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崔颢的作文

【篇一:国庆长江之旅】

十一之前我满怀期待的要去湖北玩,但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感冒打乱了计划。本以为黄鹤楼又近了一步,结果又远了一大截。幸亏感冒好了,只是延期了一天,第二天我们就顺利出发了。

我们的第一站是武汉。我们去了湖北省博物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千年不锈的越王勾践剑,它出土的时候工作人员用好几张纸放在一起,这把剑居然一次刺穿。可想而知,这把剑有多锋利。我们还看到了曾侯乙编钟,它是湖北省出土的大型乐器,它的声音非常好听。我曾在西安听到过他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接下来我们去了我期盼已久的黄鹤楼,在黄鹤楼很遗憾,我没有看见崔颢的原诗,因为黄鹤楼经过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次重修,崔颢的提诗早就没有了。现在看到的是很多历史名人在黄鹤楼写的诗,有李白、岳飞等。当然武汉大学和武汉长江大桥也不能错过。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宜昌,我看到了壮观的三峡大坝,它有很多功能,有泄洪、发电。我们坐的船通过了葛洲坝船闸。船先开到闸体里,再把上闸门关闭,下闸门打开,船再慢慢下降,直至上下游水位一致,船就可以开走了。这种方式真是巧妙啊!

这次沿着长江的旅行就像和时间打仗,一直在赶飞机、汽车、火车、轮船。虽然行程很累,收获也很多。这既是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次科技之旅。今年的国庆节真令人难忘!

【篇二:黄鹤楼游记】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黄鹤楼》。我一直想亲眼目睹一下黄鹤楼的雄姿,这个暑假终于等到了机会,我说服了爸爸,带我近距离参观了它。

周日早上,我们一家三口和爷爷、奶奶一起坐火车来到了美丽的江城武汉。一出车门,就感觉到武汉的天气不是一般的热,而是非常的闷热,看来不愧是三大火炉之一呀!听爸爸讲,来这里,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这个地方的名小吃,最有名的也是这里的早餐,比如热干面、三鲜豆皮、汤包,那才叫丰富啊!到酒店前,我们每人先去享受了一碗热干面,并配上一杯热腾腾的豆腐脑。热干面的每一根面条都被酱料浸泡得有滋有味,好香啊,作为“小吃货”的我恨不得再来一碗!

吃过了早餐,放下行李,我们就飞奔到了鼎鼎有名的黄鹤楼。远远望去,它是一座高大、雄伟、无比美观的五层楼阁。据说历史上的黄鹤楼屡毁屡建,唐朝有一个,宋朝有一个,元朝有一个,明朝又有一个……因为以前修建它主要用的是木头,非常容易着火,所以较难保存。

一进景区,我就被前面的鹅池深深吸引住了,为什么叫鹅池呢?传说王羲之在这里放过鹅,人们为了纪念他,才立碑建池,把这里叫做鹅池的。整个池子呈椭圆形状,非常漂亮。

再往里面走,经过了毛泽东诗碑亭和奇石馆后,崔颢的黄鹤楼诗句立即出现在我眼前,我和弟弟站在石碑前又重温了一遍。听导游讲解说,当年李白有一次来黄鹤楼游玩,本想题诗一首,当他读了崔颢先前写的黄鹤楼诗句,赞叹之余还害怕写出的诗句比不过他,于是作罢,最后只留下了崔颢的这首最出名的诗。

顺着楼梯上,我们来到了黄鹤楼楼下,这里人山人海,人们争先恐后都在和黄鹤楼拍照。我看见了两只仙鹤踩着蛇站在乌龟壳上,传说两只仙鹤变成黄鹤楼镇住长江,龟蛇二将化为两座大山锁住长江,这两座大山分别是龟山和蛇山,黄鹤楼刚好在蛇山上。

进入黄鹤楼里面,我们看到的崔颢、李白等与黄鹤楼有关的名人画像,还看到了关于黄鹤西去的浮雕。最后我们慢慢地爬到了四楼,站在黄鹤楼的最高处放眼望去,我可以看到武汉长江大桥、鹦鹉洲、龟山等美景。

从黄鹤楼离开时,爸爸给我和弟弟每人各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金币,前面刻着一个金色的小黄鹤楼,后面刻着武汉长江大桥作为留念,这真是一次难忘之旅!

【篇三:黄鹤楼游记作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一说到关于黄鹤楼的古诗,很多人先想到的也许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吧,但今天我要讲的是《黄鹤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崔颢,我们就看一看崔颢笔下的黄鹤楼是怎样的。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有一种时间不复返的感觉,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黄鹤楼因其在武昌黄鹤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乘黄鹤,过此这首诗名之由来写起的.。

诗人登上今天的黄鹤楼,想起昔日的传说,岁月流逝,人去楼空,就触景抒怀,写下了这首黄鹤楼,我最喜欢本诗的最后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以写烟波江上日暮还归之情所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境界。

这就是诗人崔颢笔下所写的黄鹤楼,一种渺茫的境界,写出诗人思乡的情怀。

【篇四:与尔同行】

【篇一:与尔同行文】

一跃千年,时间漏斗在不断地倾泻,罗盘上的指针飞速旋转,打开古诗集,轻轻地拿开那泛黄的小笺,一首古诗出现在眼前。

那一年,繁花似锦,碎叶城中的一座商贾庭院中,满树春花绽放,那商人笑盈盈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伸手取下红花一朵,赠与身旁的夫人,夫人接道:“火烧叶林红霞落。”石桌旁的少年眼珠儿一转,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至此,那名为李白的孩童渐渐名满天下。

