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华人的作文

【篇一: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

望着缓缓上升的那一抹鲜红,五星红旗!我只感到心潮澎湃。那,是中华人民用努力和尊严构造而成的。

站在操场上,周围的同学面色凝重,一只手遥遥举过头顶,带着些许自豪与激动,在全校师生的注目礼下,五星红旗在国歌那激昂的旋律中缓缓升起。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这是同学们心中热血的涌动和起伏是每一个学生对祖国的祝福和期望!

然而,在这庄严的场合,竟还有一些人在窃窃私语,我带着几分怀疑向声音的源头看去,多么希望我只是一时听错了。但事实摆在眼前,几个学生完全忽视了国旗庄严的上升与威武雄浑的国歌,正在谈笑风生。有了这几位同学的“先例”,我再次环顾四周。一次环顾,却让我更加震惊。几位老师丝毫不顾忌这独特的环境,正旁若无人般地交谈甚欢,远处的几个班级的队伍像松散的长蛇一般,早已没有了作为一名中学生该有的面貌和精神。那一刻,我的内心居然有一瞬间的迷茫,为什么人们对五星红旗少了一份敬佩?是如今的安逸造成了人们的目中无人吗?是人心的淡漠造成了人们的唯我独尊吗?

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这样的一幅幅图画:那一次次祸害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及签订的屈辱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那时,是中国屈辱的开始;八国联军进军北京烧伤抢掠,无恶不作,简直令人不齿;日军进军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丧心病狂的行动,简直犹如地狱中的恶魔一般。中国在那时受尽屈辱,是中国历史上的败笔。

但堂堂中国有怎能因此而被打倒?由毛泽东同志统领的红军诞生了。这是一支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军队,他们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用血肉筑起了中国的长城,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仿佛始终充斥着这样一支军队的呐喊!如今的五星红旗,不正是这样一群人,一群顶天立地的人用拼搏构造,用鲜血染色而成的吗?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屈辱历史的终结,也是一个强国的崛起。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东亚病夫”的不雅称号。中国,觉醒了。

而如今,有些人心中对五星红旗的尊重消失了,他们只是把它当作一面普通的旗子,而忘记了这普通旗子上不普通的精神与意义。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就是中国一步步迈向辉煌成功的时候。我们应该用最为郑重的神情,心怀敬意地看完整个过程,深深体会那种心灵被震撼的感觉。我相信,那些不尊重五星红旗的人会改变的。

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爱国”二字在我的心中缓缓升起!

【篇二:塑造中华人】

我们可以非常自豪的宣称,我们是中国人。然而,中华五千年文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对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又继承发扬了多少呢?

从中国古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十分尊崇中国的文化,为美丽的陶瓷沉醉,被神奇的文字吸引。于是派各国使节前来学习交流,沟通了国际联系,传播了世界文化,也将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带回了自己的国度创新研发。最热闹的春节,时至今日仍有大批的国外游客争先涌入庙会、集市,和中国友人一起赶着年集,提着花灯,走入浓郁中国风情的四合院,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体会着团聚的欢乐与喜悦。中国传统文化,古代传统建筑和各具特色的各朝服装在国外人的眼里都是神器美丽的。日本被唐服的色泽艳丽和雍容华美所吸引,将它带回了自己的国家加以改进,今天的和服就是真实的写照。中国也被西方友人称为东方最古老神秘的国度之一。

可现如今,文化风貌与古人完全背离。当小学生改编了《静夜思》,当中学生篡改了《木兰辞》,当越来越多的唐诗宋词被学生被社会所调侃,我们获得欢乐的同时国际友人又在做什么呢?当一所所的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林立;当儒家思想不再只为我们所知;当一件件包含中国元素的作品被摆上展架……我们的心态是否还如从前一般淡定自傲?当国外友人摇头晃脑地背着《弟子规》,当越来越多的白色人种身着唐装走上国际的舞台,我们麻木无知的内心啊,是否有那么一丝的震撼和颤抖!

