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发行吟的作文

【篇一:一路书香一路歌】

以书为枕,手有卷香。欲问为何?只因醉其中,问君何乐而不为之。——题记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总能看到江畔的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是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文,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泪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使多少权贵黯然失色。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能这样活一回也就无悔了。于是人们佩服你,铭记你。

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我看见了正在伏案写作的司马迁,早已身残心衰,遍体鳞伤,但他仍紧紧地握住了笔杆子,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坚定信念,唱出了史家之绝唱,吟出了无韵之离骚。挥洒着不朽的历史。

透过书籍,我看到了先贤的身影,明白了生命的真谛。那一个个字,载着作者的思绪张扬在纸上,千日的心血凝成了一页页的书籍。柔日读史,刚日读经。读史以明志,养浩然正气;读经以养性,塑静俭德性。读书,你获得的是绝对睿智的头脑,绝对理性的思维。读书,更是一次灵魂升化的过程。

让书香流淌过我的心底,让烈火燃烧我的热情,让春风唤醒我的斗志,我多么想长醉于书海。

握一本古书,捧一杯新茶,茶香、书香,满目满齿,不亦乐乎。

【篇二:可以痛到美】

一袭薄衾,怎能耐得住五更的严寒?

披发行吟,岂能止得住无休的征战?

五月汨罗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水涧,似锦的繁华,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机盎然而又充满诗意,令人留恋,让人陶醉。

此时的郢都,战火吞噬着人们的肉体,血腥沾污着人们的灵魂。秦王在血液弥漫的天空下叫嚣着,他是狮子,要咬死所有胆敢拦住他战车的人。

楚人麻木的注视这秦王因骄横而扭曲的脸,只有屈原,用唯美滋润着汨罗河的万物;只有屈原,用至诚承受着官能感受以外的痛苦。

啸歌的歇斯底里,却挣脱不了世俗的羁绊;怒吼的摧枯拉朽,始终填埋不了楚国的苦难。一切显得那么协调又不和时宜。

郢都的痛滋生了屈原的苦;而屈原的苦却滋养着汨罗江畔的万物。痛苦有时候并不需要直抒胸臆,屈原他并没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也没有“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凄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正是将这种意识上的痛融化为流淌的思绪,“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是怎样的大义凛然和大气?心怀楚王,心系楚国的屈原用他的华彩将这种痛与美对照的如此鲜活,辉映的如此令人震撼。

屈原在江边反复吟唱着《离骚》,他相信:痛可以独善其身,痛也可以名垂千古。他承受着官能感受之外的理念之痛,并将这种痛深埋、蓄积、勃发,最终凝结成满江的碧血,永世流传。

当所有的人因为没有生命的气息而空虚时,屈原却赤裸着灵魂奔跑,他要让世人看到他的爱国之心是沸腾的,是鲜红的,是散发着光芒和热量的。

他要将这颗心名垂青史,他要让他吟唱的《离骚》流芳百世,然后用汨罗江的水洗净身上的尘垢……

为人、为文、为政……足矣!

热门推荐
1远方
2为辛勤的园丁点赞
3生命生命
4遇见屈原
5父亲的背影
6家人的爱
7绿色常驻
8滕头一日游
9我喜欢夏天
10小河的声音
11笑着醒来
12点点滴滴都是爱
13与书为友
14狂风暴雨中的小草
15因为你,我不再孤单
16音乐课上的启示
17画鼻子
18向阳花开
19爱国从我做起
20我爱家乡的小溪
21目送
22记我身边的好老师
23初学葫芦丝
24古怪幽默的音乐课
25写对话童话的作文
26走过那个拐角
27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坚强
28后悔的痛
29好玩的日照
30生如夏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