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兰头的作文

【篇一:寻找春天】

想着,想着,春天的脚步在我们耳畔响起,待我们回头寻找时,却找不到她的身影。春天,你在在哪儿呢?

春天就藏在一朵朵的樱花中。路旁的樱花朵朵绽放,开得好热闹啊,一个个争鲜斗艳,旺盛的生命力毫不悭吝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在一旁苍郁的杉树衬托下,更是洁白如雪。凑到花瓣跟前细看,白里似乎又透出一丝粉色,娇嫩欲滴,惹人怜爱,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细细地倾听她们到底在说什么:“妈妈,春风好温暖,我想飞,飞过大山,去看山那边的风景。”一阵微风吹过,一片片的花瓣掉下来,像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优美的姿态让人浮想联翩。

春天就躲在我家屋后一畦畦田野里,俯下身听小草和微风说的悄悄话:“微风姐姐,春天到了,我又换上了一件翠绿色的衣裳,连雏菊姐姐都夸我的衣裳好看呢 ,你又换上了什么衣裳啊?让我瞧一瞧吧!”田野上的马兰头也拼命钻出泥土,放声歌唱,人们提着篮子来采摘,不过你可别担心,因为有野草兄弟保护他们,他们绞尽脑汁地想和马兰头长得一模一样,就是为了让人们分辨不出来,事实上确实有人中了他们的阴谋诡计。

春天飘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春天的雨不像夏天的雨,狂风大作,倾盆大雨。春天的雨是淅淅沥沥的,时下时不下。你若是眼力差一些,似乎就不会发觉密密匝匝的雨帘,说不定等你走出去的时候,它呼地下大了那么一点,把你全身都弄湿了。然后,下一次你出门前变得小心翼翼的,做好了所有准备,它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就是春天的雨,调皮又风趣。

春天,她就在我们身边,藏在花丛中,躲在田野里,飘在春雨里。

春天,洋溢在我们心间。

【篇二:我的弟弟】

弟弟6岁了,肉嘟嘟的小脸蛋,樱桃小嘴。活脱脱的一只小猪。

弟弟是个小吃货,在夏日炎炎的夏天,三分钟前,弟弟还在用吸管吸着菠萝味的大冰冰,可现在又在吃小布丁,转眼间又拿着冰工厂吃。

弟弟还很勤劳,但只是三分钟热度,妈妈喊道:“范凌衢!快,拿袋料酒来。”我刚起身,弟弟早就把料酒递在妈妈手上。“范凌衢!拿个盘子来。”可弟弟又抢先了一步。

别看他现在那么勤劳,其实,懒得很。就像虾一样,没骨头似的。去超市的路上,他死气沉沉地说:“老姐,背背我吧!求求你了,么么哒!”我说:“咦——你恶不恶心哪,还卖萌,我看是萌卖你吧!”“哇——哇——哇——”一顿装哭妈妈又骂我了,他还趁妈妈不注意时,偷偷嘚瑟。

到了超市,他又生龙活虎了。这儿走走,哪儿窜窜,巧克力拿一盒,方便面品尝一下,香干称一点儿好丽友拿一盒……

晚上,开了空调,洗好了澡,我和弟弟像往常一样,在床上跳来跳去。咚——磕擦,弟弟的手脱臼了。

天呐!他竟然没哭鼻子,平时连磕破点皮儿都要大哭的人,现在竟没哭鼻子。早上,妈妈发现弟弟不能自己吃饭了,弟弟的右手瓢羹拿不起。

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哦东关骨科医院。医生拍片子。把他手摇来摇去。医生拍片子。把他的手摇来摇去。贴上膏药,这一天,弟弟没有留下一滴眼泪。弟弟把手吊起来,就像抗战时受伤的小伤员,这段时间里,弟弟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我想一个40多个月的小毛孩,竟如此坚强啊,要是换做我早就扑到妈妈怀里大哭,并且会拿手受伤的理由和妈妈说:“我要补钙铁锌,要吃大排和牛肉。”

但弟弟就不一样了,都要吃芹菜马兰头西兰花,土豆,玉米等素食。一点儿肉都不吃,我经常和他说:“你要当和尚?早点告诉我以后你吃你的小青菜,我是我的老母鸡好吧。”“No,No,No,我才不要你这坏姐姐呢!”