列强侵华的历史,我们在历史课堂上一遍遍的熟知,我们唾弃着列强的残暴行径,痛恨着清政府的懦弱与腐朽,更被国人的麻木不仁落后无知所震撼。多少人因为自己的麻木不仁沦为刀下亡魂?又有多少人流落异乡却目不识丁?列强的侵略,是中国人认清了中国政治文化外华内空的现实。于是,教育先行者认识到了封建教育的不足,开始效仿西方的教育模式开始创学堂,正学风,使中上阶级的子弟接触到了先进的西方教育,被送出国外,与世界接轨。但这毕竟是少数人才能接触到的先进教育。

难道我们的中华文明就此失落了吗?毕竟是有醒着的人的。近几年广电局一扫浮夸低俗之风,删减各类选秀炒作节目,越来越有文化内涵的趣味智达节目被搬上荧屏,走进百姓的意识中。中国的历史足迹,文化习俗,风景名胜被还原以最接近真实地面目呈现给国人。更有志愿组织自愿的当做文化习俗的传播者。中国人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素养。礼仪的传播与塑造极其重要,而这就更需要群众的力量。传播文化的正能量,让中华子孙乃至国际友人都能够深谙中华礼仪文化底蕴的力量。让更为朴实的中国文化之风吹进国人心中,成为炎黄最赤诚的后代。

我们相信,很多年以后,国际上会尊崇并广为推行这个古老的文化,一个个颇具谦和之风的人,他们,没有其他称谓,他们,是中华人。

【篇三:与你的春夏秋冬】

横竖撇点捺,无数根或粗或细或浓或淡的线条编织在一起,将人的心愿赋于了形体,这便是汉字。汉字书写充满了美妙的味道,深深浅浅地与每个中华人的生活凝结在一起。

初遇之春

自出生以来,我就与汉字许下终生相伴的约定。双眼不倦地注视着那一个个小小的铅字块儿,时光的消逝让我在懵懂中渐渐明白了它所包含的深刻寓意。

洁白的书页上,精灵般飞舞着的是汉字,却又不仅如此,它厚重积淀着人的万千情感,凝固着一卷卷如诗如画的瞬间。

相识之夏

没有哪一个人,是刚一捉笔,便能写下标致字体的。幼时的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汉字,老师亲切的指正我握笔的姿势,用温暖的大手包住我颤抖的小手,千百遍地试图纠正我那抽象派的鬼画符。

大手小手紧紧相贴,湿润的热丝丝缕缕传入我的手心,这样的暖宛若绢流,浸润在一笔笔书写之中,使脱离的结构变的紧凑,歪斜的笔画变得挺直,愈加灵动飞扬。

彷徨之秋

时光如驹,转眼间我已长大,可陪在身边的,却依旧是你。

先生的几案上散落的全是小楷,疏逸俊朗,又如颜真卿的字一般肃肃如军,端庄的得好像旧时高坐的大小姐。

先看先生焚香,净手,悬腕,大道无形,化育天地。一个个字便象一朵朵花开在笔下。轮到我时,总是会不安地勾连笔画,自觉有些行书的意味,却惹来先生怒目而视。

“小子,楷书就是一笔一画,你这线条虚浮,有气无力的!”

“可这…。”我刚想辩解,却又被一道严厉的目光给镇住了。

我正值青春,自是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现却要将自己困缚在笔下端丽的字体中,这叫我怎么受得了?

明悟之冬

汉字,由声声绵软而清亮的音节,由条条弯曲而竖直的笔画,由种种浅显而深奥的意义组成。

楷书虽是精工慢琢,但却是人间真味,只要一笔一画,踏实过日子才能品出真意。浮躁的人生是恣意的狂草,而平凡的我更要感悟的是生活的真意啊!

自仓颉造字以来,这些奇妙的音,形,义,便深深融入中华人的骨与血,心与魂。这是刀刮不尽,火烧不尽的镌刻,这是时光烙下的印。

时光如水,带走无尽繁华,大浪淘沙,留下了与你的春夏秋冬。

【篇四:爱需要真诚】

母亲节这天大家利用信息等聊天工具晒出自己母亲的照片或者是满屏的祝福。有人认为这是浓浓的亲情的体现,有人说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还有人认为要行动起来为妈妈捶背洗脚。而在我看来每个人面临的处境都不一样,只要有诚意,不是敷衍了事,都可以让母亲感受到温暖。

做一件符合自己身份能做到的事去表达对母亲的爱。首先,我们每个人所生活的状况有所不一样,有的人可以在家里为母亲捶捶背洗洗脚、聊聊天,而身在异乡与父母相距千里之外的儿女也一定要做到这一点才能算是孝子、孝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相信作为一名母亲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为了陪自己过一天的母亲节而奔赴千里,忙的手忙脚乱的。但是身处异地的儿女可以在这一天给自己的妈妈打一个电话,与自己的妈妈在电话里畅聊。我们要传达的是我们对母亲的爱,让天下的妈妈们能开开心心地过一个母亲节。当然前提是在我们自己所处环境的允许下。

