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坐定的作文

【篇一:窗外有蓝天】

丽江是一个开窗就可以看到蓝天的地方。

“丽江” 两个字无论出口还是落笔总觉得别有风味,像异域披着面纱的古代美女,精致而独特,神秘得令人向往。

由于工作原因,父母并未与我同游,朋友的母亲见我安静,便也乐意带上我,让我可以随处走走。于是,一个人看丽江。

客栈很多,古色古香的样子,名字也大多诗意纵横,逛到西街的一个拐角口,正巧遇到一家客栈,正巧累了,正巧它开着门,就顺着小路走进去,看见门楣上的木板,上面书着“窗外”。哦,原来在这无数“正巧”组成的相遇里,我就碰到了它,名为“窗外”的客栈。门大敞着,对谁都不设防的样子。

两个胖胖的老阿姨从里屋里走出来,亲切而自然:“来啦?”仿佛我就生在这长在这,从未离开。我笑着点头:“嗯,来了”。

坐定,一颗倦怠疲惫的心,安静了。打开木质的雕花窗,是扑面而来的雪山般清新的空气,一水之隔,对岸的客栈被风吹起纱帘。远一些的地方,纯白色的玉龙雪山在雾气里隐隐约约。我闭上眼睛,远处的金沙江在奔腾,而无数的小支流,则像血脉一汪流淌在丽江古城的体内,穿巷入户,一年一年,从无停息。我睁开双目,头顶一汪碧澄的蓝天,纯净得像是倒悬的海。

四方街,是哪一段年华里茶马古道的驿站。我轻轻把脚迹印上街道,路过一个老婆婆的店铺,被银光闪了眼睛,从不在意首饰的我,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这家银店。坐在桌子后面的老婆婆,连忙起身招呼我:胖金妹,要银哦?“胖金妹”是纳西族对女孩最美好的称呼,我低头看了看没有发胖的自己,嘴角却情不自禁地勾了起来:“嗯”。老婆婆年纪大了,岁月把皱纹刻在她曾青春的脸庞上,头发却梳得一丝不苟,抿得光光的发闪着银光,没有浓艳的妆,细心的人,倒是可以看出,那抿过红纸的唇,仍是生命和美的气息。她踮起脚把一串细细的银链系在我脖子上,我稍稍屈膝,以便在我面前矮了一个头的老婆婆不要那么费力。

细细一条银项链,清美地晃眼。老婆婆在我走时执意送我一条相佩的手链,“胖金妹,你带这个好看咧,我送给你呐,自家打的银,遇到合适的才好看”。她憨憨笑着的面庞一时灿烂地晃了眼,蓝天在她身后像专门为她打造的背景。

一路走回客栈,身上戴的,手上拎的,嘴里吃的,竟有大半是热情的人们送的。顺手送给小胖猫一颗鱼丸,看它拨着弄着舍不得吃,笑意又不禁漫上脸庞。

坐定,一颗在丽江穿过热情的心,温暖了。

打开木质的雕花窗,窗外有蓝天。

【篇二:吃婚宴】

中午放学的时候,妈妈来学校接我,她说:“今天咱们吃婚宴去!”我一听很高兴,就和妈妈一块往婚宴的酒店赶去。

到了酒店,一片喜喜洋洋的景象,热闹非凡,人满为患,我们到前面找到了为我们留的座位,我坐定后往周围一看,怎么好多人都是妈妈的同事,原来是妈妈单位的一位同事结婚。

妈妈和同事们聊得热火朝天,可我没有人说话,菜也没上来,肚子“咕咕”叫,就央求妈妈让我玩15分钟的手机,开始妈妈不同意,可经过同事阿姨的劝说,答应我玩10分钟,我只好噘着嘴同意了。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终于上了一道菜,妈妈给我夹了许多,因为她知道我饿坏了,于是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又过了一会典礼开始了,新娘和新郎隆重登场,主持人问了很多问题,他们都认真地回答,不时引来阵阵的欢呼声和掌声,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新娘和新郎的脸上。所有人都为他们祝福。

我吃饱了,可是妈妈她们还没吃完,我看见台上有许多小孩,其中有一个小男孩很眼熟,我看了看,原来是我的同桌,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新郎是我同桌的舅舅,真是无巧不成书呀!这次吃婚宴真有趣。

