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死地而后生的作文

【篇一:经验是生活的“冰”】

万事万物都有其生存的规律,正如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也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规律。而对于人类来说,规律既经验,经验是过去人类总结出的规律。但我们只能说,经验是生活的“冰”。

经验是生活的总结与提炼,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史记:淮阳候列传》中曾记载:韩信在打败魏王豹后,继续往东攻打赵王。当韩信率领兵队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唤作井陉口时,面临着被包围的困境,可他却胸有成竹,布置好了战略,将两千轻骑兵派去突袭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背着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敌军。当赵军追击到河边时,两千轻骑兵便乘机攻占赵营,而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水身猛扑赵军。最终韩信大获全胜。当将领们问韩信是如何想到此计时,韩信笑着说:“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韩信善用兵法之中所记载的经验,为他所用,帮助他取得了胜利,如若没有前世之经验,没有韩信的善用,怎么会有背水一战的佳话,怎么有著名开国功臣的美誉!

经验固然美妙,但其依然是“冰”,一成不变。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们正埋头苦算一道出自牛顿的《数学原理》的题目。初出茅庐的罗伯特的计算结果与牛顿的不同,可他坚信自己的是对的,可导师相信牛顿的经验,在罗伯特的坚持下,导师自己也计算了一遍,发现牛顿错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更不可思议的是,300年来,以严格、精密著称的数学界,历经几十代人的研究竟无人发现,的确,牛顿在学术上的权威性无可置疑,可惜在真理面前,经验却如此不堪一击。

鲁迅说,一切经验,都是已有的活人才有的,经验是死的,生活是活的,我们不能用死的东西去度量活的物体,为其树立条条框框。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等革新运动哪个不是抛弃了用经验开创新道路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前人都有如此远见,而今天的我们又怎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花花世界呢?

善用经验之“冰”,需取舍与判断。首先,要知道挖地需找锄头,砍柴需用砍刀;其次,要明白挖地用锄头效果最大,砍刀虽然也勉强可行,但还是择优录取好了。

经验不是生活,如果生活是水,那么经验则是冰,所以,经验是生活的结晶。可是,我们只能从水中读懂冰,却无法从冰中读懂水。

【篇二:楚汉传奇读后感】

一提起鸿门宴,大家必会想到西楚霸王项羽,一说起成语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大家更会为西楚霸王扼腕叹息。看完《楚汉传奇》,书中西楚霸王项羽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项羽是一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正如南宋杰出女文学家李清照赞颂项羽的英雄气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西楚霸王项羽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军事家。他用兵大胆、豪气冲天。自古以来,有谁敢对着皇帝的马车说:“吾将取代而之!”自古以来,又有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全命以赴置于死地而后生?!我敬佩他过人的胆略和勇猛。

但是,项羽也是一名失败的英雄。

首先,项羽作为一军之帅,应该有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当年他带了八千子弟兵,杀出一条血路,到达乌江边只剩下二十名亲兵。他竟因自觉愧对那战亡的七千多江东子弟而自刎!自古英雄理应百战不殆、战死疆场,哪有一军之帅因为打败仗就选择自尽?!

其次,项羽败在“为人不忍”,即不会把握时机,没有当机立断,犹犹豫豫,一再错失良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多好的机会呀,他居然优柔寡断,白白放走了刘邦,为自己留下了无穷祸患。

最后,项羽不善于重用人才。韩信、张良等谋士忠心一片、足智多谋,明明可以利用并助他大获全胜,他却不以为然:“这有什么用,他们分明是纸上谈兵嘛!”竟然还百般猜疑,最后,这些谋士都被对手刘邦所用。连对亚父范增也渐渐置之不理。最终项羽还是没能吸取教训,屡战屡败。

我认为,项羽的只崇尚武功、不读书、无知最终让他一次又一次地走向了失败。不读书就会无知,就不能很好地判断形势和制定谋略,也不能吸引人才、知人善任,更不能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自己。可惜,一代西楚霸王,临终还坚信:“天要我亡”。英武盖世却只逞匹夫之勇,真是令后人可悲可叹呀!

【篇三:弯道有时是捷径】

人生如路,攀登山路的旅途中,人们总想多点平坦,少些崎岖。殊不知,平坦的大路容易让人松懈,反而更易让人放弃;而崎岖的小路却磨练出人的意志,反而成为成功的捷径。所以说:弯道有时是捷径。

历史的记忆回到春秋,那是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一个名叫伯里奚的人,身怀奇才却遇不到伯乐,辗转之间最后竟沦为奴隶。而这看似是走上“弯道”,但却是他成功的“捷径”。事因秦穆公发现他是个奇才,于是用五张羊皮把他换了回来,拜为相国,成就一番霸业。倘若伯里奚当时是个达官贵人,声名显赫,他又怎能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去呢?正是他沦为奴隶,才可到达明主身边,一展才华。所以,弯道有时是捷径。

其实,在伯里奚之前,姜子牙已明白弯道有时是捷径。在伯里奚之后,诸葛亮更是很好地诠释弯道有时是捷径。姜尚学得一身本领,但不直接走“捷径”去投奔文王,而是垂钓碧溪,反而更博得文王赏识,受到重用。而诸葛亮身怀盖世之才,却摆出个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姿态,这才引来了刘备的三顾茅庐。这正是他们懂得弯道有时是捷径,充分利用欲擒故纵的结果。兵法有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有时,我们面似走了弯道,其实在弯道中我们磨练了意志,坚定了信念,反而是成功的捷径。项羽破釜沉舟而大破巨鹿,正是弯道有时是捷径的最好诠释。

而如今,在这个喧嚣浮华的社会里,人们却太过于追求捷径。少年明星的大量涌现更加加重人们的虚浮心理。人人都想走上成功的捷径。但恰好这所谓的捷径正是不折不扣的弯道。其实如果踏踏实实,从细节做起,多在地面走路,少在云端跳舞,走多点“弯道”,蓦然回首时,你会发现一路走来已收获不少。

弯道有时是捷径。

热门推荐
1筷子和碗的启示
2苏州同里古镇
3我咋这么傻呢
4第一天上“足球课”
5最吸引我的迎春花
6我的理想
7那一次,我真的很开心
8妈妈我想对您说
9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10留住美德
11蹲下来抱抱自己
12圣诞礼物DIY
13小区里的秋天
14最美晚霞
15我的班主任
16辛苦的爷爷
17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18观察家人擦玻璃的过程一段话
19浓浓的父爱
20油菜花
21那段难忘的时光
22分享是快乐的
23寻找春天
24家是幸福的泉源
25迷人的冬景
26春天在哪里
27玩抓娃娃
28那片绿地
29轮回
30学包粽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