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艺术性的作文

【篇一:剪纸】

在每个星期四的下午,我们学校就会举行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有足球社团、篮球社团,还有剪纸社团……其中,我参加的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纸社团。

在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与欣赏性,所以我非常喜欢剪纸。每到星期四的下午我都异常兴奋,我和我们社团的同学们早早地就准备好剪纸要用的工具、材料,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这一次,老师教我们剪的是窗花,先把纸折好,然后再勾出线条,按照勾出的线条开始剪。剪纸是个细致活儿,心急的人做不来,往往一件作品马上就要完工了,却因为一个不小心剪断了一根线条而功败垂成,让人惋惜不已,所以我们都非常小心地剪。同学们都非常专注、认真,一把把小剪刀犹如一条条蛟龙在同学们手中穿梭着,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一幅幅美丽的窗花终于完成了。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评论着每个窗花的特点,这幅窗花像一条鱼,那幅窗花像几颗星星……窗花各式各异,漂亮极了!

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我能体会到剪纸带给我们的乐趣。对我来说,剪纸是一种享受,以前好动的我总坐不住,自从喜欢上剪纸后,我竟可以头也不抬的剪纸两三个小时,那一张张剪纸点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希望大家都喜欢我和同学们的剪纸作品。

【篇二:我们独缺的是匠人情怀】

在嘈杂纷扰的现代社会中,无数人追逐着似镜花水月般的名利,很少有人坐下来,安静地做着一件日复一日的事情。

古代有一种人叫做匠人。何谓匠人?就是指那些专注、执着于自己所热爱手工制作事业的人。而他们身上那种专注,执着的品质可称为匠人情怀。他们在自己的事业领域有着坚定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正因为如此,这群人中佼佼者最终能达到领域内的大师甚至宗师的境界。

70年代的美国的唱片公司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专辑的整体水准才能体现歌手的艺术性。而单曲则通常用来打榜,只能反映歌手的的流行度。通常情况下,一个高档次的歌手只会从专辑中挑出一两首歌去打榜,他们害怕出版太多的单曲会造成公众的审美疲劳,甚至降低专辑的艺术性。但是杰克逊不信这个邪,他破天荒的选用了4首歌曲去打榜,最终这张专辑成了美国乐坛最成功的专辑。随后,他决定要让每首歌都成为流行金曲。他又从300首歌曲中精选了9首组成一张史无前例的专辑,正是这张专辑成就了当仁不让的专辑销量冠军。

杰克逊的这个思考和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自己事业的追求中的热爱程度和他那安静执着的匠人情怀,心无旁骛地力图把每首歌都做到完美,也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杰克逊在流行歌坛经久不衰的传奇。

菲尔普斯,一位美国体育界的游泳巨星,也是美国历届奥运会上最为成功的一位游泳选手。他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8枚金牌,打破了世界纪录,也最终以14枚金牌拥有者成为奥运史上金牌数量拥有最多的运动员。他的光辉成就的身后,其实是梦想实现的安静追求的过程。他从7岁开始,几乎每天都坚持早上5点钟起床训练,每天的游泳距离多达12公里,最能令人另眼的是一年365天从未间断。就是这种近乎偏执的努力,他成功了。这也是一种匠人情怀。看来安静执着,心无杂念,用心追求,历练匠人情怀,成功不是不可能的。

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好些时候漫无目的活着,盼望着每一天的结束却又希冀每一天的开始。之所以这种状态,与我们缺乏一种能够使自己静心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上的情怀不无关系,换言之,就是我们还缺一种匠人情怀。芸芸众生,不少人成天朝三暮四,不能在一件事情上做到底,或者遇到困难就张皇失措,要么左顾右盼,不能静下心来匠心对待,最终功不成名不就。也有人试图努力,却最终败在不安静上,明明曙光在前,最后也功败垂成。

好些时候抱怨世界不公平,社会不用我,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我们自己缺乏坚定安静的匠人情怀。拥有匠人情怀,即便是修鞋匠也能成为大师,更何况拥有远大前程的年轻人呢。静下来吧,做我们手中的事情,即便简单动作的持之以恒,也应该是我们的执着追求。这恐怕才是真正的高境界。

【篇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记得小时候,妈妈就让我多读书,读好书。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