【篇三:共享的爱】

共享资源为生活带来便利,共享二字遍布于这样的一个大时代。

父母亲工作忙碌,自然没有时间管我的晚饭,于是我成了家门口面馆的常客。到的早,上晚班的服务员尚未来,每次点单之后,便只响起厨间里锅铲的碰撞声和面条下碗的香气。不会让我等太久,老廖就会端两碗面走出来,伴着他身上的淡淡油烟气,在我对面坐定,两个人呼哧呼哧吃得满头冒汗。

初来这个小馆时,由于每天身上只有二十元,继而六七天点的都是烩面。老廖,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他的名字,总是翻两碗烩面,一碗递到我跟前,另一碗他直接倒进嘴巴里,再抹干净嘴角的油星子,掏出手机,对着手机里的照片傻呵呵地笑。

约莫第八天的时候,老廖端出一碗热腾腾的泡馍。我诧异地看着眼前的碗,明明点了二十元的烩面,鼻子里闻到的全是羊肉诱人的香味和面团的清素味道。老廖盯着我,很自然地解释:“不能总吃会面吧,姑娘,你在长身体呀。”我愣怔,哪有厨子会考虑客人的身体,张了张嘴,一句“可是”挂在齿边,老廖打断我,拍拍我的肩,递上一双筷子,塞到我的手里。“吃,凉了。”他笑着看向我。我不好意思,低下头,不知如何感谢,连连道谢谢,扒起泡馍来。

那天之后我知道了他和我同姓,暗地里,我叫他老廖。老廖约有五十岁,鬓间开始冒了白发,一簇簇张牙舞爪地窜出来,不给他遮掩的余地。他不高,但有庄稼人的结实与宽阔的后背。走路的时候腰杆绝不弯一丝一豪,双臂总是雄赳赳地荡着。老廖亲切地称我为小廖,自那天以后,每日我的晚饭都不一样,被他变着花样来补充我的营养。有时候是牛肉拉条子配的辣汤,有时候是凉皮伴着小米粥,有时是香喷喷的岐山裤带面。他很用心,他知道我吃不了麻,就绝不会放一颗花椒,他发现我拌面时大手大脚,红油都溅到身上,就先帮我均匀拌好,总是少放红油,他观察到我喜欢酸味儿重的却每次又失手放多,就在端出前,恰而其当地滴几滴。他就待我如他的亲生女儿一般,了解我的喜好,搭配对我的营养,搭配对我的爱。

但不变的是每天老廖吃完面后对手机的傻笑。他甚至会一遍一遍用油腻的手指抚摸手机照片中人儿的脸蛋,会亲昵地念叨她们的名字,会幸福地朝着她们笑。老廖的手指总在为数不多的照片中反复滑动,仔细地看,再傻傻地把手机贴到他自己彤红的脸颊上,以为那样手机里的人儿就会走到他身边。我不解,她们是谁,老廖怎那般爱她们。

又是一日,老廖端了两碗油泼扯面和几串羊肉串坐定在我跟前,我垂下头去,细细品尝老廖的好手艺。油量刚刚好好,老廖已早早帮我拌匀,没放辣子,多添了些许醋。呼哧吸面间,老廖放下手中的木筷,摸了摸我的头。

“小廖,你特别像我的女儿,她十五岁,在陕南念书,她很爱吃我做的面,每次也呼哧呼哧,吃得精光。两年没看见她吃我做的面,也不知道她现在每天吃得好不好。”我瞧见了老廖眼里竟然泛起了泪珠,他一吸鼻子,继续道,“每次看见你,就像看见了她,每天都想做好吃一点,让你长长高,长长结实,你和我女儿,都是爸爸的孩子。我很爱我女儿,于是我思忖着怎么样才能让她感受。我为你着想着你的身体与好吃的,希望她在那边有好心人处处为她着想。”老廖一定是还想忍者,但他抑不住心里对女儿的思念与爱了。他一下子把头埋到了双臂间,这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强忍着声音,哽咽着,双肩在发抖,在耸动。老廖的一头白发都在微微地颤,我想安慰他,但话到嘴边,又被咽下去了。我放下手中的筷子,只能揉揉他的颈,轻轻道:“一定有的。你对我这么好,她一定也感受的得到。”安慰声很无力,但老廖点了点头,又放声哭了出来。一位父亲的爱同时对我与他女儿的爱,我承受着的这份共享的爱,都融在老廖的哭泣声之间了。