这就是我的既了不起,又懒惰,还勤劳的弟弟。

【篇三:摘一朵马兰头花】

风中带着一丝寒气,空气中弥漫着土地的芳香。早早地来到了村子里,搬着一个小板凳坐在门前的水泥地上,太奶奶在一旁折马兰头,这是刚摘回来的,泥土和露水还点缀其上。

太奶奶布满老茧的手在两个篮筐中游走,用娴熟的手法折下枯枝。一朵嫩黄的小花在角落里引起了我的注意,将小花轻轻捧在手里观看,这花瓣的表面如同刷了油漆般光亮,正细细观察着……“你太爷爷啊最喜欢吃马兰头了。”太奶奶翻看着有无遗漏的杂草,缓缓说道,“他这个人啊就是倔,想吃又不想失面子,每次放一朵那种小花在桌上,暗示让我烧这菜。”说着指了指我手中的小花。

“没想到太爷爷是这样有小聪明的呀!”我转了转手中的小花笑语道。

太奶奶站起身将折好的马兰头装进一个塑料袋里,随手把篮筐叠放起来。太奶奶来到厅堂最末端,默默注视着太爷爷的照片,突然回过头说:“你们快去看看这个老头子吧,他一个人怪孤单的。”随之挥了挥手。

我把小花攥在手里,与奶奶一同来到了镇墓地上。烟雾缭绕在上方,十字路口有很多卖花和纸钱的。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墓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映入眼帘:在墓前落泪哭诉的上了岁数的兄弟姐妹、在坟前斟上满满一碗酒的大爷、不懂世事嬉笑着的孩童……

来到太爷爷的坟前,将掌心的马兰头小花放在碑前,心里默默祷告着。碑前大多是一盆盆假花,而这一朵最平凡的小花,在我眼中却胜过于色彩鲜艳的假花。因为它是真实的,蕴含一段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

终于离开了哭红了鼻子表情各异的人群,眼前的雾气与呛鼻的烟味也逐渐消散,脑海中,那带着露珠的小花却久久没有消去。

【篇四:采野菜】

今天是周日,万里无云,气温适中,是出去游玩的最佳日子。

一大早,我和妈妈、妹妹、外婆外公一起去植物园采野菜。我们采到的是野芹菜。野芹菜又叫刀芹菜、水芹菜、蜀芹菜。水芹菜是伞科植物。水芹菜有平肝降压的作用,多吃水芹菜会对身体好。它有治疗高血压、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等功效。

外婆一一向我和妹妹介绍哪个是水芹菜,哪个是马兰头,哪个是艾草……

晚上,外婆用艾草做了清明团。一个个绿色的清明团子,吃起来很有咬劲。外婆还做了水芹菜炒豆腐干、凉拌马兰头……一桌的野菜,我和妹妹吃得特别开心,因为今天还是老爸的生日呢!

今天的这顿晚餐吃得太环保了。我认为能多认识一些野外可食性的植物,也是一种生存技能哦!

【篇五:回忆里的童年】

宁静的老社区染上一层昏黄的颜色,满地“嘎吱”作响的落叶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斑驳的树影投在老宅破旧的白墙上,屋后的菜园已不再绿意盎然,不远处的小卖部也不见了。一切都好像一场梦,梦醒了,全都变成了我所陌生的样子。这里,是我长大的地方;这里,遍布着我童年时的足迹。那一老一小手牵着手慢慢走过的地方,却再也找不到……

时间一遍遍地冲刷,干净得没有痕迹。

“阿婆!阿婆!你在哪里?”我急得在屋里只打转儿。每当这时,在后院儿菜地里忙活的阿婆便会跑到我跟前,将哭闹的我一把抱起,骑在她腿上。于是一股带着青草味儿的香气便瞬间将我环绕,如一剂镇定药,安抚了我因离开妈妈那颗焦躁不安的心。

