一起,弱小、弯曲、光秃。它就这样,以这样的一个奇异的姿态,扭曲地站在松树旁。如果说松树是一位君王,那这棵枣树就像是君王身旁的臣子,卑微地站着。

枣树这样的姿态的确不讨喜,而且危险。秋天,枣子成熟了,几个调皮的孩子想爬上树摘枣子,差点掉到河里。村里人不止一次说要将它砍掉,他们怎知,这株枣树以这样的姿态立在这,是多么的不易。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这株枣树的不同寻常之处——它的根是长在石缝中的。人们都被它奇异的外形所吸引,却又怎知,它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它本可不必活得这么艰难,它可以顺着河往下流,可是它想要活着,想要活出自己的姿态。它便在这里生了根,长成了这样一棵树。它的根牢牢抓住石块,从有限的泥土中汲取营养,靠着仅有的一点养份度过了无数个寒冬腊月。

深冬,暴雪突临,不少树的树枝都被被压断了,枣树依旧以这样的姿态,顽强地生长在河边。

来年春天,它又将是一树繁华。

【篇三:深深打动我的一件事】

生活中处处都有吸引我们目光的人、事、景,也许就在人不经意间,它就深深的打动了我们。有这样一个事,深深的打动了我。

介子推曾经在重耳流亡期间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追随他。半路上,粮食被人偷光了,没有饭吃,重耳熬不住,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连忙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了一块,炖成了肉汤给重耳吃,才挽救了重耳的生命。

我从这儿看出介子推很忠心,为了救重耳竟割下一块肉,还在重耳流亡期间不顾一切追随他,在重耳落难的时候,介子推还能肝脑涂地,赤胆忠心,万死不辞,死心塌地的追随重耳,他的精神真的很可贵!

还有当重耳回国当了国君时,(也就是晋文公)他在这时没有主动请赏,而是带着老母亲隐居到绵山上去了,他认为帮助君主是应该的,没必要得到奖赏,所以几次不上朝听封。

当然还有他的那种宁死也不受封的精神打动了我,当时晋文公放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绵山,晋文公留了一个出口,想让他从出口里出来,可他不出来,等到晋文公去看时,他早已抱着一棵大柳树被活活烧死了。他宁死也不去接受封赏,因为他看不起功名利禄,他遵守了“臣则忠”的规则,却因此丧命,可他不后悔,因为他已经做了他该做的。

最后,他写下了血书来告诉晋文公不能沉迷于酒色,不能不问朝政,一定要做一个明君,才能深得人心,这种一心为君王着想,以死让君王记住他临终时的嘱托,管理好国家,这就是介子推的想法。确实这位君王也不负他的嘱托,终于做到了,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介子推也算死得瞑目了。

介子推的言行深深打动了我,我要以他为我的榜样向他学习。

【篇四:诗词飘扬】

许多诗词会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鼓舞。

闲暇时,我喜欢坐在昏黄的灯光下,细品古人的情怀。品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凉;品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气;品曹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求贤若渴;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淡定。品味古人诗意的胸怀,似有身处闹市、心静如水的感觉。品味《饮水词》,让我贴近了惆怅又完美的纳兰容若,他虽是与君王相伴一生的臣子,但他的词无一雕琢,令人沉醉。

贴近古人诗情词意的文章,生命因诗词而富有。

诸葛亮《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至今广为传颂;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梦境至今萦绕在我们的心头;辛弃疾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豪言依旧那么意气风发……

也许你喜欢的那句诗词名言会在你的心海投下点点帆影,让心湖荡开圈圈涟漪,让心灵像雨后初晴的天空,明净,空灵,愉悦,温馨……

其实,不只是我们热爱诗词,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也爱诗词。他最爱李贺那苍劲有力的诗,更是为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对出了精妙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令这句难倒了万千诗人的上联找到了下家。毛主席也爱辛弃疾那悲壮豪气的词,表现了他内心的大志。

与名人共品诗词,也许会让你感到不一样的精彩。

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国学重要的一部分。一句句精炼且有韵味的诗词,体现的是古代文人的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美妙的大自然里,那些零零碎碎的音符,拼凑在一起,都有诗词般的韵律。

人是红莲,诗词是几张平滑的叶,挡霉风,遮浊雨,让藕花的香里有一份独立于世的纯与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你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诗词中有无限的自由与欢畅。

让我们的世界诗词飘扬!

