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酱鸭的作文

【篇一:南京盐水鸭】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小吃,到南京不吃盐水鸭就跟没来过南京一样。盐水鸭虽然没有北京烤鸭那样外焦里嫩,也没有酱鸭那样味道浓郁,但它独特的口感令我记忆犹新。

我跟爸爸妈妈旅游去过南京,曾许多次吃过盐水鸭。令我终身难忘的一次是那天的下午,爸爸妈妈在外面逛完街后,提着一只小纸箱走了过来。我把箱子打开后,看到一个用荷叶包着的稻草扎的小包出现在我眼前,虽然已经闻到了一些香味,但我还猜不出来是什么。

“叫花鸡吗?”“不对。”“是酱鸭?”“不是。”“那就是烤鸭!”“也不对。”“那是什么?”“等你拆开后你就知道是什么了!”

爸爸取出剪刀,一下子就把捆扎着的稻草给剪断了,露出了褐色的细腻的盐水鸭,“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妈妈问道。看着盐水鸭,我都“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在妈妈的指示下,我们三个终于开动了。一阵叮叮当当的“刀叉交响乐”后,这只盐水鸭就被我们大卸八块啦,一阵风卷残云后,桌子上就只剩下一副鸭骨架了。我们就像传说中的“饕餮”一样大口地吃着鸭肉。

南京的盐水鸭不仅味道鲜美,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呢。

【篇二:让绿色食品伴随你我】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市场买肉,发现在案板的一角堆放着一团黑乎乎粘稠稠的东西,上面飞舞着一群苍蝇。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仔细地辨认了一下说:“大概是没用的肉吧,如不能吃的淋巴呀,碎骨等等。”

正在这时,过来一个人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这堆东西。我很好奇,问老板:“他买去干什么呢?”老板直言不讳地说:“他是开包子店的。”

一刹那,我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要知道今天早上我刚吃了两个包子呀!谁敢保证那些看上去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包子,不是用这些令人作呕的肉垃圾做的呢!我想我再也不会吃包子了,包括饺子、馄饨等等一切用肉做馅的东西。只是我还能吃什么呢?

是的,我们还能吃什么呢?

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事故是层出不穷,如含吊白块的龙口粉丝,工业酒精勾兑的散装白酒,霉变花生制成的“美味”花生酱,戴防毒面具“特制”的蜜饯……最近看绍兴新闻,还曝光了掺化学物品的凉皮和用过期酱油腌制的酱鸭。如果说这些小摊小贩我们还可以抵防的话,那些品牌公司的所作所为就令我们防不胜防了。如三鹿的奶粉,冠生园的月饼陈陷,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光明的回炉奶……这些平时非常喜欢的食品,现在都有可能成为危害我们健康的杀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我们到里去寻找放心安全的食品呢?

万幸的是,政府正在加强和关注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老师平时也总是提醒我们,不要买学校周边小店里的“三无食品”。最近我看到很多同学在吃一种光泽油亮的珍珠糖,还有颜色鲜红的麻辣丝,这些东西真的很可疑。尘土飞扬的油摊前,也总是围着我们的学生。实际上作为我们学生,也应具备一点识别伪劣食品的能力,要有抵制垃圾食品诱惑的决心,养成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的防范能力。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一个男孩由于长期食用被污染了的蔬菜,而生了一种怪病,她的妈妈为了儿子,毅然辞掉大城市的工作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自种“绿色蔬菜”给他吃,一段时间以后,儿子的病竟奇迹般地痊愈了,她的“妈妈菜”也名声大振,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我想,我们的社会仅仅靠这么一点“绿色”是远远不够的。愿全社会都能行动起来,人人都来关注食品安全。还给我们一片安全明亮的天空吧,让我们能无忧无虑地消费,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三:舌尖上的浪费】

大家都知道人们的生命之源是水和粮食,但人们却不爱惜我们的生命之源,这个周末有两件事让我难以忘记。

我在班级担任的工作是一名后勤,经常来往于食堂和教室,每一次在回教室的路上,都会看到十几个大蓝桶子,大得足以装下两个我,起初我没在意它。周三,我习以为常地走在回教室的路上,路过大蓝桶子时,我不经意看了一眼,它立刻让我有了好奇心,心想这个桶里到底是什么。好奇心让我打开了盖子,一阵难闻的气味让我立刻把盖子扣上了,我并没有看错,那里填满了一堆剩饭剩菜。我很惊讶,仅仅二十个班,竟然每天多有十几个桶剩饭剩菜,那整个教学楼每天不都会有几十桶吗?