“哦哦,囡囡不哭哦,阿婆唱童谣给你听:‘杠铃杠铃马来哉,隔壁大姐回来哉,买点什么小菜,茭白炒虾……’”

躺在阿婆的怀里,抬头看着她脸上随着笑容一点点加深的皱纹,形成了一道道沟壑。阿婆一边唱还一边颠颠腿,我就真像骑在马儿身上一样,只感受到的是这带给我的无限趣味,都在如烟的四月里萌发。阿婆有时还会用她长满茧子、粗糙的指腹刮刮我的小鼻尖,嗔怪道:“你啊,真是个爱哭鬼!”这时候,连我自己也会跟着阿婆一起大笑起来。

后院的菜地也是我童年的天地,每年春天四五月份,阿婆便会在这里种下许多马兰头,一小株一小株的,很是难看,味道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我却爱和阿婆一起摘马兰头。看着阿婆拿着剪刀在地里娴熟地挑拣,往往一个姿势就能保持十几分钟,仿佛在地上扎了根一般,看着阿婆佝偻的背影,我心头一痒,也十分好奇:这摘马兰头的活儿到底有多大吸引力,能让阿婆这般有耐心?为了解开我心头的疑云,我也时常会搬着小板凳,坐在菜地里,可我不像阿婆那样耐得住性子,一会儿看到蝴蝶飞过,我会丢下手中的剪子,去追赶蝴蝶的脚步,希冀着它能把我引去一个神秘的仙境;一会儿又瞧见一直肥大的花猫懒洋洋地从花丛中缓步走出,我又立马集中注意力,悄悄地走到它身后,可遗憾的是每次都会扑个空……阿婆就在我自娱自乐的时候静静的看着我,仿佛一边看我玩闹,一边忙着手头的工作对她来说是一大乐事一样。

我感觉我这一辈子都离不开阿婆,阿婆也觉得她离不开我。阿婆喜欢牵起我的手,在午后的闲暇时光里,到运河公园去散步。她常对我说:“囡囡啊,以后你要经常回来看看我的呀!”我便看向她,使劲儿地点头,生怕她看不见,但阿婆总是把头拗过去,似乎不愿让我看见她的脸。

又是一个春天。我突然被妈妈告知要搬去很远的地方,我没等妈妈把话讲完,也没有呼之欲出的泪水,脑子里装的一个念头催促着我以飞快的速度奔去阿婆家。四五月份,正是播种马兰头的时节,菜园里却没有昔日阿婆忙碌的身影,从窗子里远远望进去,也不见那戴着老花镜、织着毛线衣的和蔼形象。于是我拼命地敲门,歇斯底里地喊着“阿婆!阿婆!你在哪里!?”渴望着那一双温暖的手将我突然地抱起,搂在怀里,再不松开……我直到离开都没有见到阿婆,有一个声音在我心底重复了千万遍,可还是敌不过现实的真切:阿婆,我们……永远不分开……

自始至终,我还是没有回到那个寄托着我无限牵挂的地方,那个唯一见证了我成长的地方。而我的童年,随着我与阿婆的分别,戛然地,结束了。

【篇六:周末游春】

妈妈是个花痴,空闲的时候特别喜欢伺弄那些花花草草。星期六,阳光明媚,轻风拂面,妈妈说要带我去达蓬山上挖泥土。同去的是一个大妈妈,她还带了零食,说挖山泥加上春游,一举两得。

一路上,我左顾右盼,兴奋极了。透过车窗只见田野里到处绿茸茸的一片,鲜嫩的小草一丛丛一簇簇地聚在沟渠里、田埂边。间或的几块地里,油菜花开得正旺,大豆、豌豆长势喜人。一群大白鹅摇摇摆摆地走来,马上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大叫:“妈妈,快看!鹅!鹅!”

