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的作文】
不经意翻了几页书,目光又停留在孙犁的一句诗上:“梦中每迷还乡梦,愈知晚途念桑梓。”
手再也翻不动薄薄的书页,眼再也无法挪开。思念故乡的情绪被此勾出,如此浓烈。
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
我是5岁离开故乡的,大概少不更事,抑或许时常回去,倒也不觉什么。老家还是我固定的巢穴,安定的归宿。直至今年春节过后,我们举家搬迁,来到了这个远离故乡的城市,被故乡拉着的风筝伐,突然放长,风筝有些不稳了!
我是知道的,要回去一次,恐是不易的。回老家住,是不可能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就如烈酒,味浓且烈。珍藏的年代越久,后劲越大。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多青苔,破旧不堪。村人依旧,每逢路过都指点着说:“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
一位乡人来我家做客,对爸爸说:“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果树成林,你那几间旧房留在那儿,太破,太旧,实在太不合调了。”
爸爸却回答:“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
那乡人说爸对那几间老屋感情太浓,舍不得。
我问爸:“那屋留着,能留下什么?“爸只是抚着我的头,望着故乡的方向:”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员,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吧我忘记了。”
我知道父亲指的不是村人是否记得我们,只是希望故乡不要少了自己,自己漂泊在外,想家时,总能马上付出一个影像来。
人,总得有个根,无论贫或富,根都不会变。你是那方的人,留着那方的血。
故乡,紧紧的握住了游子远飞的筝线。
【篇二:亲情是首歌】
当余音在空气中回旋,如潺潺细流般拔节抽丝,将韵律悄然融合。也许血浓于水,你们如我生命中无数首歌,在脑海与心间荡漾。时光匆匆,爱的脚步不曾停歇,一切的一切,在曾经的过往中一一闪现。蓦然回首,便又是回声在侧,亲情所绕,拨动爱的琴弦。
当交响曲如风降临,亲情便迎着微风,抚平我忧虑困惑的思绪。月光如梦般,薄的令人叹息。我伏在桌前。不知怎的,一阵困倦袭上我的双眼,手中的笔也不由己的慢了下来。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望去,母亲站在床侧,右手附上纯白色的窗棂,头发随意披散着,手中拿着小音箱,轻轻旋开按钮,悠扬的歌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亮。“听会儿歌,放松一下。”母亲柔和的声音掠过耳畔,心情便舒畅了些许。夜依旧深邃,亲情的流光在我眼中,已经成歌,你的守候,也如歌般,借亲情之声,在我心头荡漾。
当圆舞曲如光细腻,亲情便逆着暖阳,填补我灿烂明媚的过往。又是一年,一季花开。我回到外婆家,麦浪一层高过一层,揉开一团一团暖暖的回忆。仍记得儿时的我在麦浪间奔跑,外婆便在身后,手中牵着的偌大的纸风筝在远方飘着,好似勾勒出微笑一般。她时不时哼着老式的圆舞曲小调,我便在前面略显滑稽地转着圈儿。外婆的手时而紧缠住筝线,时而勾勾小指,将筝线放松些。如今,我也能扶着她的手臂,给她哼有趣儿的圆舞曲小调,在阳光的沐浴中静静行走。平凡的人生,也许有了亲情,才会有了味道与腔韵。淡然过往,阳光明媚,有亲情之歌相随,便不再疲惫。
当小夜曲如茶弥散,亲情便和着茶香,淡化我诗意芬芳的仰望。又到十五,又到月圆。虽不是中秋,却也别有一番滋味。父亲缓缓走到身边,坐在桌旁的藤椅中。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壶泛着清香的花茶。缕缕热气冉冉上升,空气中便透着淡然的香气。我提起茶壶,轻轻抬起壶把,醇香的茶水便倾入两杯中。我递给父亲一杯,自己拿起一杯凑到鼻前,那茶香貌似更加醉人了。窗外的月光如蝉翼般,与茶香所交映。我望一眼父亲,他正窝在椅子里,嗅嗅茶叶的香气。我们谁也没说话,只是静静坐着享受平凡的日子。也许亲情,不必多于表达,只是简单的陪伴彼此,平凡的小夜曲,也能走进心底,暖了人心。
亲情这个词饱含了太多是与非。但亲情这声音,更是爱的旋律。平凡的生活,因为有亲情这首歌,氤氲出幸福。四季的花,开过一季又一季,而一首歌,只要贮存在心里,将来的某一时刻,当自己猛然想起一小部分,就能完整唱出它令人难忘的曲调。
亲情是首歌,一边走,一边唱,悠悠荡荡,爱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