今天,妈妈说要请阿姨一家和姑姑一家到餐馆里聚聚。我们和姑姑一家先到了餐馆,要等阿姨到了才好开席。我和表妹闲的无聊,就到处跑着玩。我推开了一扇门,啊,满满一桌子多是饭菜,大盘小盘。“哥哥,你看,这红烧鱼还是整条的哩,根本没动过!”“看这一大碗的油焖大虾,还堆得冒烟哩!”酱鸭几乎还是一整只的,水晶蹄髈也只戳了几筷子。这时,走进来一个服务员:“唉,怎么又剩那么多,罪过,罪过。我们天天收拾酒席,经常一大盘一大盘的旺桶里倒,看着都心疼啊!换了我,吃不完,打包带走,一点儿也不丢人。白白浪费多可惜呀,唉,可惜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古老的诗句,人人都会背,可多少人都只是在嘴上念念而已呀!都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多少人不是说一套又做一套呢?

【篇四:老家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春节又到了。今年春节,我们回老家-建德,寻一个不一样的年味。

我们乘着爸爸的车,来到了建德。一进村子就迎面扑来了年的气息:马路两边挂着红彤彤的灯笼,一个个灯笼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马路边探头探脑;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火火的春联和崭新的“福”字;院子里挂着酱鸭,腊肉;男女老少穿上了新衣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最热闹的除夕夜开始了,大家吃完晚饭,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广场上。他们有的在谈论过去一年的收成;有的聊着自家孩子的工作学习;最有趣的要数孩子们的话题了:他们讨论着今年收到的压岁钱。放烟花时间到了,只听“轰”的一声,天空刹那亮了起来,无数颗“星星”在空中闪耀。此刻广场上的人们欢呼雀跃起来,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盘旋的蛟龙,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燃烧的火把……又一簇大大的烟花飞上了天空:银白的、橙黄的、草绿的、天蓝的,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看着别人的烟花飞上了天空,我也迫不及待地开始放起了烟花。又随着“轰”的一声,我的烟花升天了。我仰望天空,那烟花,有时像小白兔;有时像狐狸;有时像大象,好可爱!为这除夕夜,增添了许多色彩。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烟花,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大约七点半,大伙放完了烟花,都纷纷回家了。顿时,广场上鸦雀无声。八点,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如期而至,我们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旁,看着一部部搞笑的小品,听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其乐融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就是老家特殊的年味。

【篇五:一年更比一年好】

今天是大年三十,爸爸妈妈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去超市买年货,一会去菜场买菜,一直忙到下午都没停下来。

到了晚上,妈妈和爸爸还一直厨房,忙活了好久才出来。出来时手里还端着热气腾腾的菜。当他们把菜一道一道的端在桌子上时,我仔细地瞧了瞧,有:年糕、鱼、藕、酱鸭、红膏炝蟹……妈妈一边摆菜一边一本正经地说:“年糕代表年年高升;鱼代表年年有鱼;藕代表节节高升,红膏炝蟹是代表生意红火,纵横天下八方招财……”当妈妈说完这些的时候,我立马数了数这些菜数量,居然一共有十二道菜。接着,妈妈又眉飞色舞地说道:“十二被宁波人视为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每年十二个月都平安顺利。”好吉祥的数字,好有深意的寓意!我心里默默地想。

吃完年夜饭,爸爸妈妈立马给我压岁钱,还一边笑眯眯地说:“这是你的压岁钱蕴含着长辈给晚辈的,好运连连,健康快乐地成长的美好希望。”我拿着厚厚的一叠压岁钱,心里乐开了花。

第二天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早早地起床穿着新衣服,戴着新帽子,穿新鞋,漂漂亮亮地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长辈家拜年。

最喜欢过春节,每年总是热热闹闹的,每一声祝福里,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希冀和愿望。正如王安石所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呀,新春,象征着一年的开始,万象更新。

整个春节,我沐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里,幸福无比,也祝愿天下所有的人一年更比一年好!

