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雕花窗的作文

【篇一:窗外有蓝天】

丽江是一个开窗就可以看到蓝天的地方。

“丽江” 两个字无论出口还是落笔总觉得别有风味,像异域披着面纱的古代美女,精致而独特,神秘得令人向往。

由于工作原因,父母并未与我同游,朋友的母亲见我安静,便也乐意带上我,让我可以随处走走。于是,一个人看丽江。

客栈很多,古色古香的样子,名字也大多诗意纵横,逛到西街的一个拐角口,正巧遇到一家客栈,正巧累了,正巧它开着门,就顺着小路走进去,看见门楣上的木板,上面书着“窗外”。哦,原来在这无数“正巧”组成的相遇里,我就碰到了它,名为“窗外”的客栈。门大敞着,对谁都不设防的样子。

两个胖胖的老阿姨从里屋里走出来,亲切而自然:“来啦?”仿佛我就生在这长在这,从未离开。我笑着点头:“嗯,来了”。

坐定,一颗倦怠疲惫的心,安静了。打开木质的雕花窗,是扑面而来的雪山般清新的空气,一水之隔,对岸的客栈被风吹起纱帘。远一些的地方,纯白色的玉龙雪山在雾气里隐隐约约。我闭上眼睛,远处的金沙江在奔腾,而无数的小支流,则像血脉一汪流淌在丽江古城的体内,穿巷入户,一年一年,从无停息。我睁开双目,头顶一汪碧澄的蓝天,纯净得像是倒悬的海。

四方街,是哪一段年华里茶马古道的驿站。我轻轻把脚迹印上街道,路过一个老婆婆的店铺,被银光闪了眼睛,从不在意首饰的我,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这家银店。坐在桌子后面的老婆婆,连忙起身招呼我:胖金妹,要银哦?“胖金妹”是纳西族对女孩最美好的称呼,我低头看了看没有发胖的自己,嘴角却情不自禁地勾了起来:“嗯”。老婆婆年纪大了,岁月把皱纹刻在她曾青春的脸庞上,头发却梳得一丝不苟,抿得光光的发闪着银光,没有浓艳的妆,细心的人,倒是可以看出,那抿过红纸的唇,仍是生命和美的气息。她踮起脚把一串细细的银链系在我脖子上,我稍稍屈膝,以便在我面前矮了一个头的老婆婆不要那么费力。

细细一条银项链,清美地晃眼。老婆婆在我走时执意送我一条相佩的手链,“胖金妹,你带这个好看咧,我送给你呐,自家打的银,遇到合适的才好看”。她憨憨笑着的面庞一时灿烂地晃了眼,蓝天在她身后像专门为她打造的背景。

一路走回客栈,身上戴的,手上拎的,嘴里吃的,竟有大半是热情的人们送的。顺手送给小胖猫一颗鱼丸,看它拨着弄着舍不得吃,笑意又不禁漫上脸庞。

坐定,一颗在丽江穿过热情的心,温暖了。

打开木质的雕花窗,窗外有蓝天。

【篇二:我与江南有个约定】

夜深了,漆黑的夜空中有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在静静的闪耀着,轻柔的月光带着丝丝凉意飘飘洒洒的落在我身上,倦意如潮水般向我袭来……

恍惚中,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乌黑的瓦棱,飞翘的屋檐,幽深的小巷和曲折的长廊,青石路,雕花窗,乌篷船在清幽细窄的河道与拱形石桥间缓缓穿行,远处依稀可望见几棵垂丝海棠,花瓣随毛毛细雨悠然落下,一切都笼罩在细雨薄雾之中,朦胧的不真切。这是哪儿?

这时,一把淡青色的油纸伞从石板路尽头出现,依稀可望见撑伞的是一位女子,身材窈窕,一身得体的青布碎花旗袍,一双精美小巧的淡蓝色绸面软底绣花鞋,在青石板上无声的移走,撑伞的手又细又长,洁白的手臂上戴着一只古朴的玉镯,显得更加柔若无骨,三千青丝在脑后绾结成髫,插着一只碧玉簪子,素净清雅。

她向我缓缓走来,渐渐地能看清她的脸,那是一张古典美人的脸,丹凤眼,樱桃口,柳叶眉,散发出一种古典婉约的气质,仿佛跨越了时代,回到了千百年前。她将油纸伞移到我头顶,对我微微一笑,说了句:跟我来

温婉的声音犹如天籁一般好听,让我不由自主的跟了过去。

穿过寂静的青石街道,在一座石拱桥旁坐上了一艘乌篷船。坐在船舱里,不时会有毛毛细雨飘进来,打在身上有说不出的凉爽。“江南,我的名字。”女子递给我一块印花手帕,温柔地说道,我点了点头。接着,她用紫砂壶沏了一壶茶,倒在一个精致的青花瓷茶杯中,古朴的紫砂壶、精巧的青花瓷上绘着繁复精美的图案,我轻轻捧起茶杯,押了一口,顿时一股淡淡的苦在口中散开,但苦后又有一丝丝的甜,这就是苦尽甘来吧。

沐浴着斜风细雨,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橹声咿呀、烟雨朦胧及茶香氤氲中,江南怀抱琵琶弹唱起了一曲古老动听的歌谣:

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我痴痴地看着江南,在歌声中,她变得虚幻缥缈起来,慢慢地与桥梁、石板巷、河埠廊坊、临河水阁融为一体……

突然,一束刺眼的白光出现在我眼前,使我不得不睁开眼睛,等我回过神来,我已在自己的房间里,此时天已大明,原来之前的一切是我做的一个梦。我静静地望着天花板,脑海中再次回响起那首古老的歌谣。

