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刑具的作文

【篇一:令我难忘的一天】

2018年7月8日,爸爸陪同我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雏鹰假日活动。我们自行前往明故宫地铁站然后和老师、同学们回合。巢老师交代了行程和注意事项后我们出发了。

我们先去了南京博物馆,一进去就看见了一些古文物,有玉剑、陶罐和古代盔甲,还有很多的古墓。南京博物馆虽然馆藏的文物有限,但是它们让我看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接着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去后看到很多人的名字写在木板上,挂在了墙上。问后才知道是死去的30万中华同胞。往前走看到了日本人当时用的装备,有机枪、大炮、刑具等。水淹、火烧、活埋、杀人比赛、细菌战……日本鬼子想尽各种他们能想出来的残酷的手段,变着法来杀害他们的同胞,用同胞们的鲜血来换取他们所谓的快乐可以想象到他们当时的残忍的手段

从现在开始,我们得努力学习,加强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长大后,好好的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对我们的国家做出重大的贡献,不让别的国家的人瞧不起,不让这种国耻再重蹈覆辙。

【篇二:河南游记】

随着旅游大巴的轨迹,我们到达了中原的一块人间沃土——河南。

河南忆,最忆是开封,包公府内观云落,上河园中领春风,何时再相逢?

观石窟。

颇有名气的龙门是苦位于绵延的山脉中,千万座佛像也隐匿其间,临靠曲水,不时几翩白鹭掠过,而那整副的画卷也因此充满生机。清澈的激流旁弥望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再上是端庄威严的佛像,人头攒动中,佛像的眉目微弯,安宁祥和。其正中的大佛依山势而建,两旁各有两位护法僧佛,在这儿你会被大佛的气势所震慑,心中翻涌起万千情绪。随木梯而行,各式佛像令人目不暇接,行人的脚步微不可闻,导游讲解也轻声细语。这不仅是对古籍的保护,也为旅游增添了文明的风采。

河上游。

日光微醺,虫鸣耳畔。时间正好,清明上河园中,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跟着风的脚步,我们穿过端门,步入青瓦红砖的建筑群。千年的时光,仿佛逆转。人们穿着古装,惬意地在园中穿梭驻留。驾着马车的车夫载着游客,车上悬着的铃铛,和着马蹄的踏动,脆生生的响着。街廊上的红灯笼,带来了几分喜色。满目温暖的颜色,意欲将太阳遮蔽。沿着湖岸行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快乐而安适。当校场上的演出快要开始时,旁边的假山上,围满了观演的人,他们翘首而盼,眉目间或好奇、或兴奋、或喜悦、或平静,伴随着拔地冲天的几声巨响,铁甲金戈间的相撞,撕裂了空气,也划破了人群的喧嚣。精彩的马术表演,还未停歇,我又随着人流就来到了秋千园——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在滚木和吊桩中,并没有秋千的身影,大多数的秋千散落在各处。沿着湖岸,隐匿在园林中,站在秋千上向四周远眺。斑驳的树影之间,人影绰绰,嬉笑声随着水波向外荡漾。若携伴而行,那才最妙,这时就可以享受,“我欲乘风归去”的意境了。秋千的摆动,带来了更高的视野,衣衫被风吹起,带走了炎热和旅行的疲惫。景龙湖中的茗春坊,和宣和殿金色的砖瓦屋顶就能被看到,这两座仿制的,皇家建筑,大气恢宏,比旁边的民居要多上几分庄严的色彩。

如若仍不足以尽兴,走过九龙桥和双亭桥,就会步入市井小巷。民食小铺,杂技表演在这里聚集。水车园,东京食坊和路旁的勾栏瓦肆,也许能留住你那不安躁动的心。古代幻术、气功叫人拍案叫绝,当地美食,令人垂涎三尺。而水车则为古代的宋朝带来了农耕动力……不知不觉中,在你嬉笑中流过的时光,止住了,你游园的步伐。