【篇六: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

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是中秋节,因为在这个节日里,我可以和家人在一块儿赏月,吃月饼。

在今年的中秋节,爸爸做了许多饭菜:酱鸭、芋艿、毛豆、红烧肉、牛蛙炒洋葱。爸爸对我说:“中秋节必吃的有鸭、芋艿、毛豆、花生。我今天就缺一个花生,怕你们吃不下,就不做那么多啦!还有,月饼也是必吃的哟!”我第一次知道中秋节必吃的美食,怪不得这些菜平常不太吃,会让我感到奇怪呢!

到了晚上,我就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吃晚餐。晚餐真是好吃极了!吃好了晚餐,我的妈妈便拿出来了一袋子的月饼,说:“今天是中秋节,月饼必吃。一人一个,反正放三天假,咱们慢慢吃。”我马上就像一枝弹出的箭,迅速地跑到妈妈面前,拿了两个月饼,爸爸也拿了两个月饼。妈妈看我们俩人都拿两个,装生气地说:“我说一人拿一个,你们怎么一个人拿两个?”我回答说:“因为不够吃。”说完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妈妈看我这样子,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我算服了你们了,我也拿两个吧!”话音刚落,家里顿时笑声一片。我和爸爸妈妈坐到窗前赏月吃月饼,还边说边笑,气氛温馨极了。

我希望每年中秋节都会这么有趣!

【篇七:不一样的春节抗击疫情】

一年一度的春节快要到了,虽然这几天天气不好,但是我已经能够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早在半个月前,我们小区的树下、路灯下都挂了很多灯笼和中国结,很喜庆。而且妈妈说:“中国结有团圆、美满的意思,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所以过年的时候一般家里都会买些挂起来。”我说;“难怪小区里挂了这么多。”

几天前,奶奶买了好几只鸡、鸭、还有几块肉,我问奶奶买这么多我们又出不完,奶奶说:“过年前要做些腊肉、酱鸭,这样不仅好吃,还能保存很长时间,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过年的时候还可以招待客人。”我说:“难怪前几天好多人家的窗台上挂满了腊肉、酱鸭等,天气好的时候花园里都挂了很多。”

过年前几天,妈妈说:“我们来大扫除吧。”我说:“好的,那我来扫地、擦桌子吧。”接着我和爸爸妈妈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包括所有门、窗户等等。打扫结束后妈妈说:“去把对联贴一下。”我说:“好的。”我拿起对联叫上爸爸把对联贴起来,贴好后我看了对联读了一遍,上面写着“欢欢喜喜辞旧年,高高兴兴过新年。”中间还有一个福字。妈妈看了一眼说:“很好,不过今年的春节可能不热闹了。”我说:“为什么啊?”妈妈说:“现在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很强的传染性。”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病,我又从爸爸妈妈哪里了解了一下,知道最早这种病是从湖北省武汉市开始的,由于那边吃野生动物,就这样从野生动物身上传染来的,所以这个春节的一些聚餐都被取消了。

终于到了除夕夜了,只有我们一家五个人,姑姑家没来,奶奶烧了好多菜,虽然不是很热闹,但是我也很开心,大人们今年多了个话题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他们说武汉已经封城了,一些公交、地铁、火车、飞机、长途客运等等都停运了,就是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听了这些我心里感到非常难过。

今年的春节我在电视听到最多的就是如何防止疫情,如何防止感染,医学专家告诫我们要勤洗手、常通风、出门带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最好待在家里。我真希望这次疫情快点过去,大家能开开心心的过年。