慢慢地,我成为了一名小学生,那时的我喜欢读外国名著,《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论语》这本书像是为我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见那五彩缤纷的世界。

《论语》是四书之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读了这句没让我明白:花言巧语,装出讨人喜欢的脸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翻开《论语》,我也会问自己,学了知识能反复的复习它,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个有修养的人吗?《论语》是一部经典作品,《论语》虽没有《水浒传》那样惊心动魄;《三国演义》那样充满传奇色彩;《红楼梦》那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西游记》那样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可《论语》有他自己的“韵”,其中讲述了许许多多人生哲理:在家要孝敬父母,离开家要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后,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温习学过的知识,能从中悟出新的见解来,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品读《论语》,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再把《论语》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我学会思考。

读《论语》,品成长。

【篇四:纪念陶行知】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难以全面地了解每一个人心中的陶行知先生,且以一个青年文学爱慕者的姿态浅谈对陶行知先生一生的认识,以示敬佩之情。

在我眼中,陶行知先生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和教育家,更是一个启迪无数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带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虽然我与陶行知先生错过了大半个世纪,无法亲眼领略他的风姿,无法聆听他的谆谆教诲。但他那被历史牢记的精神宝藏透过薄薄的纸张折射出迷人的光辉。向后人叙说着何以为师,何以为人!

陶行知先生的文学造诣之高是世人所共知的,难以用文字比拟。他著有多部诗集,创作了大量的文学篇章。当然,陶行知先生作为现代文学教育史上的伟人,我们不得不谈谈他的三大核心思想:“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与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便是要求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人生态度。观当今社会,很多人认为“终身学习”的态度已经过时了,“活到老,学到老”的至理被当做老掉牙的碎语。经济社会的日益蓬勃的同时,国人的精神世界却面临崩塌的危险。人们的教育观怎么了?所以,继承并宣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教育是终身的,它以生活为前提。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变生活。离开了教育的生活是静止乏味的!生活和教育仿佛是生命的两根脉搏,两者并存,才能让生命充满活力。在当代,我们不能一味推崇教育,沦为课本学习的奴隶;也不能一味注重生活,离弃教育,枯燥地活着。“教育即生活”至今仍是不朽的理念!

约翰。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的理念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先进性,而陶行知先生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使中国的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对此我的理解是:走出学校的圈子,融入到社会中去学习,去面对人生的种种际遇才是真正叩响了人生的“大学”门。局限在学校的小圈子里无法全面地了解世界,无法成就人生!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从校园里走入社会中,象牙塔里的学子更是推崇“社会实习”的开展。这很大程度源于陶行知先生对后人的影响。

“教学做合一”,在我认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文里对老师的职责阐述仅仅是授业解惑而已,但新时代对一个教育着的要求绝非仅次而已。对此,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要塑造灵魂”。教学过程应追求艺术性和功效性。为师者要把传道,进修,育人这三个方面都做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育人方式的艺术性。陶行知先生与四块糖果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面对因帮助女同学不受欺负而击打同学的学生,他以奖励糖果的方式肯定了该生正义的初衷,肯定了该生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敢,用春风化雨的宽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冲动的错误,在思想上改正。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为当代所稀罕。倘若这种“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能成为当代教育的新浪潮,势必能为中国文化教育添砖加瓦!

陶行知先生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在革命的年代里,他不仅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创新,而且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拒见蒋介石,甘负莫须有的罪名,也不与蒋介石同流。其爱国之情显而易见。有人说陶行知先生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为中国的崛起奉献一生。少年强则国强,陶行知先生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上个世纪初的旧中国,有如此高学历的海归派凤毛麟角,他完全可以青云直上,轻松享受高官厚禄,过荣华富贵的生活。然而他脱下西装革履,坦然穿上布衣草鞋,甘心情愿、安之若素地自入贫困,毅然决然地走到偏远的乡村去办幼稚园、办小学、办难童学校和职业学校,纵然饱受经济拮据之苦和横遭官方压制、刁难,但他无声忍受,为中国培育了大量的人才。

臧克家的诗篇《有的人》里提到:“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无疑,陶行知先生属于后者。他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甘心做教育的开拓者。淡泊一生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但“野草烧不尽,春风吹有生”,当一个人的思想早已与滚滚不息的历史浪潮所交融,那么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他的思想仍会为世人所称颂,如此伟大的他,也就成就了生命的不朽。陶行知先生正是如此,用他的一生奉献为我们阐述了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担当,何为不朽的人生!