到了半山腰,妈妈把车停在盘山公路边。我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一到目的地,我就发现那里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树林深处奔腾而来,像是一条丝带,蜿蜒曲折。溪水在斑斑驳驳的阳光下闪闪发亮,好似撒满了金银。一向爱水的我马上跑了过去,在溪边玩了起来,把挖泥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玩着玩着,我突发奇想,拿了几块石头企图堵住溪水,可溪水调皮地绕个弯,激起几朵白色的浪花继续向前奔去。我不甘心,继续堵着,没想到脚下一滑,一个踉跄跌进溪里。妈妈闻声赶来时,我已经讪讪地从溪里走了上来,还好我穿着高帮靴子,脚里没进水。

我学着妈妈和大妈妈的样子也挖起了山泥,一会儿手拿花锄,使劲把泥挖松,一会儿又拿起铲子把泥土铲进塑料袋……不一会儿,我也挖到了一袋红糖似的泥土。挖好山泥,妈妈在溪边剪起了马兰头,大妈妈却说要挖棵盛开的映山红带回家。她带着我爬上了一个小土丘,挑了株开得烂漫的映山红,使劲挖了起来,并向妈妈炫耀着。

时间过得飞快,要回家了。妈妈和大妈妈把山泥一袋一袋地搬运到车上,意犹未尽的我又跑到盘山公路边去玩健身器,发现一种白色的野花很可爱,就伸手去摘。没想到这是一种带刺的野草莓花,采花大盗没做成的我,手受伤了,都流血了。在妈妈地连声催促下,我只好安安分分地上了车。

虽然我弄湿了裤子,弄伤了手,可依旧很高兴。

【篇七:春天的味道】

春雷一响,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道上的行人不慌不忙地走着,从八楼的阳台上往下看,花花绿绿的伞布满了街头。春雨一下,整个杭城沉浸在湿润的空气中,柳枝吐露出黄绿色的嫩芽,芽尖上往下滴着晶亮的水珠。春天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

今天放学回家,雨已经停了,我在小区里散步,突然闻到一股芳香,甜甜的,有点像香蕉和苹果混合的味道,我找寻着这香气的来源。原来,小区的绿地里,端庄高雅的玉兰花在树间挺立,伸展着它那阔大的花瓣;水粉色的桃花在小区的水池边俏皮地含笑怒放;黄灿灿的迎春花从绿丛中探出了小小的花朵;而低调、朴素的含笑花更是散发着浓郁而沁人心脾的香气。这么多的花香混杂在一起,把人熏得醉醉的。

在小区的绿化带里,还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一丛丛的嫩叶,妈妈说:“这就是马兰头,是可食用的野菜,是春天饭桌上的佳肴。”拿一把小剪子,拎一个小竹筐,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剪下了一棵又一棵的马兰头,不多久,就装满了小竹筐。拿回家,又挑拣了一下,妈妈把马兰头放开水锅里淖了淖就捞起,切得碎碎的,再入锅和和豆腐干丁一起炒,滴少许香油一拌,起锅。放在餐桌上,那个香啊,令人垂涎欲滴。稍经咀嚼,微苦的马兰头居然有了甜味,而且清香扑鼻,使人胃口大开。要不是怕胖,我真想再添一碗饭。

啊!春天,春天真好!我从小区的绿化带里寻找到了春天的味道,你呢?

【篇八:清明节作文】

春风十里,梨花风起,荞麦青青——这是清明节气的物候。

对阡陌纵横的中华民族来说,清明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义文明的道德中国来说,清明是缅怀先烈的一种祭拜;对许多上班族而言,清明是外出踏青游玩的节假日;对于商家来说,清明是一个“巧立名目”的噱头……

旧时,人们扫墓要携带酒食果品,还要烧纸钱,有的还要放鞭炮,为坟墓培上新土,并插上柳枝。

如今,扫墓还是照样扫墓,祭祀品却越来越新鲜了。记者在云梦山庄门口看到,店铺最新上架了一批清明节用品,各种纸质冥品无所不有:男式唐装、男士衬衫、麻将、香烟,甚至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用电器套装等。就连纸质iPad也加入冥品阵容,10元/台。

