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过孤独】
回首小学六年,那真是段孤独的时光。
我们小学很差,所以我的成绩在班上可以算得上是名列前茅。很多人乐意跑来和我做“朋友”,这样他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抄上作业,考试时瞄到答案、思路……对于他们,我多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了。
有两个女生是班上公认的我的好朋友,虽然我并没有多喜欢她们。一个个子很高,却是极瘦,小腿几乎和我的胳膊一样粗,让我不禁怀疑我是不是长得太胖了。另一个身材娇小,喜欢戴特别大的蝴蝶结,几乎将她整个脑袋盖住。
记得一次,军训时,大家都故意跟老师做对,熄灯后还聚在一起吵吵嚷嚷。谁知那个喜欢戴蝴蝶结的女孩突然提议要给我取几个外号,比比谁起的多,几个女孩子都欣然应允,各种难听的外号层出不穷,我气急了,偷偷跑到了隔壁宿舍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吃早饭时,难听的闲话便传遍了全班,什么“我仗着学习成绩好,欺负人”啦,什么“我故意欺负她们,害她们被老师罚”啊,后来我才明白,她们昨天晚上由于闹得太过分,被老师骂了一顿。再加上我没住在原来的宿舍,老师以为是我嫌她们太吵,偷偷跑走了,更是火上浇油,老师罚她们绕操场跑十圈。
后来,她们也自知理亏,这件事怎么也怪不到我头上,也没跟我多“计较”。但我却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独,那种不被人理解,不被人关心的孤独。她们喜欢的魔幻小说,我从未读过;她们喜欢的各式八卦,我却从不上心,她们喜欢折下枫叶,做成漂亮的书签,我却觉得这残害生命,从不这样……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没有办法脱离群体独立生存。可是,站在人群中,就真的感觉不到孤独了吗?或许,或许真正的孤独,是在人群中当中,无人理解,无人关心。孤独是最大的魔鬼。
初中之后,我又认识了几个好友,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竟如此相似,相似的爱好,相似的习惯,相似的性情……正像《最后的旅行》中所唱:“看见你就好像看见另一个自己。”孤独这个魔鬼,似乎也被吓着了,早已逃之夭夭。
走过孤独,蓦然回首,时光早已消逝不见,只剩下无尽的回忆;但走过孤独的感觉真好。
【篇二:孤独人生】
有人说:“人生来就是孤独的”。生而为人便是一个独立得个体,世上也没有相同的两朵花。但人又是一个群居性动物,或许从中能够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我本人又是那么与众不同,常常被群体所排斥,因此更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不过却总会成为一个小透明,常常会自卑与敏感。犹如害羞草一般触之便紧紧封闭自己,等到无人时更更有一种轻松自在感。
孤独单纯的去理解就是孤身一人,然而感受最深的孤独却是在热闹的人群中,那种氛围与自己的心情格格不入,孤独感更加强烈。
团体中看似关系很好,实质上各有各的想法,言语交流更是和亲近的人一块,两两成堆,表面上和谐,暗地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的心理经历。
我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不管平时还是在团体中只和一两个人亲近,不过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往他身边凑,我不明白为何如此,表面上相处你会感觉很会照顾人,情商也很高,但是久了以后,发现本质上更是自私自利,骄傲自大的人。
因此,与之的关系逐渐地恶劣,但谁也没有捅破窗户纸。由此我也愈加不自在,更想脱离这种状态,也更加的孤独。
迄今为止,回顾过去的人生,一直都是孤独的存在,虽然期间有过很多的朋友,但大都经历不过时间的消磨自以及交流的减少,也有些相处不来,关系随之就淡了。
佛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干干净净来到这个世上,经过一番红尘洗礼,什么也带不走,余生只留下腐朽的肉体滋养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