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时代与思想】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意识的进步,“删除时代”的来临已是必然:人们不断地删除修改自己的所作所为,调整前进方向。有人言辞激烈地抨击这一现象,实则大可不必。“删除”本身并无什么错,关键在于如何去做。
如今太多太多人麻木厌倦、焦虑不安于平常的工作生活,从而对自我、对人生产生怀疑:为什么要努力?为什么就是不成功?这些从前本可以轻易克服的问题在“毒鸡汤”等的冲击下加剧了人的自我否定,自制力指数爆炸般下降伴随着与生俱来的求生渴望使得众人用多种方式宣泄,如近乎自残式的网上无限制购物,买时贪图一时便宜一时爽快,事后恨不得“剁手”明志。倘若在决定购买前冷静下来,删繁就简后就会感谢自己的理智——这样的删除自然可取。
又好比上司对自己的加班要求,愤怒烦躁感会第一时间让指尖不由自主地在键盘上敲击,咆哮着崩溃着。但最终屈服于公司的“强大压力”下,只见“好的”二字在对话框弹跳,谁知道这背后凝结了多少的纠结悲哀、辛酸与无奈呢?这与“自拍三千,只取一张”现象同属于焦躁的产物,只是后者更能彰显当代人们不自信的心理罢了。
由是观之,“删除”不必要的待购物、不经过考量的言辞、不加以修饰的自拍照,显然无可厚非。那么,什么是我们竭力要制止的“删除”呢?
——对已有知识的删除。如今,人们对知识、对精致的渴望逐渐演变为对娱乐、对空白的追求。于众人而言,忙碌之余、空闲喘息之时,用娱乐填充自己空虚的大脑就是“上上之选”故而抖音、快手这样的小视频软件风生水起,似乎只有沉浸在这样转瞬即逝的快乐之中嘴角不住地牵动,方能感受到可知论的真实性存在。于是知识被两三个小时的大脑空白删除取代。要知道,人脑的容量足以媲美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悉尼图书馆,这样的删除无异于对自我的放逐。
所以,在删除时代,我们要做的是站在思想的高墙上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删除背后的困惑焦虑,从而理智层面上提升自己,学会有选择性地删除。当时间的马车吱吱嘎嘎地远去,留下了跌跌撞撞的人们——就像午夜十二点被系统强制删除了魔法效力的灰姑娘们,徒劳地赤着脚向前进。
【篇二:不负遇见】
我不知道将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宫崎骏
遇见那名叫作荻野千寻的女孩时,我几岁呢?有点小任性,不那么懂礼貌,但是冒险精神十足,对未知的世界总是一往无前。那是千寻,也是我自己。
千寻意外来到神灵异世界,为了救爸爸妈妈,经历磨难。三年级下学期,我从家乡小镇转来江都。放养惯了的我无拘无束。城里的学校那么大,学生那么多,到处是不准,到处是约束:不能下楼,不能乱跑,连大课间去厕所也要请假。这对一下课就在校园里疯跑、钻花圃、跳楼梯的我来说,可真难熬。张扬、我行我素的性格,让我交不到朋友,形单影只,不知如何是好。
一个个辗转难眠的夜晚,我怀抱一个人的悲伤低声抽泣,无数次责难主宰一切的神祇,为什么这样安排我的命运?对往日老师同学的思念,对生活了近十年老家的思念,让我经常在醒来时,脸颊还挂着浅浅的泪痕。那时候,妈妈还在老家中学工作,一周来看我两次。每次,我都是哭着诉说我的思念,我的无助,我的难过。妈妈总是神色平静,静静倾听,安慰地抱抱我:我知道她并不担心我的痛苦,认为这都是我的必经之路。
还记得那天是我的苦命日。上课老师两次点我,说我走神严重,还罚我站到教室后头。不巧大队辅导员恰好经过,难听的言辞又多加几分。老师的话语让我毕生难以忘怀:“你这样的学生有什么资格进城来?就应该在小镇上活到老。”犀利的言辞钻心剜骨般,让我呼吸急促。大课间时,一旁的同学也阴阳怪气:“站到队后面去,可别丢人现眼。”我孤立无援,回到家后大哭一场。