同时,为了绿色祭扫,以菊花为主题的绢花、鲜花的样式也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清明经济”正成为商家眼中的香饽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饭店已顺势推出“追忆家宴”,专门针对趁清明团聚的家庭。价格400元~800元不等,主打马兰头、春笋等时令山蔬。

清明节还催生了一种新的职业——代理扫墓人。目前,有人在网上开设网店,基本业务包括清理墓地、摆放祭品、烧香等,还可以根据顾客要求量身定做服务。

“各地的清明风俗习惯林林总总,但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祭祀、游乐、饮食。这三方面其实就揭示了清明节的演变轨迹。”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教师郭灿金表示。

他认为,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后来逐渐与寒食节和上巳节融为一体。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

面对越来越丰富的“清明内涵”,郭灿金认为,国人的节庆习俗,婚丧嫁娶、祭祀扫墓,有个共同的特点:面向活人的感恩教育。

“对先人的慎终追远,为的是让后人明德归厚;在踏青和与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是为了让生者领受生生不息的生机与欢愉。”郭灿金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明节的内涵也在逐渐丰富,但是不变的,是对“人”和“生活”的感悟。

【篇九:春天,遂想起……】

【篇一:春天,遂想起作文】

老家,春天来了,你还好吗?

昨夜梦回,又是时间将我定格在了你最美的那一刻,也是我一直追寻留恋想你的那一刻,充斥着初春最浓郁的绿色交织在我内心深处你缤纷的相册上,春天,遂想起了我,老家。

蜿蜒的石子路铺筑着你沧桑的年华,一圈又一圈的石纹刻出愈发深邃的眼眸,在春天里,恐是蓝天浣洗得太蓝,竟也染蓝了你的厚重,遂携一旁丢石子玩的孩童开始蹦跳,旋转,舞出一地的青葱幼芽,偶有遗落,也会有金灿灿的不知名的花朵补齐,却是衬得更加娇艳夺目。

春天了,极易想起那一片开在河边的桃林,恐已是惊艳得不行了,无数点粉嫩聚焦,是对画中牡丹最致命的打击,哪怕是零落在地的一大片花瓣,也是或娇媚地卷着,或无邪地抱着,是让人很想保护收集的半点春色。

河上,也是孩童聚集的,小小的船桨果真能划开岁月的河水,记得上次在这河畔就着青梅偷尝了一点船家的米酒,淳香弥漫,飘荡在整片河中,那宛如碧玉的河水也醉了,醉得不知该走还是该留,竟像停驻在那儿的,凝视着那风,那柳,那云,那碎瓷一般的点点水光。

哦,还有,我最最亲爱的老家,那疼我爱我宠我的祖母正坐在赭红色的大门前,阳光将她的轮廓裁剪得如此精神矍铄。我那祖母爱剪剪窗花,剪出千种万种的情丝一端挂在我身上,一端绑在她心里,鲜红地融进我的血脉。

这时候,春天,她应该已开始帮我收集各种香草,各种残了的花瓣,帮我留意新长的青杏,新发的嫩芽,我能想像她马不停蹄地在春天里忙碌,每天转来转去,却转不出以我为圆心的那一个个春去春回,她也应该有自己的春天,即使她并没有我一直陪伴。

春天,承载了我太多草长莺飞的梦想于老家,每一个老家的角落我都细细抚摸,轻轻吟唱,唱给老家听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的窗口所折射的风景。但关上门,老家一直都会在那里,是我应该在返航时回到的地方,哪怕现在是春季,哪怕我应该动身去远方。

昨夜梦回,老家带着春天潜入我的时间,让我又回到了老家最美的那一刻,老家,是每个人最能动情呼唤的那一方土地,那一方摇篮,那一方血肉相连的灵魂深处。

春天了,老家,你一定特美吧,现在。

【篇二:春天,遂想起作文】

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时节。作物在田里生长,一派生机。更惶提无需人打理,年复一年在田间自生的野菜。而早春三月,也成了品尝野菜的当令。

