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滑铁卢的作文

【篇一: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咦,人类群星闪耀时?这肯定是写那些风流人物的英雄故事,好期待啊!

但是,当我进入到书中时,我才发现——我错了。里面并不只有拿破仑、列宁这样的著名人物,只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因为种种原因变得不平凡。而写著名人物时,也并不只写了他们的光辉事迹,当拿破仑在书中出现时,是以一个刚从囚笼中出来的身份展现在读者眼前,并且最后他仗还打输了。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那场荡气回肠的滑铁卢战役吧!

著名的滑铁卢战役发于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上午十一点伊始,战争便热火朝天地打响了。法军进攻了无数次英军,英军也防守了无数次。拿破仑以三分之二的兵力与英军打了个势均力敌,实属不易。打到后面,双方都劳累至极,这时,哪方的援兵先到,哪方就能获得最后胜利。那么,拿破仑三分之一的兵力去哪了呢?原来,为了防止普军去支援英军,拿破仑将三分之一的兵力才发给了格鲁希,让他带领部队去追击普军。在战役开始时,炮声也传到了格鲁希部队的耳朵里。部下强烈要求回去支援拿破仑,可呆板的格鲁希不顾部下的意见,毅然决然地继续追击。此时,狡猾的普军已换了路线,不再退往布鲁塞尔,而去支援英军。最后,没有得到援助的法军惨败给得到普军援助的英军——士兵全部被俘,拿破仑也狼狈地逃跑。

格鲁希那一秒的决定,不只决定了他的无名与载入史册,还决定了拿破仑与法国的命运,更决定了整个欧州的命运走向。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啥都没干,呆板地遵守军令,却改变了历史,是不是很神奇?

拿破仑若是没有将这个任务交给格鲁希,那历史又将是另一番模样了,真是“英明一世,糊涂一时”。

其实这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忽视任何一个角色,因为再小的角色都有可能起到极大的作用。一个决定亦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步步为营,认真地对待任何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二:中考之后作文】

期中考试已经过了,成绩已经公布。

不出所料,我考得很差。听到自己的分数,我只觉得惭愧。我整天学习。我学到了什么?为此,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我的语文基本功很好,但是过于自信浮躁,连背古诗和古文的基础知识都掌握不了,所以只填了四个空格。我忍不住叹了口气,却又被语文老师骂了一顿。想想自己,真的值得。谁让自己复习的时候没有脚踏实地的学习呢?你在责怪谁?这次滑铁卢失利后,我决心重新做人。下课后,我绝对不会一边看小说一边发呆睡觉。我会老老实实学习,不分心。

至于数学,因为工作粗心漏了很多分,现在后悔了,但是无可挽回。我只能在下一次期末考试中洗刷自己的耻辱。我相信我会成功的!

等着瞧吧,看我火力足了。

【篇三:初三的第一次月考】

不知不觉的,初三已经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五个星期。迎来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月考。

我的三分钟热度已经褪去,并没有像刚开学那样勤快。任务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背书也渐渐的厌倦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月考,我也考试后悔了,明明承诺过自己要认真,现实还没有压得你站不直身子,你为什么先放弃了。从初一到初三,千遍万遍的悔恨,最终还是拔不掉名为懒惰的筋。

考历史的时候,我正因为后面的材料题烦心时,监考老师貌似发现有同学查阅资料,当时他说了句让我铭记于心的话:“这次没考好,下次就努力。”对啊,抄来的答案始终不是自己的。

在政治,历史试卷上,我都留了空白。最终我也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既然有梦想,为何不努力拼搏?正如我看到的一篇文章《成功的三架马车》,这一篇短短的文章中,举了一件事例,总结说明:梦想,勤奋和坚持是成功的条件。没有梦想,哪来的动力?不会勤奋,哪来的美好?没有坚持,哪来的成功?

数学也是断了脚,一百二十总分,活生生的被我丢了一半,初三的数学从开学到现在,我没有几堂课是听懂了的,除了画图像,因为讲这课时,老师放慢了脚步,所以我才能听懂。遇到不会的题,我也不敢问,唯一就怕老师骂我说: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吗?

总而言之,初三的第一次月考算是惨遭滑铁卢了,七科,总分七百七十,愿有四百分就够了。期待第二次月考能将这次的错误祢补回来吧!

