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曾答应过你的】
轻轻的,我来到了被时光掩埋的回忆城,还是那栋教学楼,还是那间教室;闭了眼,一切都是老是样子。可是,睁开眼,却只有阳光下星星点点的记忆碎片。现在,我在一中,你在二中;我曾答应过你的,我们要在一起学习,你还记得吗?
我曾答应过你,每天开心笑。曾几何时,你静静地趴在课桌上,任凭风吹动你额前的头发,浅浅的睫毛打在你的眼睑上,你倾听着旁边的我夸张地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你拉着我的手说:“我最喜欢看着你的笑了,你答应我永远笑下去好吗?”随后便是我不停息地笑声。
我曾答应过你,永远唱着我们的歌。你弹钢琴,我弹古筝;可我们的二重奏,始终没有开始。我们喜欢同样的歌曲,一下课,便对你眼中的我唱起那些老掉牙的电视剧的主题歌,畅谈杨幂的如意,冯邵峰的兰陵王。我们还曾尝试着创作曲子,我写谱,你填词,虽然失败了,却也是笑着结束了。
我曾答应过你,保持着我们之间的默契。人生难得一知音,我庆幸拥有你这样的朋友。曾记否?数学老师出了一道很难的思考题,我们决定合作攻破它。
“要这条边平行就厚差不多了。”我略有所思,那道题上的线已经被我们添了浓浓的眼线。
“咦,你看,可以这样作辅助线!”你惊喜地开始作图。
“对了,哈哈,你看!再做一条就行了!”我惊呼起来。我们举起双手,响亮的掌声震动教室,“成功”证明了我们的默契。
我曾答应过你,找到自己喜欢的状态。有一段时间,班上掀起了学物理的狂潮。我俩从谢老师那儿取来了有趣的“电路图”,然后开始了激烈地辩论。那段时间,那段疯狂的岁月,望着天空,天上的白云是一个个电路图;马路上,车辆是电流,红绿灯是开关,偶尔堵车了,原来,是短路了。当我把这种感觉兴奋地告诉你时,你笑着对我说:“真希望你保持这种状态,你很开心哦!”轻轻的,我离开了被阳光掩埋的回忆城,我曾答应过你的一切,已经尘封在我心底;身后,还是那栋教学楼,还是那间教室。
【篇二:个人经历作文】
江山如画敌不过你们的笑颊,吴侬软语抚不平心底的伤疤,历史长河也掩不住铿锵蓝颜的光华。
韩子高篇
初见,你只是一个于侯景之乱中连身家性命都无法保住的异族少年,他收留你并带回营中。你始终记得他宛如天神一般来到你的面前,你仿佛听到了自己强有力的心跳,那一刻,你知道自己沦陷了。你始终记得是他牵着你,在众军士愕然的目光中,一步步踏入营帐,可在你听到了那一声“公子”后,便心碎了。你知道,自己在他面前,就是卑微到了尘埃里。你始终记得,当他温润朗朗的嗓音响起,“你叫什么名字?”自己却羞愧地答道,“贱奴地位低微,名为韩蛮子”时,他心痛的表情,“从今日起,你便叫韩子高,是孤的幕僚。”那一刻,你泣不成声。自那天后,你们便同坐一席,同卧一榻,他的笑容一天天多了起来,你却更加惶恐担忧,因为,幸福太多,总有尽时。
再见时,你已是身份尊贵的将军,他也已登基成了陈文帝,你们从未忘记这几年付出的努力与代价,他也从未忘记对你的承诺——子高,人家说我有帝王相,果真如此,我便封你为皇后。终于,他在一次早朝时表明了欲立你为后的决定,群臣哗然,反对声不绝于耳,他毫不动摇,只是,年轻的新帝哪里是这些老臣的对手,誓言终未能兑现。你只记得,他是怎样意气风发地离去,又是怎样失魂落魄地回来,你安抚着他又似在安抚着自己。从那天起,韩子高的名字也终于尽为人所知,骂声从未停过。你再多的战功也换不来世人的认可。天嘉四年,十二月,韩子高出征平定了陈宝应,此役之后,陈朝内乱平定,你权倾天下,然而,仅二年后,陈文帝驾崩,你也被冤死,年仅三十岁。短短十几年,你从一名贫困的少年经历征战天下的劳苦,建朝创业的艰辛,最后与陈茜一前一后离开人世。你光辉的人生令我敬佩,你对陈文帝的忠贞,更让我感动。
高长恭篇
你是身份尊贵的皇子,却坎坷地长大,终于,在一次与突厥人的对战中,你大放异彩,受封为兰陵王。为了遮挡住自己的美貌,你戴上了面目狰狞的面具。你因摄人心魄的美貌和骁勇善战而闻名,在邙山大捷中,你创作了广为流传的《兰陵王入阵曲》,却也引起了北齐后主高纬的猜忌。为了远离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你主动请愿边疆,甚至不惜收贿敛财来破坏自己的名声以防功高震主遭受忌妒,然而你终是挣不脱命运的枷锁。武平四年,高纬赐毒酒,你悲愤,那又如何?当年冰雪可爱的小孩儿已成长为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君主,甚至不惜毒死自己的亲舅舅。一代绝世名将,终是英年早逝。四年后,北齐也为北周所灭。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你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高长恭,我为你不平,兰陵王,你让我感动。