开封府。

“忠心昭日月力革弊端上书北阙,正气满乾坤严惩邪恶施法南衙。”这幅在西门上的对联拉开了开封府的帷幕。我的脑海中响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唱词,“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进的更深些,迈入正殿就能够看到三块牌匾,正中的,是“正大光明”,两旁分别为“清正廉明”“勤政为民”。牌匾的下方,三个古代的刑具,依次排放着。狗头铡、虎头铡、龙头铡。闪着清冷的寒光,在那个等级鲜明的时代,杀人的刑具都被划分成了三六九等,更别说社会中那些人欺人的现象了,屡见不鲜。包拯,为了百姓告状便利开了后门,留下了“走后门”的一段佳话。也解救了不少生活在非人环境下的穷苦百姓。于那三块牌匾,于百姓,他都力求做到最好。这大概就是这个白面书生在戏剧中却被老百姓塑造成一个黑面高大的包青天形象的原因吧。

当三日的研学生活,在眼前一一浮现,忆河南那首诗也被读到了末句。在光和影的交叠中,美好的记忆也流于笔下,令人回味不止。

【篇三:重庆之旅】

比起“山城”这个名头,想必还是重庆——这座城市的本名,更让人能够记住,但说它是山城,却是名副其实,我们一路上山,热是热,人却也很多。也是,大约不热就不是重庆了吧,比起人山人海的比喻,我觉得更像闸门松动的水流,源源不断,却是向山上流。我们也跟着,因为有同一个目的地。

在重庆顶着烈日玩了一整天,除了重庆的热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白公馆与渣滓洞,一听这名就知道不是什么山清水秀的地方。是的,这两个听起来平淡至极,连外观都没什么特别的如今的景点,当初却是无数革命者慷慨就义,不放弃不屈从的牢狱和刑房。

在白公馆,有一座地牢,现在入口已封上了护栏,靠近那里,在牢口可以俯瞰整个地牢,阴森冷清,怎是一个恐怖可以概括?还能看见行刑椅与一些行刑的工具,仅在洞口瞧着,我就后怕了。在这样酷暑的天气,站在那儿就有阴测测的冷风,不知在冬日是怎样的寒冷?勇士们又是怎样熬过痛苦的日子,但有一点我相信,他们在幽深的地牢虽然不辨四季,不辨日月,但他们不会彷徨,因为对他们来讲。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革命的日子,只要心中有光,谁怕黑暗?

白公馆的牢狱可怖,渣滓洞陈列的刑具更叫人心惊胆战,触目惊心,皮鞭抽在他们的肉体上,一定是疼痛的。人类舍不下驱壳,可那一鞭一鞭,抽不灭烈士们心中的光,抽不灭那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竹筷子不是餐具,可恨的行刑官挑去了战士们的指甲,我甚至能想到他发出的猖獗笑声,这哪是个例?烙铁、电椅,甚至最原始的拳打脚踢……资料告诉我们,那群烈士中有很多都还是少年,更多的也才是青年,可那时的他们没有五四,没有六一,没有暑假,刑室里光都没有,心里呢?

人太多,天太热。我想,我一直在想,他们有过绝望吗?有个软弱吗?有过想要放弃的瞬间吗?也许有,人不是铁打的,心也不是,可他们挺过来了,少年强则国强,瘦弱的背脊绝不柔弱!我百感交集。

重庆是热的,热火朝天。当年的刑具却冰冷彻骨。眼睛看见的,脑子镌刻的,却不会忘。山城之行我毕生难忘。

【篇四:难忘的春游】

我翘首企盼的春游,终于到了!我兴奋得不得了,早上六点闹钟一响,我就从床上跳起身来,我可不想迟到!来到学校,我看到竟然还有比我早到的同学,看来大家都很期待这次春游!我们按照顺序依次排好队,乘上大巴出发了。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龙华烈士陵园。在那里我们举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仪式:解放军叔叔为革命英雄敬献花篮,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烈士鞠躬致敬。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以前关押革命英雄的牢房和审讯时用的刑具。烈士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绝不向敌人屈服。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好好学习,把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发扬光大。

在简短开心的午餐后我们来到了第二站——上海大学体育中心,我们观看了“冰舞间”的精彩演出。这是一场全部在冰面上完成的演出,有“风筝”、“吊环”“冰上高跷”……我最喜欢“冰上长绳”,因为我们最近阳光体育都在跳长绳。我在操场上跳的时候都经常会失误,但这些演员们穿着冰刀在冰面上像欢快的兔子跳来跳去,还能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真是令我瞠目结舌!这就印证了一句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们精彩绝伦的表演肯定是她们平时刻苦训练的结果,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今天的春游让我难忘,我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次活动啦!

