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对老师说句话】
清冷的月光如一潭平静的秋水盈满整个校园,也映照出一份不寻常的宁静。那夜,充满温馨、恬静。习习的凉风、温和的月光,闪闪的明星,普成夜里最美的主旋律。在月光深处,一位年轻的耕耘者还在孜孜不倦着。
初次见到他是在严肃的课堂上,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不很好:
瞧他那长相,高高的个子,微微发胖的身体,一张圆圆的脸孔,架着一副圆圆镜片的大眼睛,就像一个圆瓜,真是一副讨人厌的样子,不过似乎还透着温文尔雅的感觉。
他讲课还是蛮有意思的,一改众多老师的一厢情愿、口若悬河、死填硬管的风格。时而谈些笑话,时而来点歌声,他还精心设计了一些连环题,让我们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概括,带我们步入他的“陷阱”而乐在其中。他还给我们讲那些美妙的诗词歌赋,读着那些可爱的方块字,让我们深深地被古典文学吸引了。
记得我第一次被点名的情景。当时,我正被一个问题弄得抓耳挠腮,“高金芝”在我耳边嘹亮的响起。我缓缓地站起来,神情呆滞地看着书,结结巴巴的说着。心里直念叨“这死老师,偏偏在这时叫我,真可恨”。狼狈地坐了下来,惊恐万分的我猛一抬头,老师正和颜悦色地看着我,眼睛似乎在说:“没关系,你很出色了”。我忽然感觉,他多像我的大哥哥呀!
语文老师每天中午都要找一组同学去回答问题,体温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一天,预料中的“不幸”降临了,我“荣幸”地被选上了。内容是读课后的生词。你可别小瞧这些生词,要注意“f、h”前鼻音、后鼻音、平舌、翘舌、要响亮清楚,发音准确。当我读到“张皇失措”时,却读成了“张慌失措”。本以为可以过关了,心里还洋洋得意呢,却还是被发现了。他“无情”地点出了这几点毛病。当天课下,他竟拿着一本厚词典向我走来,是来给我订正的,他又给我注了音,还找了几个例子,更加深我的理解。这时我的心底涌出了一股暖意!
现在,我真的特别喜欢上他的课,听他富有磁性的朗诵,富情于理的讲解,简明扼要的述说。
每次上课,我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是有些酸酸地,甚至是后悔,然而,他轻松的一笑,却把这份稚嫩幻化的无影无踪。
夜很深了,校园里早已散去了白天的喧嚣,一灯如豆,清茶一杯,他还在为明天的精彩的授课而精心准备着……
【篇二:难忘的绕口令比赛】
“叮铃铃,叮铃铃”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举行绕口令比赛。”“太好了,可以玩了……”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
绕口令比赛马上开始了,老师在屏幕上放出了绕口令的台词: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别把十四说成四十,别把四十说成十四。老师首先就点了一位自告奋勇的同学,他鼓足勇气,一口气念了出来,但这绕口令的难点就在翘舌和平舌,他读的时候,翘舌都读成了平舌。他不好意思地坐下,但老师却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不错,读得可以。”老师又点了一位口齿清楚的同学来读,他十分镇定,脱口而出:“四是四,十是十……”老师听了,竖起了大拇指,夸奖道:“厉害,读得真好。”
接下来,老师又在电脑上展示了一个:“板凳宽,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非要绑在板凳上。”老师直接让一位女同学来读,她对自己充满信心,张口就念:“板凳长,扁担宽……”顿时,全班炸开了锅,同学们捂着肚子笑:“太逗了,哎呦,太搞笑了。”
到终极大比拼的时候,老师挑了两位高手上台比拼,好戏开锣了!老师在多媒体上写下“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我在下边小声地念了一次,觉得很难,两位选手比赛开始了,两人都不甘示弱,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读得都很快,把“葡萄皮”读成“涂萄泥”。教室里再次充满欢声笑语。
这次比赛让我觉得很有趣,至今都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