到这几天,我依旧去到那家小馆子,享受着老廖于我的爱。这是份共享的爱,我更为珍惜他。相信老廖的女儿,也就是小廖也感应到了老廖,她父亲浓重的爱。兴许在她身前不留声色,但这份爱无声,无言,却细致入微。我明白。

因为这是份共享的爱。浓浓的爱。

【篇四:花开】

野花开满地,就像风车摇。

露珠还在做着它晶莹的梦,婆奶奶弯着背于厨房客厅间来回奔波,忙活不停。我手撑着椅子一跳,落地,像一只小猫从高处窜闹。

屋后,数野花开得最盛。四瓣花,中间黄色的蜜常引起虫儿聚在这,在风中也开始摇动,环顾四周,没有人,倒可尽情撒野。徒手刨未熟的花生,摘下当石子玩,扔啊扔。转而又去稻田里,脱了鞋,踩在田里一阵狂奔,溅起的水花滴在脸上,凉飕飕,有泥土的味道。有时瞧见一条鱼,悄悄地,悄悄地一步一步靠近,一个飞身,不管脸朝地还是背朝地,总要压坏好多禾苗,衣服也尽湿透了。张开手,小鱼正来回游动,又高高托起,散开,“小飞鱼!”我激动地跳,溅了一身又一身泥,拖着脏衣服上岸,只一条弯曲小路开满野花,像条细线,连接着两处人烟。泥水甩下淹没了一圈圈绽开的小野花,却是不打紧。回到家,像个小泥人,也是不打紧的,婆奶奶从不会嗔怪。

婆奶奶的手艺乡中皆知,睡躺在屋后野花丛中,迷人的香味也勾着我坐定在饭桌上。外公见我,只说:“家里的小馋猫回来喽。”装饭,放菜,婆奶奶也坐定,我数着她额头上像小溪似的皱纹,这儿一块肉,那儿一根菜,不停嚼着。婆奶奶笑道:“手艺咋样?”我倒也扮起了老厨师,语重心长地说:“嗯,不错,下次继续努力。”说完,我也破口大笑,似乎整个天地都充斥回荡着我的笑声。

天气逐渐引人发困,一觉醒来,太阳移了位,婆奶奶又开始择菜,烧菜。外公估计又去村西头与那些爷爷打牌。“饭可好了!”婆奶奶端菜上桌,“去把外公喊回来。”我蹦蹦跳跳,采下路边野花,边走边撒,“外公,回家吃饭!”“马上,再等一局。”“再不回家,晚饭可没你的份。”村民听了,也笑。我转身就走,突然,脚步声传来,越来越近,我回头张望,“外公回来喽!”他手一张,把我抱在怀中,架在背上,这时,我总觉得自己就是这路边的绚烂的小野花,像花开般春风得意。

清风徐来,月光雪丝般洒在庭院内,野花也低拢着头,婆奶奶一把蒲扇慢慢摇,摇着我进入了梦乡。风吹过,鸟飞过,都不觉得。

老家,野花,时光,都不曾跟我商量。妈妈说我该走了,去城里上学。记得那天下雨,细如银针,罩在野花上,打落了几片花瓣,散入了混泥中。趴在窗上,看着这番雨中花开景象,越来越朦胧,婆奶奶撑着伞,还在招手。