——后记

【篇五:千里送鹅毛读后感】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如果爱护、体恤百姓,那么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将心悦诚服地归顺。今天我读的一篇文章《千里送鹅毛》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唐太宗时期,国力强盛,回纥王为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缅伯高带一批奇珍异宝去拜见唐太宗,其中有一只白天鹅。因路途遥远,缅伯高担心天鹅出事,在路上歇脚时就把天鹅带到河边喝水,不料天鹅喝完水后竟然飞走了,缅伯高只抓住了几根鹅毛。之后他把鹅毛带到长安,并献给唐太宗,唐太宗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重重赏赐了他。经过这件事后,回纥对唐朝更加顺从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感叹:唐太宗身为一国之君,如此高贵,面对他人的过失,心中却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他人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多令人崇敬啊!他曾说过一句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是一视同仁,没有轻重贵贱之分。正因为如此,他才深得民心,引来四方归顺,开创了贞观之治。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则是人的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别人犯的过错,如果我们能够用宽容的心去对待,那么别人也会心存感激。比如,同学借了我们的学习用具,不小心弄丢了,只要他(她)态度诚恳,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没有必要过分去责骂。文具丢了,可以再买。假如,我们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大发脾气,很可能就会失去一个好同学、好伙伴,这是多么不值得啊!

宽容,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多少人因鸡毛蒜皮的事而去计较,最终把朋友变成敌人。人其实都是相互的,你对我宽容,我也必将投桃报李。如果世上的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少些仇恨,多些友善与和谐。

唐太宗贵为君王,尚能对他人宽容相待,我们作为社会的普通公民,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愿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篇六:生命的意义】

也许,天长地久,大海会干涸,绿地会荒芜,天空会消失,而人类,也可能……

所以,在看似漫长却短暂的岁月中,所有生物都在去做一些使自己快乐的事:下棋、看书、发明、创作。当然,也会吃、喝、玩、乐。在时光消逝中,有人会离死神越来越近。面对不可逃避的死亡,人们会恐惧。一部分人会继续娱乐,一部分人会努力工作,为世界作出贡献。同样的人,同样的工作,同样的能力,而不同的心态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就像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他们两个都是君王,都是“皇二代”。其中杨广自恃其才,随心所欲且好大喜功,是公认的大昏君致使大隋走向灭亡;而李世民一统天下后却善待大臣,爱护百姓,深受群众的爱戴,最终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冶”,走向鼎盛。

两滴同样的水珠,大的那滴仗着自己大,看不起别人,一意孤行,最终被晒干了。而另外一滴小水珠却找到了同伴,一起汇成了一条河,永远的生活在世上。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老天不会眷恋某人,人不可能不死,活着就要奋斗,活着就要努力。一个成天无所事事的人,即使长命百岁,也没有人会在意你,而那些虽然命短的伟人,但世人都会怀念他们。

一个好人,即使不特别出名,但你只要做事公平公正,对得起天,对得起地,活着一定会幸福。

在此,我对所有好人说一句话,你们的正义是对你们自己的回馈,正义的星星之火将燎原到每个人的心中。祝你们长命百岁,身体健康!

【篇七:打开美人卷】

时间的流逝中。有些人美因容貌出众而留下名;有些美人因祸国殃民而留下名;有些人因拯救百姓而留的美名。容貌出众就是美吗?就让我们打开历史的画卷,探索关于美的答案。

西施浣纱

水中的细纱轻晃,晃出一道道水波,却晃不开水中姑娘绝美的脸庞。许是太过惊艳,水中的鱼儿也醉的沉在水底,姑娘也为这痴鱼笑。耳边便响起吴侬软语,引人十分。

是国破。她被选进吴宫,是最受宠的妃子,也是旧国的间谍。受宠多年,他终使他贤臣散尽。再次战争,敌国终破,他亦战死。是旧国占领吴宫之日,他拒了新王的妃位,从墙头一跃而下。即报了国恨,也还了君王厚爱。

冷后褒姒

她应极美,极美。不然周幽王不会冒着得罪申国的风险,废了申后与原太子,转立褒姒与她的儿子为后;不会为了讨她笑颜,听信身边奸臣所言,点火烽火台。然而她再美,也逃不过祸国这一骂名。纵使有绝美容颜,芳华也早逝。除了幽王,恐怕世间也无人再这般爱她。只在来一次,幽王可还会再点烽火台?