【篇四:思想的力量】

考虑到一篇文章最有利的位置不过其开头和结尾,尽管我非常不情愿放弃这最好的阵地,但出于对真理的渴慕以及所论述问题之重要性,今天,我不免遗憾地把它出让给我最钦慕的人——拿破仑和歌德。

“我的老天,如果两三年前有人对我说,命运安排我去打败拿破仑,这个令整个欧洲闻风丧胆的巨人,我会直接把口水吐到他的脸上。”俄军将领库图佐夫,在拿破仑入侵俄国之役中,以烧掉莫斯科的代价取得胜利后说道。对于拿破仑的威名,即便是那些曾经战胜过他的人也不免心存忌惮,他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最为强大:一种是思想,一种是剑;长久看来,思想战胜剑。”

歌德则从语言学的角度上给出了他的答案,盖其言曰:“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力量。”

“天马行空”的“法才”,一直有个解不开的死结:散漫。但在拿破仑的麾下,他们又为什么成了一支威震欧洲的劲旅了呢?答案在于——思想。这一点,即便拿破仑战败于滑铁卢被幽囚圣在赫勒拿岛上度过其残年时,亦对其认识无比清楚。他曾感慨说:“我一生大小四十余战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给抹去了,但我有一项功绩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我的《法典》。”

当谈到他的战功时,他不无遗憾——“被滑铁卢一战给抹去了”,但当谈到包含其思想的《拿破仑法典》时,他的内心却充满了自豪。

回顾漫长的历史长河,什么样的人才能在其中永存璀璨?——不过是那些携其思想的人们罢了。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是日新月异,不断增长,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是以永生。

“登高岸而濒水伫观舟楫颠簸于海上,不亦快哉;踞城堡而倚窗凭眺两军酣战于脚下,不亦快哉;然断无任何快事堪比凌真理之绝顶,一览深谷间的谬误与彷徨、迷雾与风暴。”——培根是以永生。

“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曼德拉是以永生。

“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罗曼·罗兰是以永生。

……

那个曾经因为一句“山不走到我这里,我就走到他那里去”穿越几千年时空而使我们铭记的亚历山大,在远征波斯之前,把自己的牲畜、奴隶,当然还包括其土地尽皆分于众人。他的一个部下不解,问他说:“伟大的统帅,您把一切分于众人,把什么留给自己?”亚历山大回答说:“希望。财富分予众人,希望留给自己,它能为我创造无穷无尽的财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功与威名尽皆赫赫的人,在其33岁从印度河流域撤军回马其顿途中因为高烧不退不治身亡前遗令其部下说:“我死之后,在我的棺木两侧各开一个孔,让我的双手伸出棺外,以示后人:我虽终生征战,但却仍将两手空空而去。”但为他所未曾意识到的是,正是凭借着他临终时的思想,他获得了永生。在一次出巡返回的途中,他曾派随从前去询问正在一根管道里晒太阳的犬儒学派创始人——第欧根尼:“有什么是伟大的皇帝可以帮助到你的吗?”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第欧根尼回答说:“您挡住我的阳光了。”这让这位年少气盛的统帅羡慕不已,以至于回到他的王宫后,不无感慨地跟他的随从说:“如果我不是压力山大,我宁愿是第欧根尼。”

什么是思想的力量?借助于语言的载体,不但使其自身,而且也使那个创造了它的人,穿越千年、万年,乃至于千万年,在人类灿烂的文明星河中永存不朽!

【篇五:江去山作景】

幼安词有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每每读到此句,心中总会油然生出一股豪气来,然而转念一想,正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哀怨,才映衬得后句愈发地豪迈。人生在世,又有几人能够一路东去而不遇阻碍?恰恰是这些阻碍让一路风景不再单调。

从古至今,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坎坷生涯。他们历经挫折,或最后功成名就,或终其一生郁郁不得志,但他们面对的高山群壑无一不成为了他们生命中光辉的一笔,或者说,正是这些崎岖让英雄成为英雄。拿破仑大小几十次战役,为人铭记的不是其辉煌的胜利,确实他最后一场败仗——滑铁卢之战。人们不会感慨反法联军的出色作战,却会为拿破仑惋惜。滑铁卢这座大山确实使得拿破仑流放孤岛,直至去世,然而他却汇入了历史的长河,继续奔流。命运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常常在他的重压下直不起身来,但英雄们却不会低头,他们高唱凯歌,阔步向前。