记得周作人有篇散文曰《故乡的野菜》,说的正是他儿时在浙东见过的种种野菜,鼠曲果、紫云英、豌豆苗和荠菜,穿插着他半生关于野菜的印象。知堂先生是不论后人对他的评价,但是他的这篇小品,我是极喜欢的。冲淡平和,又兼得家常滋味。

浙东虽不是苏州,然而风俗与野菜大概的品种,大抵不会有大区别。而喜欢这篇小品,应是童年生活与其产生的共鸣。

上初三前,爷爷奶奶住在乡下。每年的清明节,我们一家都会回乡扫墓。仪式很简单,比不得古人行的大礼,仅是供桌一张,祭品若干,与饭菜置于其上,外加一个镏金的铜香炉,插着红烛一对,细香三枝。人人上前磕头跪拜一番,把那黄纸与冥布烧了,祭祀便完了。后辈们便算尽了对祖宗的责任,也带一些为自己祈福的意思。

然而这天孩子们的节目刚登场,跑回家中,提篮执楸,约上三五伙伴,便一同前去挖野菜。我家乡野外的野菜不算多,但绝对不少。多长的是一种叫马兰头的野菜。马兰头的样子近似于刚长出没几天的小油菜,但却更有韧劲,也更修长,颜色也颇带点深绿。马兰头多生长于河岸,或里田间水沟的背阴湿润处。它们总是成群地生长,但要一次找到一片马兰头,也难。

挖野菜的趣味大多也在这里,不断充满着惊喜的发现之行。找到一处,便招来伙伴,一手轻提草叶,一手挥铲轻挑,微微用铲背拍打拍打泥土,抖一抖,放入提篮中。若是发现了一片密集之处,大可手一搂一抓,铲子翻地皮般挥过,一把马兰头就又得手了。

记忆中战果最辉煌的一次,是姑姑童心大发,带着我同表妹在田野里搜索,不经意间,竟在一层快烂了的稻草下,找到一大片的马兰头,而后又如法炮制,相继在一层层稻草下,找到许多那令我觉得欣喜的马兰头。

挑完了野草,乐趣似乎也随之消逝了,当中午奶奶端上一盘精心拌过的马兰头时,我只是象征性地,小心地扒拉两块罢了。

也许挖野菜的孩子,更多的只是享受寻找与发现时的快乐吧!

乡下的房子拆迁后,我便再也没回去过,更别说再去挖一回野菜。

转眼又是清明,春日的夜,我仿佛又望见自己奔跑在翠绿的田野上,手里的,是小小的铁锹,和一个小圆篮。

春天,遂又想起野菜……

【篇三:春天,遂想起作文】

一直认为春天去江南的小镇是最好的。

曾经在冬天去过一次同里,冷便不必说了,那些萦绕曲折的河水,虽未结冰,却也染上了墨一样的颜色,幽暗无光,就像停滞了一般,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流动。雪也是有的,但洁白如棉絮的雪只在瓦片飞檐上堆积,青石小路上的雪已不知被路人踩过多少回,脏得像一个个无法愈合的伤口。

于是,才觉得春天的乌镇是最美的。

早晨,空气清得犹如在水里洗过,有着湛蓝的颜色。桃花一树两树地开了,在黑瓦白墙的间隙中格外显眼,古韵里那枝出墙的红杏,把羞红了的春天盈盈撑起,白云如雪,嫩草如绸,静卧在柔柔的水底。一只橹摇过,破碎的涟漪招摇着水草,闲闲地晃动。

我走在街上,两边店铺里陈列的尽是些古色古香的东西,偶有一两件新奇事物引我驻足一会儿。

午后,开始下雨。俗语“春雨贵如油”,却也未必见得对,淅淅沥沥的小雨敲在青石板上,叮咚跳跃。我们一行人躲进亭子避雨,却被漫天的长短直线剥夺了惊叹。雨滴不大,却很密集,点在水面上悄无声息,只泛出一朵涟漪。有一尾鱼儿钻出。桥底柔软的青苔湿润了我的世界,我不得不惊叹,春天的古镇最不缺的就是诗意,一朵青苔也能有如此的生意。