【篇八:疫情下的春节】

天气越来越冷,街上的行人渐渐变少。原本热闹的大街,也变得冷清。当大街上的红灯笼高高挂起的时候,年也近了。许多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清晨,听着窗外清脆的鸟叫声,睁开朦胧的眼睛,看着窗外雾蒙蒙的天。从床上爬起,出了房门。看见奶奶在厨房中忙活,上前去问,才知道奶奶在做酱鸭。见奶奶熟练的将鸭子杀掉,拔除鸭子身的毛,剖开鸭肚,清洗干净,晾干。将酱油、糖,放入锅中,再加一点辣椒,煮至开滚。等待酱油变冷,再将鸭子放下去。浸12个小时,把鸭子拿出,晾干。一只酱鸭就完成了。酱鸭的咸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晾干的天数,晾干的时间越长,酱鸭就越咸。我们全家都不喜欢吃咸的,奶奶就晾的时间短,就不会特别咸。

中午,和父母一起去商场里买年货。我们走进商场,看见人们拿着许多年货,打算买给自己的父母。这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当我回过头,看见了我以前的朋友,他们也是在这个时候出来买年货。自从他搬家搬走后,我俩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现在我俩就像失散多年的兄弟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边笑边互相打趣,回忆着以前的事。当然,也少不了问各自的学习成绩。在商场中逛了两个小时,我们才将自己想要的东西买好。走出了商场,我们两家告别分开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还可以再见一面。

回到家中,看着三大袋子的年货,想着过几天就把这些年货送到亲戚家去。但让我们所以没有想到的是,再过几天,肺炎就来了。几天后,肺炎来袭,将我们的所以计划全部打乱。从几百号人感染到几千号人感染,过程仅仅不到一个月。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我们只好躲在家中,跟亲戚说不去拜年了,并跟他们说也不用来串门拜年了。

从窗户往外看,原本热闹的街头,在春节来临之前就冷清了,再加上肺炎的来袭,街头上就越加没有人了。私家车也因为肺炎来袭而减少许多。在听说了杭州有一些地方的商场会停业关门,我和父亲带着口罩,往商场走。商场里人还是挺多的,他们也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通知,跑到商场里买可以存放的蔬菜。而且他们也都带着口罩,但还是有些人没有重视要带口罩去商场。我们来的稍微晚了一步,有一些蔬菜都被其他人抢光了。但还好超市里的工作人员及时的将一些缺货的蔬菜补上,我们才得以买到可以储存的菜。买完菜之后,我们打算这几天不出来了,我就上了二楼,去买一些零食、水果和饮料。付完钱,我们就带着三大袋的东西回家了。

夜晚,奶奶将酱好的鸭子切开,父亲将烧好的饭菜端上餐,母亲将亲戚拉进群里,用视频来拜年。在亲戚们的带头下,微信群里的红包接连不断,朗朗笑声从电话那头传来。看着春晚,祝福传遍。暖流流入心中。是啊,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不出门拜年也可以如此的欢乐。

夜渐渐深了,在星空之下,看着万家灯火通明,听着亲戚朋友的欢笑,吃着父母烧的饭菜,说着各自来年的愿望。美好的愿望冲向星空,冲向云霄,冲向宇宙,在银河中响彻一切。年味在人们的欢笑声中越来越浓。

【篇九:安昌酱香年】

除夕的白天,我与爸爸妈妈去了绍兴安昌寻找年俗传统文化。在这里,我寻到了年味。古镇依水而建,家家户户门前大红灯笼高高挂,沿着小河,踏着青青石板路,我时不时地看见有人在门前杀鸡宰鸭,洗菜洗鱼,大家都早早地准备这一年中最重要的年夜饭了。

还有许多店铺门前都密密麻麻地挂着腊肠、酱鸭、酱鹌鹑、鱼干……整个小楼都被这些酱制品包围了,那场面真壮观!人在老远就能闻到这些酱制品的香味。这里的狗也特别多,而且特别友善,他们在街上溜达,我想他们是自由、幸福的。这时,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船老大在这么好的天气当然也不能闲着,他们大声吆喝着:“来!15元3人乘船了啊!”路边的游客纷纷走向那些小木舟,都想乘一乘乌蓬船。