【篇五: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百无禁忌,常常荡漾在童年梦中的我真的好想像睡美人那样一睡不醒,如果让我形容童年趣事的话,我会把它比喻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盒子,一个装着许多秘密的盒子;一个葡萄架,一个长满了数不清葡萄的葡萄架……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那童话般的故事吧!

记得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电视机看电视,无意间我看到一个节目很有趣。我看到别人拿着一支沾了墨的毛笔在水里写字,但是这个字却没有消失,而是在水里坚持了1分钟才慢慢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灵机一动,从厨房里拿了一个小盆子,在我房间的抽屉里找了一支毛笔,在书房里弄来了一小瓶墨水。

我首先往小盆子里装满水,然后慢慢地等到盆里的水平静之后,就拿着毛笔小心翼翼地在水里写了一个“大”字。我本以为自己成功了,这个字浮在了水面上,可是定神一看,我写的字就灰飞烟灭了。我又重新写了一个字,不成功,继续写,也不成功,再继续写,还不成功……

没过多久,一小瓶墨水就这样被我“消灭”了,盆里的水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墨水。我很不服气,因为尝试了那么多次,面临的结果还是失败,于是我一气之下就把毛笔往水里扔,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成了一只“小斑点狗”。刚刚由于扔得太重,所以“墨水”弹到了我的衣服上。本来白皑皑的衣服,霎时间变成了一见由我设计的十分有“艺术性”的衣服。我跑到了镜子前,在镜子前摆了几个十分酷的造型,我觉得当时的我很有个性,很与众不同,不想把这个“妆”卸下来。但是无奈,我这个“妆”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她把我从头到尾清洗了一遍,而我这个“妆”也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现在,我终于知道,我童年做的那一件事我是不可能办到的,因为它在里面加了一些特技。

啊,童年的事真让我回味无穷啊!

【篇六:艺术性的感恩】

“总有一刻不同寻常”此时此刻,我将感恩视为艺术品,这便是我的座右铭,它被刻骨铭心的居住在我的心房,它再不段的和我玩着高山流水的嬉戏。

目前,我已成为闷蛋家族中的一员;我无时无刻的无微不至于这个充满“快乐”的家族之中,这种“快乐”是独一无二的,是平常体会不到的,是活在闷蛋心中的“快乐,”它让我更闷了。像是住在与世隔绝的天南海北,没有一丁点蛊惑我的蕴意,更没有人与人之间得勾心斗角和斤斤计较。

这样来之不易的“快乐”作为我这个闷蛋是再满足不过的了,我会再多寻觅几个这样的我。

如果有这么多的我存在,我会为自己高兴,为我那平凡而充实的,问心无愧的存在而美美的高兴!

风雨交加,平淡交错,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无所不有,它们如今都被我当做充满平凡的艺术品。

然而,不管是在那种暴风雨来临之前,我都会享用艺术的感恩来伴我走到灾难的尽头。

让一切错杂的事物都风平浪尽,把父母对我那无微不至的恩情视为我心中最高尚的艺术品,其次,再用自己最纯洁而淡雅的心灵宽带这精巧绝伦的艺术。

无论如何,何时何地,我会把自己的平凡视为宝贵的艺术品,会感恩,会感谢父母,感谢他们将我含辛茹苦的养大。

感谢一切具有艺术性的恩和情。

热门推荐
1我有一个武侠梦
2最美的风景
3妈妈的手
4故地重游
5老鼠整容
6好书伴随我成长
7我的小乌龟
8新年回家趣事
9记事的作文
10我们的发现
11爱的欣赏
12放逐梦想拥有天堂
13向着平凡前行
14我发明的环保餐巾纸盒
15美丽的燕子洞
16成语接龙
17翻过那座山
18最后一个“六一”
19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20荒岛求生记
21挑战·拼搏
22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23文字本无用
24观察蜜蜂
25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26同学的声音
27她走进我的青春
28要有一对善听的耳朵
29随笔
30上海之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