昭君出塞

一身红装,作为妃子出塞,此举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却不为自己。听过太多关于昭君出塞的故事,版本各不同。

我更愿意听她本是帝王宠妃,因当初画丑她的画师因她流放,心生恨意。原为宫廷画师的他画工自然不俗,精心画了一副美人图,图上正是昭君。此图被呈给大汗,大汗为美人所迷,带礼上京求娶,并承诺五十年不冒犯皇朝。帝王不愿答应,纵使群臣劝谏,她却主动请缨,那夜,含泪一舞,并不愿他为难。她走了,帝王只消沉一夜,便又夜夜笙歌,只再无第二人被独宠。这就是没她以前的生活。她说过,不愿看他难过。醉酒的君王笑了,没她怎能不难过。

为国舍弃所爱,便是大美。

【篇八:《格列弗游记》读书笔记】

读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让我有了许多疑惑:在利立浦特岛上时,格列佛为什么要一心一意为那个狂傲的国王办事?为什么在三年生活里,格列佛就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厌恶和反感?为什么格列佛在慧骃岛就毫不想念自己的妻子儿女?这些,终于在我多次去读书时,找到了答案。

《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在本书的第二卷中,作者借大人国的国王之口说:“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是自然界从古到今容忍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虫最有害的一类。”讽刺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中,通过对格拉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讽刺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有关勒皮他岛的描绘则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和压迫。

在这本书中,作者利用格列佛这个任务去航海,但实际上是在讽刺现代人的无知与伪装。读完这本书后,它所带给我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中这一波三折的剧情,也让我心惊肉跳。

在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算什么”,是的,如果你一时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再大的功绩也不能得到宽恕。

君王身旁有忠臣也有小人,所谓的忠臣逆耳,君王中又有几个听得进去呢?君王所说无非是小人的对君王的猜测之心,而历史上又有几个忠臣被善待过呢?在君王眼里,只有战争与争夺,总想成为万人之上,成为所有人的王,拥有所有的土地,让所有人听令于他,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个不是这样的君王呢?

这篇游记写出来的是一个浑浊的世界,是人类的残酷,作者所隐含的讽刺是英国社会的风貌。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会,唯独幸福太少,而战争却越来越多,静下心,放下欲望,让和平来到我们的身边,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九:这样的人令我感伤】

帘外雨水绵绵,春意阑珊。薄衣难挡春寒,终是看无尽江山,梦花非花,一晌贪欢,究是流水落花春去,留唱春花何了。

北宋建隆,李煜继位,带着不甘拘束的浪漫诗情做起了本不适于他的皇帝。

有人说,他是“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对他的评价从来都是无赞美加身,但是我却从未如此觉得。他的一生像是天公戏弄,苍茫误了此生,但是他的词却为后人铺开了锦绣华章。在胭脂薄雾中,看到一位深情的自由人。

在李煜即位期间,他爱他的妻子大周后,曾为她谱下千古名篇。他曾邀周后酒后醉舞,谈诗论赋,与她语香闺韵事,讲儿女柔情。周后病重,则衣不解带,日夜相伴。当周后过世后,又将所有的爱都倾注于他的妹妹小周后身上。李煜曾为小周后写下这样一首词:“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又谁知画堂南畔,一人宛如水墨中的人儿,青丝飘飘,拂风而过,闪下倩影灼灼。香袜踏在台阶上发出点点闷响,纵使额上沁出点点轻汗,眼底是遮挡不住的笑意。这朦胧的雾里,花香醉人的夜里,你依偎在我的怀里微颤。此时无言更上胜有语声,只有你我眉间流转脉脉深情,你又娇嗔一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是李煜词中写出的,很难想象,这首词竟出于一男子之手,将幽会的场景写得隐隐跃动。小周后面前,李煜不再是板起脸来刻意严肃的君王,他不是。他是小周后的丈夫,是她的心上人。他用他独有的深情去专心爱这个女人,用他的词去描绘她的眉,她的眼。

后来,南唐亡国。这对昔日在皇宫里弹琴和诗,点眉间红妆的爱人被俘入汴京。再也没有琉璃瓦下两人相依相偎看宫灯摇曳的潇洒日子。但两人始终有一种莫名的默契,李煜不离,小周后不弃。两人每日过着以泪洗面的囚禁生活,日子虽然艰苦但是谁都没有放弃。

“莫失莫忘,不离不弃。”昔日我陪你在东堂点灯,今日我又与平常百姓一样粗茶淡饭伴你左右。李煜给小周后的,是荣华富贵,只许你的一世繁华,颠沛流离时的相伴相依。在李煜的一生当中,李煜对他的妻子做到了难得的深情。