这时,我突然想起那久别的故人——千寻。她为拯救父母留在未知世界。为了不被吃掉冒生命之险去求得工作。阁楼阶梯陡峭漫长,千寻脸色发白,发梢直竖,哆哆嗦嗦,但从没有停下。被满肚子坏水的汤婆婆羞辱挖苦,被自诩高人一等的小妖小怪轻视嘲笑,被派去做最累最苦的活。千寻呢?抱怨过吗?自暴自弃呢?从没有啊。
我在那一刻突然长大。“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对不能接受未奋斗过的自己。”慢慢地,我收起锋芒,踏实进取,同千寻一样咬牙坚持地生活在全新的世界。读书节、英语节一等奖,运动会跳远第一名,省小学生英语演讲二等奖……我用自己的频率吸引着朋友,重获老师的青睐。不耀眼,但一直向前。
千寻,荻野千寻,谢谢你。因为遇见你,我才知道我也能拥有美丽的记忆。“一直向前走,千万别向后看,否则就永远回不去那个世界了。”人们总是不断犯错,虽然前路迷茫,但他们的双手仍然寻找光明。千寻,与你的遇见注定只是一个特别的阶段。而我,定会不负遇见,连带着你的那一份,继续努力。
千寻,我仿佛听见你说:“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
【篇三:一封家书表孝心】
亲爱的爸爸:
你好!
现在这个时候的你和我相距千里,但心却连在一起。您的心不论何时都是连在家里的。就算远在他乡,您也会风雨无阻地每天打电话,询问家里的事。
您很关心我和弟弟的学习情况,总是帮助我攻克难题。对于弟弟您更有耐心。在弟弟的身上仿佛看到了我小时候,您对我的耐心。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变成了花季少女。八年的学习生活在您的精心呵护下,我过得无比充实和精彩!前天,我对您说将要中考时,您在电话里千叮吟万嘱咐,一定要好好复习,考出好水平。
虽然您身处他乡,但您的心永远都是连着家的。
步入初中后,我进入了所谓的青春叛逆期,每次您让我去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时,我就会跟你吵。我也知道您让我做的事,都是希望我养成好的习惯,但我当时大脑被愤怒填满,不知怎的就和您吵起来。
吵完吵后,您总是先向我道歉,同时也道出我的错误。您可能不知道,您那时的样子就像一名心理医生,为我治疗心理上的疑难杂症。
许多父亲都是不善言辞的,而您与众不同,因为不论何人与您聊天,聊天的内容多么生硬,您总会以幽默的言辞,将对方逗得哈哈大笑。这也是我喜欢和您说话的原因之一。
现在,您在外面打工挣钱,为我和弟弟提供更好地学习环境。因为家里人很多,而挣钱的只有您一个人,所以希望您在外面要好好保重身体!
此致
敬礼
您的女儿:XX
【篇四:这就是我】
人与人不同,花有几样红。我,14岁的我,中学生的我,沉默的我,滑稽的我,爱笑的我,爱读书的我……构成有棱有角的形象。
哦!只顾着介绍我的个性、习惯,忘了告诉你们我的名字,我的名字呀,叫陈月琴,是妈妈给我起的,听说是因为妈妈的一个同学她的名字也叫月琴,她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妈妈希望我也能够像她一样有知识,所以给我起了这个名字。哎,我只有好好学习,去实现这个名字的所含的愿望,不负重托。
我这个人有些沉默,但不孤僻,在熟人面前我言辞滔滔,可在生人面前就大不一样了,别人问一句,我答一句。我喜欢一个人在空旷的大山中,宁静的月下,独自沉默。我觉得沉默可以梳理杂乱无章的思绪,可以洗涤混沌的灵魂,能在不知不觉中剔除头脑中一切浮躁和不健康的东西。你说呢?