爱就要爱的真心实意,特别是对自己的亲人,我们不能让爱太随意。有些人在母亲节的时候发一大堆祝福语,也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有没有收到,有没有发现是自己儿女送给自己的。有人发一大堆到朋友圈无非就是想让别人以为自己是一个孝顺的人,或者说满足一下自己的内心,就以此祝语为对母亲的爱,而没有亲口对母亲说的人是虚伪的人。爱需要的是温度,如果我们能在百忙之中拿一天来陪陪母亲或者是打一个电话聊一聊,母亲地心里可能会感受到如同在冬天里沐浴在阳光下般的温暖。母亲对我们可以说是百分之一百的真心,所以该我们示爱的时候也应该毫无保留的去爱。

我们要做一个感恩的人,而我们这一辈子都要感激的人是我们的母亲,是她带我们来到人世。中华的传统美德就是感恩这一条,作为中华人我们就要学会感恩。哲学家尼采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我们除了要做到肉体上的健康之外,更需要地是灵魂上的健康,母亲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她为了我们倾尽自己的一生,所以我们在平日里就应该多陪陪母亲带给她一些开心的事,而不让她太孤单。我们要让父母们快快乐乐的生活,也许我们一辈子也还不清我们欠下的债,但是我们可以尽力让父母少为我们担心。

有些时候很简单的一句问候足以让父母感到温暖,有时太过华丽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关键还是有没有那份真诚的心意。每个人都学会感恩,都学会真心的去爱,那这个社会更健康。

【篇五:故宫一游】

一说起北京城,我想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故宫了。故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故宫里面曾居住过数百位皇帝,中国自成立以来,北京城的故宫,都被世人所景仰。每年从世界各地来到北京城,瞻仰故宫的人不计其数,这也是因为故宫有它自己的内涵与文化。

这一年,我和爸爸妈妈三人,一同来到北京,游览故宫,这让我一生都难忘。故宫又叫做紫禁城,是曾经皇帝居住的地方,一走到姑姑面前,瞬间脑海中就只有两个字“磅礴”,故宫的气势,不仅仅在于它的面积大,更重要的是,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宏伟。

从午门进去,一穿过午门的城楼洞,眼界突然打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又一座宏伟的古建筑,虽然我现在不能想起来它的名字,但是,它的气势,足以将我们吞没。

整个故宫,都是有一些古建筑群所组成的,他们采用的建筑方式,就连现在的人去看,也是非常巧妙的,足以见得,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是不可比拟的。

来到故宫,一定要看一看,曾经历代皇帝和他的妃子们,所住过的屋子,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看过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奢华,什么叫做皇室。这里的字画物件有数百件不少,每一件都可以称得上是奇珍异宝,假如没有曾经的八国联军入侵皇宫,这里我想定然是更加辉煌灿烂。

故宫最讲究的就是它的地砖,每一块砖都非常的整齐,似乎这些砖就是为了铺故宫而生的,一块一块的地砖都是那样合适,走在这些地砖上,既不会感觉脚趾头的压迫感,也不会感觉太光滑,走在地砖上的那一刻,让我瞬间感觉到自己也曾经住在这里。

故宫是凝聚着中华人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这里也是古人给我们后人留下的纪念,我们一定要好好守护它,保护它,为后代的子孙,留下一些我们悠久的历史文明。

热门推荐
1透视观己倚窗观景
2环保从家开始
3等候里的爱
4我们班上有这么一个人
5给自己一些希望
6种子与葡萄
7告别遇见
8爱唠叨的妈妈
9当圣诞遇上元旦
10青岛游记作文
11舟山海岛营——旅途中的惊喜
12有趣的游戏
13期中的数学考试
14必须跨过这道坎
15丽江古城
16表彰大会
17情系母爱
18生活随笔
19踢毽子
20那年青春我们正好
21隐藏的朋友
22
23小乔,永不失约
24我的折叠自行车
25春节的事的作文
26最不想丢下的
27我最喜欢的动画片
28胆量很重要
29名字
30写给向日葵中队的一封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