江流曲折,也许是为了蓄势而出。高山在前,似乎束手无策。但正所谓能屈能伸,此之谓大丈夫。面前的困难,暂时的回避并不是逃避,恰恰相反,这是为了向前所做的准备。被贬黄州的苏轼,没有终日心悸于乌台诗案的噩梦,也不是自甘沉沦于仕途的坎坷,他收起早年桀骜不驯的锋芒,转而流向无垠辽阔的文学天地去了。他寻得了新的身份——东坡居士。苏轼这条浩浩汤汤的大河,在几经巨石绝壁之后,他选择了回避,避开纷扰之世事,潜入内心的宁静之所。我们在难以解开的绳结面前,需要你自己调整你的心绪,收拾自己的情绪,之后再昂首向着远方前行。

山是静止的,所以需要我们自己迈出步伐。改造自然的,不会是大自然本身,而是我们人自己,我们的双手与智慧,是真正助我们翻越高山的拐杖。试想高山面前的河流,如果只是一味的等待,是无法迎来奔流入海的那一天。同样人亦如此。没有卧薪尝胆的决心,勾践也只能一直作为亡国之君屈辱下去。高山险阻也只能成为你不可逾越的难关。然而我们时常忘记这一点,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之语以为慰藉,殊不知车船具要至山前而泊桥头。只有如此,困难才会迎刃而解。

我们终归是要向前的。无论前方是有怎样的险阻,水不会倒流,。尽管曲折回环,但它依旧流向前方。也只有不畏艰险一路流去,最后回首望去时,我们才能由衷的感叹:一路的山着实是一道难忘的风景。

【篇六:读书真好】

你像一阵清爽惬意的春风,驱散我心中的杂念;你像一场痛快淋漓的夏雨,荡涤我灵魂的污浊;你又像一杯清幽淡雅的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让我陶醉……书啊,你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书,早已成为习惯。

记得小时候,我去表姐家,她从书柜里拿出一本书给我,那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翻开一看,哇!简直太神奇了,我心里的许多谜底竟然都藏在这里,这本书真是太好了,怪不得表姐学习那么好,原来秘密在这里。于是,这本书就成了我的老师,科学课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别的同学答不上来,而我却对答如流,同学们赞赏的眼光看着我时,我就像一位小明星,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也是由这本书开始我爱上了读书。

进入中学后,逐渐成长起来,童话、小说、名人传记成了我爱不释手的书,走进周恩来,我才发现伟人的精神是如此的不屈不挠;走进拿破仑,为他兵败滑铁卢而痛心,却也隐隐体味到他那王者的风范;走进毛泽东,我领悟到不仅是他的聪慧与好学,更多的是那种激情澎湃的气势,“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气,更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走进伟人的历史,也使自己立下像伟人学习的决心。

虽然说初中的学习非常紧张,但我仍不会压缩读书的时间,书籍成了我的精神食粮。

读书时,没有太多杂念,只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于是读书的心就会像六月的晴空,一碧如洗。

你教会我做人,每当我剩饭时,你就告诫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当我学习懈怠时,你又拉着我的手警示我“学如逆海行舟,不进则退”读一本好书,甚交十个好友,读书真好。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我更要说,书中自有沁人香,当我们疲惫,劳累时,不妨轻轻翻开书页,细细品味书中的独特香气……

热门推荐
1孤独中的顽强
2学雷锋日
3快乐的八年级作文
4雨中懈逅
5遇上“碎片化”
6我为自己喝彩
7妈妈我想你
8我的爷爷
9新学期计划作文
10有一个人
11日记
12热闹的大街
13你的眼神
14新学期展望作文
15门前的小河
16期末考试的前一天
17窃读记
18美丽的花园
19美好的回忆
20热爱生命
21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22一封家书表孝心
23家有“胖哥”
24档案馆的历史
25时间,生活的碎片
26二十一世纪的网络生活
27寒风中的守候
28给爸爸妈妈的信
29触摸心灵深处的爱
30忆江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