我最爱的是读书。书,可是我的命根子。因为是书充实了我的生活,滋润了我的青春。我一直缺不了它们,如鱼儿离不开了水。我爱小说那曲折离奇、道尽人生沧桑的情节,它们有时使我悟出人生哲理;我爱散文那诗化的语句,优美的言辞,储蓄、粗犷的抒情;我爱那精辟短小、充满爱恨情愁、千古绝唱的古代诗词……书,能使我领悟人生的价值。我坚信,只要有了这把金钥匙,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个难关就会豁然开启,读书之乐,乐于知万事。
我很滑稽。每当我做着滑稽的动作,讲着忍俊不禁的笑话时,总是逗得同学们发出如火山爆发的笑,当然我自己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滑稽、笑是应该的,因为“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哎,看我这脑子,忘了自己的一个寻常癖好——看电视。我已经是“病入膏盲”,无法自拔了。只要我一打开电视机,眼睛便会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看。虽然经常被妈妈斥责,但我仍然如此,直到看到“再见”为止。说也奇怪,看了这么久,我的视力依旧是1。5,学习成绩也没有退步,我想这是因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在芸芸众生中,在茫茫人海中,只是平凡的一员。平凡得如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沙漠里的一粒小沙子、百花园中的一枝小葩。我会在平凡的人生舞台中扮演一个“命运之神”安排的应有的角色。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品尝着酸甜苦辣。我坚信,我会用我并不灵敏的脑子,并不灵巧的双手,努力创造人生、创造明天、创造一个纯洁高尚的灵魂。
【篇五:我拼命发芽你却白了头发】
有些歌唱给妈妈听,有些歌唱给爸爸听,没有一首歌唱给外婆。说母爱如水,说父爱如山,那外婆对我的爱是什么呢?
她会对我唠叨,出门总不忘叮嘱我些什么,像“路上小心啊。”“别乱和陌生人说话啊。”“下雨了!带把伞呀…”等等。这些个话从小学一直听到现在,唠叨是真的有些唠叨,因为她老是说。可要是哪天突然听不到她的唠叨了,心里会感到失落,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许是习惯了吧。
每天晚上,她都会等我回家,然后帮我弄东西吃。我喜欢吃她包的饺子,晚上她总要帮我煮上一碗,她也总是不厌其烦的买饺子皮、买肉、剁肉,然后包好等我回来后煮给我吃。吃完后我还不忘给她评上两句:“啧啧啧…好吃好吃。看,我把汤都喝完了!”这个时候,她就会笑眯了眼,像个刚受完表扬的孩子,一脸的满足。
有一次,我在吃饺子,她坐在我旁边,时而看看我,时而望望电视。我看她睡眼朦胧的样子,便说了一句:“外婆,你其实可以早点去睡的,每天要起那么早。”她望着我回答到:“我睡去了,哪个等你呢?你饿了怎么办?哪个给你弄吃的?”这些话让我无言以对,只得继续喝汤,热气染红了眼眶。
是啊,每次回到家,妈妈和妹妹早就睡了,外公打牌,爸爸不在,只有你望着电视等我,平凡的你做着平凡的小事,每天坚持,叫我怎么能不感动呢?