等得久了,而雨却仍未见有停势,恰逢身侧摇过一只乌篷船内。

坐在船里才明白之前我听见的一切都太遥远了,如今仿佛栖于水面,才那么近地触摸到了小镇真实的灵魂,古朴凝重,不失一丝铅华,却借着春雨的降临,吟唱着一首飘渺悠远的歌。

那一刻,我感觉像是意识渐渐抽离身体,飘至雨中,瞧见春天的声线徜徉在深处的小巷与厚重的红木门中,飘荡在飞檐的风铃下,环绕在青石黑瓦上,穿梭在拱形的桥洞中……那是我听过的,最美的,安静的吟唱。

一直无法忘记那春天的江南小镇,我想也许我也不会忘记,因为那天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灵魂的歌唱,而我,亦学会了如何去用灵魂,倾听。

【篇四:春天,遂想起作文】

春天,我想起那年你的笑容。

那年的你是青葱年少的泥土样的少女,春天刚睡醒的风牵起你沾着泥土的裤角,你站在春天刚解冻的阳光下微笑,一如麦田的青涩。

春天,遂想起你。想起那年夏天我在吐着冷气的商场门口接过那张宣传单并如命中注定的那样遇见你的笑容,他们说,你就是这样笑着的,在春天的草长莺飞里,你会和小伙伴们在阳光下笑着追逐打闹,会在田间折下青嫩的草根,会吹散一朵蒲公英的梦让它们倏然四散分离。可是这样的笑容就要消逝不见,因为你见到人人都背着崭新的书包走进课堂,而你脚下是不变的黄土和尘埃。

宣传单上印着小小的字,都放大出你们无尽的悲哀。你们想在春天的早晨站在操场上看野花悄悄生长,想听粉笔与黑板的私语,想亲吻课桌上的细尘。可你们付担得起的,惟有脚下的土地。宣传单上的你永远停留在春天里,可我相信我见到了你正经历着一个怎样的寒冬:再没有春天的这片土地上,你的笑容将化为往昔的记忆。

春天,遂想起你,远山里的失学女孩。现在的你,也应感到春天送来的风了吧?正如你我的心,在春天里被连在一起。我想到在收到你的回信的一刹那的欣喜,你说谢谢我的帮助,而我也想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感受到远山里的春天。在信封中透出的微光里我嗅到了山风的微笑。

春天,想起你的家乡里无数与你命运相似的女孩,想起重山阻隔外对于知识的渴望,对命运的呼唤。想起那么多的春风不度的角落里,杨柳绿了,桃花开了,而你们依然等不到春天。

春天,想起你的教室前绵延的绿草;

春天,想起风拂过时吹开的野花;

春天,想起你黑板前簌簌飘落的尘埃;

春天,想起你笑容里的草长莺飞;

春天,遂想起那一年,穿着文化衫戴着棒球帽的青年志愿者真挚的脸,他们句句击中人心的话语,在阳光下化作汗水流下脸颊。

也想起宣传单上的字,经年之后依旧闪着春天的光:

远山的呼唤——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纪实。

热门推荐
1春节
2夕阳下,美好的遇见
3严格的爱
4美丽的玫瑰花
5心怦怦直跳
6书香校园
7给父母做一顿饭
8妈妈的唠叨作文
9都是拖拉惹的祸
10第一次当服务员的感受
11校园一角——“智泉”池
12我的语文老师
13回味
14傲娇老爸
15蒙汉情深何忍别
16我迷上了春风
17一滴水的奇妙之旅童话作文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二十年后回故乡
20挥洒个性
21你还好吗
22感动的泪水
23说勇敢
24爱在雨天
25交通安全,时刻牢记
26小蚂蚁历险记
27大鹏美丽乡村一日游
28我的绿色梦想
29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30有一种美丽叫坚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