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有温度,机器无情】
在人工智能飞速崛起的今日——“阿尔法狗”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苹果软件自带的“Siri”语音功能集幽默与实用于一体;无处不在的“蜻蜓之眼”监控并规范每一个个体的行为,“一九八四”如此看来并非虚妄……超级智能的计算机已孕育而生,标志着科技浪潮袭卷而来。
故而,其引起了部分科学家的紧张——若是这浪潮足以拍倒人类,未来是否会天翻地覆?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却认为,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乃是比计算机一样思考更令人担忧。
众所周知,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人存在意识,能够思考。“我思故我在”,人的独立意识和对天地间一切事物的不同认识造就了不可量数的鲜明个性,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所以在处理同一事物时方可形成巨大的差异。而计算机是人工制造出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为了自身的便利和发展所为,它的运算、储存等一系列功能是人意识的体现。唯物主义哲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意识决定物质”,是其产生缘由的高度归纳。
因而计算机本身是空洞的——它不能思考,仅仅循规蹈矩,根据人既定的算法准确、快速运算,说一不二,是负责输出正确结果的完美执行者。
但若这个完美执行者由物变成了人呢?他甘愿被其他人颐指气使,只讲究结果符合他人的预期,中间操作实践过程罔顾道德和伦理的阻扰,抛下自身价值观只为满足“设定程序者”的最终需要。他们的行为从来都是他人意识的体现,又负面作用于他人。
这样的人真实存在?诚然,其或许迫于生活的压力,一如柴静在《看见》中所提及的:那些为养活家庭而为黑心煤矿公司劳作、任由环境污染大大加剧的可怜百姓;或许屈从于内心利益的驱使,如那些被人唾弃、鄙夷、痛恨的“汉奸”,“卖国贼”;抑或许仅是由于自己的无力懦弱,校园欺凌案中的“帮凶”大抵如此……
可怜的是,这些“完美执行者”却不自知,影响从来都是是双向的,他们是同谋者亦是受害者。长期地一味顺从,使他们只服从命令而从不多加思索,不仅磨平了他们本该锋利的棱角,使他们变得麻木而忘记抗争,习以为常而安之若素,更是无形中造就了他们思维的隋性。当他们要自主决策时茫然无措、无从下手;当他们真正做出决策时又因长期受指令者影响,直奔利益而去,丧失了自己的准则——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生而为人和同情心、怜悯心、人情味。我们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徒劳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们是可悲的,却不是无力的。他们一个人的声音或许将石沉大海直至永世消亡,而若是成百上千、成千上万呢?那将汇成一股声浪,有力地冲击震慑指令者的耳膜。又或者,他们保持那一份初心,面对指令先从自己的道德网中筛过,再以最不悖乎人性的方式执行。
人是有温度的,而计算机没有。莫活成计算机的样子却不自知、不反抗、不悲哀、不愧疚!