我脾气大也好,我任性也好,我不听话也好,我所有的不好,别人受不了有什么关系呢,我外婆受得了,她总是包容我,给予我足够的关心,有时候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这些,它们成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我想要坚持继续走下去。
我不善于言辞,更不喜欢用言语去表达某些感情,就像其实我很爱外婆,却从来没对她说过,外婆,其实我很爱你!我爱你,所以不希望你过于为我操心,不希望你伤心流泪,你开心我的心都跟着笑了。
我会拼命发芽,只希望你不要过早地白了头发。
【篇六:一切尽在不言中】
法国梧桐衰落,庭院清秋深锁
江南彼岸尽头,犹若三秋烟火。
——题记
你只是说,秋天是一个分离的季节。
窗外树木的葱茏已不再,逐渐消逝成一抹浅色。泛着微黄的枯枝无奈地在秋风中颤动,全然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时光用枯叶散落成一首挽歌,不是悲壮,只是荒凉,踏过去,一阵轻微的破碎与断裂的声音,沉沉地拍击着我的耳膜,让我相信了我不相信的,又已是秋天。
这个秋天,微微凉。
你离开后,我习惯了一个人,我告诉自己一切还很好。今天当我又回到曾经我们最爱的那条小路的时候,我故作了好久的坚强,但终敌不住自己那些自欺欺人的谎言,我败给了自己,一种冷冷的东西从脸颊上滑了下来。
那天,也是这个季节,也是这条小路,浅色的斜阳微微洒落一地,凉凉地。偶尔一两只飞鸟从空中划过,割碎死寂的余辉。你一言不发,我一言不发,路边小草伸展开的长长的叶片,被我们“吱”地一声扯断,又在手头撕成无数的忧伤,在脚下砸成重重的叹息。你要走了,你成绩并不怎么优秀,家庭并不怎么富裕,父母在遥远的北方,家中只剩下需要照顾的弟妹、及奶奶。你相信了你所说的宿命,这就是命,这就是你的生活。
校园的喇叭传来了《曾经的曾经》,悲伤浅浅弥漫,空气中荡着轻微的疼痛。夕阳将两个平行的黑影拉得好长好长。
我们都没有说话,漆黑的瞳孔里积淀着沉默,像极了挣扎着的夕阳。就在那一刻,上课的铃声响了,你突然张口,却没有说出什么。来不及看你眼里所包含的一切,你已转身离开,头也不回地跑了。而我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你单薄细长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夕阳的海岸线里。
……
而如今,熟悉的旋律已不在,熟悉的身影已不在,犹若那曾经的流年,渐渐送别着那时的我们自己,响起的那飘飘忽忽的声响,被秋风吹去了未知的远方,那些年幼的岁月,渐行渐远。
而我那个最好的朋友,你知不知道,江南彼岸的孤单的这里,全都被秋风吹成了碎片,而我的灵魂随着它一起支离,你在他乡还好吗?。
没有华丽的言辞,也无需华丽的言辞,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便是我们彼此心有灵犀的最真的情感,是我们彼此久读不厌的最美的诗篇。
【篇七:幸福离我并不远】
当幸福的金马车远远驶去时,人们才会拾起它的金鬃毛。
——题记
史铁生说,他在“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淋了一场人生春天的冬雨。而我,也在家与学校两点一线间的枯燥生活中日趋麻木、冷漠,忽略了幸福的存在,直至初三……
橘黄色的灯光轻柔洒下,恍若疲惫的双眼,空气中浮动的尘埃分子掠夺着笔尖的氧气,脑海中“一模”惨败的分数清晰可及……
那阵脚步声渐近渐响,起身、开门,习惯性地迎上母亲蔓延在眼角的笑意以及那弥漫着如白练般雾气的清茶。
“早些睡吧。”
“嗯。”
她旋身正要离去,末了似有些担忧道:“一模的分数……”她欲言又止,好半晌,才说:“你不要太在意就是,尽力不后悔就好。”
笨拙的言辞却道出了最恳切的安慰,多少让向来冷漠的我有些错愕。而似乎这言语又是如此的平常,一如每天清晨阳光来到床头,厨房里准时飘来的荷包蛋的清香。
或许,这最伟大的爱往往藏在最平凡的举动中,一如伟人所说。我冰冷的心终是有了温暖的弧度。似乎,这就是我追寻而不可得的遥远的幸福?
笔尖仍在飞舞,上下眼皮渐渐趋向合拢。终于合上作业本、关灯、入睡。母亲关切的脸庞和着实恼人的分数交替着一如放电影般一帧一帧地在我的脑海中闪过。耳边隐约传来阳台上洗衣机的声响、眼前满是厨房里做饭的母亲,失败时默默为我送茶的母亲,客厅中长夜相伴、打着瞌睡的母亲……
在那一瞬间,我蓦然惊觉,我的母亲竟为她的女儿奉献了这么多的韶华时光!而她,只是默默地、默默地注视着我的背影没入人群渐行渐远……我的眼睛倏地有了莫名的酸胀感……
突然,门开了,一个瘦弱的身影小心翼翼地来到我的床前。我立刻闭上眼,假装熟睡。她俯下身,将我踢到一旁的被子轻轻地一寸一寸地掀起,帮我盖好。我闻到了那阵熟悉的柠檬肥皂的香味,脸颊渐渐有了冰凉的感觉……
而母亲,却又转过身,轻声而又那么细致地为我整理好书桌。继而,门轻轻合拢,那脚步声渐行渐远……
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已经静止了。是了,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却一直以为不可得的遥远的幸福!它就在我的身边,从未远去!