或许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许多像你们一样忠贞的,或为小我,或为大国,就如氤氲在空气中淡淡飘香的微风,萦绕在我的鼻间、心头,令我神伤,更让我感动!
【篇三:出错】
出错,是人之常态,是每个人生命中所遭遇的必然。但正所谓“存在即合理”,出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人生的一大收获。多少年来,无数智者名家呼吁改正错误,领悟错误,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在出错懊恼的时候不再犯错?有谁能从错误中领悟出真知呢?
改正出错
“改错”是一句老师、学生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也是各级领导,工作者最喜欢提的一个口号。但“改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改错的思想、决心以及行动。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千年前的一位君王。
两千多年前,一位年轻的君主继位了。尔后整整三年时间里,他成天的花天酒地,从不处理朝政。国家即将走向崩溃的前夕,一位忠臣准备最后一搏。他讲了一个潜伏在山中的大鸟的故事,整整三年的时间它却不飞不鸣,这是因为什么?
君主知道了这是在暗指他,他似乎受到触动,回想自己这三年来的错误,实在是过于巨大。“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聪明的君主显然明白了这个道理。身为一个国家的领袖,他向全国发了一个诏书,承认错误;作为朝廷的领导,他以实际行动改正了从前他所犯过的错误,他以实际行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也赢得了他人的尊敬与钦佩。他就是“不鸣则己,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感悟错误
老师骂学生,经常恨铁不成钢地骂其不会改错,第二次乃至第三次第四次地重复错误。作为学生,出错是平常的,但我们的改错却往往浮于表面,导致一错再错。同样作为学生,颜回的不贰过,重在感悟错误。
孔子的学生,大都“日三省吾身”,善于找出错误,更善于更改错误,像颜回这样不贰过的人却只占有少数。许多人找错,改错再行,却从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出错?”“怎么出的错?”而这些问题却是一把利剑,撕开表面揭露出错的本质与真相。如果我们能时常问问自己“为何出错”,那么“不贰过”也许并不是件难事。
学会出错
改错误,悟错误的典范,自然首推颜回。但利用错误——学会出错的模范却是兰陵王。
兰陵王,南北朝人,是我国古代十大美男子之一。兰陵王相貌出众,更可贵的是他用兵如神,还经常身先士卒,在敌阵前勇猛作战。可以说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政治人才。
但他贪财,在他家门前行贿的人经常排起了长龙;也正是因为他的贪财举国“闻名”,皇上并不在朝廷中授予他高官。
他的幕僚们十分清楚他的才能,认为他不当宰相就是浪费了人才。终于,一位年轻的幕僚终于忍不住了:“您已是富可敌国,为何还如此贪财呢?”兰陵王的答案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他缓慢地坦白:“我功高盖主,如不表现出一些缺点,只怕我的家族和我的朋友,都要因我的完美而遭殃啊!”
出错固然不是一件平常人眼中的好事,但人生的智慧与处事之哲学中必然包含着一条学会出错。适当的出错,也许并不是件坏事。在人情世故的网中,它发挥着一些不可替代的功效和作用。
出错中看出大道理,看出的是人世间的千变万化的世故,透过人格与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