在痛苦现实的同时,李煜没有忘记他的词,虽然说生活带给他沉重的打击,但是他仍然坚强的用笔记录了在经历沧桑巨变之后,他更为深沉的思想和难忘的爱情经历。

在《临江仙》中他如此写道:“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或许是满目的月色又让李煜想起了逝去的故人,感叹物是人非的沧桑。这被囚禁的日子让他再觉痛苦,才用诗吟一苦曲,吟一无可奈何,吟一寂寞。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他曾不止一次发出对自由的渴望,“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他愿拈花尝酒,在万顷波中得到真正的解放。他把他的愁,他的怨,他的恨,倾诉一般写在他的词里,让我们现在看来也曾有片刻伤神。他的词从未受到古代诗词惯有思想禁锢,用李煜特殊的经历讲述着他愁苦的内心,这是专属于李煜的寂寞,无奈,伤感。作为一位词人,让今天读来,能够轻叩心扉,直入心弦。是李煜词的成就,是他个人艺术的修养。

又一难冬,带着落梅如雪迷离,拂一身却又还满,在屈辱的尽头,李煜客死他乡。带着他为亡国之君的不明,和作词才华的千载难逢,像短春逝去。我想,他也许不是一个明智的君王,但是他在花满渚,酒满瓯中得到了自由。这是问在哪?就在那令人感伤的樱花尽头,金蝶双飞的词中,他留下了。留下了那夜画堂南畔两人朦胧的目光和现在令我越来有意的字字句句中,留下一生只为一人言的款款深情和横跨千古的动人诗篇。若说一代君王不明是遭后人诟病的罪,倒也莫怪他了。

我说,李煜,无罪。毕竟他还留下了令我抿唇意蕴的词和片刻的感伤。

【篇十:对话】

严冬,天总是黑得异常早。白天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气宇轩昂的宫殿,仿佛蒙上了一层黑纱。夜空中盘旋的乌鸦更是将这里的气氛渲染得有一丝诡异。

本来早就可以离开这个地方,而现在却被她扣在这里,极不耐烦地跺着脚,我说道:“小摄影家啊,这都几点了你还拍,明天我们再来一趟可好?故宫经历了几百年风吹雨打却依旧光彩夺目,美轮美奂却也错落有致,栩栩如生,就连那飞檐上的两条龙都在晚霞的渲染下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乎想挣脱朝天空飞去。那场景是极为震撼的,而现在夜深人静,白天金光闪闪阁楼也在夜幕的遮掩下玉影无踪,还是别拍了。”

“是嘛?”她的动作似乎并没有因为我的话语而减慢半分。“故宫给你留下的印象难道就只有光鲜高丽的地方,你看那远处的大殿倒映着泪水般清澈的水晶珠光,空灵虚幻,加上夜晚独特的黑暗,让人分不清你处的是实景,何处又为倒影,你不觉得君王爱恨或深宫情仇,尔虞我诈,都尘封在这一座古老神秘而又庄严的故宫里,此情此景,你又如何能在白天看到感悟出来?”

“好虽好,但故宫出名却并不是因为它的黑夜。它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它蕴含的知识文化,因为它杰出的建筑,丰富的文物,没有人晚上回来这里的。”

“正是因为如此,你不懂,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故宫虽蕴含着中华文化历史的沧桑,但它捆绑住了多少代君王。引得王朝颠覆,流离失所,天下改为他姓?而这些又有谁注意到呢?我拍摄这些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故宫的另一面啊!”

我有些震撼,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好在保安及时地出现结束了这场对话,我想她说的话似乎很正确,比我的正确。

望着故宫的夜景,心里想着我们的对话,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热门推荐
1写给男朋友的一封信
2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3我最喜欢的人
4变化的作文
5快乐的劳动节作文
6春节优秀作文
7一次数学考试作文
8离开学校的作文
9快乐的暑假的作文
10快乐的劳动节作文
11国庆节作文
12我喜欢的动物是老虎
13国庆趣事作文
14小学生观察日记
15道德的作文
16给自己的一封信一年级作文
17大自然作文
18快乐的劳动节作文
19致敬英雄作文
20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21下册语文书四单元作文战争中的孩子
22我爱夏季作文初中
23难忘暑假作文
24人间仙境九寨沟
25目光议论文
26暑假作文
27我的游记作文
28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29如何写旅游作文
30日照游记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