原来,正如伟人所说,这最伟大的爱往往藏在最平凡的举动中。这最深情的话语往往载以最质朴的言辞。
庆幸,我捡起了那金鬃毛,而那马车也还尚未驶去。我的母亲,我的小幸福。
【篇八:言与行】
作为我的同学—大家公认的“英语学霸”以及众所周知的“传奇人物”徐昊阳,在与他交往的一个学期中,给我留下了独特而难忘的印象。他的言辞与行为总是令人困惑,但这正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
在一次开学体验课上,我跟徐昊阳发生了一点口角,他把我的英文名字故意读错,发出了一个非常难听的音,而且“屡教不改”,于是我开始愤怒了,眉头迅速扭成“川”字形,决定与他辩论。他的双眼也变得阴郁起来,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徐昊阳凭借他的智商大获全胜。在被他尖锐、刻薄的言语洗礼后,愤慨之余,我想:“虽然他很聪明,知识也很渊博,但言辞颇为暴力,跟他交往很难。既然他的‘言’很暴力,那么他的‘行’一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我的想法渐渐被证明出错误,真相也慢慢浮出水面,徐昊阳的另一面“行”即将揭开他的真面目。
狂欢节之际,我所在学生会的学习部组织了一场活动,很多人都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牺牲掉了自己宝贵的时间。我们还曾经认为人会太多,场地太小,所以请技术部的两个人前来助阵。技术部的部长正是徐昊阳,他已为狂欢节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好几个晚上,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差来玩儿的人了。
可悲的是,来的人只有五六个,前一个小时基本没有工作人员动弹。这时“救星”徐昊阳赶到了,只见他迅速地问了我们几个问题,拿来纸和笔,飞快地写下了几个龙飞凤舞的字,一张海报就完成了。接下来,他又指手画脚,让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他自己则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到处“拉客”,热情洋溢地介绍这项活动。很快,人数就从五到十、二十、三十、四十……最终突破了七十人。寒冷的冬天里,徐昊阳却挥汗如雨,只为让我们的游戏一直有人玩。通过这件事,在我眼中,他从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变成了一个精明、能干、乐于助人的人,他的“言”与“行”是如此截然不同,说话虽狠,本质上却是个非常好的人。
徐昊阳,是一个机智的同学,不拘小节,顾全大局。
他,生气时是“言”的暴力推崇者,生活中又是“行”的典范。
【篇九: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一个国家的底蕴和文化精粹,全部都融合于它的博物馆当中。这里有被精心保存的件件古物,也有被数次考察的精确历史。比如前几天我们去过的国家博物馆,在那里,过往与如今并存,复古与现代同行。
在这次参观之旅最初时,我们去观赏了震撼的国博介绍片《国脉》。确实如此如题所说,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这个国家的脉络。源远流长而不可溯。只有以史为镜,方才能知兴替。
古人那些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对后辈最好的借鉴,明得失而力求做到最好。那一件件古物就是时间最好的证明,也许黄沙早已腐蚀白骨,我们无法从长眠于地下千年之久的古人口中知道曾经的故事,可我们却能通过那一张张泛黄的卷帙,那一件件微锈的器物上,穿越回千万年光阴,透过它们身上残缺的花纹和模糊的样式,看到那时的花开花败、潮起潮灭,云卷云舒。看到那时高大宫门红墙重檐下的一件件陈年旧事。看到那时一个辉煌的盛世王朝如何建立,又如何一步步毁灭于当权者的言辞之间。那生动又立体的物件为我们呈现了篇幅宏大的盛世王权,呈现了辉煌表象下的血腥盛宴,那时我们早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让历史在眼前在耳畔边绘声绘色的呈现,而不再是粗糙纸面上冰冷的字词描现。
《国脉》而引出的华夏儿女豪情还未平息,片子却让人意犹未尽的播放完毕了。我们只得依次站起排队离席。带路的向导将我们逮到了古代瓷器这一分区。毕竟只是方才在影片中的惊鸿一睹,远没有亲身近距离观察看的透彻。可一旦靠近,感觉便立马不一样了。似乎每个设计中都藏着奥秘,每个纹理间都含着玄妙。细细揣摩,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这之中的小小巧妙设计,给人以一种永远不会停止的惊喜感,约莫这就是古物中的乐趣吧!
