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铁杵磨针的作文

【篇一:十六岁,我多了一份信念】

水底还是一如既往地滴在坚硬的石头上,风说:“你还是要坚持,想用自己的力量穿透石头吗?”“是。”

——题记

时间的钟滴答滴答的走着,转眼间我已步入十六岁的青春花季,挡在一次翻开那本已挂满灰垢的史册,心中有一种奇妙的东西冒了出来——信念。

回顾历史,不禁想起勾践卧薪尝胆的信念,想起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和蒲松龄的落榜不落志。因为有了信念,他们走向了成功,变得花绽放的更加绚烂。

历史的长河还在不断向远方流淌,他告诉我“李白”。对,李白,一代诗仙,也许他的心里也一直拥有着信念,这种信念是铁杵磨针。转眼间我跟随历史长河来到了一片桃花林,“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就是陶渊明对理想社会期待的信念。我又走了几步,现在映入眼前的景象是一匹正在吃草的千里马,看见无伯乐之识的它,我不禁吟咏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是它并没有这样想,它对我说只要坚持信念总有一天会遇到伯乐的。它的话是对的,只要有信念,一定能成功。

思绪又回到了现在,我庆幸自己已经长大,心中又多了一份信念。我想我要一直坚信“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的信念,这样当我登上彼岸时看到的话将更加绚烂。

春去秋又来,风又来到小水滴面前,眼前的石头已变得千疮百孔。风说:“你是怎么做到的?”“信念。”

——后记

【篇二:竞争与完善】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天赋,它是我们与他人竞争最锋利的武器。只有那些不断打磨其天赋的人,才能在其人生道路上砍除其所面临的诸多障碍,而不是在非天赋所在的地方徒劳奔波。

徐明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说:“人——,生而有一项使命,那就是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事业的王国。”

竞争与完善不同:竞争是要对外赢得生存和机会,而完善则立足于自身,是一个对内的过程;前者在于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后者则适用于“木桶理论”——为了提高自己的容量,提高自己那块最短的木板。如若不然,在参与竞争的时刻,我们却错误地仰赖了对自我完善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只能在他人飞奔而去的烟尘中缓步,忍耐失败与无奈。

毫无疑问,只有在天赋的基础上打造出来的优势,在面对竞争时,才会拥有其所应该拥有的绝对性;如若不然,我们就只能空耗时日地以铁杵磨针。时代已经变了,不能总是抱残守缺般地、固执地信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真理。且不说一根针能否有助于我们在竞争中搏杀,即便可以,在这个竞速的时代,当你磨成之时,环顾四周,已经找不到可与之拼杀的对手,因为你的速度已经使自己失去了作为别人竞争对手的资格。

在一次高尔夫球赛事中,一位擅长沙滩球的球手和一位擅长草坪球的球手最终在决赛中相遇。擅长沙滩球的球手没有十足的把握战胜对手,于是前去征询教练的意见。教练在沙滩上画了两条线:短的代表自己,长的代表对手。教练问:“如何使自己的短线超过对手的长线?”这位高尔夫球手,思索片刻,在沙滩上,把对手的长线轻轻抹掉了一截:“截短对手,可以使自己变长。”教练却略带遗憾地说道:“应该延长自己。”高尔夫球手接受了教练的建议,没有去通过弥补自己的弱势,以使对手的优势变成劣势的方式取胜,而是选择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优势而使对手的劣势更劣的方式,并最终以微弱的优势取得了胜利。

这就是竞争与完善的关系。当然,犹如珠穆朗玛峰之所以参天巍峨,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其矗立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一样,一个人要使自己的优势最终能够成为优势,不可避免地也要不断地弥补自己的劣势——这就是完善——以使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可以矗立起更大优势的平台和基础。

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天赋,那么请分清你所面临的是竞争还是完善,然后,不遗余力就可以了。

【篇三:书我的良师益友】

老师总说:“想要学好语文,必须要多阅读书籍,增加自己的见识。”我当时还不太明白。

在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只是在被动的学语文,并没有真真实实地感受书籍给我的快乐,甚至一些学习方法;二年级时我开始接触看图写话,那时我还只能写出一到两行文字,甚至有些语言还不通顺。我记起来了老师曾经的教导:“要多读书。”我也意识到只读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增加课外阅读。

到了三年级更要学会灵活运用,把各种书籍里的内容都变成我自己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平时吕老师给我们布置了“深阅读书籍”这项作业。我按照吕老师告诉我们的方法严格要求自己。我每天都有兴趣地拿起阅读的书籍,快乐地看起来。深阅读学习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选一个比较好的语段记录下来,再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在语段里提炼一个中心词再来谈意思;再看看语段运用了什么方法;最后把它积累下来。妈妈看到我这样做也说:“想要写好习作,必须要以书为伴。”习作水平真的是检验阅读书籍多与少的最好的形式。四年级,虽然课业加重,但是最让我开心的却是“习作”。习作是四年级的重点,多阅读勤阅读,使我已经可以洋洋洒洒地写出美文了。我从一开始的语句不通;到进步一点的语句通顺并且句子美丽;到再后来在老师规定的时间里独自完成习作,甚至我还有一篇习作上了校亲月报,所以我感到十分自豪,这是我日常大量阅读的结果,同时也激励了我更加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信心。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不识字,也没读过书,那时我很不懂事,一有不按我要求做的我就会发脾气。但是自从我上了小学,读书识字了,接受了正规教育,通过阅读书籍,我知道了:闻鸡起舞、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也通过读这些书,不断改变自己,日益进步,直到成为今天的三好学生。

书籍是我的精神食粮,书籍是指明我做人的方向,书籍是帮助我进步的阶梯。现在尽管我每天课业量再大也要晚上点亮一盏小灯来阅读书籍,哪怕是一两行也要看,因为只要形成这种习惯,就会增长许多知识。窗外的星星也像那一盏盏小灯来帮我点燃我读书的兴趣;月亮姐姐也像是摸透了我的心思伴我一起阅读。

热门推荐
1我的家乡
2我心中的偶像
3第一次做蛋饼
4我的偶像
5暑期日记大全200字
6张海迪的故事读后感
7信任是人间一束温暖的光
8缤纷中国
9香蕉
10深沉的父爱
11听听秋的声音仿写
12田园牧歌
13英语作文
14生命因你而精彩
15从未走远
16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17心惊胆颤回家路
18我的老师作文记叙文
19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20运动带来的快乐
21
22弟弟学古诗
23就这样慢慢长大
24绽放文明礼仪之花
25听,蟋蟀在鸣叫
26书包的故事
27醉意里的爱
28风波
29母爱
30妈妈的手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