【篇三:年味悠长】

小院竹篱,风花雪月。

岁末,终于不忍奶奶的絮叨,卸下一身风尘,回家。

“爆竹声中一岁除”,经过长途的颠簸,我来到了那个心心念念的地方——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田野中不知名的野草忘情地舞动,连稻草人的身上都贴着个明艳的福字,真是喜气洋洋。

我与爸爸走在鞭炮屑铺成的“红毯”上,打量着这熟悉的故里,一切还是最初的模样。奶奶位于村口喂羊,爷爷于厅堂独自一人饮酒,七大姑八大姨位于巷口闲聊琐事。

家里用的还是那种老式的木门,推时伴随吱呀吱呀的呻吟。

爸爸皱了皱眉:“老头子,和你说了多少遍把门换了、把门换了就是不听,到时是家里进了贼,连哭都来不及。”

“臭小子,别把城里那套带到乡下来,就算大门大敞着也啥事没有。”爷爷咂了口酒,不慢不紧地回答。

我与奶奶听着他父子俩的对话,乐得偷笑。

我拿着崭新的透明胶充满干劲地正准备贴春联,爷爷却端来了一碗浑浊的米色液体,他麻利地拿出一叠红纸,齐刷刷地拿出文房四宝,戴上那老学究的眼镜,大笔一挥:合家欢乐财源进,内外平安好运来。依旧如当年的意气风发。他用刷子蘸着浆糊涂满了红纸的背面,踮起脚把他们慢慢抚平贴到红柱子上。

“恭喜恭喜”,互道祝福的声音充盈了整个房屋。在这些人中,村民数量总是多于亲戚。浓重的乡音在年味的包围下擦出了各色火花。这个人作揖,那个人拱手,塞你一包瓜子,给我一堆喜糖,笑容满溢眼底。

一排排的腊肉鱼干晾在院子里,趁着阳光潋滟之日。灶台里的木柴烧得噼啪响,蒸笼里的馒头香味四溢,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巷子里的灯笼亮起来了,土烟花放起来了,红烛点起来了。奶奶生好炉火,大家一起喝茶守岁,足够抵挡一夜的风寒。直到困意终于袭来,我才入睡,而爸爸坚守到了黎明,放响正月初一的第一鸣炮仗。

清晨,我坐于雕花窗下,听鞭声,看秧歌。城市的繁华终不及乡野。原以为岁月斗转星移,故乡却只老去了那么一点点。

岁月静好,年味悠长。

【篇四:珍贵的礼物】

透过凐远的悠悠岁月,一个个年代,不论是动荡还是安定,都堙没其中,化作尘土随风而过,不留下一点痕迹。唯有诗词,还在散发着夺目光彩,在混沌流年中熠熠生辉。诗词,是岁月相赠的珍贵礼物。

翻开浓浓墨香的的书页,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白,恣意狂傲,一壶酒,对月当歌。力士脱靴,贵妃研磨,毫无惧色。谁敢与天争?天地之间,唯有一李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虽为女子却风华绝代,哀婉透着倔强,多愁善感有自信脱俗。她是才女,却生在宋那个年代,皇帝昏庸无能,百官只顾享乐,才情又有何人赏?被人议论甚至唾骂,她始终一笑了之,这是她,身为才女的情怀。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是唐寅,一代天才,本应入朝为官锋芒毕露,却偏偏造化弄人,因一句妄语被扣上作弊的罪名,曾经胸怀壮志、意气风发的那个少年不见了,狱中的生活磨去了他的骄傲放纵,他选择了流连花丛,做一个风流才子。至今,《唐伯虎点秋香》等戏剧仍在上映,看着剧中的他各种耍宝,我却只想流泪。因为我看到的,永远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那个怀才不遇的中年人,那个寂寞痛苦的老人,以及,他恣意妄为的笑容后,酸楚的泪。

诗词的魅力在于此。一句句千古流传的诗词背后,是无数诗人、词人的笑,泪,愤怒,绝望,激动,欣喜……

不仅于此。诗词的韵律也是极美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朗朗上口,只需寥寥几笔,却又勾勒出无限空间,引人浮想连篇。

我爱诗词。爱它的婉转低吟,爱它的荡气回肠,更爱那写诗的人,那诗背后的故事。

李白、李清照、唐寅……他们从不曾被历史长河淹没过,从来没有。

在诗的世界里,古老而婉转的水乡,千年的烟雨染白了月光,染出了无限美丽与惆怅;高高的黛瓦红墙,烟柳笼罩着烛影雕花窗,却藏不住一枝杏花的暗香;幽深的雨巷,青石板上的流水凝结着丁香紫色的忧伤,油纸伞下却掩不住如水双眸的渴望。

诗词,是岁月长河相赠的珍贵礼物。一句句诗,便是一个个身影。我愿撷取最秀美的几笔,来装点我的人生。

热门推荐
1那夜,我难以入眠
2泉的眼睛
3品味书香
4弟弟我想对你说
5选择诚信
6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7童年是一首歌
8生命永恒的圆舞曲
9五年级作文神奇的探险之旅
10歌唱祖国
11校园的树
12关于雨的作文
13《绝佳拍档》读后感
14日记
15真英雄作文
16我们班出了个“孙悟空”
17一个人走夜路
18会跳舞的鸡蛋作文
19美丽的黄旗山
20温馨的家
21用钱买来的教训
22我的第一次洗碗经历
23希望之灯
24陪伴
25心灵深处的一抹阳光
26父亲作文高中800字
27人物传记
28暑假就要结束了作文
29那是一次做寿司的尝试
30雪的留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