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孝举的作文

【篇一: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曾读过陆游的一句诗“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从未离开故乡的我,只觉“他乡胜故乡”外面的一切一切都那么精彩。高中后,我如愿以偿,竟也感受到“重回故乡交旧少,凄凉”,哦,原来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曾经的挚友早已有了纱一般飘忽的隔膜。母亲您呢,还是那个母亲,总感觉那脐带还连接着血肉。母亲,是永远不会疏远的存在。

开学后的一个月,从未有过的想家。想我的床,想门前的香樟,想您的鬓角……那短短的一个月,第一次离家,有新奇到思念,我想到诗中的孤鸿,飘絮,如在眼前。

记得从四年级起就给您写信,“孝文化活动”的内涵与意义却是在六年后才懂得,我感到惋惜。或许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孝感有黄香、董永,可我却未曾被这孝所包围的城市感染。去年的我,叛逆,或许这是年轻的通病。我曾用言语伤害过您,甚至与您起过争执,对不起妈妈,已有15岁的我仿佛从未做过孝举,以致今日的孝举我无法写出……我感到惭愧,我还有很多个十五年,而您却还能陪伴我多少个十五年。

“孝”也许在当代00后体现的太少太少,我们这一代不会表达,害怕抒情,写信确是一种好方法。纵然今日长长八百字,我却道不尽您的好,悔不尽我的错,只能感谢您的包容与谅解,我想我今后的每一年,虽做不到董永的卖身葬父,黄香的温被扇席,但却想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您开心。妈妈,今日我仍在学校,同您相见已时日不远,从之前的离家出走到现在的归心似箭,或许是孝感这浓浓的“孝”氛围感染了我,这是老师们挂在口头,同学们谈在课余的啊。

可我,亏欠的太多太多,我详悉数数来,再将此化为感激和爱意奉献给您,我的母亲。

爱您的女儿:XX

【篇二:血缘亲情】

自古以来,我们对血缘的概念仅仅是一母同胞或是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我们也一直认为有着血缘亲情的人总是和和睦睦的,都是怀有一颗孝心的,毕竟身体里流着一样的血。譬如,孔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等流传至今的佳话。

但是经过那天以后,让我不禁对血缘的概念产生了怀疑。

那天,我陪着奶奶在看电视。无意间看到了一档有关亲情的节目,本以为是和和睦睦的,看完之后,让我大跌眼镜。这是一档调解亲情纠纷的节目,什么兄弟为了赡养父母,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妯娌都不愿赡养父母出现争执,兄弟姊妹为了一间房屋而不和等等。看完这些,我觉得现在的血缘亲情因为物质方面或其他方面而变了质,不同原来了,不似原来那么纯净了。好似给原来的亲情戴上了一张虚伪的面具,让人猜不透。

当然在这些虚伪中也有一丝丝真情流露。

2015年被评为最美孝心少年的黄凤,5岁时黄凤爸爸意外摔伤高位截瘫,妈妈离开家。11岁时她推着400斤的铁板车把爸爸带到上海治病。连续10年,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片。风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曾放弃!16岁的她说:委屈时看见我爸笑,就没事了。

这一丝丝真情不仅体现在血缘亲情上,更体现在没有血缘之上。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谢丽芳18年奉养5位无血缘关系老人,多年来,谢丽芳坚持照顾养父母,很不容易。更了不起的是,她还要赡养照顾养父的兄弟,一般人很难做到。她的孝心,大伙看在眼里,心里暗自为她叫好;看到她吃苦受罪,大伙都于心不忍,纷纷出钱出力,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谢丽芳感恩反哺的孝举打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个个都对她赞不绝口,但谢丽芳却很淡然,她说:“与父母的养育之恩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血缘亲情似乎已然超出了人们认知的范围,但又好像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一样。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热门推荐
1我的同桌
2快乐的露营
3秋天
4因为创新世界才精彩
5春天的使者
6秋天的快乐
7军训心得
8乐在其中
9感动
10中考满分作文
11趣味物理实验
12以努力为主题的作文
13寻螺记
14介绍我的学校
15我一周的课余生活
16在唐诗的海洋中畅游
17美味的饺子
18秋天来了作文
19运动会
20树下的身影
21寻找自己的幸福
22不平常的一天
2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4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25青春的味道
26皮蛋和我
27幸福是妈妈的爱
28这件事真让我后悔
29我们的语文老师
30我的青春我做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