再往前走,我看见一对六旬老人在卖各种糖和糕点,我们停下来挑选。这时,那位老公公用一根木棒挑起一大团金黄色的麦芽糖,挂在一个木头制成的钩子上。然后,双手握住木棍两头,用力往后拉,麦芽糖被拉长了。他将糖绕一圈挂回钩中,再手握木棍,双腿迈开呈弓步,人往后倾,用力一拉,麦芽糖又变长了一点。就这样,一拉一扯一绕,重复着之前的动作,有点像划船,有点像做拉面。麦芽糖在老公公的手中像变魔术般,竟然从之前的透明金黄色变成了洁白如雪的白色,而且感觉这糖的份量也越来越多。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被老公公娴熟的手艺所吸引,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老公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丝毫不怯场,依旧从容自若地“扯白糖”。终于好了,老公公费力地将木棍从极有黏性的糖中取出,然后快速地塞进棉袋里。“它怕冷”,老公公一边给我们解释,一边麻利地扯出一块糖,拉长搓成细棍状,“咔嚓咔嚓”剪断,再用剪刀把它剪成小块,明显地看到越到后面越难剪,糖变硬了。“吃!”他面带微笑地说,拿了几块分给大家。老公公真热情!这项手艺叫“扯白糖”,今天我算是大饱眼福了。

【篇十:永恒的亲情】

到了农历八月,秋天的脚步就加快了:天高了,云淡了,树叶枯黄了,不少花儿凋谢了,蟋蟀在草丛中唧唧叫个不停,五颜六色的菊花开得十分热闹。大自然的一切,年年如此。然而,就在今年的秋天,我由家庭生活的一幕也发现了人世间一种永不改变的东西……

中秋节那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刚到家门口,就闻到飘出来的饭菜香味。我放下书包,往桌上一看,哇,多么丰盛的宴席:红烧鸡、酱鸭、糖醋排骨、海蛰头……满满一桌!这是爷爷、奶奶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中秋晚餐。看到这么多美味的菜肴,我迫不及待地大吃起来。

席间,我向爷爷、奶奶、姑姑、姑父分别敬了酒。姑姑一直忙着照顾才上一年级的表妹,爷爷忙着给我夹菜,奶奶不停地招呼大家多吃一点。一桌丰盛的宴席就在全家的谈笑间被一扫光。

刚丢下饭碗,我就和表妹到阳台上赏月了。不知怎的,今晚的月亮格外的圆,分外的亮,就像一个璀璨的玉盘悬挂在天空。这时,爷爷拿来几个又红又大的石榴,那珍珠玛瑙般的石榴籽和酸甜可口的味道着实让人喜爱。我还没品尝完石榴,妈妈又捧出一盒月饼。一只只金黄的月饼有的放在小花篮里,有的装在小船里,犹如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我边吃月饼边问妈妈:“你们小时候中秋节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吗?”妈妈摇摇头,笑着说:“我们那时过中秋节,月饼凭票供应,每家只有几块,公公、婆婆总是省给我们吃。唉!也不知道远在家乡的公公、婆婆今晚怎么过的?”这时,爷爷凝望着天空,自言自语道:“是啊,也不知老爷爷在老家好不好?”

听到爷爷和妈妈的一番话,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我不由得想起了王维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尽管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改变,生活在不断地变化,但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亲情却始终没有改变,它将一代一代传下去,直至永远……

这就是我在今年秋天里心灵深处的发现,这个发现好像让我长大了许多。

热门推荐
1八年级作文
2阅读改变人生
3成长足迹
4我家的小乌龟
5把美好留住
6玩转魔方
7《小悟空》观后感
8小树的心思
9给孔子的一封信
10寒假的作文
11抗日英雄作文
12又到月圆时
13豆芽生长过程观察日记
14初中这就是我作文
15环卫工人真辛苦
16初二生活协奏曲
17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18可爱的玫瑰花
19多彩的田园
20我努力读懂妈妈的手
21美丽的邂逅
22童年趣事
23想象我未来的某一天生活
24年味
25夕阳
26我爱我家
27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28那一次的失败
29那个他
30第一场春雨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