如今,春深似海,野花又开,开在高天之下,只是我见不着了。

【篇五:那次,我很怀念】

人生中,有无数个“那次”,而里面饱含着各种酸甜苦辣,但却很少能让人回首。凝眸,而我,不,我们,却不约而同地为“那次”回首,并怀念。

记得那次,四年级暑假,我们五(4)班的副班长朱颜,要转学去上海读书了,也就是说,我们即将见不到他了。正好,谭玟妍的生日在暑假,她决定办个聚会,大家最后再聚一聚。那天上午,十几个同学都来了,朱颜姗姗来迟,我们刚坐定,突然,一个同学问:“朱颜,听说你要去上海了?”这一问,使他愣了好几秒,“哦,是啊,我依然是小四班的,大家还是可以通过QQ一起聊天!”他一脸笑容,从他的话语中能听出好些留恋。我们同时将充满怨念和不舍的目光投向他,但其中饱含了更多的是信任。下午,我们一起狂玩,疯玩,就属朱颜笑得最开心,第一次看见他玩的这么忘乎所以,第一次看见他笑得如此灿烂,无拘无束。这将是他离开前送给我们最后的礼物———笑容。朱颜要走了,一个同学上前:“朱颜,你永远是小四班的副班长,我们随时欢迎你回来!”这时,他又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嗯!”他,朱颜留给我们的不止是快乐,更是整整四年的无价友谊。他那个笑容,更使我怀念。

这次,又听说班长刘恺睿,也要离开我们去无锡了,而他所留下的背影,也将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那次”,知识未来还有多少个充满离别的时候呢?只要不浪费友谊的一分一秒,便没有遗憾可言,怀念,似乎也变得更没有价值。

【篇六:八年级作文】

回首往事,总有一份感动弥漫于心头,又想起了那一次母亲踮起脚尖的情景,我,才真正懂得了母爱,一句话又萦上了心头——妈妈,我爱你。

一天,我在西餐厅里张望,很快就看见了一张幸福微笑唤我名字的脸。“在这里!这里。”母亲伸手招我过去。

坐定,听母亲絮絮叨叨,大意就是你怎么又瘦了这么多,最近过得好不好,成绩如何,会不会有压力……诸如此类。

我尽力牵动脸上肌肉让自己笑得十分愉快自然,对她说:“先点菜。”

母亲恍然大悟,赶紧去点菜。一边点一边问我要不要多要些什么,嗓门很大,我十分尴尬地连声说不用。

气氛渐渐变得自然起来。我开始慢慢有条理地与她交谈,谈到未来时我忍不住高兴地滔滔不绝起来,要一个人住,不结婚,旅行还有工作……说得这样开心,我忽然止住了,因为母亲的眼里流下泪来。

“头发弄到眼睛了。”母亲流着泪笑,望着她发红的眼睛,我心里忽然有些难过。

母亲在我6岁时就丢下我和父亲离去,我不想说她带来的不快,但与她见面时心中却隐隐有憎恨。毕竟她就这样丢下我,让我很长时间都曾怀疑她根本就不爱我。

可是……可是当看她落泪时我忽然明白,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真正悲哀的是孤身一人的她吧?没有丈夫孩子,见面也是少之又少,对彼此的了解甚至不及班里不太熟识的同学。

忽然间想拥她入怀,珍惜所有相处的一点一滴。

她已经老了。四十出头的女人是否还可能找到终生的伴侣?更何况她已不能生育。

她对我并不坏,殷切和关心以及长久不在而造成的不知所措我都能看到,但我从来都认为那是她欠我的,从来不曾想过珍惜。

珍惜……看她用纸巾擦眼泪的时候我继续滔滔不绝。

母亲啊,以后一起住一起旅行好不好?母亲啊,你是不是也过得很好没有压力?

……

母亲啊,我爱你。

这句话儿在心头。

【篇七:肯定与被肯定】

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与被肯定总是同时出现,形成一种“共生”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只要肯定出现在某人身上,那么他一定被肯定过。

为什么说它们成“共生”关系呢?因为我常常会碰到这种事,它们和帮助与被帮助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想到了七月初,我们去中学参加分班考,进入教室刚坐定,坐我后面的人拍拍我的肩膀:“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考好,你看起来就很聪明!”我被她这一句话说懵了。我和她又不熟,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学校她为什么要和我讲这些?过了半响,我想通了便回过头去也向她发出肯定的称赞,我觉得她值得被肯定。一个愿意肯定别人的人,又何尝不应该被人肯定呢?