【篇五:发型转变记】

原本,我有一头细细软软的黑头发,是那种可爱的丸子头。但是,星期四的晚上,妈妈惊恐地发现,我的头发里竟然长了虱子。

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虱子的模样,突然觉得好可怕。妈妈也有些慌乱了,连忙打开手机百度开始搜索。

第二天,妈妈告诉我,祛除头虱最简单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头发全部剪掉。我惊呆了。我不敢想象,我这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刘陶陶瞬间变成一个无敌大光头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很难看呢?我走在大街上会不会被人当猴戏观望呢?上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会不会笑掉大牙呢?我担心极了。

我提出了一万个不剪头发的理由,可是也没有办法。最终,我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妈妈带到了理发店。我坐在刑具般的椅子上,听着头顶嗡嗡的电动推剪声,我越想越害怕,都不敢睁开眼睛看镜子。十分钟后,伴随我成长的头发掉了一地,我看到镜子里出现了一个“大头钉”,只有头顶那巴掌大的地方,立着短得不能再短的头发,其他地方几乎寸草不生,我差点从椅子上掉下去。天哪,这让我怎么见人啊!

虽然,我剃了个“大头钉”,不过我已经摆脱了头虱的烦恼。头发剃了又怎样?我还是那个天真活泼的我。等到这个夏天过去,我的长头发就会回来了!

【篇六:历史的味道】

这天气真令人厌恶!寒冬腊月,虽无白雪纷纷,但那凄冽的西北风卷着干燥飞速而来,使人脸上手上都有些冻伤,我已经在这个气候下排了两三个小时的队,为了看这样的景点付出如此之多,我实在是怒不可遏!

这便是坐落在重庆的渣滓洞革命烈士的囚笼,牢房是新建的,供人观赏,就不到十公顷的景区,如此费时费力,何苦来哉!

爸爸要求必须参观这个景区,我终于踏入那年久失修的破铁门,顺着参观通道观看,这里一片狼藉。有国民党值班的哨台,如今塌的塌,倒的倒,好的也是断壁残垣,许许多多的枯树根无规律地散落着。时而能越过一道破石墙或是钻过一个破洞子,我并不觉得这很稀奇,只觉得这是一些古建筑废墟罢了。

终于走到正区,正区的牢房并不是原模原样,而是推倒重修的,我走进去,环顾四周,十来平米的空间中挤着两个木头架子床,木头已经发朽,散发出一股怪味,这就是革命烈士的江姐所居住的女牢!

进入男牢,环境也好不到那里去,破木桌,朽木桌上放着一张残缺的草稿纸,旁边倚着一条三条腿的凳子,比起国民党老大蒋介石的华清池,这些简直是不堪入目。我渐渐对这里产生了兴趣,直到看见一张简介——罗广斌,此牢房的党员,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国民党杀戮日。罗广斌为了越狱,和同伴用自己所打造的铁器与对手的机枪交火,终于他钻出铁丝网,同一部分党员离开了这活棺材,书写了《红岩》这部著作,让人们铭记历史上这厚重的时刻。

刑具间令人发晕。在这渣滓洞中,皮鞭铁棍只是刑具中的无名小卒,真正的刑具真是令人不寒而栗。其一,老虎凳,所谓老虎凳,便是把人固定在一张钉满铁钉的凳子上,并且将膝盖夹在一点,脚下加砖块,膝盖在水平线上,而脚已抬高许多,腿就这样被废了。我不知是何人创造此物,也不知是何人如此狠心使用此物,我的面前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我们的共产党员被五花大绑,伤痕累累,施刑者面目狰狞,想要从共产党口中获取情报,可是我们的共产党员鄙夷地看着他们只是沉默。我佩服共产党员的信仰。这种无论身处断头台仍然守口如瓶毫不动摇的信仰,使他们勇往直前,视死如归!我十分痛恨那些国民党,他们为何用如此残酷的刑具去伤害自己的同胞,却不抵抗外寇。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终于能读懂《囚歌》的豪言壮语了:“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连同我与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中热血中得到永生!”

