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当我与灰椋鸟相遇】
现在是北京时间晚上十点整,我正躺在我的小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打开灯,走到窗前,仰望月光。月光是那么静谧美好,我向月亮许了一个小小的愿望——亲眼见一见课文里写的灰椋鸟。
待我睁开眼——我竟然在一个水杉林内。低头看看,我的衣服也不是睡衣,而是一身亮闪闪的公主裙。但是,这里根本没有灰椋鸟,我东张张西望望,还是什么都没有找到,只有红红的水杉落叶陪着我。突然,我听见了一声清脆的鸣叫,只见一粒粒黑色的点整齐地从水杉林上飞过,有的落在枝头上,有的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还有的则在叽叽喳喳地倾诉今天见闻与收获。
我见此情景,实在太惊喜了!因为我的愿望成真了!正当我惊喜之时,有一只灰椋鸟飞过来,落在我的肩上,叽叽喳喳鸣叫着,好像在说:“我的朋友,这片灰黑色的羽毛就送给(next88)你当做纪念吧!”我惊诧极了,惊诧于这只陌生的鸟儿能读懂我的愿望,也惊诧于收获了这份有意义的礼物。但这只鸟儿似乎一点也不惊奇,它的眼神里满是平静,像春天山涧里缓缓流动的小溪,没有言语,却让我读懂了它内心的纯净与美好。我凝视着它,说:“噢,谢谢你,我的第一位鸟类朋友。”它又鸣叫了几声,扑扇着翅膀,飞向水杉林深处了。
我站在原地,目送灰椋鸟飞向看不见的尽头,抬头仰望被水杉林木枝划分成几何状的夜空,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听见——
“笃笃笃、笃笃笃”的敲门声,我心想一定是妈妈来了,我害怕地闭上了眼,默默地说:“我要回去,我要回去。”说着,我回到了我心爱的小床上。闭着眼,假装睡着了。等妈妈走后,我分明听到了窗外有几声灰椋鸟的鸣叫,起身一看,窗边还有一片灰黑色的羽毛。
【篇二:破镜重圆】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复杂了起来。在爷爷奶奶这一代,他们的生活很平淡无奇,一天不过就是吃饭、睡觉、工作,最大的消遣也无非就是看几场电影;但在如今的社会中,所有人面前无疑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供自己任意挑选,正是因为这样,在不到短短24小时的时间里我们需要做的、想要做的、计划做的事情也呈几何状递增,于是原本像镜子般一大块一大块的时间被我们悄然无声地摔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碎片。
就好比上课前的3分钟,等待地铁时的5分钟或者是放学走回家的15分钟。这些时间很短,基本上我们无法完成任何安排的事情,这时便会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抢几个红包,不知不觉中,本可以起到作用的这三五分钟时间就被挥霍掉了。经常有人会说:“时间太少不够用!”但为什么同样身处于快节奏的生活里的人,有些就很优秀,有些就很落魄呢?其实区别就在于对于碎片时间的管理和利用上,如果想要将这些碎片时间拼凑起来,就如同将摔碎的镜子重新组装,碎片与碎片之间的缝隙便是我们的绊脚石。
去除这些令人厌恶的绊脚石,自律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这节课间要背几个单词,先把手机放远一点,别让它出现在视线内,不要让手机里的信息吸引你的注意力,不要自信满满、信誓旦旦地对自己说:“看完这条信息我就去背单词!”事实上,每个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好奇害死猫,也同样会害死心里想去背单词、但经不住手机诱惑的我们。别让手机影响你,同样也别让任何人影响你,可能同学对你说的一句话就会错使你将单词记错,先要求自己全神贯注地专心背2分钟单词,然后就会发现可能打了上课铃,自己还沉浸在字母的海洋里。
克服了这一道难关后,我们还需要一些粘合剂,让这些碎片时间利用地更加紧凑些,换而言之就是利用到它作用的最大限度。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先必须提前做好明确的规划、确立好自己的目标,一件事情接连着一件事完成,并且要分清事情的难易程度,搭配好它们的顺序,不要让自己感到厌烦,否则就像是镜子刚刚粘好,胶水还没干透,你就又一次摔坏它,相当于前功尽弃。
修理完镜子后期也是需要精心保养,别轻易破坏自己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相信做到这几点,无论是再碎片的时间,经过我们灵巧的双手的修复都会破镜重圆、焕然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