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菊花图的作文

【篇一:外婆的窗花】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每年春节前,外婆便会操起一把老式剪刀,在一张张红纸上,剪剪切切,修修改改,不一会儿家里的玻璃窗上便贴满各式各样的窗花: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四喜临门……春节便热热闹闹的来了,栩栩如生的窗花剪纸为屋子平添了几分生动与灵气。

每逢过年过节,总有人来找外婆帮着剪窗花,她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拒绝。

邻居李大爷家的女儿结婚,求外婆剪一些喜字,外婆把喜字剪出了花,有鸳鸯的,有彩蝶的,李大爷伸出大拇哥,赞不绝口“绝了,这喜字活了!”从此四邻的窗户上也贴满了千姿百态的窗花。

我一直忘不了外婆挑灯劳作的夜晚。一盏不是很明亮的电灯,一个燃着的红蜡烛,外婆坐在板凳上,戴着老花镜,她左手拿着五彩缤纷的纸张,右手拿着剪刀,一边翻动彩纸,一边让剪刀在纸上自由灵活的游走。看着她上下翻飞的手指和灵动的手腕,像变魔术一般,将彩纸变成一群可爱的精灵:活泼的小兔子、玲珑的鸟儿、聪明的小狗、骄傲的公鸡……彩色的纸屑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宛若翩飞的蝴蝶。

“喀嚓,喀嚓”,除了丝丝清脆的剪纸声,周围一片俱寂,只有我们均匀从容的呼吸,那一刻,我的世界里仿佛只有这间温馨的小屋,只有外婆慈祥的笑容和美丽生动的窗花。

我小时候很调皮,总想方设法让外婆出“洋相”。一次,我从一本厚厚的《齐白石花鸟册》中挑出一幅最难的菊花图,让她照着剪,还给规定了时间,谁曾想,时间没到,外婆已经剪完了菊花,五彩的菊花儿纯洁清远,每一片花瓣儿都诠释着菊花谦谦君子的神韵,叶子青翠欲滴,简直与画中一模一样。花儿烂漫地开了一桌,让我赞叹不已。

在我苦苦哀求下,外婆终于答应教我剪窗花。学着她的手法,我一点一点剪了起来。看得入了迷,没有留神剪到了手指,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三个手指戴上了“创口贴高帽儿”,于是外婆决意不让我剪了。血,滴在窗花上,让我明白了剪纸的不易和外婆的技艺。

如今,外婆已经去世两年了,我常常在梦里回到那间温馨的小屋,看到桌前那偻倚的身影和桌上绚丽多姿的窗花……

【篇二:芜湖铁画】

铁画是芜湖一绝,它的工艺复杂,要经过千锤百炼的捶打才能成型。

铁画的优点是千年不坏,不生虫,不烂也不会生锈,十分坚固。

在铁画的背后有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铁匠叫汤天池,他十分喜欢画画,就想拜一个叫肖尺木的画家为师。可是肖尺木看不起铁匠,说他不干净。汤天池只能在窗外偷看,用树枝在地上画来练习,后来,用铁打出了一幅画,感动了画家。于是肖尺木画出画稿,汤天池用铁打出来,也就出现了用铁做的画。

但在战争时期铁画的制作工艺失传了。后来在一位叫储炎庆铁匠的努力下,把失传了的铁画工艺又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后来又传给了他的女儿储金霞,现在铁画已成为芜湖一绝了。

在老师家就有一幅菊花图,就是储金霞做的,它栩栩如生,坚固无比。上面有三朵菊花,一朵最大的在另外两朵旁边,一朵大些和一朵最小的紧挨在一起,真像一家三口。每一朵菊花的姿态都不同,每一片叶子的茎脉全仔细勾了出来,每片菊花瓣都打造的很完美,像真的菊花一样,在微风中微微摇摆,精致极了!

这幅铁画很有立体感,可以看出打这幅画的铁匠花了精力,下了很多功夫,用了很多时间才打出这幅完美的作品。

我喜欢这幅美丽的菊花图,喜欢芜湖一绝的铁画,希望芜湖铁画能传遍全世界!

【篇三:秋天的图画】

秋仙子,她能歌善舞,能书善画,绘制了美丽的秋之画卷。

秋仙子,带着画笔来到树伯伯身边,她轻轻擦掉树上的叶子,又轻笔细描,画出空中飞舞和落在地上的美丽落叶。这,是一幅落叶图。

秋仙子,带着舞裙来到了田野,金色的裙裾将稻田染成金色的海洋,风儿一吹,“海洋”便荡起了波儿,一浪推一浪。红高粱也兴奋起来了,高高举起手中的火把,为秋仙子送去更美的背景,为农民伯伯送上更灿烂的笑。这,是一幅秋收图。

秋仙子,带着美妙的歌声来到了花园。美妙的歌声唱醒了菊花姑娘们,它们纷纷向人们绽放出最美的笑容,五彩缤纷。这,是一幅菊花图。

秋仙子,带着书法笔来到了果园。她给苹果描上几笔,苹果马上变得红彤彤的了,仿佛向人们发出“我已经熟了”的通知,呼唤着果农们前来采摘。秋仙子的黄墨水不小心洒在了桂花树上,桂花们香气飘出三里五里,让人们陶醉。这是果园图和花树图。

秋,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而我们,也是这画的一部分。

热门推荐
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2人醒梦碎
3只许庭花与月知
4我努力读懂他
5奥利奥水杯
6美味的香蕉
7词愁
8关于我的作文
9那一刻,我迈上了新的台阶
10生活如四季
11当你需要时,有我
12给自己一点空隙
13音响的世界
14学画画的过程
15校园的大樟树
16想起了我的奶奶
17《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观后感
18与你一起走过的日子
19难忘的眼神
20贴鼻子
21这里风景独好
22打扫城市的街道
23冬日暖阳
24校园的风
25奶奶的手
26年的作文
27我笔下的好老师
28真诚的分享
29论观念
30游古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