不去感悟历史,怎解其中厚重的味道?

【篇七:我是一只小蝌蚪】

圆圆的大脑袋,一个又长又细的身子,身披一件黑色大衣,这就是我—小蝌蚪,一只渴望自由的小蝌蚪。

我住在一条清澈的小河中,有时我与小伙伴们在这里追追打打,欢乐无比;有时躺在浅滩上,好不惬意!在温暖的阳光下,清澈的河水被晒得波光粼粼。

一天,一群淘气的孩子从森林里跑来,我心中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不其然,一块巨大的石头阻挡在我们中间,就像天上下的冰雹一样。原来是这群孩子把我们当做“玩具”,把我和伙伴弄得生不如死,不知有多少伙伴丧命于黄泉。我此时的心也碎了,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听不见我们死前的悲鸣,就因为看不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就漫不经心地把我们撕碎。

过了几日,这群孩子又来了,他们拿着塑料瓶和塑料袋,我也知道这是我们的“刑具”。我游来游去,当我以为自己已经逃出“刑场”时,一转身的功夫,我被一个塑料瓶盖了起来,我的“主人”回到家时,我就悲痛不已。我心想:天呐,我怎么在这狭窄、没有新鲜空气中的塑料瓶中生活,妈妈快来救我。在我这个“主人”的“折磨”下,几十天没给我喂东西了,在这些天里,我就瘦得皮包骨头。

在我快撑不住时,我仿佛看见了与朋友们在河里自由地玩耍……

【篇八:童年趣事】

我小时候和大部分男孩一样,十分调皮。因为我不乖经常被爸爸逼着“吃”“粉干炒红酒”(闽南语),所以我对爸爸用的“刑具”——竹枝,恨之入骨。

一天,我在沙发上懒洋洋地躺着看电视,我看着动画片,不时地哈哈大笑。突然,我无意间看到墙角里放着爸爸平时用来“炒”我的东西,我灵机一动:何不把这个可恶的东西给扔了,以后就算爸爸要打我,也找不到打我的工具了。

我看看四周,没有人,走,赶紧拿起这个竹枝就走。哟,那边还有一枝,一起带走,不然这个扔了那个还在下回还得吃苦。

我拿着两个竹枝,大摇大摆地走出家门,环顾四周,大垃圾桶在那边。我小跑过去,想把两个竹枝塞进去。

我看见小伙伴在他们家店口很无聊,灵机一动就把他叫上,顺便带上打火机。

我们拿了刚才的竹枝,走到下水道边上,我点着了一条烧起来,再把另一条也放进去。

竹枝慢慢地烧起来,但火不大,下水道里虽然是干的,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一些没烧完就灭了。

看着下水道里还有些许没燃尽的灰,我既开心,又有点失望,开心的是那个打我的东西终于败在我的手下,失望的是没有烧干净。

虽然把这两个东西烧掉了,但没想到爸爸竟然又去别处弄来了新的,后来当然还是被打了。不过,烧掉自己可恨的东西到现在都觉得很好玩,觉得很畅快。

热门推荐
1考试分析
2我成长了作文
3我的母亲
4挤眉弄眼吃饼干
5《一叶障目的危险》TED观后感
6凝视生活
7鸣沙山的月牙泉
8我与青山绿水共欢唱
9成长随想
10《西游记》读后感
11电梯惊魂
12回眸
13苍蝇也玩高科技
14美丽的东塔湖
15做一个孝子
16我们班的“调皮鬼”
17我的青春里有回忆
18欣赏诗歌
19这里是个好地方
20暑假的作文
21包饺子
22游拉卜楞寺
23青春烈火
24一碗豆腐花,让我驻足
25生活处处充满阳光
26茶岛之美
27一本书的友谊
28七年的坚持
29密码
30梦想盛开在心中的百合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