国博这样一个极具文化气息的博物馆,排出来给我们讲解的讲师也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他不仅言辞幽默直戳重点,还有着一个清冽却朗朗上口的名字:梅松松。他不仅能将古瓷器的历史在口边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还是这篇明显就能看出设计者才华横溢与众不同的学案创始人。那一个个问题环环相扣,结构慎密。并无太多啰嗦之处,简明扼要,帮助我们梳理了所有必要的知识点,让人一眼便了然于心。
他为我们分配下了任务,我们第三小组的任务是找到人面鱼纹镜并且将它图案摹写在学案上。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它对称的特点,那几处并不服从对称这一定律的地方似乎也有着他们独特之处。画着画着我们似乎能透画卷感受出画者所思索的一切。
将自己的身心投入与某一件事时,总是会愉悦之至而忘记流淌着的时间。梅讲师催促的声音响起时,我还如坠于那种异常玄妙的境地。听过了一系列用来甄别彩陶的方法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充满着纹饰的高大花瓶前。那原先在我眼里毫无规律的美观花纹,竟然可以象征着这么多审议,有着如此多蕴含,有着那么多内涵。从细节处展示的一切俨然让我叹为观止。
这次的国博之旅让我受益匪浅,从此面对历史时我将能根据今日的一切而融会贯通。而身处于这样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熏陶的古国当中,我对此感到十分高兴。更为我是这文墨气息浓郁的泱泱大国中的一员而自豪无比!
【篇十:论《红楼梦》待人与言辞】
红楼梦里梦红楼,一个梦字,尽是哀伤。每一个活灵活现的人儿,都有着自己为人处事的特点,都有让我喜爱的地方。阅完了整本《红楼梦》,欲哭无泪,实感空虚,好似被人将魂魄掏了去。
曹雪芹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写出这千古绝唱。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好呢功夫不同,眼光不同,看法就种种:经学家见到易,道学家看见淫,文学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以我这个身份来看,我的知识过于浅薄,还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现在想来,喜欢的就是书中的草灰蛇线,暗喻,伏笔,大多都是一语成谶。初看懵懂,看过后有恍然大悟的惊醒,再看便是不撞南墙不死心了,一点点地印证期待,与无奈。可能是一直在书里活过的人,恍如隔世。
给予我最大的人生启示,莫过于对人生的态度与人交往的言辞。黛玉这样的女子,其善解人意与蛮不讲理于一身,集聪明活泼与孤芳自赏为一身,她的性格有丰富的层次,活在现代社会,便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奇女子,绝不发欣赏她的人。但宝钗却比起黛玉要识大体的多,她为人处世会察言观色,做人厚道。对于任何家中之事,她有她独立的思维与见解,知礼守礼,遇逢尴尬场面都能轻松化解,为了顾全大局,也会极力隐藏自己的内心,不会把情感轻露于言表。所以说哦,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既要真诚也要识大体。如果太过于小心眼或着力于算计他人,最后很有可能落个“机关算计太聪明,反而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同时,言辞也不能过于尖酸刻薄,给人以虚假之虑,要根据你的性格来思考自己说过的话是否妥当,若是个性张扬,说话豪爽一点也无妨,若是个性内敛一点,说话细腻一些也不会让别人多疑。
妥当待人,妥善言辞,这不是一种精神,而是一种态度。但那种不畏惧他人的胆魄也不是并无可取之处。若是死后招人恶骂,这能不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