又过了几天,我们要返校,在去教室的走道上我又见到了她。“嗨!”她热情地向我打招呼。我也回应了,她有点不好意思的问:“你分班考年纪第几名啊?”我心想:“这也不怪她,人还是要有好奇心的。”便回答:“啊,一般般,年级第34名。”她听闻便十分开心地抱住了我:“我还是没看错人,你正是很聪明的呀。”“那你多少?”“也还好,年级第五!”骇,惊得我下巴都要掉下来了,我这成绩给她提鞋还差不多,这样还值得被她肯定,真是惭愧。于是我便也由衷地赞叹她的成绩。

肯定与被肯定的确是同时存在的。一个人被肯定了,那么这个肯定她的人同样值得肯定,因为他有使别人自信的能力。鲜有人可以让别人感到自信,所以这个人更值得肯定。

我想到了自己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人,总是要多多肯定别人才行,这是让别人开心,也是让自己开心。而别人听到了肯定也会来肯定你,一份肯定,却有双份的快乐,不是很美妙的事吗?”

肯定与被肯定总是同时存在,而如果你希望它们永远存在,你就首先需要有一颗肯定他人的心。

【篇八:头发的故事】

“哎呦,疼!疼!疼……”

“忍一下,再忍一下!还有一分钟就好了。”

“哦,不会吧,还要再等60秒,多么漫长啊!”

每天早晨,我家阳台上总是要上演一幕:小姑娘抱着头发嗷嗷叫,中年妇女拿着梳子“张牙舞爪”……要说我家是啥事?还数头发让人愁。从小,见了我的人,都啧啧称奇:乖乖,小姑娘怎么长了这么好的头发!言外之意:这头发罕见。怎么罕见呢?听妈妈说,我不足月生下来的时候,头发已经长得盖过了耳朵,而且乌黑发亮。稍大些,头发越长越多,不仅乌黑发亮,而且每一根发丝都比别人的粗。短了呢,根根竖起;长了呢,纠结缠绕……真羡慕别人又少又柔软的头发呀!

嗨,真愁人!

瞧瞧这些头发,个个都调皮捣蛋。这不,大清早,坐在阳台,等着妈妈给我的头发上“紧箍咒”。要说应该是我亲自“上阵”,与头发来一场“厮杀”,可惜我早已“败阵而逃”,我自己扎的小辫曾被小伙伴称为“马蜂窝”。

唉,真闹心!

我妈可是“铠甲战士”,她从不畏惧我的头发。这不,早晨,待我坐定,她开始了的她“三分定天下”。所谓“三分”,就是三分钟搞定我的头发。坐定,稳住,屏住呼吸,等着妈妈的“铁耙”。我知道此时我的头发经过一夜的“纠缠”,正欢快地打闹,忘我地拥抱,加上汗水和灰尘,大片大片的,缠在一起,分也分不开了。“铁耙”梳下来了,从头皮到发中,很温柔很舒适,他们似乎在交换着各自的意见,亲密地谈论着各自的见闻……倏忽,节奏变了,梳子开始磕磕巴巴,梳子与头发开始了“搏斗”。一下,两下……磕磕绊绊,梳子也跌跌撞撞,终于在冲破头发阻碍的那一刻,我“哎呦”一声,梳子打开了一条通畅的道路……我经常在龇牙咧嘴中,倒数着还剩下多少秒就可以完成这在我们家常见的“大战”。

嗯,不错!

神奇的是,每次在我倒数五个数的时候,我的头发都“缴械投降”了,他们服服帖帖任妈妈的摆弄,很快就各就各位,而且听话地摆着自己应有的姿势,煞有介事地配合着我的各种鬼脸,梳子也顺利地完成了使命,静静地待在一旁,等着明天的召唤。妈妈呢?我转过头,看到一个灿烂的微笑迎面扑来。

哈,太好了!

头发一整天不散不乱,见到的人都说这头发扎得特别好,尤其是这头发长得特别好!

啊,太棒了!

又一个早晨,我又坐在了阳台上,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我的头发上,我知道头发的故事还会继续,里面有着暖暖的爱。

热门推荐
1描写归宿的
2我为自己点个赞
3我是一个稻草人的
4海边捉螃蟹
5童眼看家乡
6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7心的平静
8那一次,我真后悔
9清晨的可爱
10快乐旅游
11写给2020的你
12幸福的滋味
13我追赶时间
14无言的爱
15无偿献血
16青少年,请放下手机
17《春节》
18观雨——观君子
19续写青铜葵花
20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大全
21滥竽充数续写
22大嗓门中的细爱
23游桂林漓江
24我的父亲
25家乡的红树林
262019年的第一场雪
27令我敬佩的妈妈
28《水浒传》读后感
29我的学艺路
30《双面猎犬》读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