又是一年,白衣少年一壶酒、一匹马来到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一口酒满饮后,诗兴大发。便赋诗一首,正欲题字,见崔颢的《登黄鹤楼》大为感慨,搁笔于桌上,轻笑而去。风流天下的少年郎李白,对黄鹤楼是极其喜爱的。山川文人,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后来走过了青山绿水,在金陵,李白留下了另一篇佳作《登金陵凤凰台》。一首诗,一句联,被传颂到了今天。

游戏在大千繁华中,不知过了几月,那一日,汪伦听说李白旅居在叔父李冰阳府上,早想与李白见面的汪伦写信相邀李白,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酒店万家。”花海酒庄,李白平生所爱的就这两样。念此,李白欣然前往,然而却未见那十里桃花、酒店万家。只见汪伦揖手道:“此处有十里桃花潭,酒店主人名万家。”李白大笑,与汪伦泛舟湖上。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潭边的桃花和潭中的绿藻交相辉映。波光粼粼,带着红晕的桃花,在觥筹交错的酒香间,逐渐醉了。于是,打着旋儿,晃晃悠悠地来到水面上,轻轻地晕开了一道道清漪,又向远处消散开来。

不知不觉间,李白将要离开。汪伦站在岸边,目送李白登船。船渐行渐远,在群山绿水之间,慢慢地变模糊了。汪伦站在岸上,唱起了民歌,李白站在甲板上,深受感动,作《赠汪伦》送与友人。

又是一壶酒、一匹马。兴起衰落,随波浮沉。开阔平坦之处,他饮酒起舞;坎坷失意之时,他放声高歌。漫漫红尘中,一直陪伴他的,唯有这两样而已。

这才倾天下的诗人,在不起眼的一个夜晚,伴随着流淌的江水,步履蹒跚地向江心走去。最后,捉月而亡。一代诗仙兜兜转转地走过了整个盛唐。月华之下,化身为仙,终是乘月而去。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也许是最能理解李白的。也只有与李白齐名的诗人,才能体会他内心的寂寞。千年之后的我们被他惊艳,因为他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魄力。会被他“三字九言,神出鬼没”的文采所折服。

一段传奇,惊世之才唱尽了盛唐的兴衰荣辱。一名逸士,妙笔生花写绝了山河的旖旎绮丽。透过古诗,我看见那一身青衣的——谪仙。

【篇二:与尔同行文】

一跃千年,时间漏斗在不断地倾泻,罗盘上的指针飞速旋转,打开古诗集,轻轻地拿开那泛黄的小笺,一首古诗出现在眼前。

那一年,繁花似锦,碎叶城中的一座商贾庭院中,满树春花绽放,那商人笑盈盈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伸手取下红花一朵,赠与身旁的夫人,夫人接道:“火烧叶林红霞落。”石桌旁的少年眼珠儿一转,接道:“李花怒放一树白。”至此,那名为李白的孩童渐渐名满天下。

又是一年,白衣少年一壶酒、一匹马来到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一口酒满饮后,诗兴大发。便赋诗一首,正欲题字,见崔颢的《登黄鹤楼》大为感慨,搁笔于桌上,轻笑而去。风流天下的少年郎李白,对黄鹤楼是极其喜爱的。山川文人,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后来走过了青山绿水,在金陵,李白留下了另一篇佳作《登金陵凤凰台》。一首诗,一句联,被传颂到了今天。

游戏在大千繁华中,不知过了几月,那一日,汪伦听说李白旅居在叔父李冰阳府上,早想与李白见面的汪伦写信相邀李白,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酒店万家。”花海酒庄,李白平生所爱的就这两样。念此,李白欣然前往,然而却未见那十里桃花、酒店万家。只见汪伦揖手道:“此处有十里桃花潭,酒店主人名万家。”李白大笑,与汪伦泛舟湖上。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潭边的桃花和潭中的绿藻交相辉映。波光粼粼,带着红晕的桃花,在觥筹交错的酒香间,逐渐醉了。于是,打着旋儿,晃晃悠悠地来到水面上,轻轻地晕开了一道道清漪,又向远处消散开来。

不知不觉间,李白将要离开。汪伦站在岸边,目送李白登船。船渐行渐远,在群山绿水之间,慢慢地变模糊了。汪伦站在岸上,唱起了民歌,李白站在甲板上,深受感动,作《赠汪伦》送与友人。

又是一壶酒、一匹马。兴起衰落,随波浮沉。开阔平坦之处,他饮酒起舞;坎坷失意之时,他放声高歌。漫漫红尘中,一直陪伴他的,唯有这两样而已。

这才倾天下的诗人,在不起眼的一个夜晚,伴随着流淌的江水,步履蹒跚地向江心走去。最后,捉月而亡。一代诗仙兜兜转转地走过了整个盛唐。月华之下,化身为仙,终是乘月而去。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也许是最能理解李白的。也只有与李白齐名的诗人,才能体会他内心的寂寞。千年之后的我们被他惊艳,因为他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魄力。会被他“三字九言,神出鬼没”的文采所折服。

一段传奇,惊世之才唱尽了盛唐的兴衰荣辱。一名逸士,妙笔生花写绝了山河的旖旎绮丽。透过古诗,我看见那一身青衣的——谪仙。

热门推荐
1生日派对
2捉迷藏
3学习雷锋精神
4明月繁星
5温暖的记忆
6第一次领读唐诗
7我心目中的关羽
8外婆
9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
10年味
11我们的中国心
12猪八戒减肥记
13写生
14未来的衣服
15公园游玩
16难忘的端午节
17做家务作文
18夕阳
19参观科技馆
20不是父母,胜似父母
21春雨
22雷雨
23感动校园人物
24
25那天我真激动
26书之乐
27写同学的作文
28一株太阳花
29欢乐的除夕
30我学会了下军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